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

牧民妥木塔吉帶着自己的妻子和幾匹駿馬也進入了和林城,準備去和林知府張煌言這裡登記,並得到一定配額的草地,並用幾匹駿馬向官府換幾隻羊羔與馬仔。

妥木塔吉沒有打算用自己牧養的幾匹駿馬換取茶葉等中原物品,他打算在分得草地後就用駿馬換的羊羔馬仔好好地養一些屬於自己的畜生。

當然,本來他養的這些駿馬就是爲林丹汗部的上層貴族養的,但如今林丹汗部的主力騎兵已經全軍覆沒,而大明朝廷又下令,各牧民所替其主所養之畜生全賞其爲私有不必再上繳,因而如今這妥木塔吉所養的幾匹駿馬便成爲了他自己所有。

妥木塔吉同很多牧民們一樣沒有因爲大明對漠北蒙古的完全佔據而有半點不滿,相反在漠南蒙古牧民現今生活的對照下,他們早就希望大明能早日出關滅掉林丹汗部,好早日讓他們也像漠南蒙古牧民一樣有自己的草地,養的牛羊馬等畜生也是屬於自己,而朝廷徵用自己也要付工錢,甚至自己的孩子也能進學堂讀書。

儘管妥木塔吉同其他蒙古牧民一樣是蒙古人,與漢人語言不通,但在長期受中原文化影響下,即便是他們這些普通牧民也知道人一旦掌握了文字就等於掌握了改變命運的鑰匙,所以他們也同關內的漢人一樣也同樣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掌握文字,當然,他們並不在乎這些文字是漢字還是蒙古字。

妥木塔吉也有個剛剛滿七歲的兒子,但因近年來受小冰河氣候影響致使漠北蒙古的牧民生活也比不上以前,因而他這個七歲兒子答脫兒便自小有些營養不良,身體瘦弱不堪,但人卻是很懂事,從小就知道孝敬,經常去擠馬奶給父母喝,這也使得妥木塔吉依舊十分鐘愛自己這個兒子,也正因爲溺愛而不敢讓他太早就上馬拉弓,以免傷着了自己兒子。

而如今和林府要開辦社學,且要求各家小孩要上學則需先登記,然後再分配,因而妥木塔吉便想着在自己登記的戶口時也去社學處將自己兒子的名字登記上。

妥木塔吉甚至幻想着自己兒子若是以後能如臺上那位穿着緋袍,腰纏素金帶的張大人一樣威風凜凜,舞文弄墨。

“你名字是?”

妥木塔吉戰戰兢兢地拉着自己兒子走到了張煌言面前,並特地湊近來盯着張煌言官袍看着,而張煌言則沒有擡頭,爲了追求效率,他直接就用蒙古話問起了妥木塔吉。

“妥木塔吉”,妥木塔吉用蒙古話回答後,張煌言則也用蒙古話答道:“日後能用漢話就用漢話,會用漢話者,官府會獎勵銀元十元,歸化大明銀質勳章一枚,若不會,會有各縣開辦夜學習學,習學成功能說漢話了也一樣可以獲得獎勵,但從現在起,名字得先改,這是規矩!你叫妥木塔吉,就改姓穆,唐時有侍御史穆宇和其四子都是品德高尚之人遂成一時名望之族,而北宋又有巾幗英雄穆桂英,你如今改姓穆,也算從了名門之後,名字就叫穆吉,討個吉禮,家中可還有其他人?”

規矩?現在蒙古牧民最怕的就是“規矩”二字,幾乎人人聽見“規矩”二字就會膽寒,在一想到無數人因爲觸犯規矩而被直接殺掉的現象後,幾乎沒有一個蒙古牧民再敢觸犯官府出臺的規矩。

如今,已經改名爲穆吉的妥木塔吉也不敢違背這個規矩,當然他作爲一個普通牧民對於這個要改名字爲漢名的規矩也沒有太大的牴觸,所以也犯不着去冒死犯這個規矩。

對於妥木塔吉這種牧民而言,他們對於姓氏的文化內涵並沒有看得那麼重,因而要讓他們改名也就沒什麼難度,他自己再默默地念了自己的幾遍新名字後就按照張煌言的吩咐攤開手由張煌言在他手上寫他自己的名字,以讓他多熟記幾次,而同時,他也得繼續回答張煌言的話。

張煌言便跟據他的回答繼續登記和給他的家人取漢名,其中他妻子本名骨雅被改名爲古雅,而他兒子則被改爲穆拓。

將蒙人之姓名改爲漢名是大明對其實行文化統一的第一步,如同北魏時孝文帝改革首先改姓開始。

不僅僅是妥木塔吉一家,幾乎每家也都被賜於了新的姓氏,而此時也沒有什麼世家大族,姓氏倒是隨便可以亂冒,倒也不必擔心關內有人反對。

“七歲,可以入學了,去旁邊登記一下”,張煌言臨了還特地囑咐這穆吉一句,勸其儘早讓自己的兒子入學。

穆吉自然是連連答應,他妻家是屬於漠南蒙古,他也曾因爲擔心自己妻子之孃家因爲大明的佔據而陷入磨難而特地去過一次漠南探望,卻不曾想到自己妻家卻因爲在大明佔據漠南後分的了大批草地而已然成爲當地富有之家,至少比他家富有不少,而他也親眼看見自己妻家的孩子穿着華彩漢服在學堂裡念四書五經莊嚴一幕。

一方面是漢文化本身的獨特魅力一方面是對文字的敬仰,總之,穆吉就是從那時起開始對讓自己孩子上學有了更加強烈的渴望。

不過,這裡面,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教育目的的不同,學部尚書楊廷麟便奏請得陛下朱由校準允,學政改革只在關內施行,而在關外則繼續進行老一套的儒家教育。

因爲關內的教育是要開啓民智,爲大明培養更多複合型和多面性人才,並以快速提高識字率爲目的,而實行新式的多學科培養教育。

而在關外則目的是讓這些蒙古牧民真正漢化,認同儒家仁義的準則,而不再任意殺戮,因而要繼續用以前的一套儒家教學方法,一邊教授其文字一面教授其禮儀人倫,使得這些牧民能真正得到教化,並真正成爲順民,其有忠義之念。

也因此,在很多年後,一些老學究更是不得不感嘆起來,說如今只有在關外才能聽得到學生讀之乎者也,習學聖人之學,知四書五經,而在關內卻是太過雜糅,有精通地理者卻不知孔孟,曉徹格物者卻不懂朱子之說,學風以功名爲念者更重,對實用之學的重視已遠超修身之學。

第兩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絕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啓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縮影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十七章 結黨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四百四十五章 準備總攻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八十八章 袁崇煥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蘭珠面聖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權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五百九十八章 統一歐亞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啓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縮影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四百四十五章 準備總攻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一章 佔領佛羅倫薩城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學研究制度化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三百五十四章 鄭芝虎面聖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五百九十八章 統一歐亞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於電的研究進展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
第兩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絕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啓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縮影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十七章 結黨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四百四十五章 準備總攻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八十八章 袁崇煥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蘭珠面聖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權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五百九十八章 統一歐亞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啓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縮影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四百四十五章 準備總攻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一章 佔領佛羅倫薩城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學研究制度化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三百五十四章 鄭芝虎面聖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五百九十八章 統一歐亞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於電的研究進展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