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暗流洶涌

與關隴相隔千里的江東,此時正陷入一場激烈的爭論之中。在曹操和劉備大打出手之後,孫權終於是按捺不住了,想要趁着這兩位大佬掐架的良機,在這中間分一杯羹。只是到底是咬劉備一口,還是咬曹操一口,卻是很難說的事。

“如今劉備四面受敵,荊州空虛。若不趁此良機,盡起大兵去奪回豫章和武昌二郡,只怕日後再難有這般機會了。兄長,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丹徒孫權的軍府之中,江東所有文武都是匯聚一堂,正在商議該怎麼辦,說話之人乃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正是孫權的堂弟,原豫章太守孫輔。

孫輔是孫權的伯父孫羌之子,之前是擔任豫章太守。去年和劉備那一戰,中了馬謖的暗算,被李嚴給困在了西昌,後來更是被攻破城池生擒活捉。直到雙方議和之後,這才被劉備一方給釋放回來,但是豫章太守肯定是沒得當了,最近就一直在丹徒任一些閒職。因此孫權一決定用兵,他就第一個蹦出來。

和孫輔抱着同樣的想法的,其實是大有人在。原因無它,荊州一直是江東心頭上的一塊肉,柴桑更是曾經作爲江東的治所。這兩個地方對於江東來說,尤其是對於那些出身江東本土的人來說,當真是一天不得,一天不安寧。因此孫輔第一個表態之後,顧雍、虞翻等人也是紛紛表示,要抓住機會。

看着衆人這般表情,孫權也是怦然心動。不過就在這時,張昭卻是緩緩地開口道:“主公,此事只怕不妥。如今劉備雖然和曹操開戰,但是柴桑之地依舊是駐有重兵。我軍縱然是起傾國之兵前去攻打,只怕倉促間也難以取勝。若是不能速戰速決,一旦等劉備和曹操之戰結束,到時候調轉槍頭順江而下,如之奈何?”

張昭這話一說出口。孫權的心頭上頓時又是潑了一盆冷水。江東不是沒和劉備較量過,兩次上了十萬人規模的大戰,笑到最後的都是劉備。自己損兵折將不說,還丟失了豫章和武昌二郡。雖然現在劉備大部分兵力都已經投入到和曹操的戰鬥之中,看起來是無法阻擋自己的大軍。但是前兩次出手的時候,情形看起來也不是很差。結果卻是自己大敗虧輸。孫權知道,要是不妥善處理的話,那麼這一次自己一旦再輸,很可能就再沒有翻本的機會了。

因此在聽了張昭的話之後,孫權暫且按捺住自己那蠢蠢欲動的心。稍微定了定神,這才問道:“那依子布之見,該當如何呢?”

張昭指着地圖上道:“主公您看,如今關羽雖然和曹仁激戰於南陽,但是江夏、柴桑之地的駐軍總數,也還是不下三萬,非倉促間所能圖。而壽春之地有張遼重兵把守,也不可輕動。主公何不另闢蹊徑。自廣陵渡白馬湖北上。攻打防備薄弱的徐州的東海,淮陰諸郡,並且向西蠶食下邳郡,讓我江東水師徹底控制淮河。如此一來張遼的孤軍滯留在壽春,又有何用呢?”

張昭的話聽起來也很有道理,事實上作爲徐州人。張昭也很希望就這麼風風光光地打回老家去。但是很快孫輔就開始反駁了:“張公所言雖有道理,但是青徐之地易攻難守。我們就算能夠趁機拿下徐州之地。那麼一旦曹操回軍,多半也還是守不住的。依我之見。還是趁此良機,起傾國之兵去攻打荊州,盡取江南之地,日後自可憑長江天險,佔據這半壁江山。”

孫輔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張昭哪裡肯依,一時間雙方你來我往,誰也說不服誰,口水仗打的是越來越激烈,但是彼此之間卻也難分勝負。孫權一開始還在認真聽取,可是到了後面也是不免有些蛋疼:我總要拿個主意吧。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孫權頓時就心思活泛了不少。看了看已經是吵成一鍋粥的這些人,孫權扭頭向一旁一直不說話的魯肅開口問道:“子敬,依你之見,眼下此間之事,該當如何是好呢?”他這話一出口,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是集中在這位現任的江東大都督的身上。

魯肅聞言也不再沉默,當下站起身來緩緩開口道:“主公,適才國儀將軍和張公所言均不無道理。眼下劉備和曹操正在激戰,我等若不趁此良機出兵,只怕日後必將追悔莫及。只是眼下荊州雖然在和曹操激戰,但是關雲長依舊是在柴桑和江夏之地重兵駐防。我等縱然是起傾國之兵而去,只怕也難在倉促間取勝。退一步講,就算我們能夠攻下柴桑,那麼一旦曹操聞訊,必將在南陽添兵再戰,如此關羽必敗,但我軍所得也不過荊南之地,荊北只怕是要盡屬曹操。屆時我軍既和劉備徹底交惡,與曹操又是敵非友,如此兩面受敵,只怕非自保之道啊!”

荊州自從赤壁之戰後,本土並沒有爆發什麼大規模的戰爭,因此可以說是恢復了生機,但是重北輕南的架構還是比較明顯的。荊北的上庸、襄陽、南陽和張魯四郡佔據了荊州全部人口的六成,荊南四郡不過只佔了四成。孫權就算是奪下了荊南,也撈不到太多的好處。魯肅的眼光極爲長遠,他不止是在考慮到哪裡有機可趁,甚至已經考慮到了戰事之後,各方的態勢將會如何,聽得孫權也是連連點頭,這纔開口問道:“那依子敬之見,我們是該去攻打徐州了?”

魯肅輕輕搖了搖頭之後,繼續開口道:“徐州之地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就算我們能夠攻下,但是除了那幾座城池,恐怕也得不到什麼,曹操的鐵騎可以縱橫於我方腹地。因此眼下攻打徐州,也不是明智之舉!”

“那子敬的意思是?”孫權這可就有些摸不着頭腦了,既不打徐州,又不打荊州,到底你魯肅是要鬧哪樣呢?

卻見魯肅緩步走到掛在牆上的地圖邊,指着一處道:“依我之見,我軍此番出兵,當在此處!”

“壽春?”孫權聞言愕然,所有人也都議論紛紛,怎麼談了一大圈。最後還是回到攻打壽春的老問題上來了。要知道如今張遼駐守壽春,兵力不下三萬,豈是那麼容易被拿下的?孫權也是摸不着頭腦。看了看魯肅,等他再拿主意。

似乎意識到孫權的疑惑,魯肅淡淡一笑,這纔開口道:“主公。如今曹操在淮南之地,只剩下壽春這一座孤城,素來是他攻伐我江東的跳板。此時再不趁此良機將這顆釘子拔出,難道還能任由它繼續在這裡刺我們?”頓了一頓,魯肅又道:“當然。眼下壽春有張遼率軍駐守,不易攻取。但是畢竟是一座孤城,只要我們謀劃得當,至少有七八成的把握,可以將其攻破的。再者,主公既然志在天下,豈能因爲一個張遼,就此裹足不前?難道主公終此一生。也只想在江東這東南一隅之地。當一個自守之主?”

魯肅雖然不太習慣煽動人的情緒,但是關鍵時刻煽動起來,效果還真就非常明顯。此時的孫權也才30歲的年紀,正當積極進取之時。你要他整天就窩在江東這裡,確實是太過不給力了一些。聽了魯肅的話之後,孫權也是小宇宙熊熊燃燒起來。當即長身而立朗聲道:“子敬所言,甚合我心。我今意已決。不日就兵發淮南,生擒張遼奪下壽春。爲先前陣亡的將士們報仇雪恨!”

孫權是老闆,他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其他的人縱然心有不甘,一時間也不好再說什麼了。當下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始運轉,兵馬糧草軍械開始往北調撥。而此時沒有人知道的是,孫輔在回到家之後,在自己的房中接見了一位神秘的來客。

“先生,孫輔有負丞相所託,未能說服吳侯起兵攻打荊襄。他已經帶同魯子敬等人,一起前去攻打壽春了。”房間之內,孫輔有些垂頭喪氣地對一個人道。

對面坐着的人狼顧鷹視,一雙眼睛綠油油的猶如綠光一般,赫然便是先前曹丕的座上客司馬懿,當下聞言卻是微微一笑道:“魯子敬跟隨吳侯多年,一直是吳侯的股肱之臣,他既然進言,孫將軍自然是無法和他相爭的。”頓了一頓,司馬懿又道:“既然此事已成定局,將軍也無需自尋煩惱。我有一計,可助將軍拿下壽春。只要立下這個功勞,將軍就可以在吳侯面前獲得更多的信任了!”

孫輔聞言倒是乍驚乍喜,不禁皺眉道:“話雖如此,可是如此一來,我豈不是要和魏公沙場相見嗎?”孫輔自從豫章失守之後就一直鬱郁不得志,因此就去許昌和曹操搭上了線。而曹操當時正在忙着河北的叛亂,因此就沒顧得上這一茬事兒,他的投誠信件卻是被身在許昌的曹丕給拿到了。(按:歷史上孫輔確實是因爲和曹操勾結,因而被孫權給收拾掉的)

曹丕和司馬懿商議過之後,覺得這個孫輔身爲孫權的堂弟,應該還是有一些利用價值的,當下司馬懿就來到了這江東,替孫輔出謀劃策。只是他真正的如意算盤是什麼,卻是隻有他自己知道了。當下聽了孫輔的話之後,司馬懿淡淡一笑道:“孫將軍多慮了,魏公明見千里,豈會不明白將軍的苦衷。如今天子尚在許昌,像劉備那樣對抗朝廷,無異於自尋死路。將軍既然心懷忠義,自當聯合忠義之士,日後爲朝廷平定江東,自然便可封妻廕子,公侯萬代了!”

“先生言之有理啊!”孫輔聽得連連點頭,轉而又是遜謝道:“先生真心來江東助我,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先生啊!”

“將軍言重了,在下不被魏公所喜,不能見容於許昌朝堂,但求若能事成之後,能夠在江東混個一官半職,也就可以了!”司馬懿淡淡笑道。

“先生放心,若先生真能助我成爲江東之主,日後必是我麾下第一人!”孫輔立即保證道。他沒有注意到的是,正在感謝他的司馬懿眼神之中,隱藏着一絲不屑。

第15章 試探性開局第39章 沒錢了第219章 一網打盡第283章 天敵的誕生第54章 商戰又見商戰第228章 陸遜的反擊第188章 公孫康的末日第16章 借雞生蛋第29章 戰事將起第224章 風雲再起第10章 初戰第20章 各派勢力第55章 淮南攻略第36章 孤家寡人第241章 居心叵測的故人第124章 諸葛亮的擔憂第51章 故人重逢第138章 見招拆招第241章 居心叵測的故人第267章 兵諫第10章 並非優柔寡斷第296章 被動的局勢第9章 哭窮第308章 挑逗美婦第199章 打落門牙活血吞第256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零七章第120章 各自的謀劃第78章 不甘心的那個人第16章 借雞生蛋第37章 重逢在赤壁第34章 最後的商議第42章 魯肅的意第78章 不甘心的那個人第14章 未雨綢繆第6章 回漢中第71章 又生事端第73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17章 突發事件第169章 翻盤的希望第92章 各自的算盤第44章 鹽鐵第18章 混戰第149章 聚殲(下)第166章 同牀異夢第105章 曹操的算盤第310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5章 存亡一知己第47章 再赴江東第44章 誘敵第29章 戰事將起第17章 突發狀況第313章 真人不露相第67章 鬱悶的那個人第26章 左右爲難啊第250章 防不勝防第195章 不好說的緣由第286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93章 並不勝利的大逃亡第255章 漸入僵局第174章 潼關第62章 算計曹仁(二)第102章 重建丹陽精兵第140章 圍點打援第284章 宿命的對手第91章 提醒一句第276章 深謀遠慮的老爸第61章 兵臨天水第153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104章 交州之事第96章 拉郎配第14章 未雨綢繆第247章 急轉而下的局勢第18章 混戰第17章 熟人來訪第42章 新的挑戰第71章 三國第一人口販子第73章 都在算計第282章 曹丕的策略第102章 孫權的打算第229章 熟悉的計策第30章 初次交鋒第22章 並不勝利的大逃亡第14章 再幫人一次第155章 曹操究竟想幹什麼?第172章 突襲又見突襲第226章 真正的意第250章 防不勝防第3章 有備無患第16章 趕一塊兒來了第5章 組團忽悠來了第104章 交州之事第223章 志大才疏之人第91章 雪上加霜第6章 回漢中第90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零七章第84章 孫權的選擇第243章 狠的還在後頭第19章 都不容易啊
第15章 試探性開局第39章 沒錢了第219章 一網打盡第283章 天敵的誕生第54章 商戰又見商戰第228章 陸遜的反擊第188章 公孫康的末日第16章 借雞生蛋第29章 戰事將起第224章 風雲再起第10章 初戰第20章 各派勢力第55章 淮南攻略第36章 孤家寡人第241章 居心叵測的故人第124章 諸葛亮的擔憂第51章 故人重逢第138章 見招拆招第241章 居心叵測的故人第267章 兵諫第10章 並非優柔寡斷第296章 被動的局勢第9章 哭窮第308章 挑逗美婦第199章 打落門牙活血吞第256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零七章第120章 各自的謀劃第78章 不甘心的那個人第16章 借雞生蛋第37章 重逢在赤壁第34章 最後的商議第42章 魯肅的意第78章 不甘心的那個人第14章 未雨綢繆第6章 回漢中第71章 又生事端第73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17章 突發事件第169章 翻盤的希望第92章 各自的算盤第44章 鹽鐵第18章 混戰第149章 聚殲(下)第166章 同牀異夢第105章 曹操的算盤第310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5章 存亡一知己第47章 再赴江東第44章 誘敵第29章 戰事將起第17章 突發狀況第313章 真人不露相第67章 鬱悶的那個人第26章 左右爲難啊第250章 防不勝防第195章 不好說的緣由第286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93章 並不勝利的大逃亡第255章 漸入僵局第174章 潼關第62章 算計曹仁(二)第102章 重建丹陽精兵第140章 圍點打援第284章 宿命的對手第91章 提醒一句第276章 深謀遠慮的老爸第61章 兵臨天水第153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104章 交州之事第96章 拉郎配第14章 未雨綢繆第247章 急轉而下的局勢第18章 混戰第17章 熟人來訪第42章 新的挑戰第71章 三國第一人口販子第73章 都在算計第282章 曹丕的策略第102章 孫權的打算第229章 熟悉的計策第30章 初次交鋒第22章 並不勝利的大逃亡第14章 再幫人一次第155章 曹操究竟想幹什麼?第172章 突襲又見突襲第226章 真正的意第250章 防不勝防第3章 有備無患第16章 趕一塊兒來了第5章 組團忽悠來了第104章 交州之事第223章 志大才疏之人第91章 雪上加霜第6章 回漢中第90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零七章第84章 孫權的選擇第243章 狠的還在後頭第19章 都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