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聚殲(一)

“幼常,真和你說的一樣,這曹純還真的來了!”看到山下正在對峙的雙方兵馬,魏延嘿嘿笑道,語氣裡滿是佩服。馬謖微微一笑,這曹純果然和曹仁、曹洪是同族兄弟,雖然久經沙場,但是性情都一樣有些偏急躁。可以想象一旦讓他得知劫糧敵軍的下落,怎麼可能會就這麼放他們走了。只是沒想到的是,居然整個押糧隊伍都是由軍隊假扮的,看來曹操對自己這個小毛賊還挺看重的。更沒想到的是,曹純居然領着3000重騎兵就追過來了,雖然對他來說,可謂是藝高人膽大,但是今天面對自己設下的重重圈套,他就是再膽大也沒用了。

收拾起心裡的小得意,馬謖嘿嘿笑道:“先別高興的太早,接下來纔是真正的考驗。不過沒關係,據細作來報,敵軍並沒有什麼後續部隊,咱們的時間足得很,足夠吃掉他們了!老魏,接下來就看你的了!”

“那是那是,你就瞧好吧!”魏延也是點頭道。這時山下的曹純也已經緩過神來,一看到攔住去路的不過是千餘人,還都是清一色的步兵,曹純也是放下心來,轉而是一臉的不屑,回頭對自己的士卒大聲道:“弟兄們,如今後方的退路已斷,如不死戰,將死無葬身之地。前面敵軍只有千餘步軍,不足爲懼。咱們衝過去,殺!”說完一催胯下的戰馬,第一個衝上前去。

“殺!”曹純身後的3000重騎軍也是隨之跟上,如果是在平原地形,這些鐵騎一起衝鋒起來,自然會是勢如破竹,氣勢無匹。但是可惜的是這裡只是一處狹窄的穀道,在這不寬敞的道路中,3000重騎的衝鋒根本就施展不開。甚至由於過於擁擠,騎兵的速度一點也起不來,只能數十騎一排,以緩慢地速度向前衝刺。

重騎軍速度雖慢,但還是慢慢地趕了上前。原本隔着四百米的對方步軍,逐漸就不到二百米了。再不過多久,曹純甚至能看到對方士卒的表情了。讓他頗感意外的是,這些步兵面對即將踐踏到自己身上的騎軍,卻是一點慌亂的表情都沒有,臉上的神情極爲古怪,簡直就像是在幸災樂禍,準備看什麼好戲一樣。

“有詐!”曹純腦海中剛剛閃過這個念頭,驀地坐騎腳下就是一空,整個連人帶馬栽了下去。低頭一看,曹純也是倒吸一口涼氣:一條寬三丈、深半丈,橫貫整個峽谷的壕溝隔在兩軍之間,更爲令人膽寒的是溝中佈滿了鋒利的竹籤、木刺。原本在壕溝上肯定是布上了一些僞裝,所以衝在前面的士兵在,沒有特別留意的情況下,紛紛連人帶馬掉進了溝裡,被竹籤、木刺刺死。後面的士卒發現不對想要止步,但是卻被自己的同袍給擠上前來,繼續着摔下去被扎死的命運。

“嘿!”危急時刻,在求生的慾望的驅使下,曹純也是在瞬間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在竹籤即將臨身的一剎那,曹純死命一掌擊在了自己坐騎的背上。藉着這股力道,曹純已經是穩住身形,往回躍回溝邊。與此同時在手忙腳亂了一陣子之後,所有的重騎總算是停住了腳步。不過他們的對手可不會給他們機會反應過來,就在他們剛準備站穩腳跟,這時山頂上一個怒吼聲傳來:“第一曲,標槍大陣,射!”

“射!”第一曲的一千人同時應諾,接着嗖嗖聲四起,1000支標槍同時騰空而起,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在空中猶如遮天之雲,然後帶着凌厲淒寒的嘶叫聲直衝而下,目標正是這些還沒能完全穩住腳步的的曹軍。只是一瞬間,已經有超過500名曹軍士兵被這輪“槍雨”刺中,倒地或死或傷。

悽慘的哀叫聲不停響起。雖然第一曲的標槍大陣還不如猛虎軍和雄獅軍那麼用的駕輕就熟,但是苦練了將近一個月的他們,面對擠成一團的敵軍,幾乎不需要刻意瞄準,扔下去自然是死傷慘重了。

“可惡,又是標槍!”奮力格飛了幾支射向自己的標槍,曹純怒罵道,卻是想起他兄長曹仁在新野輸的那一仗了。就在這時,第二輪標槍夾雜着馬謖親切的問候,再度降臨到他們的頭上,這一下更是死傷慘重。

兩輪標槍如雨點般落下,加上那條壕溝,以及先前大石頭砸死的,曹純手下的重騎兵就死傷了差不多超過了1000人。這些重騎兵都是曹純一手帶出來的精銳部隊,現在還沒和敵軍交上手,就已經死傷了這麼多,曹純看在眼裡,當真是心如刀絞。但他腦海中終究還是有一絲冷靜的,知道再這麼瞎衝下去,也不是個辦法。當下厲聲道:“弟兄們,他們的標槍厲害,咱們下馬衝上去廝殺,把他們斬成肉醬!”說完第一個一躍而下,衝上前去。一路走着,一邊踢起腳下的死屍和石頭土塊,將橫貫在面前的壕溝填充。他部下的士卒也是有樣學樣,一邊堵塞壕溝一邊向前衝。

“真正的考驗來了!”馬謖看到這一幕,也是知道接下來纔是重頭戲,當下連忙讓傳令兵用旗語指揮士卒。標槍大陣已經不再發動,取而代之的是200名弓弩手開始從山頂居高臨下射箭。曹純等人忙於堵塞壕溝,加上他們這些重騎兵又不是步兵,並沒有隨身攜帶弓箭或者盾牌,既無法還擊,又無從招架,這一下頓時陷入只捱打不還手的地步,不時的有人慘叫着倒下。

好在壕溝畢竟是在山道之中,寬度有限,不多時便已經填滿了。在曹純的指揮下,剩下的已經不足2000人的騎兵再度上馬,緩緩地衝上前去。雖然速度比較慢,但還是衝了上去。第一排的大約50名騎兵奮勇向前衝鋒,但是當衝到還有20步時,他們被眼前的景象嚇得有些呆了:在狹窄的路口,500支寒光閃閃的長槍,在大盾牌的掩護下,林立在前排成兩排,成爲一個個招喚死亡的無情陷阱,恭候他們的大駕光臨。

第299章 長安攻防第184章 出人意料地開局第187章 功虧一簣第310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58章 意想不到的援軍第48章 冰山一角第12章 送上門來了第220章 突發事件第303章 馬謖的底氣第293章 賈詡毒計第44章 鹽鐵第218章 殺戮第174章 潼關第1章 開局總是類似的第4章 曹仁的小伎倆第65章 另一塊戰場第36章 速起之策第290章 決戰第298章 關中局勢第18章 再改歷史第131章 首戰告捷第13章 下馬威第282章 曹丕的策略第8章 江夏會師第24章 暗流洶涌第195章 不好說的緣由第233章 曹操的擔憂第14章 未雨綢繆第16章 趕一塊兒來了第18章 再改歷史第97章 算計張遼(上)第174章 潼關第30章 初次交鋒第152章 不甘寂寞的人第178章 再出毒計第46章 別有深意的籌碼第292章 連番打擊第253章 釜底抽薪第239章 復仇的心第75章 詐城又見詐城第31章 和稀泥第88章 伏擊第9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2章 山越初現第8章 入川大幕拉開第73章 都在算計第1章 密謀第57章 功虧一簣第276章 深謀遠慮的老爸第71章 迫不及待的那個人第78章 新的任務第61章 兵臨天水第5章 天上掉下個餡兒餅第4章 千里追劉備第288章 激將法第159章 難熬的日子第144章 阻擊戰第52章 劉備的決定第93章 水淹七軍第290章 決戰第17章 突發狀況第213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186章 賈詡的擔憂第25章 翹家的小女生第298章 關中局勢第80章 曹操的反擊第85章 又來事了第109章 巧遇第27章 彼此的博弈第101章 盤尾劫殺第214章 沒這麼容易第314章 兵臨城下第194章 臥龍豈是虛名第233章 曹操的擔憂第39章 周瑜的計劃第143章 防不勝防啊!第27章 彼此的博弈第47章 再赴江東第257章 龐統的毒計第99章 算計張遼(下)第289章 決戰在即第7章 最後的準備工作第88章 伏擊第31章 最後一搏第280章 各懷心思第102章 孫權的打算第283章 天敵的誕生第259章 連番噩耗第91章 提醒一句第232章 險計第285章 別有用心的離間計第222章 最毒婦人心第4章 長阪坡死戰(上)第28章 返回荊襄第168章 最後的絕招第25章 關中之戰第9章 哭窮第41章 劫道第272章 劉備的難處第81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
第299章 長安攻防第184章 出人意料地開局第187章 功虧一簣第310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58章 意想不到的援軍第48章 冰山一角第12章 送上門來了第220章 突發事件第303章 馬謖的底氣第293章 賈詡毒計第44章 鹽鐵第218章 殺戮第174章 潼關第1章 開局總是類似的第4章 曹仁的小伎倆第65章 另一塊戰場第36章 速起之策第290章 決戰第298章 關中局勢第18章 再改歷史第131章 首戰告捷第13章 下馬威第282章 曹丕的策略第8章 江夏會師第24章 暗流洶涌第195章 不好說的緣由第233章 曹操的擔憂第14章 未雨綢繆第16章 趕一塊兒來了第18章 再改歷史第97章 算計張遼(上)第174章 潼關第30章 初次交鋒第152章 不甘寂寞的人第178章 再出毒計第46章 別有深意的籌碼第292章 連番打擊第253章 釜底抽薪第239章 復仇的心第75章 詐城又見詐城第31章 和稀泥第88章 伏擊第9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2章 山越初現第8章 入川大幕拉開第73章 都在算計第1章 密謀第57章 功虧一簣第276章 深謀遠慮的老爸第71章 迫不及待的那個人第78章 新的任務第61章 兵臨天水第5章 天上掉下個餡兒餅第4章 千里追劉備第288章 激將法第159章 難熬的日子第144章 阻擊戰第52章 劉備的決定第93章 水淹七軍第290章 決戰第17章 突發狀況第213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186章 賈詡的擔憂第25章 翹家的小女生第298章 關中局勢第80章 曹操的反擊第85章 又來事了第109章 巧遇第27章 彼此的博弈第101章 盤尾劫殺第214章 沒這麼容易第314章 兵臨城下第194章 臥龍豈是虛名第233章 曹操的擔憂第39章 周瑜的計劃第143章 防不勝防啊!第27章 彼此的博弈第47章 再赴江東第257章 龐統的毒計第99章 算計張遼(下)第289章 決戰在即第7章 最後的準備工作第88章 伏擊第31章 最後一搏第280章 各懷心思第102章 孫權的打算第283章 天敵的誕生第259章 連番噩耗第91章 提醒一句第232章 險計第285章 別有用心的離間計第222章 最毒婦人心第4章 長阪坡死戰(上)第28章 返回荊襄第168章 最後的絕招第25章 關中之戰第9章 哭窮第41章 劫道第272章 劉備的難處第81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