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反轉

石破天驚的一句話,在金鑾殿中猶如投入湖水中的一顆石子,登時激起了千層浪花。便見身後自宮女太監護着前來,小小身影端正筆直,似乎帶了眸中特別的情緒,不是宣沛又是誰?

衆人都驚異的看着宣沛,這個十三皇子在朝中幾乎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若說宣朗只是無能,到底上頭還有一個賢妃護着,也不至於被人欺負。十三皇子宣沛卻只是一介身份低微的宮女所出,如今生母逝世,在宮中已經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若非可以提起,怕是無人會記起宮中還有這樣一個人。

宣沛或許今日特意打扮過一番,尋了一件蓮青色的錦衣長袍來,蓮青色莊重,如今宣沛到底也不過是一個八九歲的少年,穿在身上還有些怪里怪氣的。而那袍子雖然看着錦緞也算上層,恐怕也是多年前的款式,一眼便看出來並不合身。

可即便是這樣,那小小的身影信步而行,個頭還不高,卻自有一番沉穩淡定。饒是皇帝眼中也不由得閃過一絲驚異,都說一人行爲舉止可觀其氣度,宣沛這般突兀的出現在衆人眼中,卻不是衆人心目中那個卑妾懦弱的下等皇子,反而自有一種氣度風華,甚至衆人都產生一種錯覺,假以時日,這個皇子必然非池中物。如今小小年紀,卻已然有了一番內斂沉穩,雖說天家人都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當年的宣離也不過如此。

宣沛走到金鑾殿中,一撩袍角在蔣阮身邊跟着跪了下來,道:“父皇,兒臣可以作證,和怡郡主非是弘安郡主所殺!”

蔣阮發怔的看着眼前少年,這樣近一些看,與之前那一面那個備受欺負的孩童不同,宣沛竟像是換了一個人般,臉上有故作沉穩的老成,卻是讓人極爲陌生的。

宣沛自來膽小,因爲生母的原因,也在宮中多受欺辱。前生她也是約摸在這個時候進的宮,彼時也正是遇到了宣沛受欺負,當時勸慰了幾句,後來不知怎麼的傳到了皇帝耳中,便將宣沛交給她撫養。

前生她與宣沛在宮中相依爲命,宣沛是她見過最懂事的孩子,只是一個好好地孩子,卻也只能跟她一樣被困在深宮之中,宣沛甚至沒有與其他皇子一樣在朝廷上展露本事風光的機會。而在宣沛沒遇到她之前,被深宮中別有用心的人養廢了,雖然八九歲,心智卻跟個五六歲的孩子沒什麼兩樣。

如今這孩子一反常態,目光中哪裡還有前生的癡纏,分明是一片清明。宣沛本就生的好,上一世被李棟看中也因是美貌無比,此刻孩童容色皆是上乘,跟蔣阮跪在一起,竟會讓金鑾殿中衆人起了恍惚之感,只覺得這兩人風貌舉止竟是有七成相似,轉念一想,卻又覺得是自己多想了。

宣朗和宣離卻是目光微變,宣沛的出現卻是他們兩人都沒有料到的,這宣沛雖然說不受寵,名義上也跟他們一樣是皇子。在宣離眼中,宣沛連只螞蟻都算不上,深宮之中甚至鮮少聽過他的名字。如今年紀稚嫩又是從小被養廢了的,根本不足爲懼。今日突然出現,若說他會爲蔣阮說話已經讓宣離十分震驚,此刻宣沛這一番氣度舉止,更是令宣離心中產生了深深的不安。

皇帝神色複雜的注視着宣沛,這個兒子他根本未曾放在心上,這些年死去的皇子有多少他也記不清,深宮中埋葬的白骨從來都是不缺的。許是上天對他的懲罰,這些兒子中,但凡有些才華的,無不是狼子野心,要麼就根本是無能之輩,如太子一類,心性淺薄,若不是他暗中護着,怕也早已成了別人權斗的犧牲品。

宣沛的母親皇帝已經記不清了,而在深宮中,出身下賤的皇子於皇帝來說可有可無,他也不曾關心過。今日乍見宣沛,心中卻是不知道是一種怎樣的滋味。

這少年綺年玉貌,五官極爲秀麗,因着長期生活在深宮之中,膚色顯得過分白皙,可因爲年紀小,反而不覺得蒼白憔悴,卻是像個水晶娃娃一般動人。他繼承了皇室天生的好氣度,而且將這樣的好氣度融會貫通的極好。即便是這麼多年不怎麼出來見人,也不知過的如何,卻愣是沒有讓那種天生高貴的風儀折損一份。

更重要的是,他自走進來開始,直視帝王的目光,聲音恭敬卻不卑微,態度從容卻不自負,哪裡像一個八九歲的小孩,說是十五六歲的少年郎還差不多。

皇帝猝然驚覺,他竟然忽略了一個可能出色的皇子這麼多年。

蕭韶微微蹙眉,他瞧得清楚,蔣阮看宣沛的目光有些不同尋常,雖然被極力掩飾,到底還是泄露了一兩分。他在宮中安插有錦衣衛,自然也聽過十三皇子的情況,一個被養廢了的癡纏兒,何以一夕之間便生了忽變。前陣子蔣阮出手幫忙宣沛,後來聽錦衣衛回報說了情況,那個時候宣沛還是一個懦弱的被宮女欺負的皇子,何以今日就這般行事妥帖,判若兩人。再看方纔跟着宣沛前來的宮女太監,舉止妥帖,沒有一絲逾越,分明是真心敬服主子。

本以爲宣沛的出現是蔣阮的安排,此刻看來卻是有不同,蔣阮的表情明顯並不知情。這個十三皇子究竟是什麼意思?

蕭韶目光頓了頓,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總是覺得宣沛的行動舉止竟和蔣阮有些相像,幾乎是如出一轍。

皇帝沉吟許久,才慢慢開口道:“哦,你要如何作證?”

“那一日事發之時兒臣也在沐風亭,乃親眼所見,和怡郡主是被兩個宮女拖到椅子上的,起初兒臣還以爲是他們鬧着玩,後來弘安郡主就來了,兒臣見她上前詢問,和怡郡主就倒了下來。當時事發突然,兒臣心中惶惑,便趁着無人注意偷偷回去。後來便聽聞弘安郡主被關入大牢的消息,兒臣左思右想,總是覺得不對勁,雖然心中害怕,卻不能眼睜睜的看着弘安郡主被污衊,兒臣懦弱,眼下才上前作證,還請父皇明鑑!”

此話一出,衆人便倒吸一口涼氣,十三皇子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他在現場能作證,四皇子宣朗也也是稱親眼所見。宣沛這番話,明顯就是在指責宣朗在說謊!

宣朗臉色變了幾變,自然也知道此事厲害,宣沛既然說了此話,這趟渾水,他便是不趟也得趟了,而且無論如何,宣沛這番話出來,首先他就引起了皇帝的懷疑。

宣沛是什麼人?如今不過是一個八九歲的孩子,就算他表現的再怎麼沉穩,年歲卻是不容辯駁的。人們會以爲小孩子沒必要說謊,而他卻不一樣了。

不等宣朗開口爲自己開脫,淑妃便急不可耐的開口道:“你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四殿下可也是親眼所見,你這麼說,豈不是在冤枉四殿下?”淑妃心中已然將宣沛恨毒了,不過一個身份低賤的宮女所出,竟然和蔣阮串通一氣想爲他開脫。既然如此,便將這個十三皇子一道拉下水去,讓他爲自己的所作所爲付出代價!

懿德太后不解的看向宣沛,本來瞧見宣沛的時候她也是心中詫異,以爲是蕭韶的安排。心中還料想蕭韶何時與宣沛有了干係,後來見宣沛言辭清晰,並不像宮中議論那般,心中稍懷安慰。蕭韶的人品她自是信得過,宣沛既然是蕭韶挑中的人,自然就不會差,而在這些皇子中,一個有些才華又沒有野心的,實在是太難得了。

登時,懿德太后便淡淡的瞥了一眼淑妃,道:“事情還沒弄清楚,淑妃,哀家看你逾越了。”

淑妃不敢得罪懿德太后,不甘心的噤了口,心中卻是盤算着怎麼將宣沛一道拉下水。

皇帝看了一眼宣沛,心中雖然也不喜他爲蔣阮開脫,卻還是出聲問道:“哦,你可知老四說的與你不太一樣。”

“回父皇,四哥怎麼說兒臣不知道,但兒臣卻看到,宮女扶着和怡郡主到沐風亭的時候,四哥也在。兒臣也聽到了四哥後來對弘安郡主說的話。”宣沛聲音清朗,同成年男子的陰鬱不同,自有一番通透和獨屬於少年人的朝氣,聽着便讓人心中通泰,只覺得他說的話似乎都能讓人信服一般。

宣朗握緊雙拳,只聽皇帝到:“什麼話?”

蔣阮看了一眼宣沛。到了此時,她便也有些拿不定宣沛到底當日在不在了,於她來說,宣沛今日的出現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也正是因爲宣沛的突然出現,讓她交代慧覺的事情無法繼續進行。宣沛那一日應當不在纔對,更讓她疑惑的是,爲何在短短的一段日子中,宣沛就像變了一個人般,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兒臣聽到四哥對弘安郡主說,等四哥在皇祖母面前提及婚配的時候,請弘安郡主不要拒絕,否則的話,弘安郡主便逃不了殺頭的大罪。”宣沛大聲道。

此話一出,金鑾殿登時靜默下來,連一根針落在地上的聲音也能聽得見。

宣朗的臉色頓時變得一片雪白,竟是第一時間看了一眼宣離的神色。

蔣阮也是一愣,隨即心中失笑,如此看來,宣沛定然是當日並沒有到過什麼風波亭了。宣沛這話不可謂不高明,話音剛落,不但皇帝神色微變,就連宣離的神色也不那麼自然。

宣朗本是爲了宣離才以殺人罪嫁禍,最終的目的也不過是想要蔣阮嫁到宣離府上。可宣沛的這番話卻又透露出另一種意思,宣朗的話是想要自己娶了蔣阮去。宣離表面寬和實則多疑,又怎麼不會懷疑宣朗陽奉陰違,表面上是按照他的意思做事,實則卻是換了種辦法。宣朗雖然無能,上頭卻也有個賢妃,如今陳貴妃失勢,宣朗未必就沒有機會再往上爬。如果蔣阮嫁給了宣朗,能帶給宣離的好處一樣能帶給宣朗。

宣朗若是真的存了其他的心思,也不是沒可能。

宣離目光微微一閃,卻不似方纔那般平靜,宣朗與他籌謀大事多年,自是知道宣離心中究竟在想些什麼。一時間對宣沛這樣的離間計十分憤怒,衆目睽睽之下卻又無法對宣離說明,心中焦急,便也大步走到殿中“撲通”一聲對着皇帝跪下身來。

“父皇明鑑,兒臣冤枉!”宣朗聲音沉痛無比,他自是慣會作假的人,臉上倒是真的有幾分茫然無措的模樣,看向宣沛的目光也十分沉痛激憤,憤憤道:“十三弟,你我同爲手足,你是受了何人指使,想要誣陷於我?如今你年紀尚小,切莫要着了別人的道。”

他這話裡話外的意思都是將矛頭對準了蔣阮,倒是成功的利用了皇帝對蔣阮的懷疑之心。宣沛如今年紀小,真的是極有可能被人蠱惑,百官紛紛看向蔣阮,蔣阮神色未動,心中卻是有些煩亂。

宣沛究竟想要幹什麼?她並不希望將宣沛也牽扯到此事中來,可宣沛今日的種種表現,想來已經惹起了朝中許多人的注意。譬如宣離,也定會留意到宣沛的反常。宣沛今日這樣出風頭未必是好事,如今他還沒有自保的能力,可以預見,今日一過,宣沛在朝中的地位應當會比之前好一些,同樣的,他的麻煩也會接踵而至。

對一個母親來說,保護孩子是天性,蔣阮不願意讓宣沛牽扯進來,可如今事情發展到眼前這個地步是誰也沒有想到的,一時間竟是不知道如何收場了。

“兒臣所言句句屬實,還望父皇明鑑。”宣沛並不搭理宣朗的話,語氣倒是一如既往的執拗。

皇帝眸色深沉的看着宣沛,沉聲道:“你二人各執一詞,都有自己的說法,其中必有人說謊。十三,即便你作證,弘安郡主也不能脫離此事。”

就算有了宣沛作證,雙方各執一詞,仍是不能得以證明蔣阮的清白。這場戲還無法收場。

誰知宣沛卻搖頭道:“不,不止兒臣一個證人,還有一人能爲弘安郡主作證。”

滿殿譁然,還有一人?

“哦?還有誰?”皇帝問道。

“還有兒臣。”寂靜中,突然有一人開口,太子突然揚脣一笑,自百官中站了出來。

皇后和懿德太后同時目光一凝,宣離握緊的拳頭微微一顫,宣朗不可置信的朝太子看去。

太子卻是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蔣阮,走到宣沛身邊,也跟着一撩袍角跪了下來,三人並列而跪。太子對皇上道:“回父皇,十三弟所言句句屬實,因爲,當日兒臣也在場。”

蔣阮皺眉,宣沛那一日並未在當場,太子這話可謂是滿口胡話。此事她交代過蕭韶不要插手,太子突然來這麼一出也必然不是蕭韶的意思。將軍府中人就算要想法子救她也不會走太子這條路,所以也應當不是將軍府的人所爲。那麼,此事就有些蹊蹺了,蔣阮看了一眼宣沛,心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莫非是宣沛?

皇帝還未開口,淑妃卻終於還是忍不住,再次失聲叫了起來:“太子,你這是說的什麼話?你也被人蠱惑了不成?”

皇后冷冷的看了一眼淑妃,道:“淑妃,慎言。”皇后在後宮雖然是擺了個虛名,可皇帝在場的時候,總還是有幾分位置。平日裡她對後宮之事放任自流,可一旦關係到太子,就不得不提起精神。淑妃要污衊陷害別的人她不管,涉及到了太子頭上,她就不能坐視不理。

“閉嘴。”皇帝也對淑妃這樣的舉動動了怒,之前體恤她痛失愛女所以對她多有寬容,可眼下看她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不過太子突然出來爲蔣阮說話,他心中還是有些懷疑的。這個兒子沒有腦子不堪大用,經常被人牽着鼻子走,卻還妄自尊大,時常做一些傻事。更不可能主動站出來幫別人忙。今日這態度明顯就是爲蔣阮說話,難不成蔣阮同太子還有什麼關係?一個宣沛已經讓他十分疑惑了,太子又何故插一腳。

皇宮中並未聽過太子和蔣阮有什麼往來,皇帝不由得將目光投向蕭韶。蕭韶自己已經提起要娶蔣阮,蔣阮被送到刑部大牢中他卻沒有任何動靜,當初就覺得奇怪,難不成是留了這一手?皇帝登時就有些氣悶。

太子殿下都出來作證了,便就是有兩位皇子都爲蔣阮說話,情勢頓時又出現了變化。

宣朗心中有些焦急,本應該是萬無一失的事情今日卻半途中殺出個太子和宣沛,最重要的是,自從宣沛那番話說出後,宣離看他的眼神已然變了,更是沒有要爲他說話的意思。懷疑的種子一旦埋下,其中破土發芽各自生長,終究會長成一粒無法戰勝的毒瘤,而宣離這樣生性多疑的人,更是如此。

他朝着皇帝“咚咚咚”的一連磕了好幾個響頭:“父皇,兒臣所言句句屬實,兒臣不敢欺瞞父皇,父皇明鑑!”

太子漫不經心的看了宣朗一眼,道:“四弟你說的這是什麼話,難不成本宮和十三弟串通起來一起陷害你不成?”

朝中百官有不得其解的人看向他們,太子和宣朗自來便交好,如今這陣勢卻是反目成仇?

宣朗卻深知,自從上次不知道蔣阮與太子說了些什麼後,太子便刻意的疏遠他,甚至還貶低她找他麻煩。宣朗知道此事定和蔣阮有關,也正因爲此事,宣朗對蔣阮總是存了一兩分忌憚。此刻太子不留餘地的打壓,賢妃今日又不在,宣離不出聲,他也只有咬牙自己承受。

太子朝皇帝道:“當日是兒臣在路上偶遇十三弟,一時興之所至便到了沐風亭,不想看到了方纔十三弟說的那一幕。兒臣當時也極爲害怕,可是眼下看十三弟年紀還這樣小便敢出來作證,兒臣還要做縮頭烏龜的話就不配做父皇的兒子,這纔出來爲弘安郡主作證。”

他這胡話信口拈來,一派吊兒郎當的紈絝模樣,百官都是見識過太子的行事章法的,一時間皆是無言以對。

皇帝憋着一股怒氣,正要說話,便聽得太子又道:“不過此案疑點頗多,所以兒臣還帶來了一人來幫忙,有了此人幫忙,想來此案要圓滿解決也是不難的。”

“何人?”皇帝沉聲問道。

“來人,”太子高聲道:“帶金陵聖手夏神醫上來——”

便見太監宣聲,自殿外緩緩走來一人,着一身清爽的藍布長衣,約摸二十出頭的年輕模樣,生的一張討喜的娃娃臉,腰間一個挎包,到了殿中朝皇帝跪下身來,道:“草民夏青叩見陛下。”

金陵聖手夏青,衆人又是倒吸一口涼氣。此人世世代代都在宮中御醫署任職,偏生到了夏青這一代夏青卻是個不安分的,他瞧不上御醫們保本的醫治方法,滿腦子的新奇主意,可宮中御醫們給看病的主子都是貴人,一個不小心要是治死了人可是要掉腦袋,怎麼能容夏青那些新奇的,從未聽過的醫治辦法。

夏青自覺在宮中呆的越久越是受束縛,便辭別家人,自己外出遊歷,卻不知後來拜上迦南山,師從八歧先生,成爲八歧先生門下弟子,一手醫術出神入化,得了“金陵聖手”的美名。

如今夏青年紀輕輕,卻已經在大錦朝無人不知其名。儘管如此,御醫署再次邀請他前來的時候,夏青還是婉言拒絕了。他在大江南北遊歷,這還是他揚名後第一次入宮。

誰都沒有想到太子竟會將夏青給請來,也沒有人想到夏青竟和太子有關係。如今夏青前來,又是想做什麼?

太子見衆人目瞪口呆的模樣便是一笑:“各位不必疑惑,本宮認爲和怡死的實在蹊蹺,就是屍體恐怕也有些不對,恰好夏神醫是本宮的故交,本宮請他看了一下和怡的屍體,”頓了頓,他才慢慢道:“不看不知道,一看哪,才發現了有些不得了的東西。”

------題外話------

突然覺得太子莫名的萌了起來,男N號夏小神醫上線~

第77章 李家二少第29章 被佔便宜了第42章 傾城第113章 秘辛第199章 蕭韶生氣了第255章 元川的話第38章 做衣裳第91章 你輸了第23章 翻盤第17章 謀奪人命第96章 宣離的算計第64章 揭穿謊言第216章 蔣丹之死第153章 栽贓第122章 同時出手第1章 絕地泣血第236章 皇帝的意第245章 探監第206章 先下手遭殃第109章 陰差陽錯第247章 文人之力第10章 轉變第148章 吻第9章 惡僕欺主第147章 心結第140章 雞飛狗跳的夏家第178章 蔣夏之死第17章 謀奪人命第177章 夏家失勢第133章 二姨娘之死第161章 渣女又來第1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232章 廖夢的下場第141章 蕭韶負傷第94章 相助第71章 祠堂春色第214章 珠胎暗結第108章 借刀殺人第12章 月下美人花第113章 秘辛第二百二十一章第80章 骨血至親第74章 慧覺大師第108章 借刀殺人第206章 先下手遭殃第126章 禍國妖星第120章 非禮他第163章 她勾引我第63章 貴人相助第22章 不過爾爾第58章 比試第229章 小別勝新婚第39章 誰是誰陪襯第201章 對薄公堂第197章 告狀第67章 色心不改第二百一十三章第201章 對薄公堂第151章 和怡郡主之死第87章 預言第196章 母子第71章 祠堂春色第7章 銀子說話第197章 告狀第141章 蕭韶負傷第84章 回府第133章 二姨娘之死第188章 她的心魔第43章 蛇鼠一窩第48章 父親與二哥第99章 懿德太后第139章 醜事曝光第210章 夫妻之樂第五十六章 故人相逢必看第119章 他的心痛第55章 第二姝第173章 賭局第233章 琦曼的身份第49章 探花郎第173章 賭局第110章 董盈兒第88章 傾塌第104章 強勢歸來!第178章 蔣夏之死第175章 火燒糧倉第1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20章 入獄第155章 醋王蕭韶第151章 和怡郡主之死第20章 入獄第79章 認親第231章 夫妻聯手第153章 栽贓第19章 髒水上身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二百一十三章第198章 決裂第103章 告別第161章 渣女又來第117章 所謂兩男相爭
第77章 李家二少第29章 被佔便宜了第42章 傾城第113章 秘辛第199章 蕭韶生氣了第255章 元川的話第38章 做衣裳第91章 你輸了第23章 翻盤第17章 謀奪人命第96章 宣離的算計第64章 揭穿謊言第216章 蔣丹之死第153章 栽贓第122章 同時出手第1章 絕地泣血第236章 皇帝的意第245章 探監第206章 先下手遭殃第109章 陰差陽錯第247章 文人之力第10章 轉變第148章 吻第9章 惡僕欺主第147章 心結第140章 雞飛狗跳的夏家第178章 蔣夏之死第17章 謀奪人命第177章 夏家失勢第133章 二姨娘之死第161章 渣女又來第1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232章 廖夢的下場第141章 蕭韶負傷第94章 相助第71章 祠堂春色第214章 珠胎暗結第108章 借刀殺人第12章 月下美人花第113章 秘辛第二百二十一章第80章 骨血至親第74章 慧覺大師第108章 借刀殺人第206章 先下手遭殃第126章 禍國妖星第120章 非禮他第163章 她勾引我第63章 貴人相助第22章 不過爾爾第58章 比試第229章 小別勝新婚第39章 誰是誰陪襯第201章 對薄公堂第197章 告狀第67章 色心不改第二百一十三章第201章 對薄公堂第151章 和怡郡主之死第87章 預言第196章 母子第71章 祠堂春色第7章 銀子說話第197章 告狀第141章 蕭韶負傷第84章 回府第133章 二姨娘之死第188章 她的心魔第43章 蛇鼠一窩第48章 父親與二哥第99章 懿德太后第139章 醜事曝光第210章 夫妻之樂第五十六章 故人相逢必看第119章 他的心痛第55章 第二姝第173章 賭局第233章 琦曼的身份第49章 探花郎第173章 賭局第110章 董盈兒第88章 傾塌第104章 強勢歸來!第178章 蔣夏之死第175章 火燒糧倉第1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20章 入獄第155章 醋王蕭韶第151章 和怡郡主之死第20章 入獄第79章 認親第231章 夫妻聯手第153章 栽贓第19章 髒水上身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二百一十三章第198章 決裂第103章 告別第161章 渣女又來第117章 所謂兩男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