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夏家失勢

齊風聽她這麼問,便搖了搖頭。錦衣衛如今連他這個軍師的話都拋在腦後,一心一意的跟着蔣阮做事。譬如昨晚蔣阮讓錦二挑暗衛混入夏俊帶着的人馬中,趁亂挑起人馬同官差的衝突,可是一點也沒有讓他事先知道。若是齊風早些知道蔣阮是存着這個打算,大約也是會阻止的。他習慣於做完全的考慮,蔣阮的計劃雖然一環扣一環,冒的風險卻太大了。便是想出這主意的膽大,事後齊風想起來也只覺得觸目驚心。如今她又問那八百車軍餉現在在何處,齊風更是一頭霧水。說實話,他也很懷疑,八百車軍餉不是個小數目,宣離不可能這麼快就把它們運出京城,至於別的地方,京城就這麼大,若是真心要查,查到也是遲早的事情,宣離會那麼蠢留在手裡做把柄?

“八百車軍餉不是小數目,”蔣阮淡淡道:“宣離早在許久之前,就在京城裡挖了一條密道,這密道通向京城外幾百裡處,那裡有一個宣離自己安排的驛站,幫助他把所有的物資運向別的地方。若我沒有猜錯,這批軍餉眼下就在密道中。”

齊風一下子站起身來,難掩眸中的驚訝:“你說什麼?”

宣離城外的驛站他是知道的,錦衣衛早在幾年前就查到了這一處地方,可是密道之事卻是聞所未聞,蔣阮說的如此斬釘截鐵,登時就讓齊風心中驚疑不已。他緊緊盯着蔣阮:“你說的可是真的?”

“千真萬確的事,你若是不相信,大可讓你自己信任的人去查一查。”蔣阮道。

“你怎麼知道此事的?”齊風不依不饒問道:“錦衣衛百丈樓都沒有查出來的事情,三嫂,你莫要騙我,你和宣離究竟是什麼關係?若真的有密道,爲何這麼多年都沒有露出一絲馬腳?宣離就算掩飾的再好,也不可能不露一絲痕跡。”

“不露一絲痕跡,那是因爲他從來就沒有用過這個密道。”比起齊風的緊張,蔣阮卻是十足的淡定,甚至可以稱得上悠然。她笑容清淺,說的話卻字字句句都如重錘一般擊打在齊風心上。她道:“密道是許多年前就有的,不過當初是京中富商遺留下來的礦道,宣離知道了此處之後,將密道擴大到京城之外,這密道他從未用過,本就是未雨綢繆之物。只等着有一日襄助大業時可以派上用場,如今卻是提前用着了。”蔣阮似笑非笑的看着齊風:“至於你說的我爲何會知道此事?恕我無法告訴你,不過齊公子,你大可以放心,眼下我既是入了錦英王府的門,我在一日,這錦英王府我便護着,不會做出傷害王府的事情,我既然與你主子是一邊的,你又何必擔憂?”

齊風震驚於蔣阮的一番話,她口口聲聲裡已然將宣離摸了個透,對於宣離的理解甚至比錦衣衛打探的還要高,這實在讓人不得不懷疑她的身份。可眼下看來,蔣阮對宣離似乎更像是隔着什麼血海深仇一般,他突然有了一個感覺,只要有蔣阮在一日,她就會千方百計的阻止宣離的大業,宣離的大業,永遠不會成功。

這女子心思婉轉玲瓏,手段令人髮指,外表明豔嫵媚,心中卻一片荒蕪,似乎任何事情都不能入她眼中,也沒有任何事情能讓她展顏。渾身上下都透着一種神秘感,卻讓人不由自主的被她吸引。

蔣阮沒有注意到齊風的目光,思緒卻飄向遠處。上一世,宣離的這個密道是沒有這麼早便拿出來使用的。那時候已經到了奪嫡後期,太子也已經亡故,五皇子身陷囹圄,天下大業指日可待,他便是利用這密道向宮外傳遞消息,這條密道是的最寶貴的籌碼,習慣於未雨綢繆的人總要爲自己留一條後路。這是他的王牌。當初蔣阮無意知道了這條密道,宣離還第一次衝她發了火,只那時候她忙道歉,再三表示不會對別人說出這事,宣離才原諒了她。只是後來又給她宮裡多送了兩個婢子。當初她以爲是宣離體貼憐愛她,如今想來,那兩個婢子也不過是宣離派來監視她的罷了。宣離此人多疑的很,他不允許任何人知道他的王牌,當初留着蔣阮一條命沒將她滅口,已然算手下留情了。只是現在想起來往事,總覺得一幕幕都是諷刺。

齊風敏感的察覺到蔣阮目光的變化,似乎含着對某物的嘲諷和自厭,又有一絲深刻的涼意。定了定神,他才問道:“原來如此,所有人都想不到,他竟然會把軍餉藏在密道里。”

“沒錯,”蔣阮回過神來,慢慢低下頭道:“他要保護這條密道,所以永遠不會對夏家出手相助。一旦暴露燒燬的是陳糧,而軍餉還在,那麼,他的秘密也守不住了。那密道一旦暴露出來,皇帝必然會知道他的謀反之心,所以,他不敢賭,他不會救,他要自保,就要犧牲夏家。”

齊風恍然大悟。

如今京城中人人都盯着糧草之事,若是宣離此刻想法子告知皇帝一切只是個誤會,夏俊和蔣超燒的是陳糧,那麼軍餉去了哪裡?那麼多雙眼睛盯着,想要將軍餉原封不動的運回來是不可能的。宣離的密道一旦暴露,皇帝覺察到他的謀反之心,必然大力大打壓,所以宣離的這條大業之路也就到頭了。

他不能出手相助,甚至要避嫌保護好密道的秘密,就註定要犧牲夏家,夏家的力量正是爲他所需要。這樣一來,至少也讓宣離這幾年來做的努力化爲烏有。齊風簡直想笑,蔣阮這一招實在是太狠了,宣離前也難退也難,總歸要剜去身上的一塊生肉,恐怕眼下正是氣的跳腳的時候。

“那我們現在應當怎麼做?想法子通知陛下宣離的密道?”齊風問。

“現在說出去,宣離就能有一百個法子證明密道與他無關,況且說出去後,陛下若是查出來,難免牽連到錦英王府。錦英王府在朝中地位本就尷尬,牽扯到這件事情中,有百害而無一利。”蔣阮道:“最重要的是,”

“那該怎麼辦?”齊風見她不容置疑的否定了這個建議,便知道她心中定是有了其他的想法,問道:“三嫂有了好主意?”

“我說過,這一次,我要他們打掉牙和血吞,吃了天大的虧,也不敢說出來。”她眼中閃過一絲戾氣:“那八百車軍餉蕭韶還是需要的,我還要謝謝宣離將它們原封不動的運出來,這批軍餉,我要了!”

“你……”齊風吃驚的看着她,半晌,他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笑的極爲暢快,一邊笑一邊道:“三嫂,你這性子可真是痛快,膽子也大,主意更妙,這事若是成了,我要是宣離,必然會氣的臥牀不起,你可真是——高啊!”

蔣阮不置可否,正在這時,露珠推門走了進來,見齊風也在,行了一禮便上前來遞上一封信,小聲道:“姑娘,老爺來信了。”

蔣阮接過信,並不在意齊風在場,徑自將信抽出來,短短時間便已看完,看罷,倒是沒什麼情緒,將信紙遞給露珠:“拿出去燒了吧。”

露珠依言出去,齊風看了看她:“三嫂可是出了什麼事?”

“沒什麼,只是父親覺得二哥身陷囹圄,我這個妹妹也應當盡一份力,將她救出來而已。”她話語說的不無諷刺。齊風聽着卻覺得刺耳,不由得道:“這算什麼道理?他身爲父親,即便是要爲蔣超周旋,也不該是你出馬。你一個深閨女子,如何牽扯到這其中?蔣權莫不是瘋了?”

“他只是有些天真罷了。”蔣阮冷笑:“救他?我只想要看着他,一步一步再也無法回頭,他活的夠久了,這一次,我要他的命。”

……

南華苑裡,皇帝擺了擺手,正要出聲的太監們便噤了聲,李公公將他們全部都趕了出去,皇帝踏進門裡,一眼便瞧見正在房裡練字的少年。

說是少年都有些早了,他看上去更像是個孩子,模樣生的頂頂秀氣,似乎每一次見他都比之前更加穩重內斂一般。皇帝放輕腳步,待走進一點,才瞧見那孩子雪白的宣紙上寫着:愛慾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他字寫得極好,與他人一般秀氣,絲毫看不出鋒芒,然而這並不代表這少年就真如他字跡一般無害。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脾氣,在年歲尚小的時候,由字觀人,而這少年的字跡裡,完全看不清楚他的心。

皇帝環顧四周,想起當初李公公回稟,宣沛居住的偏殿是宮中最偏僻的大殿,裡頭甚至比不上一個七品官員的民宅,後來他便將當初四皇子居住的南華苑騰出來給了宣沛。四皇子當初也頗得聖寵,要不是後來出的意外,如今又不知是個什麼局面了。皇帝這一舉動立刻就引起了朝臣的猜測,有點眼力勁兒的便開始打聽起這位不顯山不露水,看上去毫無依仗的十三殿下來。

雖然有了皇帝的寵愛,可宣沛並沒有實力雄厚的母家,在宮裡還是讓人並不怎麼看好。可即便如此,如今看南華苑處處井井有條,佈置得周全而不奢靡,便知道這宣沛是個有手段,有主意的人。皇帝看着自己這個並不看重的孩子,心中陡然升起了一股複雜的感覺。

宣沛似乎感覺到了他的到來,回頭一看,微微一驚後便行了個禮:“兒臣見過父皇。”

“免禮。”皇帝擺了擺手:“朕來看看你。”他的眉間難掩倦色,京城中出了這麼大的事情,蔣超和夏俊一把火燒了糧倉,幾乎要天下人動怒,他也怒不可遏,更讓人憤怒的是,夏家人對皇權的藐視,夏家的私軍竟然敢對城守備帶領的軍隊下手,實在是有了天大的膽子。夏誠本來求情,被他一道打入牢中,雖然看似行爲魯莽,可夏家人已經犯了天下衆怒,不把他們抓起來難以平天下之怨氣。況且這江山說到底還是他宣家的江山,什麼時候輪的上夏家的人指指點點,身爲皇帝,必須要天下人知道,他要捏死一個夏家,就如要捏死一隻螞蟻般容易。

夏家這麼多年在暗處蠢蠢欲動他不是不知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過是不想打破其中的平衡罷了,如今看來,有些事情便不是能忍一忍就過去了,夏家既然已經主動捅開了這層皮面,自然就該不遺餘力的打壓。

處置一個夏家還不至於讓皇帝憂心,憂慮的卻是軍餉該如何,本來戰爭就令國庫吃緊,上一次從百姓中徵糧纔不久,如今又要再來一次,又如何安撫的了百姓。思及此,皇帝又緩緩皺起眉頭。

宣沛見狀,想了想:“父皇可是在爲糧倉的事情憂心?”

皇帝猝然看向宣沛,這個兒子的直覺有時候過於敏銳,尤其是如今他的年紀也不過是八九歲,怎地就會有一種面對成年男子的感覺?慢慢的,他道:“十三,你對此事可有什麼看法?”

“夏家人對朝廷不敬,犯了錯,自有父皇懲處。”宣沛輕輕避開這個話題,道:“兒臣以爲,當務之急並非是處置夏家和治罪,反而是邊關將士的糧食問題。”

若說之前還懷疑他與夏家有什麼想法,宣沛這番話卻是足以讓人打消疑慮了。他不提治夏家的罪,反而提起軍餉的事。身處在什麼位置,考慮什麼利益,自然就會留意那方面的事情。譬如說宣華,得知了此事後上摺子說的都是夏家的罪狀,絲毫不思考戰事的緊張。宣沛卻能拋開自己的利益想到這一點,或許是因爲如今他年紀還小,或者他真的是無心權術。

皇帝的目光緩和下來,語氣也放柔了些,彷彿真是一個普通人家的父親對待自己的兒子,有心要考考兒子的功課。他道:“是啊,邊關的軍餉全部化爲灰燼,將士們卻不能不吃糧,你可有什麼想法?”

“大錦朝的將士爲了保護父皇的江山拋頭顱灑熱血,卻被自己人這樣作弄,夏家對不起他們,皇家卻不能對不起他們,否則日後誰來爲父皇賣命,誰來守護這江山?”宣沛語氣尚且帶着一絲稚氣,目光卻是沉靜無比:“可如今頻繁再次徵糧卻又是不管老百姓的死活,罔顧民意,又會引起民間的動亂。可國庫裡一時拿不出這些銀子錢糧,就唯有從其他方面下手了。”宣沛擡起頭來看向皇帝,他眸子本就生的美麗,此刻許是想到了什麼好主意,一雙眼睛亮晶晶的,看的人心裡都要化了。他就像一個獻寶的小孩,笑着道:“兒臣以爲,父皇可以抄了夏府,夏府在大錦朝這麼多年,必然也有許多積蓄銀錢,將夏府裡的銀錢全部拿出來,尋富商處買糧,重新置辦一批軍餉運過去,自然是無礙的。至於夏家在朝中爲官多年,父皇可以看在情面上饒他們死罪,將死罪改成流放。這樣一方面給了他們將功贖罪的機會,一方面又能彰顯皇家恩德,父皇以爲如何?”

皇帝沉默半晌沒有說話,卻兀自掩去眸中一絲深意。宣沛的這個法子,他也曾想過的,只是一時間便不能拿定主意。如今宣沛這一番話,卻是讓他心中下定了決心。只是……他看向宣沛,宣沛充滿希望的看着他,彷彿是一個等待父親誇獎的好兒子。他慢慢地伸出手摸了摸宣沛的頭,宣沛身子一僵,似乎不習慣這樣親暱的接觸,然而到底是站着沒動。皇帝嘆息一聲,道:“你說的很好,朕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夏家在朝中牽扯的勢力太廣了,一時間一網打盡確實會打草驚蛇,引出不必要的麻煩,宣沛這個法子是很可取。倒是可以彰顯皇家仁慈,不用暫時驚了其餘黨羽。也給夏家人一種不用逼得太緊的感覺。夏府這麼多年斂財無數,自然也能籌出一筆軍餉。

皇帝驚異於宣沛小小年紀對於政治的敏銳,這件事他的法子雖然還不太完善,帶着一些漏洞,可是大體的方向是沒錯。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實在是很好了。

他與宣沛又說了些話,才擡步匆匆離去。皇帝走後,宣沛才伸了伸懶腰,瞧着桌上的字半晌,才吩咐一邊的小太監來將宣紙拿出去扔了。他在椅子上坐下來,把玩着手裡的鎮紙,微微一笑。

夏家……已經到頭了。

……

火燒糧倉的事情在京城朝野掀起了一層軒然大波,然而沒等朝臣們討論出個所以然來,皇帝的旨意卻來得突如其來。先是派趙家的長孫趙毅帶兵抄封了夏府,夏府無數的銀子全部充入國庫,重新準備糧餉。夏府上上下下一百八十三口,全部流放。蔣超同夏俊一樣,跟着流放到西北荒涼的地方。

犯下這麼大的錯,皇帝的旨意雖然下的雷厲風行,卻沒有置夏家人於死地,至少在百姓們看來皇家是仁慈的。可朝臣們卻從皇帝的這個舉動中嗅出了某種意味深長的味道,一時間倒是不敢輕舉妄動了。

蔣阮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屋裡喝茶,聽聞此言倒是微微一愣,低聲自語道:“怎麼會這樣快?”

話音剛落,便見齊風自外頭匆匆忙忙的走進來,最近爲了對付夏家,他倒是時常來這裡與蔣阮商量主意。今日神情卻是有些嚴肅,嚴肅中又帶了幾分愉悅。道:“三嫂,事情成了。”

“這次辛苦你了。”蔣阮微笑:“有你相助,事情纔會如此順利。”

“我正要與你說這事。”齊風卻是低聲道,看了看周圍,搖頭:“這件事我還沒來的及做,給皇上面前吹風的可不是我,我的人還沒有開始計劃,促使皇帝下聖旨的另有其人。”

蔣阮皺了皺眉:“是誰?”

“十三殿下。”齊風也很奇怪:“聽說那一日皇帝去十三殿下的偏殿裡坐了一會兒,出來後便徑自去了御書房擬旨,我想,他一定是在十三殿下那裡聽了什麼,才做出了這個決定。”

蔣阮手中的茶杯一顫,一大滴茶水濺了出來。齊風被她的舉動嚇了一跳,道:“怎麼了三嫂?”

蔣阮垂下眸,宣沛怎麼會突如其來做這種事情?如今的他按上一世,也不過是一個什麼都不明白的孩子罷了。可自從上一次在宮中見到他後便覺得有些奇怪,如今甚至能左右皇帝的舉動,她一直刻意忽略宣沛的消息,以免給宣沛帶來麻煩,如今想想卻很是奇怪,似乎在不知不覺中,她錯過了某些很重要的東西,一個大膽的猜想浮現在她腦海中,難道……

宣沛幾乎能與她心靈感應,甚至這一次如此自然的順水推舟,不動聲色間給了夏家致命一擊,若是因爲那個原因,一切倒也不是不可能。

齊風細細的打量她,不放過她臉上的每一分神色,可不過片刻,蔣阮就擡起頭來,微笑道:“不管如何,總歸達到了我們的目的。”

沒有探出蔣阮的心思,齊風心裡很是遺憾,不過他也知道面前的少女從來喜怒不形於色,便也釋然道:“不錯,我看這次夏家人在劫難逃。”

坐在一邊縫補的連翹聞言倒是奇道:“姑娘這話是什麼意思?陛下並沒有定夏家人的死罪,分明是便宜了他們。”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連翹心裡還十分不忿,在她看來,夏家人想要換了軍餉陷害錦衣衛的事情實在是罪大惡極,死十次都不夠。

“不出手是因爲不留痕跡,”齊風笑着替蔣阮解釋:“放心吧,根本不用我們動手,自然有人要夏家人的性命。”

夏家人在朝中爲官這麼多年,固然有十足牽扯,可也結下不少宿仇。譬如五皇子的人,自是恨他們恨得牙癢癢。而流放途中山高水長,如何安全的抵達西北荒涼地方,已然成爲了一個難題。他們有信心,不出三日,夏家人勢必暴斃身亡。

第39章 誰是誰陪襯第88章 傾塌第146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第123章 國師相助第216章 蔣丹之死第120章 非禮他第151章 和怡郡主之死第154章 異動第198章 決裂第206章 先下手遭殃第85章 相爭第228章 妖孽天成第13章 引蛇出洞第173章 賭局第233章 琦曼的身份第198章 決裂第145章 蕭韶請婚第92章 不一樣的蕭韶第66章 狀元郎第144章 宣朗試探第139章 醜事曝光第150章 蕭韶出手第148章 吻第243章 姐妹相殘第214章 珠胎暗結第1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4章 狹路相逢第211章 太子出事第206章 蕭韶的身世第71章 祠堂春色第120章 非禮他第246章 被牽連的宣沛第129章 蔣老夫人之死第148章 吻第210章 夫妻之樂第29章 被佔便宜了第154章 異動第二百二十一章第117章 所謂兩男相爭第38章 做衣裳第163章 她勾引我第137章 樹林中的算計第136章 金菊宴上第115章 色鬼皇子第86章 添堵第225章 隔閡第154章 異動第5章 烈女纏郎第187章 恐懼第81章 陰謀地一百七十一章 蔣信之的下落第174章 陪唱戲第57章 蕭韶來儀第137章 樹林中的算計第1章 絕地泣血第44章 將計就計第238章 兩份聖旨第225章 隔閡第48章 父親與二哥第87章 預言第63章 貴人相助第255章 元川的話第193章 師門往事第83章 兄妹第163章 她勾引我第111章 污衊第33章 阮居第236章 皇帝的意第22章 不過爾爾第253章 生死未卜第64章 揭穿謊言第257章 穆惜柔第8章 贈人紅梅第74章 慧覺大師第180章 暗藏殺機第227章 心戰第176章 螳螂捕蟬第200章 圓夢老林第125章 蕭韶的關心第73章 天煞孤星第33章 阮居第201章 對薄公堂第106章 夜探蔣府第169章 情意第233章 琦曼的身份第228章 妖孽天成第84章 回府第108章 借刀殺人第81章 陰謀第250章 第二份聖旨第178章 蔣夏之死第85章 相爭第125章 蕭韶的關心第80章 骨血至親地一百七十一章 蔣信之的下落第144章 宣朗試探第83章 兄妹第177章 夏家失勢第153章 栽贓
第39章 誰是誰陪襯第88章 傾塌第146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第123章 國師相助第216章 蔣丹之死第120章 非禮他第151章 和怡郡主之死第154章 異動第198章 決裂第206章 先下手遭殃第85章 相爭第228章 妖孽天成第13章 引蛇出洞第173章 賭局第233章 琦曼的身份第198章 決裂第145章 蕭韶請婚第92章 不一樣的蕭韶第66章 狀元郎第144章 宣朗試探第139章 醜事曝光第150章 蕭韶出手第148章 吻第243章 姐妹相殘第214章 珠胎暗結第1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4章 狹路相逢第211章 太子出事第206章 蕭韶的身世第71章 祠堂春色第120章 非禮他第246章 被牽連的宣沛第129章 蔣老夫人之死第148章 吻第210章 夫妻之樂第29章 被佔便宜了第154章 異動第二百二十一章第117章 所謂兩男相爭第38章 做衣裳第163章 她勾引我第137章 樹林中的算計第136章 金菊宴上第115章 色鬼皇子第86章 添堵第225章 隔閡第154章 異動第5章 烈女纏郎第187章 恐懼第81章 陰謀地一百七十一章 蔣信之的下落第174章 陪唱戲第57章 蕭韶來儀第137章 樹林中的算計第1章 絕地泣血第44章 將計就計第238章 兩份聖旨第225章 隔閡第48章 父親與二哥第87章 預言第63章 貴人相助第255章 元川的話第193章 師門往事第83章 兄妹第163章 她勾引我第111章 污衊第33章 阮居第236章 皇帝的意第22章 不過爾爾第253章 生死未卜第64章 揭穿謊言第257章 穆惜柔第8章 贈人紅梅第74章 慧覺大師第180章 暗藏殺機第227章 心戰第176章 螳螂捕蟬第200章 圓夢老林第125章 蕭韶的關心第73章 天煞孤星第33章 阮居第201章 對薄公堂第106章 夜探蔣府第169章 情意第233章 琦曼的身份第228章 妖孽天成第84章 回府第108章 借刀殺人第81章 陰謀第250章 第二份聖旨第178章 蔣夏之死第85章 相爭第125章 蕭韶的關心第80章 骨血至親地一百七十一章 蔣信之的下落第144章 宣朗試探第83章 兄妹第177章 夏家失勢第153章 栽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