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探花林尉

一個身穿紅色官袍的人影緩步走了進來,他身上的衣裳分明是十分豔色的,可穿着在這陰森的大殿中,竟顯出了幾分荒蕪之感,好似物是人非的舊閣樓,紅色的朱漆猶在,卻有一種斑駁的舊時荒涼。

那人在懿德太后面前停了下來,一撩袍角跪下,朗聲道:“臣,林尉叩見太后娘娘——”

懿德太后沒有說話,只是死死的盯着跪在殿中的人,饒是楊姑姑也忍不住吃了一驚。

林尉,這個名字在大錦朝,便是如今的文武百官中,除了新晉的官員,沒有人是不熟悉這個名字的。風度翩翩的探花郎,一口文采雄辯天下,當初與翰林院衆老論辯,年紀輕輕絲毫不落下風,直教翰林院的那幫老頑固氣的鬍子都揪掉了好幾撮。

而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大約還是此人與洪熙太子當初的情誼吧。洪熙太子禮賢下士,卻因着太子的身份,到底是不能與人有太過過分的親近,唯有待這個探花郎林尉,是真心佩服。當初先皇在世的時候,洪熙太子也曾說過:有此人,大錦可保二十年朝政無憂。

這樣俊美年輕,前途無限的探花郎,卻在洪熙太子出事之後自請辭官。雖然理由是不適官途,明眼人都看的出來,他是因爲洪熙太子才如此。這樣重情重義又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如何不讓人扼腕嘆息。大錦朝百年難出一個林尉,可林尉辭官歸隱後,就再也沒了消息。皇帝也曾明裡暗裡的打聽林尉的消息,可最後都無功而返。衆人只道那人怕是早已不在人世了,否則如此精彩絕豔的一個人,到哪裡都不會被埋沒的,怎麼會籍籍無名這麼多年。

楊姑姑心緒都轉,看向面前的男子,比起當初年輕的模樣,林尉顯然已經添了幾許風霜,可那非但沒有讓他看上去憔悴蒼老,反而給他增添了一種獨有的魅力,那是經歷過世事後的沉穩,帶着成熟男子的英氣。楊姑姑心中便有些恍惚,當初林尉高中探花的時候,她也只是個小姑娘,但凡年輕的小姑娘,沒有不對這個探花郎懷有心思的,沒想到這麼多年都過去了,而面前的人沒有了從前的鋒芒畢露,開始變得沉澱起來。若說原先的林尉是一顆光芒四射的明珠,如今卻像是一塊溫潤的美玉,被歲月磨礪的平和而深沉。

懿德太后終於開口了,卻是沒有讓林尉起來,只道:“二十幾年了,林卿家還活着。”

林尉微笑:“一別經年,太后鳳體安康,林尉也就放心了。”

楊姑姑垂下眸,小心的繼續替懿德太后捶着肩,只是到底是有些心不在焉了,力道拿捏得也沒有方纔那樣好。懿德太后沒有察覺,轉開目光,似是微微合了眼,聲音不鹹不淡道:“這麼多年,哀家從未聽過你的消息,你去哪兒了?”

這話裡沒有一絲責怪的語氣,就好似一個老朋友敘舊一般。林尉跪在地上,答道:“臣哪裡也沒有去,臣一直就在這裡。”

懿德太后的呼吸微微一滯,隨即道:“你在京城?”

“正是。”林尉答。

懿德太后沉默半晌,突然哂然一笑:“原來如此,怪不得皇帝哪裡都找不到你,你在他身邊吧……。你護着他那麼多年……。林尉,你可連哀家都騙過去了。”

“微臣只想好好照顧小主子,”林尉答道:“當初太子殿下將小主子託付給王爺,也託付給了微臣。微臣誓死追隨殿下,一生都只會爲小主子而活。”

大殿中又是沉默半晌,許久,懿德太后才略顯疲憊的揮了揮手:“你的話,哀家從來都是信的。他既然將兒子託付給你,就是相信你,哀家也沒什麼好說的。”她嘆息一聲:“只是,倒也委屈你了。”

“微臣不覺得委屈。”林尉面上浮起了一絲笑容,這笑容讓他原本沉肅的神情顯得柔和了幾分,竟是恍惚中有了從前打馬紅袖樓的風流肆意,只那神色一閃而過,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欣慰:“微臣看着小主子長大,看着小主子第一次走路掉牙,如今還看着小主子娶妻,微臣完成了殿下的託付,微臣不覺得委屈。”

這番話說的情真意切,楊姑姑聽着也不覺動容。懿德太后頓了頓,話鋒一轉道:“那你今日爲何進宮?”

時隔十幾年,隱姓埋名過着踏實生活的探花郎重新現實,意味着身份即將暴露,這對於隱藏了許多年的林尉來說無疑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了可他仍就這樣做了。是什麼讓他寧願拋棄如今安定的生活進宮?必然不是因爲榮華富貴,若是真心想要榮華富貴,早在許多年前林尉便不會辭官了。目的是什麼,其實二人都心知肚明。

“太后娘娘,微臣當初入仕,是因爲想要輔佐天下君主,後來太子殿下故去,微臣縱是一身本領,也無用武之地。如今明君再現,微臣還想要輔佐郡主。”

“放肆!”不等林尉說完,懿德太后便出口斥責道:“你是在說,皇帝不是明君?林尉,你好大的膽子!”

這話要是換在皇帝在世的時候說出去,只怕林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他話裡的意思是,他所認可的明君便是洪熙太子,所以後來坐上位置的不是洪熙太子,那對林尉來說也沒什麼關係,他,不屑於輔佐!

林尉聽見懿德太后的怒言,卻是沒有求饒,依舊靜靜的跪在原地,只是脊背挺得筆直,便愣是讓人看出了一股不可屈服的執拗來。顯然,他並不認爲自己的話有哪裡說錯了。

大殿捉內鬼的氣氛一瞬間變得極爲緊張,楊姑姑也忍不住屏住了呼吸。也不知僵持了多久,才聽到懿德太后冷笑一聲:“你果真還是從前一樣膽大包天!”

若說與林尉同時科舉出身的柳敏也是個剛直不阿的倔強性子,可是比起當初的林探花可就差遠了。先皇在世的時候不喜洪熙太子,對於林尉卻是極爲欣賞的。林尉有捋老虎鬍鬚的膽量,也有撫平老虎暴躁的本事。他是個無法無天的主,在朝中許多人不敢說的話便毫不猶豫的當着帝王的面說出來,即便有時候也會觸及到先皇的逆鱗,可最後都是雷聲大雨點下。

其實林尉十分聰明,但凡上位者,最忌諱的就是臣子將自己的心思摸得一乾二淨,若是臣子太聰明並非好事。林尉這樣心直口快的人看在帝王眼中最是不用懷疑,若是其中還有三兩分才華,就是難得的賢才了。林尉心直口快,恰好還有七八分才華,帝王滿意的很,自然不會輕易責罰。

如今見林尉還是當着懿德太后的面肆無忌憚的評議皇帝,倒是讓懿德太后有些發怔,好似目光透過面前跪下地上的男子又回到了當初的金鑾殿,那時候一切都沒有發生。她閉了閉眼,沉聲道:“罷了,當初先皇不與你計較,哀家又有什麼可計較的。”她看向林尉,目光忽而變得凌厲起來:“你想做什麼?”

“臣,懇請太后,準允微臣,持先皇聖旨入仕——”林尉道。

此話一出,楊姑姑忍不住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一臉驚愕的看向林尉。

“當初先皇在世的時候,曾賜予臣一面旨意,只要臣願意,終生皆爲皇朝臣子。”林尉繼續道:“只後來臣辭官歸隱,聖旨卻仍在,如今臣斗膽懇求太后開恩,臣,自請入仕——”

“你瘋了……”懿德太后喃喃道。

離開廟堂多年的臣子忽而有一日又莫名其妙的要入仕,這事情落在誰耳中都會只覺得荒謬,偏偏林尉還是一本正經的模樣,那副認真勁兒,楊姑姑和懿德太后都不會以爲他是在說笑。

“即便持有先皇聖旨,此舉也是有違官道,勢必惹流言無數。你在胡鬧什麼!”懿德太后冷聲道。看向林尉的目光有些複雜。林尉說手中有聖旨,那就必然有聖旨,可先皇離世那麼久,如今朝中的每一個動盪都與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景息息相關。林尉挑在這時候入仕,豈不是將把柄往人面前湊。懿德太后雖然年輕的時候呼風喚雨,可是到了如今,已然不得不服老,這些日子,支撐着宣離的人給予的壓力也是十分吃力,她也不敢想想,林尉如實的消息傳出去的時候,會引起怎樣的動盪。

“微臣沒有胡鬧,”林尉道:“明君已出,微臣只是盡臣子輔佐之力,拳拳之心,還望太后娘娘成全。”

懿德太后從座位上站起身來,走到林尉身邊,居高臨下的看着他,不怒反笑:“明君?哀家也想知道,這天下的明君,究竟是誰!”說到最後,語氣中猛地流露出一絲憤鬱,這些日子來,她冷眼看着朝中的起伏,時光和往日重複,便讓她想起了當初先皇在世的時候,八王奪嫡,又何嘗不是眼前這個光景。而眼下,林尉這個昔日的老臣,還敢肆無忌憚的說:輔佐明君。

明君!這天下哪裡來的明君,贏了就是明君,輸了的,只能任史書將一生隨意糟蹋,誰也沒有辦法。

“太后娘娘深謀遠慮,自然知道誰知明君。”林尉突然俯首朝懿德太后磕了個頭:“臣一生誓死效忠小主子,小主子的命令,微臣拼死也要完成。這天下江山於誰手中對臣並無差別,可是小主子希望是誰的,那就是誰的。”

楊姑姑的手微微一頓,這話可以說狂妄至極,幾乎是將天下人都不放在眼裡了。楊姑姑心道,原先朝中流傳林探花最是膽大她還不信,如今可算是見着了,不僅如此,時隔多年,這人的脾性有增無減,他是哪裡來的膽量呢?

令人驚訝的不只是林尉的膽量,還有懿德太后的態度。懿德太后聞言,卻是久久的沉默了,她一言不發的轉身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手上的紅寶石護甲無意識的劃過座位上雕花的浮雲,細小的聲音在安靜的大殿中分外清晰,也不知過了多久,她才沉沉的嘆了口氣,道:“天意,天意終歸有今日一出。”

她擡了擡手,聲音清明道:“入仕,哀家準了。”

“謝太后成全。”林尉再次給懿德太后磕了個頭。

“林卿家,可要想好了。”懿德太后看了他一眼:“誰都不知道日後是什麼光景,輔佐君王是你自己求來的路,有朝一日你成了踏腳石,也得心甘情願。這一點,莫要怪哀家沒有提醒你。”

林尉微微一笑,朗聲道:“微臣謹記太后教訓。”

……

這一日,宮中有人卻不得安寧,八皇子府上,宣離得了消息後,面色沉肅的與幕僚商量了許久。

“那人定是太后娘娘尋來的幫手,殿下不若待此時事情還未下定論,早些動手,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一個幕僚提主意道。

宮中來了個陌生的男子,手中拿着洪熙太子當初給的令牌求見了懿德太后,來報的人卻沒說那人的身份是誰。只不過手持靈牌這一事,已經足夠令人上心了。

“那那可不然,那人大約是洪熙太子的故交,既然進宮,定是有了準備,如此貿然動手反倒不美,既然殿下如今已經佔了先機,大可不必過於憂慮,不如靜觀其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另一名幕僚卻是持着相反的觀點。

宣離皺了皺眉,這樣的爭論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個午後,手下的門客都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爲該按計劃行事,不管對方來者何人,另一派卻認爲此事來頭大有蹊蹺,莫要中了敵人的詭計。這兩方人各自有各自的說法,都是道理俱全,爭論到了現在還沒個所以然。宣離心中便有些莫名的煩躁起來。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煩躁從何而來,這些日子,他隱藏自己的動作,爲了防止被人抓住把柄,連關着蔣阮的地方都未曾去看過。元川帶回來的消息是,蔣阮表現出的意思是,到目前爲止並沒有什麼後招,他們的計劃可行。可宣離自己派出去的探子又說,蔣阮一切如常起居飲食,看上去極爲安心。

宣離心中便有些莫名,元川和他是盟友,如今也要需要他登上皇位來藉助他的力量,在這之前不會動什麼手腳,更何況在蔣阮的事情上沒必要騙他。自己的探子就更沒有必要說謊了,蔣阮明明前路忐忑,爲何還如此平靜?

蕭韶的錦衣衛倒是在四處搜尋蔣阮的下落,這點看着毋庸置疑。可宮中的宣沛卻遲遲沒有動作,宣離不認爲宣沛是個會坐以待斃的人,他應該想什麼法子改變如今的現狀纔是,可是沒有,宣沛安靜的出奇,在軟禁期間竟也是十分的平靜。

至於被關入天牢的那一家子,趙家人和蔣信之也沒有喊冤,刑部每日的提審,這些人也是咬着牙不鬆口。有了蕭韶打招呼,那些人也不敢死命的對趙家人和蔣信之用私刑,可言語上的威脅沒有燒過,可是,全都沒用。

甚至連那個已經定了死罪的穆惜柔,得知了自己十幾日後即將被處斬的消息後,也是一派坦然,好似早已預料到了這個結局。但凡是人派出去的棋子,尤其是作爲最重要的一枚棋子,大多都是死士,是知道自己的結局的。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可宣離曾經見過,穆惜柔的平靜不是對自己結局早已預料到的平靜,那反倒是一種似乎含着解脫的淡淡的喜悅。喜悅?

宣離只覺得頭痛,這些人太過平靜了,平靜到讓他對自己原本萬無一失的計劃也忍不住感到懷疑。如今多了個手持令牌的陌生人,更令他心中有些猶豫。他本就是個做事講究萬無一失的人,此番更是如此。是以終於回頭,打斷了門客們的爭論,扔下一句靜觀其變就拂袖而去了。

只是這觀到的變化,卻是比衆人都意料的早了許多。

因爲第二日,懿德太后便令人宣佈了一個消息,當初辭官歸隱的當朝探花郎林尉林大才子,與二十多年之後手持先皇旨意,奉旨歸仕。

此事一出,舉朝譁然。

林尉的名聲在老一輩的文武百官中不可謂不響,便是現在朝中多的年輕官人,府上的父親叔伯也都是知道的。這樣一個對於大錦朝有着十足影響力的人,卻在如今形勢風雲莫測的現在突然如此高調的回來。雖然這符合林尉一向行事不羈的風格,可也實在是太驚世駭俗了。

登時,朝中便掀起了兩股風浪來。一撥人極力反對林尉入仕,即使是拿着先皇旨意也不成。還搬出了當初他辭官歸隱的事來說道,說既然一心爲國,爲何當初要灑脫的走,如今又回來,怕是居心叵測。另一撥人卻是極力支持林尉,只說林尉胸中有才華橫略,留在朝中正好可以爲大錦朝謀求繁華光景,是錦朝百姓的福祉。試看當今文官之中,又有哪個及得上林尉的才學,如此才華橫溢之刃,自然要重重任用。

反對林尉的人自是宣離那邊的人,這些人自從瞧着林尉見的第一個人是懿德太后便篤定了其中必然有陰謀。至於支持林尉的人倒不是支持十三皇子的,只是大多都是原先朝中的老臣,與林尉也有交情的。林尉在文官中的影響,隔了幾十年仍舊不減。若說柳敏是學子中的榜樣,林尉就是文官中的模子,將文人做官的路子做到了極致。上可怒罵皇帝,下可醉遊春風,同太子交好,最後抽身而退還留個美名,簡直是所有文官夢寐以求的事情。

而事實上,林尉纔不管外頭的人怎麼說他。懿德太后的懿旨都下來了,林尉手裡還有先皇的聖旨,如今哪裡還有能管束的了他的人?再者支持他回來的人都是朝中的老臣,聲望極高,是以誰也無可奈何,於是當初辭官歸隱的探花郎,就這麼轟轟烈烈的在衆目睽睽之下,重新回來了。

既然回來了,所有人都忍不住開始猜測林尉回來的原因。而林尉果真也不負衆望,拿出來以前無法無天的性子,入仕的第二日就在朝中公開上了摺子說明儘快立下儲君的事情,而且還態度鮮明的表明,自己支持的正是十三皇子宣沛。

事情好似變成了一出鬧劇,誰也沒有想到林尉會來這麼一手。當即就有支持宣離的人在朝廷上與林尉吵了起來,可林尉是什麼人,曾經舌辯羣儒,即使過了二十多年,功力也絲毫不減,不比原先鋒利,言辭越是譏誚無比,初聽還不覺得,細細聽來,只覺得老辣至極。直辯的幾個支持宣離的大臣在朝上氣的臉紅脖子粗,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單是這樣便也罷了,林尉還開始四處遊說別的臣子。他是文人,找的人也全都是朝中的文官,大多都是年事已高在朝中頗有地位分量的。當然,也與他有着十足交情的。本就與林尉有了交情,林尉在文官心中又是領頭人一樣的存在,加上他的巧舌如簧,幾乎是不到多少日,大多數原本還在猶豫的文官都堅定不移的站在了十三皇子的這一派。

這世上,文官看着是沒有實權,可作用卻不容小覷。文官的學生遍佈天下,而讀書人本就是在百姓中說話分量十足的人,若是將所有的好話全部都引向了十三皇子宣沛,即使後來宣離登基,這名聲怕是也不會好了。林尉的舉動越發的放肆,終於,連宣離這樣慣會忍耐的人也忍不住了。

“這樣下去,文官的唾沫也會將咱們淹死,”幕僚急道:“殿下,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早日動手,越晚拖下去,只怕那林尉幾乎將全錦朝的百姓也都能騙了。”

宣離目光沉沉,他自然也知道其中這個道理,原來林尉打的竟是這個主意。雖然不知道宣沛是怎麼和林尉搭在一起的,可對於宣離來說,林尉的存在就像是一個蒼蠅,直教人倒胃口。他緩緩轉了轉自己的手指上的玉扳指,冷冷道:“是不能忍下去了,也該動手了。”

……

林管家回到錦英王府後,脫下身上的官袍。這麼多年了,他習慣了穿舒適的料子,尋常人的樣式,對於這種一板一眼花團錦簇的衣裳已經是十分的不習慣。

他剛換上了平日裡穿的衣裳,一出門就感覺有些不對,擡頭瞧見錦三坐在房檐上趴着好整以暇的看着他。林管家愣了愣,隨即吹鬍子瞪眼道:“看什麼看,姑娘家也不知道注意自己的姿勢!”

這吹鬍子瞪眼的模樣若是在原先,大抵也是十分喜感的,可配着林管家如今那張英俊的臉,倒是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了。錦三吐掉嘴裡的草,一個翻身躍了下來,站到林管家面前,搖了搖頭道:“嘖嘖,人靠衣裝馬靠鞍,老林你這麼打扮起來,倒是挺不錯的。”

“老夫本就是風流倜儻的美男子。”林管家聞言得意的一笑:“算你有眼光。”

“不僅是美男子,還是大才子。”錦三挑了挑眉:“這幾日你在朝中的動作可都在咱們錦衣衛裡傳瘋了,說你是什麼真人不露相,扮豬吃老虎,臥薪嚐膽,陰險狡詐,卑鄙無恥……。”

前面說的挺好,聽到後面林管家越發覺得不對味,連忙打住錦三的話道:“停停停,你這說的是什麼話,會說成語嗎?這是夸人的話嗎?”

錦三吐了吐舌頭:“別嫌棄人沒林管家才高八斗啊。成,有個事要跟你說。”說着就從自己懷中掏出厚厚一疊東西來。林管家先是怔了怔,隨即打開來看,發現竟是四海錢莊的銀票,厚厚的一大摞,也有十幾萬兩了。他一愣:“這是什麼意思?”

“你如今在朝中爲官,處處都需要打點,而且不是還要騙人去對付八皇子嘛,那些人又不是傻子,沒有好處怎麼會甘心聽你的話。文人呢最是虛僞了,表面上說着錢財都是身外之物,事實上卻是巴不得錢財越多越好。我們錦衣衛估計你的銀子打點下來也沒有太多了,可不能到了連自己的老婆本都賣了的地步,所以大家就湊了點銀子,拿去打點你那個什麼文人老友,就這麼點了啊,再多也湊不出來了。”

林管家聞言先是頓了一頓,隨即纔看向錦三。錦三坦然的與他對視,沒有一絲一毫的扭捏。林管家是什麼人,照顧蕭韶從小到大,錦衣衛也是很熟的,這個人平日裡看着不靠譜,可誰知道背後卻是這麼有來頭。單是肯隱姓埋名生活在蕭韶身邊這麼多年便可以看出,實在是個心志堅定的人。而林管家慣來不喜歡用府裡的銀子,凡是都是從自己帳中出銀子,他又不是個錢莊,哪裡有那麼多的銀子。朝中的那些事情錦衣衛們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沒吃過豬肉還見過豬跑呢,知道林管家也不容易,這才湊了點銀子送過去。

“老夫哪裡能拿小孩子的銀子!”林管家怒道:“更何況還有女人的銀子,豈不是氣短!”

“喲,當初你當管家的時候還給王妃拍過馬屁呢。”錦三不鹹不淡道:“不知道那位是誰啊?哦,對了,那是林管家嘛,現在府裡哪裡有什麼林管家呢,只有林探花,原先的那個大約也是被人忘了吧。哎。不要就算了,可惜了咱們少夫人一門心思的想要幫王府,卻有個人拉不下自己的面子,愣是要爲可笑的自尊心而讓事情難辦,哎,沒辦法呀——”說完便從林管家手中抽走銀票,轉身要走。

“站住!”林管家罵道,三兩步走到錦三面前,一把將銀票搶了過來:“小輩的孝心老夫推辭了豈不是很不近人情,就勉爲其難的接受了。”錦三的最後一句話還是觸動了他,的確,什麼面子裡子都不重要,如今最重要的不過是幫助十三皇子登基。這銀子的確是不可或缺的東西,錦英王府的銀兩再多,可日後要是真的打起仗來,帶兵的軍餉一類又從哪裡出。林管家這幾日也已經是有些捉襟見肘了。凡是都要付出代價,他的口才再好,給人畫個虛空的大餅沒有實際東西也是不行的。

錦三嫣然一笑,風情萬種的撩了撩頭髮:“其實這銀子也不是白拿的嘛,事實上,我也有一事相求,還想請林管家幫忙。”

“何事?”林管家好奇的問道。錦三一般可都沒什麼事情求他。

“是這樣的,我看上了總兵府上的小公子,打算寫首情詩夜裡悄悄塞到他牀邊。只是這個情詩呢我也不大會寫,林管家當初既然是探花郎,文采一定很好咯,代勞一下唄。”

“滾!”林管家黑着臉走遠了,一路上還能聽到他喃喃自語的聲音:“不學好,姑娘家,寫什麼情詩……。塞到牀下,成何體統!”

待林管家走後,錦三才聳了聳肩,錦四從後房檐上跳了下來,走到錦三身邊,看着林管家遠去的身影,嘆了口氣道:“他也是辛苦了。”

再如何英俊的面貌都掩飾不了神情的疲憊,這幾日林管家瘋狂地遊說,一方面的確是爲了十三皇子造勢,更重要的卻是給宣離以壓力。就如同作戰一般,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要令宣離這樣慣會隱忍的人着急,本就需要十足的能耐。林管家馬不停蹄的遊說,不停地勸服文官,終會讓宣離感到不安,在這樣的不安之下,他只會提前實行自己的計劃。如此一來,林管家的願望纔算是達成了。

“希望他的辛苦沒有白費。”錦四道。

“但願,”錦三收起面上的嬉笑之色:“只希望能不辜負少夫人的犧牲和計劃。”

шшш¸ Tтkan¸ C O

第153章 栽贓第252章 丹真之死第153章 栽贓第3章 秋雁第170章 暗流第258章 臨盆第123章 國師相助第119章 他的心痛第184章 喜事將近第119章 他的心痛第127章 女主殺君第25章 最終目的第29章 被佔便宜了第224章 仗勢第82章 林中死局第91章 你輸了第8章 贈人紅梅第二百二十一章第172章 結盟第2章 年夜飯第60章 冠壓京城第182章 千鈞一髮第127章 女主殺君第167章 白花失勢第251章 啞婢第219章 喜事第184章 喜事將近第71章 祠堂春色第169章 情意第173章 賭局第130章 下獄第211章 太子出事第143章 美人出浴第46章 平息第118章 大婚被困第21章 誰比誰更慘第82章 林中死局第24章 證人第241章 懷孕第74章 慧覺大師第93章 往事第252章 丹真之死第240章 不滿的蕭韶第120章 非禮他第61章 放花燈第5章 烈女纏郎第168章 蔣素素之死第150章 蕭韶出手第100章 轉世第24章 證人第190章 上山求醫第161章 渣女又來第179章 以牙還牙第31章 門前一戰第189章 沛兒第149章 各自態度第234章 宣沛的戰術第192章 解開心魔第75章 壽辰宴上第108章 借刀殺人第181章 夜襲第102章 轉折第76章 騙子VS騙子第95章 小倌館第180章 暗藏殺機第85章 相爭第196章 母子第83章 兄妹第9章 惡僕欺主第120章 非禮他第129章 蔣老夫人之死第30章 蔣素素第116章 柳太傅的心事第232章 廖夢的下場第127章 女主殺君第1章 絕地泣血第254章 蔣阮的下落第163章 她勾引我第126章 禍國妖星第52章 花燈節第1章 絕地泣血第179章 以牙還牙第60章 冠壓京城第189章 沛兒第155章 醋王蕭韶第65章 籌謀第108章 借刀殺人第114章 純情的蕭韶第133章 二姨娘之死第135章 再見沛兒第二百二十一章第21章 誰比誰更慘第二百二十一章第177章 夏家失勢第15章 第一層網第144章 宣朗試探第223章 決裂第166章 自作孽第108章 借刀殺人
第153章 栽贓第252章 丹真之死第153章 栽贓第3章 秋雁第170章 暗流第258章 臨盆第123章 國師相助第119章 他的心痛第184章 喜事將近第119章 他的心痛第127章 女主殺君第25章 最終目的第29章 被佔便宜了第224章 仗勢第82章 林中死局第91章 你輸了第8章 贈人紅梅第二百二十一章第172章 結盟第2章 年夜飯第60章 冠壓京城第182章 千鈞一髮第127章 女主殺君第167章 白花失勢第251章 啞婢第219章 喜事第184章 喜事將近第71章 祠堂春色第169章 情意第173章 賭局第130章 下獄第211章 太子出事第143章 美人出浴第46章 平息第118章 大婚被困第21章 誰比誰更慘第82章 林中死局第24章 證人第241章 懷孕第74章 慧覺大師第93章 往事第252章 丹真之死第240章 不滿的蕭韶第120章 非禮他第61章 放花燈第5章 烈女纏郎第168章 蔣素素之死第150章 蕭韶出手第100章 轉世第24章 證人第190章 上山求醫第161章 渣女又來第179章 以牙還牙第31章 門前一戰第189章 沛兒第149章 各自態度第234章 宣沛的戰術第192章 解開心魔第75章 壽辰宴上第108章 借刀殺人第181章 夜襲第102章 轉折第76章 騙子VS騙子第95章 小倌館第180章 暗藏殺機第85章 相爭第196章 母子第83章 兄妹第9章 惡僕欺主第120章 非禮他第129章 蔣老夫人之死第30章 蔣素素第116章 柳太傅的心事第232章 廖夢的下場第127章 女主殺君第1章 絕地泣血第254章 蔣阮的下落第163章 她勾引我第126章 禍國妖星第52章 花燈節第1章 絕地泣血第179章 以牙還牙第60章 冠壓京城第189章 沛兒第155章 醋王蕭韶第65章 籌謀第108章 借刀殺人第114章 純情的蕭韶第133章 二姨娘之死第135章 再見沛兒第二百二十一章第21章 誰比誰更慘第二百二十一章第177章 夏家失勢第15章 第一層網第144章 宣朗試探第223章 決裂第166章 自作孽第108章 借刀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