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遞把刀兒給林書記

在陳家坪鎮上停了兩天,陳子華跟陳大海又一起去那片叫鱉嶺的荒山野溝實地視察了一番,現這裡確實太過偏僻,全是荒山野嶺,距離有人煙的地方極遠,自然無法通車,雖然艱苦,卻也更容易保密,因此,兩人最終商定,由陳大海到偏遠地區去僱傭兩個大點兒的採礦隊,來這裡進行全封閉式開採。本書來自w-\W-\W.\1-\6-\K-\B-\O-\O-\K.\O\R-\G

原打算讓吳明在鱉嶺礦上幫陳大海來着,陳大海卻說暫時用不上幫什麼忙,等採礦隊來了以後,能正式開始採礦了再說,陳子華便帶着吳明四下裡搞調查去了,先是到附近的鳳凰山鄉,再到臨河鄉,將涼皮店老闆和陳老爸說的情形都一一驗證了,方纔回到藍山縣城。

仍舊在真味居,陳子華要了涼皮和黃酒,又讓老闆給他準備幾份精美包裝的酒罈子,每個罈子裝上兩斤酒,罈子外面罩着細皮竹編織的網,很有幾分精緻的味道。

吳明便問:“你帶這些東西做什麼?”

“送人。”陳子華淡淡的道,這幾天跑鄉下,辛苦倒是不覺得,可心情極差,越是走的地方多,越是覺着悶得慌,自己又沒有多少官場經驗,即便掌握了不少弊病,卻也不知道該從啥地方下手,這裡面盤根錯節的,也不知道牽涉了多少人的利益,牽一而動全身,若是不知輕重的胡亂放炮,只怕遭殃的最終還是自己。

“還是在想那些事情?”吳明便笑,陳子華在他眼裡,還是學生氣太重,“天下不平的事兒到處都有,你能管得幾件?還是留給那些有能力的人去管吧。”

陳子華琢磨了一陣兒,輕聲問道:“你說,這些事兒,會不會跟上面的某些人有牽連?”

“那還用說?”吳明撇嘴道,“要是上面沒人撐着,誰那麼大膽子,敢鯨吞集資?”

原來很多地方都在搞教育集資,打着義務教育的牌子,按人頭攤派費用,至於隨着農業稅徵收的教育費,卻沒人提說到底跑到哪兒去了。

部分地方開始着手翻修校舍,建新的教學樓,不過絕大多數地區卻沒啥動靜,已經開始建學生樓的地方,也沒有付給建築隊一分錢,全由建築隊底墊,等交付之後使用再到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去結賬,陳子華便有些納悶,集資款哪裡去了?

“這麼幾天下來,想必你也知道怎麼做了吧,”陳子華道,“你到別的縣市、鄉鎮都去看看,多收集些資料,不要侷限於文熙市,也到其他地區訪察一番,然後到市裡來找我。”

吳明眼珠轉了轉,輕聲問道:“要是有價值的證據,要不要也收集些?”

“當然要了。”陳子華皺着眉頭瞥了吳明一眼,“你不要耍小聰明,小心把自己陷進去,這裡面水混着呢,知道沒?”

吳明點了點頭,卻不再多言。

這幾天跟着陳子華走過不少地方,也聽陳子華嘮過市裡的事情,陳子華對他也沒啥隱瞞的,所以,吳明自然知道陳子華現在最需要什麼,只要離開了陳子華的約束,他想弄到這些東西,還是很容易的。

劉師傅開着桑塔納停在真味居門口的時候,吳明已經走了。

幫着陳子華把十幾個精緻的酒罈子搬到後備箱,劉師傅道:“陳秘書,這個是不是藍山特產的那種黃酒?”

陳子華倒有些子好奇,“劉師傅也知道這種黃酒?”

“當然知道咯,”劉師傅忍不住咂了咂嘴,“以前來藍山的時候,經常喝,可惜不好帶,拿回去的酒,都有些酸,不好喝,聽說這種酒,只能在藍山本地喝。”

陳子華微微一笑,“今天先請你在這兒喝個夠,然後再帶上幾壇,這回應該不會酸了。”

涼皮店的老闆在門口笑道:“我說是吧,遠路太過顛簸的話,回去肯定酸。”

“這酒不能顛啊?”劉師傅滿臉的懊惱,“我說呢,那次買了一大塑料壺,回去全酸了,還以爲是塑料壺的毛病呢,可也沒人跟我說不能顛吶。”

陳子華道:“你不問,人家幹嘛跟你說這個?還怕你不要了呢,誰知道你會帶那麼遠?”

“陳秘書?”一個不大確定的聲音問道。

正在說話的陳子華一愣,回頭一看,認識,卻是藍山縣縣委常委,主管黨羣關係的縣委副書記樑珊,曾經在市委跟陳子華見過面,因爲藍山人的緣故,陳子華還專門請樑珊在市委小食堂吃過一頓飯,幫樑珊了一些小忙。

“梁書記,也來飲食街吃飯啊?”陳子華忙笑着問候,“幾天不見,您可比上次更顯年輕啦。”樑珊三十五、六歲,儘管一身正裝,卻依然勾勒出成熟婦人特有的完美曲線,此時正是最具婦人風韻的時候,容貌又端莊清秀,讓人極具好感。

樑珊露出淺淺的笑容:“陳秘書可是越來越會奉承人咯,倒是你,幾天沒見,似乎精神了不少啊,怎麼,回藍山了,也不去跟大姊打聲招呼?”

陳子華忙道:“哪能呢,我就是回家裡去看看,這不,今天也是剛到縣城,要不,我請梁書記吃涼皮?您還別說,這家真味居的味道還真就不錯呢。”

“行啊,我也正想買點兒涼皮回去呢,不過既然回藍山了,還是大姊請你吧。”樑珊笑吟吟的說道,“你最近變化可不小喲,若不是看到市委的車牌,還真不敢認呢。”

“是嘛(口語),那我可得回家好好(兒)照照鏡子,看看是不是真的變帥了,”陳子華誇張的語氣惹得衆人都笑了起來。

樑珊的秘書連忙讓真味居的老闆準備一小間包廂,這種小食店沒有專門的包廂,卻有準備好的活動屏風,只要拉開,便能形成一方小天地。

其實,樑珊倒不是真的要買涼皮,即使要買,也不會帶着秘書親自過來。

倒是樑珊的秘書張敏,極喜歡吃飲食街的涼皮,方纔在街邊買皮子的時候,恰好就看見劉師傅的車停到真味居門前,市委的車牌她自然認識,小姑娘倒是腦子轉得挺快,連忙到電話亭打了個電話給樑珊,又適逢樑珊就在附近,坐着車拐了個彎就過來了,遠遠看到林安東常坐的桑塔納,樑珊便把司機和車打走,自己走過來招呼。

真味居的老闆可沒想到,經常到自家店吃涼皮喝黃酒的小夥子居然是個大人物,連縣委書記都湊過來請吃飯,自然殷勤的招呼,這樣的大人物在自己家的店裡吃過飯,真味居還不立時聲名鵲起?

當然了,他是分不清縣委書記和縣委副書記的區別的,更不會關心藍山縣政府有哪些大人物,只是聽說是藍山縣的縣委書記,對他來說,已經是天大的人物了。

陳子華跟樑珊進了小包廂,桌上已經擺了幾樣精緻的小菜,一盤涼皮,一斛黃酒。

劉師傅自然有秘書張敏招呼,兩人就坐在屏風外面,正好可以攔住附近的無關人等。

“陳秘書最近可是意氣風啊,精彩論述便是王書記,也讚不絕口呢,這不,正組織縣委各科室的人學習呢。”樑珊搶先拿起酒壺,輕巧優雅的斟上兩杯酒,然後笑吟吟對陳子華道,“爲陳秘書的論文表,咱們喝上一杯。”

陳子華一愣,最近淨忙了調查取證的事兒,倒是沒怎麼關注報紙,對於他這樣的秘書來說,可是犯了個大錯誤了,連忙攔住樑珊的酒,問道:“梁書記,您說的是啥論文表?”

樑珊聞言也是一怔:“你不知道?”

“嗨,我最近不是回家了麼,在山裡面,消息蔽塞,報紙都比外面晚了一個星期以上,再說了,我在家也看不到報紙啊。”陳子華苦笑着解釋,“您這一說,我還真有點兒蒙。”

樑珊恍然記起,陳子華的家是陳家坪的,確實如他說的那樣,信息可不是一般的蔽塞,便輕笑了一聲,“《關於物價和工資改革的若干建議》,是你寫的吧?”

陳子華吁了口氣,“嗨,我還以爲是啥呢,原來是這個,那都是些個人看法,還很不成熟,隨便寫寫,怎麼,又上報了?”上次的事情記憶猶深,他還真怕又闖出什麼麻煩來,給林安東整理的資料裡面,有很多東西都是不適於見諸報端的,但作爲政治人物,林安東會怎麼做,還不是他能夠預料得到的。

“與上次那篇一樣,先是內參,後是省報,現在連全國性的媒體都有不少的轉載,你可成了大名人啦。”樑珊不禁有些欽佩,這次可全是正面報道,人民日報還特別專門加了編者按,對基層幹部勇於改革探索,敢於嘗試創新,能夠調查研究的工作態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也對文中提出的觀點和方法,表示謹慎的支持。

陳子華聽着樑珊的轉述,半晌無語,令他沒想到的是,這次林安東倒是挺大方,文章只有他一個人的署名,看來,他想不成名都難。

“陳秘書只怕是要高升了。”樑珊敏銳的分析,“聽說林書記年底就會上調國家部委,陳秘書年輕才俊,多半是要跟着進部委了吧?”

陳子華狐疑的看着樑珊,“梁書記聽誰說的,林書記要回部委?”若是連地方上的基層幹部都能聽說這樣的消息,要說背後沒人推波助瀾,陳子華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的,到底是誰在推動?顯然是想讓林安東儘早離開文熙市,能這樣迫切的希望林安東這尊神走的,多半便是顧世平或者孫銘了,也或者是兩人聯手也說不定。

“不管是誰說的,重要的是,現在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樑珊若有所指的道。

陳子華琢磨了一會兒,這種情形下,對他的調查取證很不利,便是林安東,因爲傳聞要被擠走,在地方上再想做點兒什麼動作的話,恐怕可要千難萬難了,因爲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配合你的,也就是說,原本支持林安東的人,也可能因爲這個傳言,放棄支持。

轉而想起自己這幾天的努力,還有吳明,對,就是吳明,這個跟寒微子游蕩於三教九流之中樂此不疲的小騙子,一定不會讓自己失望的。

陳子華不是那種輕易認輸的人,反而愈挫愈強,加上兩世爲人的經歷,比所有人都寬闊得多的視野,他完全相信,在自己的運作下,只要給林書記準備一把鋒利的刀,他就敢毫不猶豫的斬人,作爲一方政治勢力的代言人,林安東並不缺乏魄力,他缺的,是運氣和機會。

考慮到這次只有自己一人署名的論文表,陳子華細細揣摩林安東的思維模式,漸漸的心裡便有了清晰的脈絡,面上也露出自信的笑容。

“王書記不是藍山本地人吧?”王書記是藍山縣的一把手,爲人若何,陳子華並沒有概念,但從各鄉鎮的一些細節不難看出,此人應當是顧世平的鐵桿死忠,否則也不會如此賣力的爲顧世平衝鋒陷陣。

樑珊臉上露出微微的詫異,卻極好的掩飾過去,“王書記是從市裡下來的,曾經是顧書記的秘書,市委副秘書長,辦公室副主任。”

陳子華端起酒杯,“梁書記風華絕代,長袖善舞,定能在藍山更進一步,來,我預祝梁書記一帆風順,更上層樓!”

樑珊精緻端莊的面上露出雍容優雅的笑容,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借陳秘書吉言。”

………

從離開省城回家到再次返回文熙市,中間過去了半個多月。

林安東依舊呆在省城,似乎要在省城住下似的,陳子華回到市裡的第二天,便驅車來到省城,除了給林安東送兩壇黃酒之外,還送有幾支乾透的野生丹蔘。

省委招待所,見到一別半月的陳子華,林安東滿面笑容,絲毫看不出有任何挫折:“小陳,你送的那個野生丹蔘,可真是妙品吶,我已經檢查過了,效果出奇的好!”

“就知道這點兒小病小災的難不住林書記,這不,今天我還給您帶點兒好東西。”陳子華把手裡的兩壇竹編袋裝着的黃酒放在桌面上,“這可是我們藍山縣的特產,您嚐嚐,包您愛喝,下次啊,還得讓我給您弄來。”

林安東伸手摸了摸陶瓷酒罈子,臉上露出難得的緬懷之色,“黃酒?好東西啊,可有多少年沒嘗過了。”

陳子華從客房的酒櫃裡面取出晶瑩剔透的玻璃杯,啓開酒罈,往杯子裡注了多半杯。

淡淡的酒暈,黃中透亮,帶着淡淡的暗紅色,一縷濃郁的酒香撲鼻而至,林安東端着酒杯,嗅味,觀色,淺嘗,神色中透出說不出的專注,目光似乎完全沉浸在了暈紅的酒色之中。

放下酒罈和幾支野生丹蔘,陳子華悄悄的退出客房,輕輕拉上了房門。

接下來幾天,陳子華先後到蔣雨珊和許若蘭家去了一趟,送上黃酒和一支幹透的野生丹蔘,然後便是聚齊錢康和楊劍心,幾人倒是好好的玩了一天。

除了錢康之外,楊劍心、蔣雨珊和許若蘭都順利的考上大學,楊劍心被華都軍事學院錄取,蔣雨珊被華都大學光華學院錄取,許若蘭則是被華清大學計算機學院錄取,三個人雖然同時考入華都,卻分別在三個完全不同的大學,也算是一件趣事了。

錢康不打算回學校復讀,卻一心想做個最有錢的人,用他的話來說,錢老爸是小學文化,可他的建築公司裡面多的是大學生、研究生給他打工,如今錢某人已經是高中文化程度,要是再進一步考上大學,就只能淪落成給別人打工了,所以,堅決不回學校復讀,要下海去經商,至於具體經的什麼商,還有待於考察之後再說。

陳子華便出了主意給錢康,讓錢老爸多出點兒錢,送錢康去國外學金融經濟,兩三年之後回國,鐵定賺大錢。

對於陳子華的眼光,錢康自然服的沒話說,回去跟老爸一商量,還真就成了,錢老爸聽說兒子願意去國外學經濟,那高興勁兒就別提了,送禮託關係,三兩下就幫錢康辦妥了去日本自費留學的手續,不等蔣雨珊和許若蘭等人出去華都,便先進行封閉式日語訓練去了。

七月二十八日,經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全國各地放開名煙名酒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同時適當提高部分高中檔卷煙和糧食釀造的酒的價格。

八月十一日,國務院批轉共和國人民銀行《關於控制貨幣、穩定金融幾項措施的報告》,並出通知指出,貨幣、信貸是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的綜合反映,貨幣投放是否適量,金融能否保持穩定,對於保證國民經濟的穩定展,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尤其是物價改革的順利進行,鞏固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關係極大。爲了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展,防止出現惡性通貨膨脹,要進一步加強貨幣、信貸的集中管理,調整信貸結構。

陳子華論文上的觀點一件一件得到了驗證,緊接着,在那篇《物價和工資改革的若干建議》表半個多月之後,華國中央討論並原則通過了中央有關部門整理制定的《關於價格、工資改革的初步方案》。

有關中央領導提名並稱讚了陳子華提出的部分觀點,認爲價格改革的總方向,應當是少數重要商品和勞務價格由國家管理,絕大多數商品價格放開,由市場調節,以轉換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實現“國家調控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要求。

方案提出,今後五年左右的時間,價格改革的目標是初步理順價格關係,即解決對經濟展和市場育有嚴重影響、突出不合理的價格問題。

工資改革總的要求是,在價格改革過程中,通過提高和調整工資、適當增加補貼,保證大多數職工實際生活水平不降低,並能隨着生產的展而有所改善,同時進一步貫徹按勞分配原則,解決工資分配中一些突出不合理的問題。

同時提出,價格、工資改革實際上是改革的全面深化,還要在黨內外人士和有關專家中廣泛徵求意見,然後討論、審議,目前經濟正處於充滿活力、蓬勃展的時期,進行價格改革、工資改革,時機是有利的,儘管面臨的問題不少,但克服困難的潛力和迴旋餘地很大。

八月十九日,人民日報詳細報道了中央會議的過程和關於價格、工資改革初步方案的基本內容,有心人注意到,基本內容和部分主要觀點,與陳子華之前的論文驚人的相似。

被陳子華鼓弄下山的吳明,經過近半個月的明察暗訪之後,終於回到了文熙市,滿面笑容地交給陳子華厚厚的一沓資料。

第二天,這沓資料和陳子華整理好的文件以及相關報告,放在了林安東的面前。

認真的翻看之後,林安東苦笑了一聲,“你這是給我遞了一把刀啊,唉,可惜了,”隨即便滿意的望着陳子華道:“很好,你果然是……很好,嗯,這段時間,你就去華都吧,正好中央黨校有個培訓班,我幫你要了個名額,去進修一下,算是在職培訓吧。”

陳子華沒有想明白林安東的未盡之言,卻也無法憑空猜測,更不知道林安東若有所指的兩聲“很好”指的是什麼,不過,他明白一點,自己找了一把好刀,並把刀遞給了林安東。

第91章 都是膽大惹的禍第399章 解散第382章 暗鬥第181章 擎天柱第185章 與管玉和的交易(下)第87章 謀算第15章 夢魘第594章 重聚第745章 利益要均沾第29章 特種兵(上)第243章 陳子華的把柄第146章 出人預料的常委會第425章 決斷221 新書記定下來了第274章 春節第六百〇六章 隱患第五百〇一章 迎接第714章 派系無處不在第730章 舉刀第711章 漸進第531章 數字序號第435章 急轉直下第192章 薔薇(上)第418章 抓緊時間吧第148章 林月虹的收穫第247章 韻事(上)第572章 調整第530章 發現第491章 揭短第193章 意料之外的碰撞(中)第四百〇三章 常委會召開了第48章 福利(上)第193章 意料之外的碰撞(中)第336章 副市長第499章 鄉音第376章 柳暗花明第771章 看誰手更黑第三百〇八章 山頂幽會第296章 洪廳長的擔憂第14章 秘聞第228章 隱憂第430章 回家第377章 常務副市長?第六百〇五章 反制第397章 爆炸第35章 看陳書記翻手爲雲第764章 還是軍火生意更賺錢(1)第451章 約見顧瀚霖第721章 新的兼職和臨時任務第393章 兄弟相稱了第256章 副廳長(上)第762章 要遷職了第112章 自己坑自己第3章 秘書第214章 驟雨(四)第291章 難題第689章 遇上極品了第475章 不同的待遇第549章 又要到年底了(中)第119章 除夕(中)第680章 故人第578章 恭喜恭喜第283章 爭奪第七百〇二章 請客第32章 鐵案?暗潮(下)第151章 漏洞第312章 霧裡看花第128章 前奏第393章 兄弟相稱了第四百〇七章 還是舉手表決吧第78章 公權力(下)第46章 招商、引資(中)第386章 步步爲營第574章 換個位置?第285章 聚會風波(上)第455章 不安第494章 尷尬的場景第64章 摘桃子的第515章 釜底抽薪第297章 透漏消息第784章 大訂單第133章 天上掉餡餅?第292章 準備先玩上幾天再說第462章 葉丹臣的猶豫第109章 鋪墊第686章 路上第386章 步步爲營第七百〇四章 老領導第572章 調整第四百〇〇章 安頓第248章 再下芝蘭第366章 出手第105章 推波助瀾第438章 李援朝的心思第247章 韻事(下)第752章 朱元華的來意第269章 年前第241章 淺水灣(上)第94章 禍根第218章 迷霧漸開
第91章 都是膽大惹的禍第399章 解散第382章 暗鬥第181章 擎天柱第185章 與管玉和的交易(下)第87章 謀算第15章 夢魘第594章 重聚第745章 利益要均沾第29章 特種兵(上)第243章 陳子華的把柄第146章 出人預料的常委會第425章 決斷221 新書記定下來了第274章 春節第六百〇六章 隱患第五百〇一章 迎接第714章 派系無處不在第730章 舉刀第711章 漸進第531章 數字序號第435章 急轉直下第192章 薔薇(上)第418章 抓緊時間吧第148章 林月虹的收穫第247章 韻事(上)第572章 調整第530章 發現第491章 揭短第193章 意料之外的碰撞(中)第四百〇三章 常委會召開了第48章 福利(上)第193章 意料之外的碰撞(中)第336章 副市長第499章 鄉音第376章 柳暗花明第771章 看誰手更黑第三百〇八章 山頂幽會第296章 洪廳長的擔憂第14章 秘聞第228章 隱憂第430章 回家第377章 常務副市長?第六百〇五章 反制第397章 爆炸第35章 看陳書記翻手爲雲第764章 還是軍火生意更賺錢(1)第451章 約見顧瀚霖第721章 新的兼職和臨時任務第393章 兄弟相稱了第256章 副廳長(上)第762章 要遷職了第112章 自己坑自己第3章 秘書第214章 驟雨(四)第291章 難題第689章 遇上極品了第475章 不同的待遇第549章 又要到年底了(中)第119章 除夕(中)第680章 故人第578章 恭喜恭喜第283章 爭奪第七百〇二章 請客第32章 鐵案?暗潮(下)第151章 漏洞第312章 霧裡看花第128章 前奏第393章 兄弟相稱了第四百〇七章 還是舉手表決吧第78章 公權力(下)第46章 招商、引資(中)第386章 步步爲營第574章 換個位置?第285章 聚會風波(上)第455章 不安第494章 尷尬的場景第64章 摘桃子的第515章 釜底抽薪第297章 透漏消息第784章 大訂單第133章 天上掉餡餅?第292章 準備先玩上幾天再說第462章 葉丹臣的猶豫第109章 鋪墊第686章 路上第386章 步步爲營第七百〇四章 老領導第572章 調整第四百〇〇章 安頓第248章 再下芝蘭第366章 出手第105章 推波助瀾第438章 李援朝的心思第247章 韻事(下)第752章 朱元華的來意第269章 年前第241章 淺水灣(上)第94章 禍根第218章 迷霧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