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南北並進戰略

梅津美治郎可不是當年的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大將。植田謙吉老朽了,諾門罕會戰竟敢極不負責任地只派一個三單位制的第二十三師團參戰。就是如此老朽的植田謙吉,在諾門罕會戰後期還一個螞蚱四兩勁,死命蹦躂了幾下,派幾個精銳師團向蘇聯濱海地區發起攻擊,要不是因爲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說不定那個時候日軍就已經攻佔海參威了。梅津美治郎比植田謙吉厲害多了,能幹多了,他既然動了趁機攻擊蘇聯、趁火打劫的念頭,考慮的就非常細緻了。

梅津美治郎領着木村兵太郎等人在地圖前反覆揣測,又調出諾門罕會戰時的資料認真研究,還把前一階段收集的中國人辦的《文匯報?軍事論壇》的剪報拿出來研究,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關東軍完全有能力擊敗蘇聯遠東紅軍。

歷史上諾門罕一戰把小鬼子的魂都嚇丟了,從此不敢輕易招惹蘇聯軍隊。現在歷史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文匯報?軍事論壇》的文章又把日軍和蘇軍的傷亡情況說的一清二楚,讓xxx人產生了新的認識,那就是諾門罕會戰時日軍是以一個師團之力對抗遠東紅軍一個集團軍,而且蘇聯各兵種全部參戰,最後的傷亡和日軍相差不大。加上東線戰事的戰績,xxx人現在認爲諾門罕會戰是他們勝利了,最最少也是雖敗猶勝。

梅津美治郎現在就認爲蘇聯紅軍雖然裝備好,裝甲力量強大,炮火猛烈,但是指揮官指揮水平和士兵的單兵戰術水平十分幼稚,根本無法和關東軍相比。

梅津美治郎也仔細分析了關東軍的實力。現在,關東軍擁有的步兵師團分別是第一師團、第二師團、第七師團、第九師團、第十一師團、第十二師團、第二十三師團、第二十四師團、第五十一師團、第五十七師團共十個步兵師團和兩個戰車師團,其中第十一師團在山東遭到重創,返回滿洲防地後正在進行整補。

除了這十個步兵師團和兩個戰車師團,關東軍還有獨立守備隊、國境守備隊和炮兵、高射炮兵部隊和關東軍航空集團。滿洲國防軍也能夠投入作戰。一旦開戰,關東軍能夠得到朝鮮軍和海軍的支援。兵力足夠用了。

梅津美治郎比植田謙吉聰明,植田謙吉是在大本營沒有同意的前提下,命令岡部直三郎指揮第一師團、第二師團、第五師團和戰車旅團偷襲海參威的,就那就差一點攻佔烏蘇裡平原。梅津美治郎比植田謙吉想的深遠的多,他要的也不僅僅是江東地區和庫頁島。因而,他要取得天皇和xxx政府的授權與支持,動用大xxx陸海軍力量,一戰處理遠東問題。

梅津美治郎默算了一下,覺得到8月中、上旬,蘇軍西線戰場必然潰敗,蘇聯遠東紅軍也必然西調,其地面部隊可望減少一半,空軍和其他直屬部隊也可能減少三分之一。到時候,蘇聯遠東軍由30個師減至15個,其坦克和飛機的數量也會相應地減少。屆時,關東軍對蘇聯使用武力,必然事倍功半,簡直是摧枯拉朽一般,很輕鬆的就能夠消滅蘇聯遠東紅軍,佔領整個西伯利亞地區。

也就在斯麥塔寧請見豐田貞次郎的時候,梅津美治郎派關東軍作戰部參謀武居清太郎從長春飛回了xxx,向參謀本部彙報關東軍的企圖:一、對蘇作戰需要一些準備時間;二、必須重視作戰準備的保密問題;三、滿洲需要以下軍需品:30個師團一次會戰所需的彈藥,16個師團3個月所需的糧食,16個師團5個月所需的燃料。

梅津美治郎這是要告訴裕仁天皇和近衛首相,關東軍需要大擴軍,才能爲大xxx帝國爭取更大的利益。

武居清太郎返回參謀本部彙報後,立即引起了侵華魔頭、日軍總參謀長杉杉元的重視。杉杉元親身驅車去喝陸相東條英機商量,二人又一起去見了首相近衛文磨。三個人商量後決定召開政府和大本營聯席會議,特地研討對蘇作戰問題。

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參謀長木村兵太郎奉命回國參加會議。

這次會議是秘密會議,但是參加人數很多,除了參謀本部、陸軍省、海軍省的課長以上官員外,內閣各部門長官、元老院、議會的頭頭腦腦都參加了會議。

雖然是秘密會議,但是吵的很兇。主要還是北進派、南下派和不擴大侵略派三派之間的爭鬥。

不擴大侵略派現在有了變化,原來他們是主張把日軍侵略範疇公職在華北的永定河一線,現在都已經打成這樣了,他們的立場也發生了變化,主張先處理中國問題,迫使蔣介石國民政府投降,完全消滅xxx領導的八路軍,鞏固對中國的佔領。這一派裡又有分化,其中一部分人認爲不再擴大在中國的佔領地,就以現有的佔領區爲基礎,與蔣介石談判。如果蔣介石品嚐談判,就大力扶持汪精衛政權,擴大汪精衛的軍事力量,以華制華。

北進政策是xxx陸軍的一貫政策,陸軍制定的《國防國策大綱》多的很清楚,作戰宗旨是維護xxx在東亞的霸主地位,排除一切阻壓xxx的勢力,國防第一號假想敵人限於蘇聯,其次是英、美等國,主張xxx應傾注所有兵力,以中國大陸爲腹地施行“北進”戰略,在迫使蘇聯屈服,消除北方要挾後,再向太平洋地區擴張。xxx陸軍“北進論”的外交策略實際上是主張“先北後南”,其目的在於先處理蘇聯問題,然後再尋求與英、美決戰。這個時候,由於松岡洋右遇刺身亡,xxx沒有與蘇聯簽訂日蘇友好中立條約,德軍又攻勢凌厲,日軍的北進派坐不住了,紛紛發言,支持關東軍對蘇開戰,與德國配合,東西夾擊,一戰消滅蘇聯,完全解除大xxx帝國的北方要挾。

北進派也有區別,其中一部分人認爲應該趁機攻擊蘇聯,但是要控制造戰範疇,僅限於遠東地區。等德國人拿下莫斯科,就和德國人談判,要求把西伯利亞劃給xxx。

南進政策是xxx海軍國防戰略的中心目標是“南進政策”,認爲國防第一號假想敵乃英、美兩國,其次是蘇聯,主張xxx在確保東亞霸權地位的同時,應該向南太平洋地區發展勢力。這種“南進論”的核心目的是要把英、美等勢力從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驅逐出去,實現xxx“獨霸中國和太平洋地區擴張”的計劃。

實際上,早在1936年廣田弘毅內閣的時候,就制定了協調陸海軍北進、南進不同意見的帝國國防方針用兵綱要,既把蘇聯作爲防衛敵人,同時又把英、美等國勢力從太平洋地區驅逐出去作爲當前的外交重點,等於是確立了南北並進的戰略。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陸海軍南轅北轍的矛盾戰略,是因爲xxx人心裡沒有定算,看不清到底應該怎麼打才能讓xxx人登上亞洲霸主的地位。

這個時候,xxx海軍立場發生了變化,現任海軍大臣及川古志郎、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等人都對南進與英美作戰有不同意見。關鍵是他們在參加會議的海軍將領中佔少數。

會場上吵的厲害,軍務局長武藤章竟然和作戰部長田中新一兩個當場打了起來。

武藤章早就知道蘇、德之間要打仗,因爲他和駐德大使大島浩關係好,大島浩提前就給他發了電報,說明蘇德之戰在所難免,詢問陸軍願不願意跟着德國人撿洋落。

武藤章原來是堅定的侵華急先鋒,可是後來到華北方面軍當過一段副參謀長後,思想發生了變化,認爲中國地大物博、人口衆多,如果堅持抗戰,xxx總有被拖垮的一天。對於xxx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停戰談判,把滿蒙從中國獨立出來、或者是劃如xxx版圖。至於華南、華中、華北,則完全能夠撤兵,恢復戰前態勢。

有這個思想,接到大島浩的電報後,武藤章又找了幾個人在一起分析,認爲蘇聯和中國一樣地大物博,戰爭潛力深厚,xxx征服不了中國,同樣,德國也征服不了蘇聯。xxx還是不趟渾水的好。

武藤章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而且提出xxx也不應該準備南下東南亞作戰,和美國開戰結局註定很悽慘。xxx只需滿蒙就行。

武藤章犯衆怒了!把歐洲列強勢力從亞洲趕出去,建設xxx當盟主的大東亞共榮圈,是xxx的國策,也是xxx明治維新以來所有軍閥們的夢想。武藤章這一說,等於是吧這些昭和軍閥機器大大小小的走狗們的夢想給撲滅了。

其實,武藤章可不是什麼好人,他的想法非常歹毒,與現在轉入預備役的日軍戰略家石原莞爾的思想一脈相承,只不過比石原莞爾保守了一點。如果xxx真要是按他說的那樣去做,小xxx既不打蘇聯,也不打美國,還願意退出華北、華中、華南,很可能蔣介石就會同意以這個條件爲基礎進行談判。就算蔣介石不與xxx談判,以xxx的國力保守東北和內蒙的話,中xxx隊也很難收復東北河山。等到二戰結束,xxx因爲不和美國開戰、蘇聯開戰,自然就不是什麼戰敗國了。說不定到時候小xxx一見德國大勢已去,發個聲明向德國宣戰,那自然就是戰勝國了。按照美蘇兩個大國曆史上劃分勢力範疇的慣用把戲,東北很可能就劃給xxx了。中國人恐怕就要承受無法承受的傷痛了。

幸虧這個時候會場上坐的都是一羣眼高於頂的侵略狂,武藤章的話不但沒人聽,反而引起口水一片。無論是哪一派都不支持他。

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田中新一是強硬的侵略擴大派,武藤章說完後,田中新一馬上就拍案而起,和武藤章大吵,並破口大罵。武藤章按耐不住,撲上去與田中新一兩個打成了一團。

會議開不下去了,首相近衛文磨只好宣佈休會,第二天接着開。

連續三天,xxx內閣和大本營都在開聯繫會議。

杉杉元和東條英機最怕的是海軍不配合,但是吵到最後,令杉杉元和東條英機想不到的是,海軍竟然轉向支持對蘇聯開戰。

歷史上,蘇德戰爭迸發後,就是xxx海軍率先在6月24日向大本營和內閣提出秘密對蘇備戰的主張的。

海軍部之所以會轉向,表面上是因爲看到了德國閃擊蘇聯帶來的戰機,實際上也有及川古志郎、山本五十六等人不願攻擊美國的因素。

這個時候,德軍閃擊蘇聯的捷報一封封傳來,德國駐xxx大使奧特不停地請求xxx外相豐田貞次郎接見,逼xxx政府出兵策應德軍作戰。

奧特似乎是看透了xxx人想坐享其成的心理,明確告訴豐田貞次郎,等德軍拿下莫斯科,xxx人再想參與分享戰果,就晚了。元首是不會同意的。

豐田貞次郎雖然已經要挾過蘇聯駐日大使斯麥塔寧了,但是這終究是關乎國運的大事,大本營和政府聯席會議還在爭吵呢,沒有形成定論,豐田貞次郎也不敢胡說,只是告訴奧特,xxx需要時間進一步研判形勢。

返回會場的豐田貞次郎進一步通報了德國人的要求和德軍的戰報。

德軍的戰績把日軍高層刺激得嗷嗷直叫,想想吧,短短几天時間,德國人就俘虜了30多萬蘇聯紅軍,摧毀2000架蘇聯飛機,繳獲坦克3000多輛。天神啊,這對於捨不得給陸軍裝備重型坦克的xxx人來說,是多麼令人眼熱啊!

東條英機、杉杉元不願意再在會場上吵鬧了,有了海軍的支持,他們的底氣壯了,何況還有首相近衛文磨的支持呢?

東條英機、杉杉元要求召開御前會議,請天皇陛下決斷!

各位書友大大:山人迸發xxx、求訂閱。這都兩更了,怎麼票票還這麼不給力呢?傷心啊!ro!。

第382章 魯中戰役(五)第878章 峨山口第209章 晉祠(二)第691章 特戰對決(續)第1238章 乘風而來第624章 沈鴻烈第1168 敦促第875章 魯南戰役(八)第1037章 天字第一號漢奸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第1201章 猶太人才第451章 罪與功第1033章 整編第371章 輕取泰安(五)第417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三)第178章 發展(二)第143章 談判(三)第636章 下王埠(續)第466章 駱馬湖畔(一)第47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第109章 涪嘉戰役(四)第228章 雁門關(四)第179章 發展(三)第1215章 無恥的一個日子(續)第187章 襲佔太原(一)第296章 詭譎(一)第669章 一個大黨問題第1146章 覆滅(六)第1149章 大潰敗(下)第705章 夜深沉第1079章 連環殺第360章 橫掃魯東南(三)第835章 夜審第1574章 西貢宣言(續)第1369章 火!火!火!(續)第290章 臨清保衛戰(九)第1178章 遠東遺恨(續)第547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五)第781章 江上數峰青第764章 亂起諾門坎第50章 席捲黔東南(三)第1298章 東北新區劃第114章 向北突擊第1549章 不可思議的大潰敗(續)第778章 國共合作新模式第570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四)第467章 駱馬湖畔(二)第48章 席捲黔東南(一)第313章 揮師東進(四)第195章 襲取太原(九)一四二五章 一戰定華北十一第697章 南打北拉(三)第47章 中央警衛師(二)第788章 提前行動第315章 揮師東進(六)第1481章 風起冀東第264章 冀南風雲(四)第88章 成都風雲(二)第457章 連雲港(四)第313章 揮師東進(四)第665章 聚殲(三)第192章 襲取太原(六)第353章 沂蒙春深第1416章 見死不救第736章 軍事論壇(續)第1097章 漫長的一天(中)第1154章 南北並進戰略第780章 西尾壽造再次登場第510章 景芝古鎮(續)第205章 板垣的算盤第1074章 火燒雲第1014章 隕滅第829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10章 湘江岸邊(三)第684章 年貨第1092章 智取柴溝第565章 破城(四)第884章 落荒而逃第564章 破城(三)第962章 攻佔石門(二)第1349章 勸降第1113章 抗日有罪第1016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上)第1260章 西藏工作第276章 地獄焰火(一)第1256章 勇奪山海關(續)第1236章 春風沉醉的晚上(續)第1492章 推心置腹第146章 談判(六)第783章 羣英會第382章 魯中戰役(五)第1489章 對決(續)第1584章 番外 六、日本戰後重建問題第315章 揮師東進(六)第1073章 錘與砧(續)第147章 天水會戰(一)第84章 宜賓(二)第616章 傳達第1543章 山東解放第1132章 日照境
第382章 魯中戰役(五)第878章 峨山口第209章 晉祠(二)第691章 特戰對決(續)第1238章 乘風而來第624章 沈鴻烈第1168 敦促第875章 魯南戰役(八)第1037章 天字第一號漢奸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第1201章 猶太人才第451章 罪與功第1033章 整編第371章 輕取泰安(五)第417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三)第178章 發展(二)第143章 談判(三)第636章 下王埠(續)第466章 駱馬湖畔(一)第47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第109章 涪嘉戰役(四)第228章 雁門關(四)第179章 發展(三)第1215章 無恥的一個日子(續)第187章 襲佔太原(一)第296章 詭譎(一)第669章 一個大黨問題第1146章 覆滅(六)第1149章 大潰敗(下)第705章 夜深沉第1079章 連環殺第360章 橫掃魯東南(三)第835章 夜審第1574章 西貢宣言(續)第1369章 火!火!火!(續)第290章 臨清保衛戰(九)第1178章 遠東遺恨(續)第547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五)第781章 江上數峰青第764章 亂起諾門坎第50章 席捲黔東南(三)第1298章 東北新區劃第114章 向北突擊第1549章 不可思議的大潰敗(續)第778章 國共合作新模式第570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四)第467章 駱馬湖畔(二)第48章 席捲黔東南(一)第313章 揮師東進(四)第195章 襲取太原(九)一四二五章 一戰定華北十一第697章 南打北拉(三)第47章 中央警衛師(二)第788章 提前行動第315章 揮師東進(六)第1481章 風起冀東第264章 冀南風雲(四)第88章 成都風雲(二)第457章 連雲港(四)第313章 揮師東進(四)第665章 聚殲(三)第192章 襲取太原(六)第353章 沂蒙春深第1416章 見死不救第736章 軍事論壇(續)第1097章 漫長的一天(中)第1154章 南北並進戰略第780章 西尾壽造再次登場第510章 景芝古鎮(續)第205章 板垣的算盤第1074章 火燒雲第1014章 隕滅第829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10章 湘江岸邊(三)第684章 年貨第1092章 智取柴溝第565章 破城(四)第884章 落荒而逃第564章 破城(三)第962章 攻佔石門(二)第1349章 勸降第1113章 抗日有罪第1016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上)第1260章 西藏工作第276章 地獄焰火(一)第1256章 勇奪山海關(續)第1236章 春風沉醉的晚上(續)第1492章 推心置腹第146章 談判(六)第783章 羣英會第382章 魯中戰役(五)第1489章 對決(續)第1584章 番外 六、日本戰後重建問題第315章 揮師東進(六)第1073章 錘與砧(續)第147章 天水會戰(一)第84章 宜賓(二)第616章 傳達第1543章 山東解放第1132章 日照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