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洛陽流血夜

[======

=====]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七十九章

洛陽流血夜

“快點,快點,輕點,你***輕點。

”一個大腹便便的中年管官站在地上對爬在樹上的五個傭工吼道。

他叫寧生髮,一身的華貴名緞,橫肉滿臉,一臉的笑容,笑眯眯的,給人笑彌勒的好印象,沒想到他一副頤指氣使的兇狠之態破壞了他這個好形象。

五個傭工身穿一襲破爛的單衣,站在一棵十幾丈高的大柏樹上,寒風一吹凍得直打哆嗦,牙齒相擊,道:“哎,寧大管家。

”叫得很是恭敬,生怕得罪寧生髮似的。

只可惜,由於衣服太過單薄,凍得話都說不好,結結巴巴地破壞了恭敬。

“你你你,快點掃,給老子掃乾淨。

”寧生髮手指一個傭工,大聲喝道。

這個傭工哎一聲,踩在樹枝上,把手裡的掃帚揮動,掃起樹上的積雪。

下了三天三夜的雪,樹上的積雪極厚,他一掃之下雪花掉落,迷濛蒙一片。

有幾塊雪塊掉到寧生髮臉上,他好象火燒到屁股似地大罵起來:“你***蠢材,你沒長眼睛。

下來,給老子下來。

這個傭工臉色一下子白了,不敢不下來,手忙腳亂地爬了下來,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寧生髮飛起一腳把這個傭工踢飛老遠,罵道:“你***,你看看你的蠢樣,什麼事都做不好。

來啊,給我拖出去。

三個五大三粗的大漢好象餓狼似的一下撲上去,一人給了這個傭工一拳。

在傭工的慘叫聲中架起就走。

傭工求饒道:“大管家,小地不是故意的,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寧生髮很是不耐煩,喝道:“拖遠點,好象死蚊子,老在耳邊嗡嗡。

讓人不得安靜。

傭工見無望挽回,道:“大管家。

小的工錢,我的家裡沒有米,還等着小的買米回家呀,請大管家可憐可憐一下小的,把工錢給小的。

“你這個蠢材,你還有臉要工錢。

”寧生髮氣不打一處來,衝着這個傭工吼道:“你看看。

你做地好事,老子的臉都你給砸破了。

老子地屁股也比你的臉高貴,你陪得起老子的臉嗎?”話也懶得說,右手做了一個打人的動作,對着樹上的四個傭工吼道:“看什麼看?快點幹活。

要是天黑之前不能把百花齊放,老子要你們好看。

他的話也太誇張了,幾塊雪粒能砸破他的臉嗎?根本就不可能。

隨着他地喝斥聲響起的還有傭工的慘叫聲,不一會兒。

傭工就給打得吐血,象死狗一樣給打手架了出去。

大雪天,天寒地冬,除了少數在冬季開放的花以外,哪來的百花?這是富弼園,富弼園是一座很有名氣的園子。

是洛陽最大的名園之一,他的主人是鎮守洛陽地蒙古大將貼兒烈。

今天貼兒烈要迎接從大都來的一位蒙古王爺,特地要人把園子裡的雪掃乾淨,佈置好人工剪出的彩花,一定要佈置成百花齊放的樣子,因爲這位王爺性素高雅,博覽羣書,見識廣博,尤其喜歡花。

洛陽自從隋唐之後就成了陪都,唐末農民起義後。

長安遭到大破壞。

無力回恢舊日繁華氣象(按:據考證唐朝最盛時,長安是現在西安九個那麼大。

)。

洛陽這個陪都的地位就日益重要。

到了宋代,洛陽雖然沒有成爲都城,不是宋朝地政治中心,在經濟上的地位據說比開封還重要,朝中的大官貴族在洛陽安家置業的不在少數,其中最有名的可能要數司馬光了,長期居住在洛陽。

洛陽“泉甘土沃,風和氣舒,自昔至今,人樂居之。

青山出於屋上,流水周於舍下,竹木百茂。

”適於植園,聚居了不少達官貴人,富商巨賈,不少人治因勢而治園室,因而洛陽的園林非常出名。

范仲淹有言“西都士大夫園林相望”,他說的西都就是指洛陽,而是不長安。

穆修有《過西京》詩云:“西京自古帝王宮,無限名園水竹中。

來恨不逢桃李日,滿城紅樹正秋風。

司馬光也有詩讚美洛陽的園林“洛陽名園不勝紀,門巷相連如櫛齒。

修竹長楊深徑迂,令人悒悒氣不舒。

通過這些詩句可以想象得到當時洛陽的園林盛況。

蒙古人雖然善於破壞,入主洛陽後也沒有把園林破壞掉,而是圈佔,據爲己有。

這所富弼園曾是宰相富弼的園子,貼兒烈到了洛陽利用手中地權勢,把富弼園收入名下。

據記載,富弼園是洛園諸多園林地翹楚,入門有栝樹,粗有十圍,遍植鬆、柏、樅、杉、檜、栝這些美木,種有牲丹、芍藥千餘株,還有桃李之樹,亭臺樓榭,噴泉池塘更不少。

到了花季,百花齊放,真的是古人地感嘆之詞“景物皆蒼然”了。

寧生髮一吼,柏樹上的四個傭工哪裡還敢怠慢,手忙腳亂地忙起來,忙着掃雪。

寧生髮帶着打手,又朝另一棵樅樹走去,對着在樹上忙碌的傭工一通喝斥,又去催促剪花傭工。

樹上的雪掃乾淨了,在寧生髮的監督下,傭工們忙着把紙花綁在樹上。

樹上綁了,又在亭臺樓榭外綁上,凡能綁的地方都綁了。

這些紙花剪裁極其考究,栩栩如生,要不是知曉箇中究竟的人乍一見之下肯定會以爲是真花,整個園子一下子真的成了百花齊放,要不是寒風呼嘯讓人不舒服的話,處身其中的話肯定以爲置身在春天,處身在百花中。

寧生髮大腹便便地走到一間屋裡,屋裡擺放着九九八十一朵碩大的紙牡丹花。說是紙牡丹花,那是因爲這是用紙剪裁而成。

但是,這牡丹與一般紙花大不相同,紅白黛綠。

奼紫嫣紅,五彩繽紛,金光閃閃,原來是給噴以金粉,看上去富麗堂皇,很是氣派,美不勝收。

“金牡丹!啊。

真是太美了!”寧生髮這個惡管家爲眼前盛景驚呆了,忍不住讚歎。

一雙肥大的手不住搓動,在一朱金光閃閃地牡丹上摸了摸,閉起眼睛感受那種舒適感,道:“真是太美妙了。

感嘆一陣後,指揮傭工搬着金牧丹擺放各處。

這園子本就給佈置得富麗堂皇,再有八十朵碩大的金牡丹點綴其中更是難以言喻,說不出的美妙。

讓人心曠神怡。

“參見老爺。

”寧生髮一個肥大的身子忙跪在地上,對着一個身材高大的蒙古人行大禮,剛纔那副在傭工面前凶神惡煞的樣子全不見了,變成一隻溫馴的搖尾巴狗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貼兒烈,蒙古地洛陽守將。

“起來。

”貼兒烈只說了兩個字,道:“見過王爺。

寧生髮是個善於賣巧的小人,哪有不知道主子如此說話實是對他很是喜歡。

高興地道:“謝過老爺。

”對貼兒烈身邊一個三十來歲地中年男子行大禮,道:“奴才寧生髮見過王爺。

這個中年男子身材沒有貼兒烈高,也沒有他健壯,和貼兒烈站在一起,顯得很是單薄,但是他自有一股威嚴。

一舉一動之間總是有一股威勢透出,讓人生出一種不敢仰視的感覺,淡淡地看了一眼象狗一樣趴在地上的寧生髮一眼,眼裡很有厭憎之色,道:“你讓開。

”也不管寧生髮的反應,大步走了過去。

中年男子身邊一個五十多六十來歲的男子,身材如中年男子一般,有點嬴弱,一襲儒服,頭戴儒冠。

很是不屑地看了一眼地上的寧生髮。

跟着中年男子過去。

很明顯,中年男子很是不喜歡寧生髮。

貼兒烈原本讓寧生髮榮光一下的心思是白費了,喝道:“還不滾開。

“是是是,老爺,小地這就滾。

”寧生髮手忙腳亂地爬起來,就要滾開。

就在這時,那個王爺回頭看着他道:“人,有腳就要走路,不是滾。

寧生髮這個人沒有讀多少書,根本就不知道這個王爺在提醒他要活得象個人樣,說白了就是看不起他那副奴才樣,一個勁地道:“是是是,王爺說得對,小的,奴才有腳,這就走,這就走。

王爺旁邊那個儒生看着屁顛顛跑走的寧生髮大搖其頭,問貼兒烈道:“大人,你的管家是漢人吧?”

貼兒烈不解他的問話之意,還是答道:“竇先生明見,寧生髮是漢人,人機靈,我就用他做了管家。

儒生搖頭,一副此言差也的樣子,道:“大人,要是竇默沒有錯的話,這該叫奴性。

你的管家對你是如此地奴性十足,沒有一點做人的樣子,在你治理下的洛陽百姓又會是什麼樣呢?他們也是不是如你的管家一樣,對你聽從?”

正在欣賞紙花的王爺看了一眼竇默,很是讚賞,道:“貼兒烈,你也是老臣了,於朝廷立有大功,當上體聖心,給老百姓一個人樣的活法。

這話大有問罪之意,貼兒烈雖然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也是知道王爺對他很是滿,忙跪下道:“王爺明鑑,貼兒烈忠心衛國,出死入生再所不惜。

貼兒烈治下地洛陽清平之地,沒有匪盜,蒙漢親如兄弟,相濡以沫,還請王爺明察。

”他驕橫殘暴,做過的壞事不少,居然給他把自己說成聖人一般的仁人,真是讓人難以置信。

王爺笑着扶起他,道:“貼兒烈,你言重了。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你爲政不要太猛,要知道苛政猛於虎。

自從我大元入主中原以來,不少人以爲可以爲所欲爲,燒殺搶掠之事不斷,中原百姓是苦不堪言,怨聲載道,父皇聖明之君,早有知聞,此次要我南下中原,爲的就是約束這些不法不仁之事。

如有作奸犯科者,決不輕饒!”

他的話說得很是平靜,和朋友之間談心沒什麼區別,但是。

貼兒烈卻聽得出他話中的堅決之意,要是他乾地那些事一露出來,那還得了,腦門上不由自主地滲出了冷汗。

王爺接着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中原既爲我大元所有,中原百姓也就是我大元子民。

不可不善待之。

唐太宗說得好,民爲水。

君爲舟,民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

中原百姓數倍於我蒙古,要是不善待他們,他們給逼得走投無路,揭竿而起,南朝還沒有出兵。

我們先亂起來了,南朝趁勢出兵,你我還能在洛陽賞花嗎?”

“王爺英明,貼兒烈謹記教誨。

”貼兒烈心驚膽跳地說。

也嚇得他夠了,王爺淡淡一笑,猶如春風般和煦,道:“奇花堪賞,美景當前。

我們卻盡說這些軍國之事,有煞風景,太俗了!太俗了!來來來,我們來賞花。

”拉着貼兒烈走到一株金光燦燦的牡丹面前,道:“這是姚黃。

金碧輝煌,色如黃金。

名不虛傳。

這花光彩灼灼,必是魏紫;噴紅吐豔,必是洛陽紅;墨裡含紫,必是煙絨紫;碧綠如玉,必是豆綠;紅則嬌豔,白則如玉,紅白相襯,各擅勝長,必是二喬。

這位王爺性喜花卉,把牡丹中的名花一一說出。

如數家珍般嫺熟。

沒有一點錯誤,竇默撫掌稱妙。道:“王爺妙人,妙妙妙!”一副讚賞不已之態。

貼兒烈聽得出來王爺很是喜歡,心裡大爲高興,剛纔給王爺嚇得撲撲直跳的心兒不再跳了,讚道:“王爺博聞洽識,奴才佩服。

奴才久在洛陽,還不能如王爺這般說出牡丹中地極品,佩服佩服。

”他這話半真半假,他是粗人不喜歡花卉,注重殺伐之事這點沒錯。

並不是說他對洛陽牡丹沒有研究,再沒有研究,在洛陽這麼長時間說出幾種名花當然不會有問題。

“這都是竇先生教導有方,要不是先生教導於我,我哪裡知道這些。

”王爺也很是高興,道:“洛陽牡丹天下馳名,今日一見果是不虛。

先生,洛陽牡丹有一個傳說,先生可知?”

竇默笑道:“王爺說地是武則天貶牡丹到洛陽的故事吧。

”也不等王爺答覆,搖頭晃腦地吟起來:“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傳說,武則天在一個大雪紛飛地日子裡飲酒作詩,寫下這詩。

百花懾於皇命,竟然開放,獨有牡丹不開。

武則天一怒之下把牡丹貶到洛陽,是以洛陽成了牡丹的聚集地。

“然也,然也。

”王爺撫掌稱妙,吟道:“綠豔閒且靜,紅布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定知心。

”這是王維詠牡丹詩。

竇默拍掌吟道:“繁綠陰全合,衷紅展漸難。

風光一擡舉,猶得暫時看。

”這是元稹地詩。

牡丹雍容華貴,在王維眼裡卻是如此的憂傷,元稹的詩也如王維一般,蘊含憂傷之意,與此情此景大爲不合。

貼兒烈讀書不多,品不出其中的真意,見二人詩興大發,還以爲二人高興,拍掌讚道:“好詩!好詩!”

他的話一落,王爺臉一肅,問道:“貼兒烈,現在正是天寒地凍之季,哪來的百花?你能給真金說說,這些紙花,還有金花是如何得來?”

這話大含問責之意,貼兒烈哪有聽不出來的道理,正要回答,一個洪亮地聲音響起,道:“我知道。

這花都是華夏百姓的民脂民膏!韃子無道,全在這些花中了!”

真金,竇默他們定睛一瞧,一個大漢大步進門,他身後跟着不少大漢,個個一身的驃悍氣息不說,還有濃重的殺機。

在這以外,還有怒氣,不善的眼光看着這些紙花,恨不得立時將其毀壞。

這些大漢人人都不俗,走在頭裡的大漢更是其中的翹楚,真金大爲讚賞,一抱拳道:“在下真金,請問壯士高姓大名?”

大汗濃眉一軒,道:“大宋特種部隊許光漢是也!”

南宋的特種部隊這幾年戰績卓著,名震遐爾,就是蒙古人也是久聞大名,沒想到他們竟然敢來到中原地心臟洛陽,還出現在重兵把守的貼兒烈家裡,這種震憾效果有多大,只要看看竇默張得老大的嘴巴就知道了。

不僅竇默驚得嘴巴張得老大,就是貼兒烈這個久經戰陣的人也是驚呆了,都不知道發號施令把許光漢他們拿下。

真金先是一驚,繼而點頭讚道:“百聞不如見面,南朝的特種部隊真金是久聞大名,許將軍的威名更是如雷貫耳,早盼一見,以慰生平,沒想到竟是成真。

”感嘆一番,問道:“許將軍此來,不知道有何貴幹?”

“殺人!”許光漢只說了兩個字,一下拔出寶刀,一道匹練般地刀光直向真金劈去。

要是這刀砍實了,真金就是有一百條命也別想活,竇默一下擋在真金身前,喝道:“快,保護太子!”

這個王爺不是別人,正是忽必烈的兒子,蒙古的儲君,真金。

第89章 光復大都第7章 伏兵四起第71章 關中一道第59章 狡猾似狐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50章 攻佔松江第65章 李雋遇刺第31章 新技術(中)第10章 敵後戰場(下)第74章 圍殲旭烈兀(中)第22章 連戰皆捷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上)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58章 突出部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28章 連環計第17章 戰爭措施(上)序言第23章 漢奸的末日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22章 議和(下)第44章 誓師北伐第55章 僱傭軍第81章 渡河準備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31章 新技術(中)第80章 直奔日本第51章 夜襲江陰第7章 一網打盡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21章 議和(上)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32章 鄂州惡戰第87章 第二戰場第28章 連環計第66 古剎梵聲第46章 郭侃之謀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51章 西進北上第62章 焦山水戰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27章 意料之外第50章 變生肘腋第62章 世外高人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9章 軍事變革第62章 焦山水戰第48章 各出奇謀第25章 廢除科舉第7章 貴妃柔情(上)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上)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1章 暴虐獸行第46章 郭侃之謀第22章 議和(下)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10章 戰略佈局第77章 復仇火焰第78章 以血止血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58章 奇襲略陽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84章 首戰日本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21章 議和(上)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26章 揚州會戰第39章 壯懷激烈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60章 連環巧計第76章 血債血償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65章 羣星閃耀第33章 喋血江漢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29章 掃蕩淮西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19章 奪氣之戰(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17章 初戰告捷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35章 嚴懲漢奸
第89章 光復大都第7章 伏兵四起第71章 關中一道第59章 狡猾似狐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50章 攻佔松江第65章 李雋遇刺第31章 新技術(中)第10章 敵後戰場(下)第74章 圍殲旭烈兀(中)第22章 連戰皆捷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上)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58章 突出部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28章 連環計第17章 戰爭措施(上)序言第23章 漢奸的末日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22章 議和(下)第44章 誓師北伐第55章 僱傭軍第81章 渡河準備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31章 新技術(中)第80章 直奔日本第51章 夜襲江陰第7章 一網打盡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21章 議和(上)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32章 鄂州惡戰第87章 第二戰場第28章 連環計第66 古剎梵聲第46章 郭侃之謀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51章 西進北上第62章 焦山水戰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27章 意料之外第50章 變生肘腋第62章 世外高人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9章 軍事變革第62章 焦山水戰第48章 各出奇謀第25章 廢除科舉第7章 貴妃柔情(上)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上)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1章 暴虐獸行第46章 郭侃之謀第22章 議和(下)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10章 戰略佈局第77章 復仇火焰第78章 以血止血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58章 奇襲略陽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84章 首戰日本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21章 議和(上)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26章 揚州會戰第39章 壯懷激烈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60章 連環巧計第76章 血債血償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65章 羣星閃耀第33章 喋血江漢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29章 掃蕩淮西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19章 奪氣之戰(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17章 初戰告捷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35章 嚴懲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