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喋血江漢

高達不得不承認阿術的處理極其正確,在當時的情況下,蒙古軍在城頭上沒有與宋軍艦炮對抗的能力,阿術把軍隊收縮到城內準備打巷戰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決策。×?s!尐5說5箼5首發()??只是阿術沒有預料到現在的宋軍和以前的宋軍大不一樣了,去年的嘉興血戰之後,李雋考慮到巷戰是宋軍的一大軟肋曾經不得不中止對伯顏大軍的追擊。

在黃漢的建議下,專門針對巷戰做過努力,不僅僅是開發出了手擲式鑄炸彈,還把巷戰作爲一門重要的技戰術來抓。??因爲李雋以及宋軍將領都非常清楚一點,那就是在未來的大戰中,巷戰將是宋軍的一大挑戰,要收復失地,要北伐中原,巷戰是無法迴避的現實,宋朝丟失的領土實在是太多了,大量的城池必然要通過巷戰奪回。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李雋才把巷戰列爲重要課題,進行鍼對性訓練,使得宋軍的巷戰能力有了飛躍,再加上手擲式鑄鐵炸彈,其威力就大得多了。

等到蒙古軍隊遭到慘重損失之後,阿術方纔明白過來,知道打巷戰不是宋軍的對手,還是把軍隊撤離武昌,利用蒙古騎兵的機動能力,在廣袤的江漢平原上與高達遊鬥。??遊斗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一是蒙古軍隊的騎兵多,可以以逸待勞,快速機動,打準機會打高達一個措手不及;二是使得宋軍最爲犀利的武器火炮無法派上用場。

火炮的威力誰都得承認,地確很猛。??很讓人喜歡,但是火炮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太笨重了,移動不便,機動性太差,打陣地戰自然可以大顯神威,一旦打起運動戰恐怕就派不上用場了。

阿術這個優秀的軍事家很快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把蒙古軍隊撤離武昌,而不是死守武昌。??其人的膽識真的是過人,高達不得不從心裡歎服,道:“阿術這韃子反應真夠機靈地,膽子也不小。??”

高達打了一輩子的仗,作戰經驗豐富之極,知道要是讓阿術跑到平原上去了,和他打野戰地話。??問題就大多了,一接到蒙古軍隊撤退的消息時,立即命令宋軍追擊。

遺憾的是,宋軍是登陸作戰,南宋海軍雖然強大,但也沒有強大到能夠一次性投送十數萬軍隊,登陸的部隊不過三萬人,再加上艦炮不能提供火力支援。??要阻止阿術十萬之衆撤離,談何容易。??因而,阿術的撤離根本就不費事,很快就離開了武昌。

高達雖然痛恨阿術,但他並沒有因此而喪失理智,很是清楚要憑現在上岸的三萬軍隊和阿術十萬之衆對抗沒有取勝的把握。??當機立斷,一面命令後續部隊全力上岸,一面派兵恢復武昌地秩序。

恢復秩序這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這裡的老百姓無時無刻不在盼望朝廷打回來,自然通力合作。??間或有幾個鬧事的,也不過是毛毛蝦,根本就翻不起浪來。

當然,最重要的是派出大量的探子偵察阿術的行蹤。??這點的收效很不錯,朝廷打回來的消息已經夠振奮人心了,老百姓自然是要來通風報信。尐?χ說?箼5?手5?5打ち??是以阿術地行蹤高達是瞭解得一清二楚。??等到軍隊集結到六萬人,馬上出城去追擊阿術。

王靜戎馬一生。??對蒙古人很是瞭解,馬上向高達建議道:“將軍,韃子的騎兵有好幾萬,而我們的騎兵不多,要是打起野戰了,我們又沒有火力支援,勝算不大,是不是等等再說。??”

他說得很有道理,和蒙古人打野戰,能夠戰勝蒙古軍隊的軍隊着實不多,現在的宋軍也不具備這個能力,高達當然清楚這點,捋着白鬍子,道:“怕什麼?韃子也是人,又不會吃人,只要我們敢拼敢打,還怕他個俅。??”

敢拼敢打是一支軍隊制勝的重要因素,卻不是唯一因素,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就是再敢拼敢打,也不見得能夠取勝,王靜忙道:“將軍,我們不是怕,而是實情如此。??一是我們兵力不佔優,再者火炮無法在運動中給我們提供支援,我們沒有了火炮,這仗要打勝難度很大。??”

“這是什麼?這不是火力?”高達把手裡地手擲式鑄鐵炸彈晃晃,根本就不爲所動,道:“這東西多的是,要是不賞給阿術這韃子嚐嚐,老夫就想不通了。??”

手擲式鑄鐵炸彈的優勢在於體輕,便於攜帶,便於使用,正因爲太小使得他的威力大減,在近戰中使用效果不錯,集中使用來對付騎兵的效果也不錯,但是和火炮的威力比起來就差得遠了。

王靜跟隨高達多年,知道這位老將已是鐵了心,無法改變了,只得道:“將軍,讓末將走前面。??”他的意思是他走在前面,要是有兇險也是自己擔着,高達就安全了。??這都是高達英勇善戰,很得部下愛戴之故。

高達哈哈一笑,拍着王靜的肩頭道:“你放心吧,只要我們拖住阿術這韃子,自然會有人來收拾他,包準他跑不了。??”

“誰?”王靜想也沒有想,脫口問道:“將軍,是皇上要來?”以王靜想來,策出無方的李雋要是到來的話,就是十個阿術也是逃不了,一想到這事就是一臉地喜色,彷彿李雋已經到了似地。

拋拋手裡的手擲式鑄鐵炸彈,高達笑嘻嘻地道:“皇上正在爲買這東西沒銀子發愁呢,哪有時間來這裡。??”嘴一撇,道:“就憑阿術這韃子也配皇上親征?你別高看他了。??有老夫一人足矣。??出發嘍。??”不管愣頭愣腦地王靜,一夾馬肚,率先而出。

高達也真是,既然知道李雋在爲沒銀子發愁。??他用起手擲式鑄鐵炸彈一點也不節約,虧他說得出口。

廣袤的江漢平原,一馬平川,是騎兵地天堂,按道理這場追擊與被追擊戰佔上風的是阿術,而不是高達。??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阿術才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放棄武昌。??然而。×?s!尐5說5箼5首發??出人意料的是,佔上風的居然是高達。??這種結果不僅王靜沒有想到,就是阿術也是沒有想到。

高達畢竟是名將,他非常清楚宋軍的優劣,決不會在平原上與阿術打野戰,他地辦法非常的簡單,就是尾隨阿術,但是一定要避免與阿術大戰。??有機會就給阿術一下狠地,敲掉他一部分算一部分,能有多大的戰果就是多大的戰果,決不貪吃,一沾即走。

這種“沾衣十八跌”的打法着實讓阿術頭疼,他原本以爲高達會緊跟他,找機會與他決戰,萬未想到高達居然會出這手。??開始幾天。??阿術也沒在意,到後來他才發覺高達這手給他帶來的威脅很大,大得讓他難以承受,必須得找機會盡快與高達決戰,要不然時間再拖下去他恐怕就要全軍覆滅在江漢平原上。

原因不是別的,而是高達和他兜圈子是最好的宣傳。??江漢平原屬於淪陷區,這裡地老百姓無時無刻不在盼望宋軍打回來,解救他們,高達大軍的到來讓老百姓看到了希望,自然是響應高達的號召“不給韃子一粒糧”“不給韃子一口水”“讓韃子無路可走”。??阿術來了,老百姓就堅壁清野,把能埋的埋了,能藏的藏了,然後躲起來,等阿術走了再出來。

阿術原本指望在運動中獲得補給。??沒想到他居然掉進一個大泥潭裡。??動彈不得,根本就沒法獲得補給不說。??連喝口水都得小心,一個不小心就會中毒,或是喝到倒滿了大糞的髒水。??這種事情,已經不知道發生了多少起,一泓清水,看上去清澈,蒙古軍卒爭着去喝,喝了之後就是毒發身亡。

最讓阿術終生難忘的是,他自己有一次居然喝到給老百姓倒了大糞的髒水,差點把黃膽水都吐出來了。

再者,江漢平原上還有不少失散地宋軍,仍在堅持抵抗,高達一到,他們好象在黑暗中見到了光明,不用說,自然是來投靠這位德高望重的名將,高達對他們是好言安撫,給他們補給,給他們裝備,讓他們吃飽吃好。??收拾了軍心,高達再命令他們去發動百姓,不和阿術合作。??這些軍宋自然是遵之無誤,他們久在這一帶活動,很是熟悉這裡的情況,有他們參與發動的老百姓就更多了,阿術要不倒黴都不行。

阿術方纔意識到現在的江漢平原已經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樣,要是江漢平原是一堆乾柴地話,高達就是點燃乾柴的星星之火,江漢平原很快就燃起反抗蒙古人的燎原之火,阿術是舉步維艱。

萬般無奈的阿術並非沒想過重新佔領武昌城,只是他沒膽。??因爲他得到的情報顯示,現在的武昌城已經是鐵桶一般,不僅長江上停着大量的艦隊,武昌城頭上部署了數百門火炮,他要是敢去攻打武昌城的話光是火炮這一關他就過不了。

要想解決眼下的困境,只有儘早與高達決戰,越早打敗高達越是好,阿術決心一下,立即率軍去追高達。

不與人合作一直是高達的美德,當年不與賈似道合作,弄得賈似道頭大,現在他當然是不與阿術合作了,也不知道他怎麼搞地,突然之間就不見了,好象給蒸發了似地,阿術費了老大的努力連他地影子都找不到。小x說s屋5$5整?5理

阿術發急,對於高達來說那天大的好消息,下令軍隊隱蔽集結起來,再派出小股部隊四處活動,騷擾阿術,弄得阿術頭大。

這一場在江漢平原上上演的追擊與被追擊高達獲得完全的主動權,但是,事情並沒有結束,僅僅是大戰的開始。

一個身材高大的軍官飛馬趕來,急驟地蹄聲驚動值勤的宋軍。??剛想上前攔住他,軍官右手一翻,亮出一面令牌,軍卒認得這是高達的令牌,只得放他進去。

軍官飛馬直去高達的指揮部。??也不知道怎麼搞的,據王靜事後回憶說,這個軍官一到。??高達把其他的人全趕了出去,王靜他們遠遠聽見高達舒心的笑聲從屋裡飄出來。??道:“呵呵,你現在纔來,我等你們等了好久了。??你們來了就好了,阿術這韃子地末日就到了。??”

沒過多久,軍官飛馬而去,高達親自把他送到營門口,直到軍官的身影看不見了才作罷。??王靜描繪高達地表情“高將軍望着軍官的背影。??戀戀不捨,好象一個初戀的情人在送別情人似的。??真搞不懂他這麼大的年紀,怎麼還有這等心情。??”

送走了軍官,高達馬上下令出戰,要在江漢平原上與阿術決戰。

王靜非常清楚現在的情勢,阿術雖然頭大,但他的實力並沒有損耗多少,特別是大量地騎兵部隊仍在。??要是現在和阿術打野戰,憑現在宋軍的實力勝算不是很大,忙向高達建議道:“將軍,阿術這韃子現在是急着與我們決戰,我們掌握了主動權,戰場時間都由我們選擇。??我們可以調些火炮來,給我們提供足夠的火力支援。??”

他不愧是久經戰火考驗的軍官,一語切中要害,宋軍完全可以選擇戰場,也可調動炮兵給阿術以有力殺傷,那樣的話,勝算就大多了。

高達這位名將應該是懂得這個道理,然而他的回答讓王靜差點把眼珠都掉下來了,他說的是:“還要個俅。??有這東西就夠了。??”拍拍手擲式鑄鐵炸彈,好象這種最原始的手榴彈具有神奇地力量。??可以打敗阿術似的。

王靜嘴一張。??還要再說,給高達揮手阻住。??道:“你放心好了,不會有事。??這一戰,我們就和阿術針尖對麥芒,硬碰硬地打一場,看看誰更硬。??”

話說到這種份上,王靜也不好再說了,只得遵命行事。

阿術不得不感嘆高達真的是神通廣大,躲起來的時候說不見就不見了,好象憑空消失了一般。??說出現就出現,好象從天而降似的,一下子就出現在他前面不遠,還是列陣以待,看樣子準備與他決戰了。

決戰,正是阿術最想要的,研究了情況,制訂出一個作戰計劃,馬上下令軍隊開過去,列好陣勢,準備決戰。

阿術騎在馬上,望着陣勢整齊地宋軍,不得不從心裡歎服這一年來宋軍發生的變化真是太大了,大到讓他難以想象的程度。??別的不說,就說這求戰的意志與以往就大不相同,要是在以往,宋軍望見殺氣騰騰的蒙古軍隊就會臉上變色,未戰先怯,雖然不是所有的軍隊都是這樣,至少有爲數不少的宋軍是如此表現。??而現在的宋軍是靜靜地看着蒙古軍隊,眼裡的熱度非常高,阿術這位帶慣兵地名將自然是知道那是因爲宋軍急於求戰之故。

現在地宋軍連番大勝,士氣高昂,銳氣正盛,賞罰分明,令行禁止,再加上軍人的待遇和地位給大幅度提高,已經不再是往日那支在外敵面前屢戰屢敗地宋軍了。

“這是支虎狼之師!”阿術在心裡讚歎,想道:“草原上的雄鷹也不是好惹的,我們就來碰碰,看看誰更強。??”命令騎兵發起衝擊。

高達說的要和阿術硬碰硬,他是說到做到,真的是和阿術打起了硬仗,一點花招都不用,命令宋軍和蒙古騎兵進行對抗,手擲式鑄鐵炸彈鋪天蓋地給扔過去,炸得蒙古騎兵人仰馬翻。??阿術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仍然是不能越雷池一步。

對付手擲鐵炸彈的最好辦法就是衝進身去,和宋軍肉搏,不給宋軍機會就行了。??這種訣竅對於阿術這位名將來說,不會不知道,才命令騎兵輪番衝擊,然而宋軍的反應之快,快得讓他側目,手擲式鑄鐵炸彈不是分散扔出來,而是集中扔出來,一扔就是一大片,鋪天蓋地,還專門往人多的地方扔,蒙古騎兵要不倒黴都不行。

戰爭就是這樣。??你在研究我的弱點,我也在研究你地弱點,李雋知道在很長時間內,蒙古騎兵依然是宋軍最大的威脅,特別是在遭遇戰或是運動戰中與蒙古騎兵對上的話,宋軍得到火炮支援的機會很小,宋軍要是沒有對付騎兵的利器。??勝算就小得多,經過反覆推敲。??覺得把手榴彈集中使用還是對付蒙古騎兵的一個不錯的辦法。??李雋這個主意地確是一個高明的主意,立即得到廖勝功他們地認同,在全軍推行。

間或有衝到近距離的騎兵,宋軍一點也不膽怯,展開肉搏,把騎兵給殺掉。??或者是往馬鞍上硬塞手榴彈,炸他個屍骨無存。

這場大戰就在衝擊與反衝擊中進行。??並沒有什麼花樣,戰鬥呈膠着狀態,誰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取得勝利。??蒙古騎兵一向是蒙古軍隊的利刃,讓人談之色變,宋軍居然能夠抵擋得住,可見宋軍的進步是非常的巨大,高達非常滿意自己軍隊的表現。

戰鬥一直持續下去,堆積的屍體越來越多。??鮮血來不及浸入土裡,匯成小溪,流向低窪處,發出嘩嘩地聲響,成了戰場上一首特別的歌。

阿術不能取勝,一個勁地告訴自己。??他必須要找到另外一種方式,要一舉擊潰宋軍,不斷地審視宋軍的陣勢,宋軍左右兩翼和後背守得鐵桶一般,他根本就沒有機會。

高達是名將,阿術也是名將,這是強者之間的對話,阿術要想在短時間內找到對付宋軍的辦法還真不可能。

一聲驚雷從背後響起,震得大地都在震顫,阿術回頭一望。??臉色一下子就白了。??不是別的,而是因爲一支盔明甲亮的宋軍騎兵從背後殺來。??阿術以軍事家的眼光一眼就看出。??這支宋軍是阿術從來沒有見過地精銳,身材高大之極,好象是鐵塔,個個都是彪悍過人,殺氣騰騰。??軍隊未見,漫天的殺氣已經讓人心悸。

阿術和高達難分勝負,這支宋軍殺到,原本處於平衡的天平會一下子向宋軍傾斜,阿術知道大事不妙,正要命令蒙古軍隊去阻止這支騎兵,高達是一點也不給他機會,大吼道:“阿術,你這韃子聽着,收拾你的人來了。??哈哈!阿術,你這韃子逃不了!”寶刀一揮,衝了出去,宋軍緊跟着他衝殺上來。

殺聲震天,宋軍無不是賽似南山猛虎,虎入羊羣一般,往日裡如狼似虎的蒙古軍卒現在成了砧板上的肉,只有任由宋軍宰割地份。

王靜眼尖,看見那支騎兵隊裡的一個年青軍官,驚喜地尖叫起來:“那不是他嗎?”這個軍官正是給高達當情人送走的軍官,不是別人正是歐軍行。

阿術的大軍在高達和解晉騎兵前後夾擊下,給包了餃子。

要是從空中望去的話,一開始解晉的騎兵是以解晉爲頂點的巨大三角形,無情地楔入阿術的陣中。??再後來,解晉的騎兵展開,變成以解晉爲中點的一道流暢地水線,對着阿術地大軍涌去。??最後,這支鐵血雄師變成洶涌的海潮,淹沒了阿術地大軍。

這是一幅美麗的戰爭圖畫,大地就是這幅圖畫的背景,背景色卻是:一片赤色!

殘陽勝血,高達和解晉並肩而行,大步行走在堆滿了屍體的戰場上,高達拍拍解晉的肩頭,讚道:“好小子,真有你的。??老夫是老了,大宋朝的未來就要靠你們這些年青人。??” wωw_Tтkā n_C〇

解晉笑道:“高將軍言重了。??鮮血是高將軍最好的見證!”右腳跺下去,飛起一朵美麗的血花,格外絢麗。

臉色慘白的阿術急急忙忙地奔走,他的後面殺聲震天,一支宋軍飛也似的趕來,吶喊道:“活捉阿術!”

對於阿術來說,今天是他這輩子最爲倒黴的日子,打了敗仗不說,還給宋軍追得落荒而逃,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回頭望了一眼如狼似虎追來的宋軍,飛馬而逃,向北方奔去。

逃跑中的阿術感慨萬端,曾幾何時,他豪言“佔領南朝的土地!賞給草原上的雄鷹作牧場!”現在,他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他的大軍已經給解晉的騎兵無情地碾成了碎片。

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62章 焦山水戰第30章 賊船第62章 焦山水戰第8章 運籌幃幄(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26章 揚州會戰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28章 連環計第49章 揮師洛陽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62章 焦山水戰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72章 逼降漢軍第55章 僱傭軍第50章 變生肘腋第40章 針鋒相對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57章 郭侃受命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80章 直奔日本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78章 出兵東瀛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35章 皇城激戰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71章 關中一道第46章 還我河山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59章 長江水道第75章 渡江北伐第59章 長江水道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37章 臨安解圍(上)第28章 連環計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67章 無處可逃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23章 威行列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12章 開發廣州(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85章 威震東洋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26章 航海時代(上)第47章 駕臨劍閣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22章 議和(下)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65章 李雋遇刺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21章 議和(上)第22章 議和(下)第15章 英雄歸來第64章 渭水軼事第44章 誓師北伐第5章 巧妙應對第36章 援助非洲第40章 針鋒相對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1章 政治黑手第85章 威震東洋第84章 首戰日本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67章 無處可逃第49章 戰火重燃第68章 宮闈秘情第68章 合圍汴京第90章 忽必烈之死
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62章 焦山水戰第30章 賊船第62章 焦山水戰第8章 運籌幃幄(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26章 揚州會戰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28章 連環計第49章 揮師洛陽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62章 焦山水戰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72章 逼降漢軍第55章 僱傭軍第50章 變生肘腋第40章 針鋒相對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57章 郭侃受命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80章 直奔日本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78章 出兵東瀛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35章 皇城激戰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71章 關中一道第46章 還我河山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59章 長江水道第75章 渡江北伐第59章 長江水道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37章 臨安解圍(上)第28章 連環計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67章 無處可逃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23章 威行列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12章 開發廣州(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85章 威震東洋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26章 航海時代(上)第47章 駕臨劍閣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22章 議和(下)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65章 李雋遇刺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21章 議和(上)第22章 議和(下)第15章 英雄歸來第64章 渭水軼事第44章 誓師北伐第5章 巧妙應對第36章 援助非洲第40章 針鋒相對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1章 政治黑手第85章 威震東洋第84章 首戰日本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67章 無處可逃第49章 戰火重燃第68章 宮闈秘情第68章 合圍汴京第90章 忽必烈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