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式科技(下)

文天祥以非常沉痛的口吻給李雋解釋起來:“皇上有所不知,這是張世傑在焦山一戰給回回炮放火燒掉水軍後親身犯險,潛入韃子營中偷取了圖紙,我們是按照圖紙生產的。當時,皇上還在昏睡中,是以並不知道這事。”

對於回回炮,文天祥他們的心情是複雜的。正是這回回炮演繹了一段歷史悲劇。蒙古人攻打襄樊幾年都打不下來,忽必烈下令到波斯調造炮專家到大都造炮。阿瓦老丁和亦思馬因奉命來到大都,造出了回回炮。首戰樊城,幾乎把樊城夷爲平地,牛富將軍戰死。再戰襄陽,第一炮就轟掉譙樓,呂文煥給嚇破了膽,出城投降,拱手把襄樊這座北方的門戶送給了元朝。蒙古大軍正是從襄樊出發,開始了向臨安的推進,到焦山又是回回炮大展神威摧毀了南宋水軍,張世傑損失了十三萬大軍。李雋對文天祥他們的心情是理解的。

對於自己昏睡幾個月一事,李雋知道無法向文天祥他們解釋,也不言及,道:“你們還有多少武器?都拿出來給我們看看。”

“遵旨。”黃永善領旨。不等他吩咐,軍器監丞帶着幾個士卒去拿了一個竹筒出來,黃永善接過,道:“皇上,這是我們改進後的火箭。在竹筒裡裝上火葯,再把火箭裝上去,點燃引信,火箭就射出去了。”

宋朝的土製火箭李雋是早有耳聞,很感興趣地接過來,仔細瞧了瞧,就是一個竹筒多了幾個便於發射的設計而已,在現代人眼裡看來簡直就是土得掉渣,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但是黃永善這個古人卻興奮得很,滔滔不絕地介紹起這種改進型號火箭的長處。

黃永善一副得意狀,李雋也不好說破,只好不情願地當一回好人,任由他解說。等到黃永善解說完了,李雋道:“射一支來看看。”

黃永善領旨,把火箭遞給一個士卒,士卒接過往竹筒裡填上火葯,再把箭裝上,點燃引信,一團白煙冒過,一道火光划着弧形在天空飛行,射到一百五十步外的一棵樹上。

“好好好!”高達,文天祥和趙僉一齊叫好。高達興奮地說:“這可比我們原來用的射程遠了五十步以上,你小子就知道藏私,不拿出來給我們用。”

“高將軍,你不知道,我們才改進完成,還沒來得及投入生產,哪裡有多少。”黃永善怕給高達抓住小辮子,忙着解釋。

“好什麼好,只比煙花好看點,一點威力也沒有,要想投入實戰,路還長着呢。”李雋心裡如此想,還不得不裝出一副驚喜的樣子,讚揚了黃永善幾句,問道:“白煙這麼大,你們是不是用的三三開配的火葯?”宋代時的火葯白煙大,殘渣多,很不好使。

在黃永善的記憶裡,宋度宗只知道整日裡尋花問柳,出入青樓找女人,根本就沒有技術天賦,哪裡知道配方,乍聽李雋說出配方,心裡很是驚訝,道:“皇上聖明。正是三三開。”

李雋明白他的心思,也不點破,道:“我這裡有一個配方,你去試試看,能不能用。硝石七成五,硫磺一成,木炭一成五。”(按:在古代,火葯的配方几乎是三三開,相差不大,直到十六世紀開始,火葯的配方纔基本確定下來,大約是七成五硝石,硫磺和木炭的比例是一樣一半。到了近代,才最終確定成李雋說的配方。

硝石的作用是產生氧氣,促進燃燒。硫磺的作用是降低燃點,當然硫磺也能燃燒,產生二氧化硫氣體。木炭是用來燃燒的,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之所以使用過量的硝石,是爲了產生過量的氧氣,燃燒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

按照宋代的配方,由於硝石不足,沒有足夠的氧氣,導致不充分燃燒,因而殘渣多,白煙大。現代配方的好處在於能夠充分燃燒,煙霧小、殘渣少,相應的威力也大了許多。)

李雋的話就是聖旨,黃永善雖是不信,也不敢不遵,忙帶人去忙活,不多一會兒就配好了,指揮士卒往竹筒裡裝填。

“裝那麼多,還不炸膛啊。”李雋心裡如是想,道:“別太多了,減半,對,再減點,一半的一半就行了。綁在竹杆上,不要用人拿,人走遠點。”在李雋的指點下,士卒好不容易完成,把火箭綁在樹上。

只裝了原來用葯量的四分之一,能不能有原來的那樣的威力,高達是一萬個不相信,要不是李雋專心致志地指點士卒操作,早就問出來了。李雋的話音一落,高達馬上就提出疑問,道:“皇上,才裝那麼一點,我看是不成,還是多點。”

高達所言,文天祥等人心中所想,都期待地看着李雋,希望他改變決定。

“再多點,想把人炸死啊?”李雋心裡如此想,嘴上卻道:“好了,點火吧。點了就旁篇,不要站在樹下,當心給炸着。”

士卒點燃引信,撒丫子就跑,高達嘴一撇,不屑一顧地道:“真沒種,這有什麼好怕的?還是不是個男人?摸摸你褲襠,有沒有那玩…”他的話聲給一聲驚逃詔地的響聲打斷了,吃驚地看着一團火光閃過,並沒有期待中的火箭劃過天空的美麗曲線,倒有樹枝掉在地上發出的響聲。

正如李雋所料,真的是炸膛了,箭矢給炸成了數截不說,還把一根酒杯粗細的樹枝給炸斷了。這種威力不要說文天祥、高達和趙僉三人沒有見識過,就是專心研究火箭的黃永善也是沒有見過,個個驚得象只呆頭鵝傻乎乎地站着。

過了好一陣子,一片歡呼聲響起,出自在場衆人之口。

“太好了,我們就這樣配。”黃永善興奮地說道,繼而不無遺憾地道:“我們到哪裡去找比竹筒更牢固的東西?”

“這好辦。”李雋才說了一半,就給黃永善打斷:“皇上,你有什麼好辦法?快說。你說,我做。”心夠急的。不僅他急,文天祥他們哪一個不是很急?盯着李雋直瞧,巴不得李雋馬上說出答案。

李雋非常理解他們,笑笑說:“火箭嘛,就不用造了。這東西沒什麼用處。”

他的話實在是太驚人了,就連一向心直嘴快的高達都驚訝得半天說不出話,還是文天祥愣了一愣才道:“皇上,是不是有更好的辦法?”

李雋點頭說:“對付蒙古騎兵,我倒是有一個辦法。”

高達馬上就說:“皇上,你快說。”

“在這裡說不太清楚,還是到裡面去說吧。”李雋大步一邁走在頭裡。高達一跺腳,道:“哎呀,急死人了。什麼地方不好說,還到裡面去。”小跑着跟了上去。

滿足您不同的讀書需求!

第61章 炮擊安慶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52章 伏兵四起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31章 細菌戰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73章 關中父老第13章 會師昆明第6章 斷然收網第10章 敵後戰場(下)歷史與小說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89章 光復大都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16章 亂臣賊子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54章 危機重重第77章 復仇火焰第36章 援軍到來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51章 夜襲江陰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1章 暴虐獸行第59章 長江水道第57章 郭侃受命第89章 光復大都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66 古剎梵聲第36章 十萬火急第35章 嚴懲漢奸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3章 叩闕事件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30章 賊船第7章 伏兵四起第21章 絕密武器(下)第68章 宮闈秘情第45章 揭竿而起第11章 全面改革第32章 鄂州惡戰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10章 臨安新貌第54章 郭侃入伏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31章 光復蘄黃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67章 另類研究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16章 亂臣賊子第3章 悲慘人生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16章 亂臣賊子第35章 皇城激戰第26章 揚州會戰第89章 光復大都第67章 再戰郭侃第9章 權臣伏誅(上)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65章 會師汴京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51章 西進北上第14章 大軍入川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71章 關中一道第58章 突出部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28章 地底之謎第23章 威行列國第42章 遠洋艦隊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53章 壯哉!柳河子第75章 渡江北伐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9章 權臣伏誅(上)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10章 臨安新貌第46章 郭侃之謀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9章 軍事變革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57章 郭侃受命第28章 多情皇后(中)
第61章 炮擊安慶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52章 伏兵四起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31章 細菌戰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73章 關中父老第13章 會師昆明第6章 斷然收網第10章 敵後戰場(下)歷史與小說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89章 光復大都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16章 亂臣賊子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54章 危機重重第77章 復仇火焰第36章 援軍到來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51章 夜襲江陰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1章 暴虐獸行第59章 長江水道第57章 郭侃受命第89章 光復大都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66 古剎梵聲第36章 十萬火急第35章 嚴懲漢奸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3章 叩闕事件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30章 賊船第7章 伏兵四起第21章 絕密武器(下)第68章 宮闈秘情第45章 揭竿而起第11章 全面改革第32章 鄂州惡戰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10章 臨安新貌第54章 郭侃入伏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31章 光復蘄黃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67章 另類研究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16章 亂臣賊子第3章 悲慘人生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16章 亂臣賊子第35章 皇城激戰第26章 揚州會戰第89章 光復大都第67章 再戰郭侃第9章 權臣伏誅(上)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65章 會師汴京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51章 西進北上第14章 大軍入川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71章 關中一道第58章 突出部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28章 地底之謎第23章 威行列國第42章 遠洋艦隊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53章 壯哉!柳河子第75章 渡江北伐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9章 權臣伏誅(上)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10章 臨安新貌第46章 郭侃之謀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9章 軍事變革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57章 郭侃受命第28章 多情皇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