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戰略佈局

“勝利固然是好事,但是爲了勝利,我們也負出了沉痛的代價,朝庭現在面臨着財政困難,國庫已經空虛,很難再繼續支撐下去,但是,爲了光復中原,必須支撐下去。×?s!尐5說5箼5首發()??另外,我們還面臨着兵員緊缺,從更深遠考慮,我並不打算現在就徵兵,把孩子們送上戰場。??”李雋繼續向他們進行形勢分析,道:“這些都是我們現在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對於國庫空虛的問題,主要是因爲貪污成風,本該歸於國庫的銀子卻給貪官們黑進了腰包,這個問題馬上就要處理。??我大致估算了一下,要是把這些銀子收上來的話,勉強夠我們使用。??”

頓了頓,道:“我相信我們會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勝利,但是,我們還沒有做好準備。??這準備不僅僅是軍事上,也有內政上的,我們現在的內政坦率地說讓人無法接受,冗官冗員,人浮於事,辦事效率極低,要想依靠現在的內政去治理我們光復的地區,無異於癡人做夢。??”

人們都喜歡看戰爭,但是一場戰爭背後的工作有多少又有幾人知道?先不說軍隊的消耗就夠讓人忙的了,當一個地方光復後還要去治理,還要派人去管理,這就需要很多人手。??別的不說,看看一九四九年解放軍渡過長江,進軍南中國的時候,曾經派了多少幹部前去管理,要是沒有這些人去管理,佔領了反而可能會造成無政府狀態,增添更大的麻煩。

可能有人會說。??可以採取軍管制,軍管制僅僅是一種特別措施,最終還是要走向文官制。??而南宋地政府機構恐怕是中國歷史上行政效率最低下的政府了,冗官冗員多得要命,人浮於事。??套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上班玩,坐在那裡可以拿薪水。??卻不做事。

李雋非常明白,依靠現在的政府去管理光復的地區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再說。??戰後重建需要大筆資金,可現在南宋國庫都快見底了,哪裡拿得出錢來,要是沒有這筆資金去啓動的話,戰後重建要是給拖下去,倒黴地仍然是老百姓。

二戰後,爲了重建歐洲。??美國啓動了著名的“馬歇爾計劃”,大筆資金到位,歐洲才得以迅速恢復過來。??可以假設,要是沒有美國人地資金,歐洲會這麼快恢復過來嗎?答案是非常明顯的,那是不可能。

要是沒有資金去重建,要是不能建立一個有效的政府去管理這些光復地區,一個非常明顯的後果就是匪盜叢生。??老百姓會苦不堪言。

對於南宋的現狀,就是李雋不說,李庭芝他們也不會不明白,盡皆默然。×?s!尐5說5箼5首發

“你們也不要太悲觀,事情雖然嚴重,也不是沒有辦法。??我們修好內政就是了。??”李雋安慰他們。

李雋的表現讓人無話可說。??他如此說自然是智珠在握了,高達捋着白鬍子,笑mimi地道:“皇上這話,臣愛聽,臣愛聽,臣很愛聽。??”瞧他那模樣,彷彿聽評書的聽衆聽到高興處一樣享受。

高達地話引來一片輕笑聲。

“高將軍,你高興得太早了,我還是要說不好聽的。??”李雋有點不喜歡做好人,笑言。??走到地圖前。??道:“你們可以看看,現在的朝庭名義上擁有廣大的地區。??實際上能夠號令僅的地方卻很是有限,江南,嶺南,江西,四川部分地區而已,淮東,淮西極其不穩。??一句話,朝庭現在擁有的僅僅是半壁江山的半壁江山,我們要想憑這半壁江山的半壁江山去完成光復大業,擔子也太沉重了些。

“我想了幾天,我認爲我們現在應該調整戰略進攻方向,暫時不北伐中原,把主攻方向定在這裡,四川。??”

李庭芝,廖勝功,柳河子和鄭靜和相互望了一眼,輕輕點一下頭,心裡想地是:“果然不出所料,這就是皇上要求成立山地師的原因。??”

李雋接着道:“我決定五路出兵,淮東淮西自然是要出兵,趁蒙古人大敗之際,在短期內無法南下爭鋒之際一舉穩定淮東淮西局勢,於朝庭有莫大好處,無論如何也不會放棄。

“淮東穩定之後,揚州之兵直接北上,光復山東,建立必要的港口,爲海軍從海上運輸補給物資準備好御貨的碼頭,這就由趙良淳將軍指揮。??”

趙良淳軍事才幹不凡,由他來指揮淮東戰事,不會有問題,衆人自是無話可說。??這一來,李庭芝這個一直在淮東地區活動,對這裡非常熟悉的人又將如何安排呢?衆人心裡不解,很是好奇地看着李雋。

李雋明白他們的心思,道:“祥甫另有任命。??淮西一路,仍由張世傑負責,等穩定好淮西之後,向西發展,穩定蘄黃之地,從漢水而上,做好攻打襄陽地準備。??”

襄陽二字對於宋人來說那是個敏感字眼,李雋的話音一落就傳來格格的咬牙聲。??正是從襄陽開始,蒙古大軍開始了向南推進的大進軍,戰禍不斷,高達他們自然是氣憤難平。

高達噌的一下站起來,道:“皇上,臣願意去攻打襄陽。尐?χ說?箼5?手5?5打ち??”

高達是德高望重的名將,按理說沒有人能和他搶,這次不例外,黃漢,解晉,趙僉也是猛地一下站起來,道:“皇上,就讓臣去吧。??”

“都坐下,仗有得你們打。??”李雋招手要他們坐下,接着道:“襄陽城牆高厚堅固,易守難攻,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打下來的,我估計要打下襄陽沒有一兩個月時間是辦不到的。??高將軍熟悉郢漢之地,就由你去負責這裡的戰事。??阿術仍然在這裡活動,殲滅阿術地軍隊就是高將軍地任務。??”

高達有點不情願。??以商量地口吻道:“皇上,能不能讓臣和張世傑調換一下,張世傑也熟悉這裡的情況啊。??”

李雋一點商量地意思也沒有,道:“張世傑對淮西情況很是熟悉,你自認爲能有他熟悉嗎?”這是大實話,這些將領中張世傑對淮西是最熟悉的,要是他不去淮西。??還能有誰?高達張大了嘴巴說不出話。

“君玉仍然回到四川,指揮四川的軍隊。??把在四川地蒙古軍隊全殲。??”李雋左手按在地圖上的四川位置,道:“這次,君玉可以放心,你手裡地兵力將會給大大加強,我初步決定向四川增兵二十萬。??山地師也全部部署在四川,供你調度。??”

盼望朝庭增兵,張珏不知道盼望了多少個日日夜夜。??都沒有盼到,沒想到今天竟是盼到了,這些年的辛酸苦辣一下子全涌上了心頭,激動得眼裡流出了眼淚,蹭的一下站起道:“遵旨。??”話一說完,雙手捂面嗚嗚地低泣起來。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這是人們熟知的一句話。??其實應該是隻是未到激動時。??張珏是一個鐵錚錚的軍人,這些年苦苦支撐四川局勢,最想的就是朝庭給他增兵,把盤踞在四川的蒙古軍隊打垮,可是朝庭不要說增兵,就是一粒米也沒有給他過。??李雋一下子給了他二十萬軍隊,他能不激動嗎?

對於他地心情,衆將感同身受,眼裡噙着淚花。

坐在他旁邊的高達輕輕拍着他的背,安慰道:“君玉,你放心好了,這次,包準一個韃子也跑不了。??君玉,聽老夫的,把你的刀子磨利點。??對着韃子的狗頭猛砍。??一刀一顆人頭,那才叫來勁。??”

張珏點了點頭。小x說s屋5$5整?5理??坐了下來。

李雋接着道:“君玉,你要知道,這五路里面你的任務是最重的,不僅要把四川地蒙古軍隊殲滅,還要從四川西部,從大渡河的源頭進軍,進入大理,把在大理的蒙古軍隊也要殲滅掉。??”

張珏一下站起來,信心十足地道:“皇上請放心,臣一定完成任務。??”

李雋招呼張珏坐下,道:“君玉放心,你不是孤軍奮戰,我給你留了一路援軍。??這路就由黃漢將軍率領,從這裡進入貴州,先攻佔邊境,以防蒙古軍隊向境外逃躥,然後揮師大理,與君玉在大理會師。??”

黃漢善長步兵,貴州大理(主要是現在的雲南省)多山,那是步兵的樂園,再加上山地師,蒙古人想逃都沒得逃。

李雋的話才一落,李庭芝他們一下子站起來,以十二萬分欽佩地心神說道:“皇上聖明!臣等佩服!”

他們說佩服不是拍馬屁,而是李雋如此佈局着實高人一等,由不得他不佩服。??中國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戰略對話”,備受後世推崇。??一個是諸葛亮獻給劉備的“隆中對”,另一個是李泌獻給唐肅宗的平定“安史之亂”的戰略,由於唐肅宗急於收回西京,沒有采納他的建議錯失了短期內平定安史之亂的良機,才一打就打了八年,要不是叛軍內部不和,發生了弒逆事情的話,還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間。

李雋這一戰略比起這兩個著名的戰略絲毫不遜色。??現在的情況是不是在長江以南沒有蒙古軍隊,而是在江南沒有蒙古軍隊,長江以南盤踞着大量地蒙古軍隊,要是李雋地計劃實現,可以肯定地說長江以南沒有蒙古軍隊不說,還把大片富饒的土地收回來,人口急劇增加,稅收兵員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得到這些地方後,不要說北伐中原,就是向大草原進軍都不會有問題。

淮河流域是從春秋時期地楚國開始開發,到了宋代已經是開發程度極高,土地肥沃,人口衆多,歷來爲朝庭的重地,只是這些年遭到蒙古人的進攻造成混亂,大量的老百姓逃難,人口銳減,田地荒蕪,這個本是朝庭的錢袋子的重地一下子沒有錢了,這也是造成朝庭財力吃緊的一個重要原因。

要是把這裡穩定下來,採取措施。??讓老百姓復業,不需要多少時間又會復現昔日盛況,錢袋子功能又會出現,大量的稅收就會進入國庫,國庫充盈。

再說,山東之地也是富饒之地,猶其是山東半島更是富得流油。??要是拿回來地話,無異於又多一個錢袋子糧倉。

山東在古代是東夷之地。??是不毛之處,對山東進行開發的第一人是一個大名鼎鼎的歷史名人,一說出他的名字朋友們肯定會發笑,他就是“只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直鉤釣魚的姜子牙。??姜子牙是個著名的軍事家,著名的謀略家。??著名地戰略家,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著名地玄學家,後世好多玄乎其玄的事物都和他有關係。

他輔佐周武王滅了商紂王,給分封到山東,他一到這裡就遇到當時的野蠻人來和他搶土地,以他傑出的軍事才幹,野蠻人自然不是對手。??很快就給他收拾了。??在他的治理下,山東之地纔得到開發,他的後人一直延續他的遺策,直到被田氏取代。??著名地齊桓公也是他的後人,全名是姜小白。

姜太公的封地主要在山東半島上,山東還有一個著名的歷史人物的封地也在這裡。??他就是會解夢的周公。??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姓姬名旦,他的歷史功績不在姜太公之下,“負成王會諸侯”,建洛陽,設定禮制,對中國地影響幾千年,至今還在。

有一句話說的“讀孔孟書,識周公禮”,這個周公就是他。??他制定的禮制影響實在是太深遠了。??有不滿儒家的人罵孔孟。??其實應該罵周公纔對,孔孟只不過背了黑鍋。

孔廟在曲阜。??人們以爲山東的歷史名人就是孔子,其實孔子,姜太公和周公三人都是山東名人。

一旦拿下淮西,向西發展,溯漢水而上,收復襄陽這個讓宋人傷痛的地方也就是順理成章地事情了。??收復了襄陽,又把北大門關上,南宋面臨的戰略態勢將會大爲改觀,就是維持現狀也會盡復舊觀。

蘄黃之地也是一個錢袋子,阿術正是看中了這點才盤踞在這裡不去。??伯顏大軍的補給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在這裡籌措的,要是拿回來,這個錢袋子不是又多一個嗎?

說起四川,人們首先就想起李白的名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其實李白太過誇張了,四川是盆地,四周都是山沒錯,道路也沒有李白說的那些難走,成都平原一馬平川,沃野千里,是何等的肥沃。??只要掉一粒種子,不需要人去管理,去施肥,苗子也會長得非常的好,比起江南之地一點也不遜色。

成都平原自古就是膏腴之地,是著名的糧倉,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秦國太守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引岷江灌溉後更是肥得流油,這個錢袋子比起江南之地來說絕不差。??而且這裡地人口衆多,自成一國都沒問題,要是不拿回來,那還得了。

可以這樣說,秦國統一中國,成都平原地功勞很大。??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先是採取向東防守,向西進攻策略,把西戎給兼併了,得其民以戰,得其地以耕,是以沒多少時間就強大起來了,再與山東六國爭霸。??後來,秦國又把巴蜀之地兼併了,得到成都平原,實力一下子增強了不少,原因就在於成都平原太富饒了。

成都平原和關中平原成了秦國統一中國的基地,要是沒有成都平原,秦國地統一戰爭能不能那麼順利很難說了。

李雋熟知史實,知道成都平原的巨大作用,經過深思之後決定向四川大舉增兵,把盤踞在四川的蒙古軍隊殲滅掉,治理好成都平原,無異於又多一個江南,這一東一西兩江南對朝庭的好處有多少,用光所有的詞彙來形容也不爲過。

自從蒙哥推行大迂迴戰略以來,當時的大理,主要是現在的雲南省給忽必烈征服,一直處在蒙古的控制中。??雖然當時的雲南開發程度不高,不如四川富饒,但是李雋決不會除惡不盡,自然要趁機拿下來,以免王師再勞。

肅清了四川,雲南,貴州之地的蒙古軍隊,得到西南三省之助,朝庭的實力幾乎可以提升一倍,人口大量增加,國庫不會有問題,其中的好處任誰都看得出來,廖勝功他們想不佩服李雋這一招妙棋都不行。

李雋作爲優秀的戰略大師,他的眼光已經盯在地圖上的關中之地,對張珏道:“君玉,你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拿回四川,平定大理以後,揮師北上,翻越秦嶺,兵出略陽也好,走韓信當年的舊路出陳倉也好,或者是效仿諸葛亮出祁山也好,你根據情況酌情處理就是:進兵關中,把關中拿下來。??”

關中的重要性,已經在前面有所交待了,不再在這裡重複。??關中是周的發跡之地,秦國統一中國的根本所在,西漢隋唐定都之處,東有崤函之險爲之固,南有秦嶺爲之屏障,西有大山,北有羣山,是中國歷史上最爲有名的形勝之地“四塞之國”。

沃野千里,良田萬頃,人口衆多,民風驃悍,要糧有糧,要錢有錢,要兵有兵,著名的“關中大漢”是優秀的軍人。??一句話:這裡要什麼有什麼。??同時,兵出潼關,直逼洛陽,揮師中原,可以直撲汴京,在現階段,在下階段的作戰中,其戰略意義都是難以言喻的。

張珏蹭的一下站起來,信心十足地道:“皇上請放心,臣一定拿下關中!”

就是在蒙古沒有遭到慘敗之前也拿這些地方沒有辦法,大敗之後忽必烈肯定會集中力量守住中原這個根本之地,對於淮東淮西四川這些地方無法顧及到,要拿下這些地方用不了多少時間,這是事半功倍之事,千載難逢之良機。

一旦李雋的戰略實現,南宋就從現在的半壁江山的半壁江山一下子躍升爲半壁江山,幾個錢袋子糧倉又回來了,實力肯定是驟然提升數倍。??到那時,不要說北伐中原,就是攻打大都,出兵蒙古大草原,遠征上都沒有問題!

第14章 大軍入川第64章 渭水軼事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58章 難解玄機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69章 運籌幃幄第9章 軍事變革第67章 另類研究第60章 席捲淮西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42章 遠洋艦隊第37章 大都血戰第36章 十萬火急第44章 誓師北伐第22章 淮西兵變(下)第31章 細菌戰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3章 叩闕事件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31章 新技術(下)第58章 突出部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37章 大都血戰第34章 戰略轉折第7章 一網打盡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83章 渡河之戰第60章 席捲淮西第1章 暴虐獸行第38章 醫學奇才第9章 軍事變革第2章 威振異域第31章 細菌戰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57章 突圍之戰第67章 無處可逃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69章 光復汴京(上)第83章 渡河之戰第15章 英雄歸來第16章 重建計劃(上)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11章 百姓擁戴(下)第27章 鐵血雄師第23章 漢奸的末日第50章 變生肘腋第54章 危機重重第13章 增兵四川第24章 亡國之君第50章 懲漢奸詔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31章 新技術(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48章 各出奇謀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50章 攻佔松江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33章 計中計第18章 城頭罵賊(下)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10章 敵後戰場(中)第58章 奇襲略陽第31章 細菌戰第23章 威行列國第50章 懲漢奸詔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85章 威震東洋第22章 淮西兵變(下)第16章 亂臣賊子第51章 西進北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57章 郭侃受命第41章 御駕親征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33章 計中計第56章 困獸之鬥第7章 伏兵四起第43章 建設寧波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10章 臨安新貌第23章 特種作戰(上)第27章 意料之外第20章 經濟對策(上)
第14章 大軍入川第64章 渭水軼事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58章 難解玄機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69章 運籌幃幄第9章 軍事變革第67章 另類研究第60章 席捲淮西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42章 遠洋艦隊第37章 大都血戰第36章 十萬火急第44章 誓師北伐第22章 淮西兵變(下)第31章 細菌戰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3章 叩闕事件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31章 新技術(下)第58章 突出部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37章 大都血戰第34章 戰略轉折第7章 一網打盡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83章 渡河之戰第60章 席捲淮西第1章 暴虐獸行第38章 醫學奇才第9章 軍事變革第2章 威振異域第31章 細菌戰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57章 突圍之戰第67章 無處可逃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69章 光復汴京(上)第83章 渡河之戰第15章 英雄歸來第16章 重建計劃(上)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11章 百姓擁戴(下)第27章 鐵血雄師第23章 漢奸的末日第50章 變生肘腋第54章 危機重重第13章 增兵四川第24章 亡國之君第50章 懲漢奸詔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31章 新技術(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48章 各出奇謀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50章 攻佔松江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33章 計中計第18章 城頭罵賊(下)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10章 敵後戰場(中)第58章 奇襲略陽第31章 細菌戰第23章 威行列國第50章 懲漢奸詔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85章 威震東洋第22章 淮西兵變(下)第16章 亂臣賊子第51章 西進北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57章 郭侃受命第41章 御駕親征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33章 計中計第56章 困獸之鬥第7章 伏兵四起第43章 建設寧波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10章 臨安新貌第23章 特種作戰(上)第27章 意料之外第20章 經濟對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