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焦山水戰

我知道,朋友們熟讀三國,我先考朋友們一個問題,就是孫權的都城是哪裡?朋友們會毫無困難地回答說是現在的南京,這沒錯。小x說s屋5$5整?5理()??我要是接着再問朋友們一個問題,就是孫權在定都南京以前,在從蘇州遷出後曾在哪裡定都過?恐怕知道的朋友就不多了。

這問題的答案是鎮江,也就是有名的京口。??最早建設鎮江的是兩千五百年前春秋時期的吳國。??鎮江有北固山,金山,焦山三山。??三山各有勝長,金山綺麗,焦山雄秀,北固山險峻。??說起金山的歷史和神話故事,人們就會想到《白蛇傳》裡白娘子水淹金山,著名的梁紅玉擂鼓戰金山。

至於焦山,知道的人也許不是太多,就在一年前,這裡曾經發生過一場大戰,張世傑率領南宋一萬多艘戰船在這裡進行殊死搏殺,最後給阿術,張弘範,布伯,董文炳合力打得大敗,損失十幾萬大軍,把南宋幾乎所有的水軍都在這裡損失掉了。

時間才僅僅過去了一年,在焦山下又會有一場大戰。??這次,交戰的雙方依然是蒙宋水軍,蒙古一方的水軍已不再是由阿術統帥,而是有一年前參與過焦山水戰的董文炳指揮。??南宋一方迎戰的不是張世傑,而是鄭靜和。

一縷柔和的陽光從地平線上升起,新的一天已經開始。

和董文炳水軍追逐了三天的鄭靜和艦隊仍然在和敵人進行追逐比賽。??遠遠望見宋軍地主力艦隊正在焦山下行駛,鄭靜和下令不用理睬緊跟而來的董文炳水軍。??全速退入主力陣裡,從補給船上匆匆補給了炮彈,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

在鄭靜和的指揮下,宋軍把炮船集中在一起,一尊尊大炮好象猛獸一般,虎視眈眈蒙古水軍。??鄭靜和是個天才的指揮官,深知集中使用力量的好處。??又把四百艘蒸汽船編組在一起,準備利用蒸汽船航速快的特點進行穿插、騷擾、牽制。

遠遠望見宋軍地艦隊。??董文炳以行家的眼光一眼就看出,宋軍地實力遠遠沒有他強大,他擁有絕對優勢兵力,完全可以象一年前打敗張世傑一樣打敗鄭靜和,一抹得意的笑容出現在嘴角。??此時的董文炳絕對想不到,這場大戰遠出他的意料,吃了敗仗的是他。??而不是鄭靜和,到時他哭都沒得地方去,除了向閻羅王哭訴外,別無去處。

“一個乳臭未乾的娃娃,也想和我爭鋒,不知道薑還是老的辣這句話嗎?”董文炳冷笑着道:“傳我將令,所有船隻分成左中右三隊,左右各三千艘。小x說s屋5$5整?5理??掩護中路,其餘地跟我上,衝進敵陣中,跳上船去進行肉搏戰。??”

在上一次焦山大戰中,董文炳就是用這種辦法突破了張世傑的陣勢,把張世傑的攻勢死死壓制住。??今天,他想來個合掌文章,在相同的地點用相同的方式打敗鄭靜和,再度續寫他的輝煌。

在董文炳的指揮下,蒙古水軍呈三角形,也可以說象個楔子,中路突出,左右兩翼緊跟其後,對準宋軍的陣勢推進。

望着陣勢整齊地水軍,董文用笑道:“大哥。??過了今天。??我們又會多一個勝仗。??上次,大功都給阿術搶了。??這次,這大功只屬大哥一個人,小弟先預祝大哥成功了。??”

董文信也跟着笑道:“是啊,大哥,這功勞可大得很。??”

“你們呀,也別想着給我戴高帽子,哪有仗還沒有打就先想着勝利的事情。??”董文炳笑着說,瞧他那模樣,哪裡是在謙虛,純粹就是一副理該如此的樣子,笑得眼睛都快成一條縫了,看着越來越近的宋軍,道:“今天是黃道吉日。??”

董文炳的想法很好,就是太一廂情願了,他的對手是鄭靜和,天生地海軍將領,比張世傑更善於打海戰。??再者,現在的南宋水軍數量雖然少於他,質量上卻比一年前好得多,不僅僅是戰船的質量有了質的進步,還在於南宋軍人的地位提高了,軍官的素質提升了,整體戰鬥力大爲提高。

“孫子說排兵佈陣要象常山之蛇率然,要能前後呼應,攻其首則尾到,攻其尾則首到,攻擊中間則首尾皆至,董文炳這陣勢乍見之下首尾兼顧,其實是哪裡也不能兼顧。??”鄭靜和笑對他身邊的王盟將軍說道。

王盟雖是久在水上行走的老水軍將領,就是看不出董文炳這陣勢的缺陷,有點迷糊道:“鄭將軍,能不能指點一下迷津?依我看,董文炳這漢奸的陣勢很完整。??”

鄭靜和笑指蒙古水軍解釋道:“你看,兩翼掩護力量均等,貌似合理,實則不合理,缺少了機動兵力。??要是左右兩翼一給我們牽制住,則中路就暴露出來了。??”

“對,有道理。??”王盟贊成。

鄭靜和接着解釋道:“我地戰法不是和他硬拼,而是利我軍船隻航速快,火炮射程遠地特點和他遊鬥,一點一點地把這頭龐然大物打掉。??”

“鄭將軍,要怎麼打?能不能說具體點?”王盟又有點迷糊了,道:“我軍是有射程遠,機動靈活的優勢,要怎樣用才能發揮出最大效果?”

鄭靜和看着他道:“解釋不如現場演示,你馬上就明白了。小x說s屋5$5整?5理??”把地手上的旗幟一揮,所有的火炮對準董文炳中軍開火,炮彈拖着長長的尾焰,划着比丹青國手描繪的曲線還要優美動人的弧形,鋪天蓋地的炮彈打過去,在驚天動的爆炸聲中,不少蒙古戰船給打壞打沉了。

現在的火炮數量比起鄭靜和轟炸安慶時又多了不少,一個排炮過去的威力自然是大了許多。??蒙古中路一下了少了百多艘戰船,出現一大片空白區域,原來地三角形一下子沒有那個頂點,變成了梯形。??董文炳排成楔形陣勢,想硬生生楔進宋軍陣裡,沒有頂點,看他怎麼楔得進去?

鄭靜和的既定戰術是先利用火炮射程遠的優勢進行齊射。??打掉一部分蒙古戰船,一點點把他削弱。??在他指揮下。??又是幾個排炮打過去,又打掉了不少蒙古戰船。??等到蒙古水軍衝上來不能再打時,馬上調頭向後撤,又開始發揮游擊戰術,退入到停在遠處的主力陣中,由其他戰船保護炮船。

在鄭靜和的指揮下,宋軍開始全線後撤。??撤退中的宋軍可沒有閒着。??火炮對準蒙古水軍不停地齊射。??在一輪接一輪的火炮密集轟擊下,蒙古水軍損失不少,才退了十里不到,蒙古水軍就差不多損失了上千艘戰船。

反觀宋軍地損失,少得可憐,只有十幾艘戰船給打沉了。

付出了上千艘戰船的代價,才取得這麼一點可憐地戰果,董文炳心裡那個火就大了去了。??眼睛都充血了,大吼道:“這個乳臭未乾的小了,氣死我了。??來啊,給我全軍壓上去,狠狠地打。??”董文炳也是一員良將,按理說不會輕易就動肝火。??但是鄭靜和採取的不與你硬拼,和你遊斗的戰術,讓他有勁使不上,一萬多艘戰船組成的龐大水軍居然一點用處也沒有,還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他這臉往哪裡擱?董文炳才智不凡,一直很得忽必烈的賞識,給鄭靜和牽着鼻子一通耍弄,他哪能不來肝火。

當年投奔忽必烈真地是說得上“忠誠感人”,帶了幾十人趕去投奔忽必烈。??由於缺少糧食餓死了不少人。??最後只剩下幾個,餓得都走不動了。??他也沒有打算放棄投奔忽必烈。??要不是忽必烈得到消息聽說他前來投奔,派他弟弟給他送去糧食,他早就餓死了。??要是不把鄭靜和的艦隊做掉,怎麼對得起忽必烈的知遇之恩嗎?一下拔出彎刀,大吼一聲道:“給我衝上去,殺!殺!殺!”

董文用提醒道:“大哥,你別爲這點小損失動火。×?s!尐5說5箼5首發??”

“你看清楚形勢,他們的優勢在於機動力強,射程遠,我們的優勢在於兵力優勢,靠近了跳上船去拼殺才是取勝的最好辦法。??”董文炳雖不滿意董文用來打岔,還是不得不看在兄弟情份上給他解說。

董文炳雖然發火了,仍能保持一線清明,確實不愧爲良將之材,忽必烈一直信任他也不無道理。

經他這麼一解說,董文用立時醒悟道:“大哥高明!”正如董文炳所說,蒙古水軍要想取勝最好的辦法就是迫使鄭靜和和他們硬拼,利用兵力優勢徹底擊潰宋軍。

“這猴子,要先讓他跳幾圈,就會發急了。??”鄭靜和對王盟笑言,道:“董文炳這狗漢奸發急了,猴戲也該上場了。??”旗幟揮動之際,火炮對準蒙古水軍左翼猛轟,幾個排炮下來左翼三千艘戰船損失了好幾百艘,原本整齊的陣勢一下子變得凌亂了。

四百艘蒸汽船馬上脫離主力,直奔左翼,邊衝邊開炮,等他們衝到左翼時,左翼又損失了百多艘戰船。??趁左翼混亂地時機,蒸汽船直衝過去,快速向蒙古水軍後方機動。

要是蒸汽船衝到背後去了,也就有幾百門火炮對準了蒙古水軍的後背,也就是說蒙古水軍會前後受敵,極爲不利,董文炳知道必須得阻止蒸汽船向後機動,立即命令董文用帶領一千艘戰船去攔截。

董文炳情急之下居然連蒸汽船航速極快的特點都忘記了,以蒸汽船的航速,又哪裡是蒙古船隻能夠追得上的,董文用纔出動,蒸汽船早就機動得老遠了,董文用只有望而興嘆的份。

“娘地,跑得還真快!”董文用一跺腳,忿忿不平地罵道。??就在他罵聲未絕之時,一發炮彈對準他飛來,正正落在他面前爆炸,一聲巨大的爆炸聲響起,火球中多了許多碎肉,一篷血雨飛濺得老遠,董文用已經徹底從這個世界消失了。

董文炳呆了一呆,才尖叫一聲:“二弟!”董文用早就死去。??江面上空餘他的悲音,眼淚順着臉頰流了下來,怒吼一聲:“老子和你拼了。??”手裡地彎刀對着鄭靜和罵道:“狗賊,過來送死。??”一雙眼裡如欲噴出火來,要是鄭靜和在他跟前的話,肯定會給他撕着吃了。

“狗急了會跳牆,猴子急了就上樹。??董文炳這狗漢奸就是跳牆的狗,上樹的猴子。??”鄭靜和神態自若地對王盟笑言。??大聲命令道:“全體都有了。??目標:董文炳。??預備,放!”手裡的令旗一揮,上千門火炮對準董文炳來了一個火力齊射,上千發炮彈從天空飛過,把天空都映紅了半邊,好象流星劃過天際似的,煞是好看。??美麗動人,尉爲奇觀。

在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董文炳周圍地船隻跟着他倒了大黴,不是給打得破敗不堪,就是給打進海里去了,他還真是個災星。

有十幾發炮彈準確地打中了董文炳地指揮船,用現代地話來說就是他地旗艦,指揮船立時給炸出十幾個大洞。??江水不停地向裡灌。??董文炳本人給巨大的衝擊波掀起,好象一隻紙鳶一般飛得老高,重重摔在船板上,頭盔砸在船板上發出咣咣的美妙聲音,好象在奚落他似的。

董文炳一口鮮血吐出來,掙扎着站起身。??還沒有從頭暈眼花中清醒過來,一支給炸飛得老高的鐵槍急墜下來,槍尖朝下,正好插中了他頭頂的百會穴,他哼都沒有來得及哼一聲就去閻羅王那裡報到去了。??這位投奔忽烈,至少不改地大忠臣給死死釘在了船板上。??江水淹沒了指揮船,他的屍體也給淹沒了,沉到長江去喂甲魚了。

第一次向臨安推進時,阿剌罕負責右路軍,從獨鬆關向臨安推進。??在松江給手擲式鑄鐵炸彈炸成了碎肉;伯顏負責中路軍。??從江陰向臨安推進,給李雋氣死了;董文炳負責左路軍。??從水路向臨安推進,戰死在焦山。??至此,蒙古大軍第一次向臨安推進的三個主要負責人全部死去。

上一個焦山水戰,董文炳力戰是造成張世傑慘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僅僅一年之後,葬身在這裡的就是昔日的勝利者董文炳。??這正應了一個句老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漢奸終究是逃不過懲罰的。

恨董文炳入骨的張世傑得知董文炳戰死地消息後,激動得哭了,要不是鄭靜和死拖硬拽着他,他肯定給鄭靜和跪下磕頭了。

與董文炳同船的董文信也給炸成了碎塊。??董氏三兄弟全部死於這次水戰,這三兄弟都很得忽必烈的信任,卻得到這樣的下場,以這種方式給忽必烈盡忠了。??也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上天不會保佑漢奸!

斬首成功,蒙古水軍失去了指揮,陷入了混亂。??鄭靜和立即抓住戰機,指揮宋軍炮船猛轟,一邊轟一邊向前推進。??宋軍的炮火好象不要錢似的,不停地在蒙古船隊裡犁來犁去,不一會兒功夫,江面上就漂浮起厚厚一層碎木、斷肢、殘臂、鮮血、屍體。

四百艘蒸汽船也沒閒着,充分發揮航速快地優勢,大膽穿插,哪裡蒙古船隻密集就往哪裡轟炸,一番轟炸之後,原本密集的船隊馬上就會變得稀稀疏疏。

這一戰,鄭靜和充分發揮了他以穿插爲主的“鄭氏戰法”,果斷地分兵穿插到蒙古水軍背後夾擊蒙古水軍,再利用火炮射程遠的優勢集中轟炸,把蒙古水軍分割成幾個互不相連的集團,再分而殲之。

這戰大場一直打了三天才打完,當戰鬥結束時,除了不到一千艘蒙古船隻逃掉以外,其餘的要麼給打壞了,要麼給打沉了,要麼投降當了俘虜。

一年前丟失的長江水道控制權又重新回到了他的主人,宋軍手中。

殘照勝血,鄭靜和望着夕陽,只覺夕陽是那樣的美麗。??呼吸着混和着血勝氣的空氣,好象蜜蜂眼裡地蜜糖,是那樣地甜蜜,甜蜜的江風使他臉上地倦容也消失了,是那樣的欣慰。

長江的水面漂浮着厚厚一層血水,一片赤潮正緩緩向東流去。??這片赤潮十天後到達東海,把東海都染成了紅色,許久以後才消散。

在一年前進行的上一場焦山大戰中,南宋調集了所有的水軍,想憑藉強大的水軍封鎖長江水道,從而威脅伯顏的後方,讓他不能放開手腳在江南施爲。??要是宋朝的這一計劃實現的話,不要說身在江南的伯顏,就是遠在大都的忽必烈也別想睡安穩覺。??可惜的是,張世傑這一敗,敗得太慘,讓原本強大得很有可能封鎖長江水道的水軍損失殆盡。??從此,長江水道就落入了蒙古水軍控制中,長江天險已經失去了屏障南宋的作用,蒙古軍隊就可以隨時獲得江北的增援。

一年前的那場大戰中,宋軍出動了一萬多艘戰船,現在,鄭靜和手裡只有四千多五千不到的戰船,而他的對手,董文炳卻有一萬多艘戰船,雙方的實力對比是二比一,對鄭靜和極爲不利。??但是,大戰的結果卻是大出人的意料,宋軍損失不大,而蒙古水軍複製了一年前張世傑全軍覆沒的那一幕,除了爲數不多的戰船逃掉外,其餘全部葬身江底,長江上漂浮着的屍體也如一年前一樣,一直過了半個月才逐漸消失。

張世傑戰敗後,長江上漂浮着的宋軍屍體不計其數,直到半個月後才消失。??當地的老百姓自發地組織起來,用漁船把宋軍的屍體撈起來,埋在附近,足足埋了好幾個萬人坑。??這次焦山大戰後,老百姓是拍手稱快,巴不得蒙古水軍死光光,纔不會去打撈屍體,任由屍體漂到東海去喂王八。

“現在,還不是休息的時候,還有一個地方需要我們去幹活。??”鄭靜和這個年輕的天才指揮官硬生生把呵欠吞了回去,如此告誡自己。

鄭靜和一聲令下,剛剛取得勝利的艦隊又啓航了,開赴另一個戰場。

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80章 直奔日本第31章 細菌戰第37章 不期而遇第7章 貴妃柔情(上)第31章 細菌戰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42章 遠洋艦隊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85章 威震東洋第37章 不期而遇第57章 郭侃受命第4章 賢德皇后第55章 僱傭軍第37章 大都血戰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18章 重慶戰役第24章 亡國之君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60章 奇計破城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46章 郭侃之謀序言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23章 威行列國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60章 連環巧計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69章 運籌幃幄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33章 喋血江漢第68章 宮闈秘情第51章 夜襲江陰第78章 出兵東瀛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18章 重慶戰役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54章 郭侃入伏第8章 新戰略第62章 世外高人第40章 針鋒相對第79章 郭侃之死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27章 鐵血雄師第18章 城頭罵賊(下)第22章 淮西兵變(下)第63章 淮西混戰第39章 婦女權益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47章 火燒碭山第7章 貴妃柔情(上)第40章 血戰嘉興第75章 渡江北伐第26章 揚州會戰第33章 計中計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74章 屠城慘劇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39章 壯懷激烈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30章 賊船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4章 李雋的難題第11章 百姓擁戴(上)第31章 新技術(下)第31章 細菌戰第10章 敵後戰場(中)第27章 意料之外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43章 埃及蘇丹第22章 連戰皆捷第31章 新技術(下)第47章 駕臨劍閣第43章 建設寧波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13章 增兵四川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85章 威震東洋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68章 合圍汴京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73章 關中父老
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80章 直奔日本第31章 細菌戰第37章 不期而遇第7章 貴妃柔情(上)第31章 細菌戰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42章 遠洋艦隊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85章 威震東洋第37章 不期而遇第57章 郭侃受命第4章 賢德皇后第55章 僱傭軍第37章 大都血戰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18章 重慶戰役第24章 亡國之君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60章 奇計破城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46章 郭侃之謀序言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23章 威行列國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60章 連環巧計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69章 運籌幃幄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33章 喋血江漢第68章 宮闈秘情第51章 夜襲江陰第78章 出兵東瀛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18章 重慶戰役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54章 郭侃入伏第8章 新戰略第62章 世外高人第40章 針鋒相對第79章 郭侃之死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27章 鐵血雄師第18章 城頭罵賊(下)第22章 淮西兵變(下)第63章 淮西混戰第39章 婦女權益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47章 火燒碭山第7章 貴妃柔情(上)第40章 血戰嘉興第75章 渡江北伐第26章 揚州會戰第33章 計中計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74章 屠城慘劇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39章 壯懷激烈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30章 賊船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4章 李雋的難題第11章 百姓擁戴(上)第31章 新技術(下)第31章 細菌戰第10章 敵後戰場(中)第27章 意料之外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43章 埃及蘇丹第22章 連戰皆捷第31章 新技術(下)第47章 駕臨劍閣第43章 建設寧波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13章 增兵四川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85章 威震東洋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68章 合圍汴京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73章 關中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