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訪華儀注(三)

“他們一定是有所圖謀的,國與國之間,不是靠着什麼意氣用事的,這事兒,叫總理衙門和英國人繼續溝通,看看到底他們是什麼意思,既然是來了,總是要熱情接待,大家素日裡都說什麼禮儀之邦,若是缺了禮數,倒是叫他們詬病。”慈禧太后想了想,“六爺你覺得,朝野之中的官兒,對哪一件事兒更爲在乎?”

恭親王搖了搖頭,“這兩件事都不是易辦的,一件是裡子,一件是面子,跪迎之禮不過是面子,但是如今民心飛漲,根本就不願意把外國人放在眼裡,若是跪迎,定然有御史彈劾有辱國體,要知道郭筠仙昔日在倫敦,只不過是尊重了英國人一點,就已經在國內掀起軒然大波,”恭親王說道,他似乎只有一點點的擔憂,畢竟在他看來,這點事兒算不得什麼大事兒,“如今愛德華訪華,這跪拜他國君主之禮,從未有過。”自古以來,中國對外關係執行的都是宗主國和藩屬國的外交關係,就算是藩屬國主進京,也只是朝覲,絕不需要什麼官員跪拜,藩屬國主只是類比親王,絕不會有如同中國皇帝的待遇,在清朝這個朝代來說,理藩院的蘇拉都可以甩臉子給這些藩屬使節看,蘇祿國王東泰來在同治八年急病薨逝,消息傳入國內,王世子東景在理藩院四方館繼蘇祿國王之位,同治皇帝親臨觀禮,東景穿親王服制,理藩院尚書宣讀冊封聖旨,禮部尚書賜給金印寶冊,饒是如此煊赫,東景還是要給同治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禮的。

沙俄雖然在康熙朝之後就在北京設有公使館,但是一國之帝王駕臨的事情。還是第一遭,在中國無舊例可援,那隻能是參照歐洲各國互訪的規矩。再加上中國自己有的禮儀制度,一條條的來敲定。

慈禧太后暗歎。若是昔日兩國來襲之時,割地賠款,低了頭顱,想必如今也不會如此糾結了,更不會有許多人在預想之外反對英國人來訪有關的禮儀之爭了。

“你們先議一議,”慈禧太后想了想,“看看咱們能不能讓步,有些事兒可以先看看。問下禮部,有沒有現成的例子,若是有,這樣想必阻力少了些,再讓總理衙門和英國人繼續聊着,若是能聊得出什麼他們心裡頭真正想要的,咱們纔好準備。”

。。。

飛雲軒。

飛雲軒的大廳之外,有許多的牡丹花,昔日牡丹臺之變,那裡幾乎就成爲了慈禧太后絕不會涉足的地方。裡面的牡丹花若是無人欣賞,未免寂寥,於是分植了牡丹到園中各處。飛雲軒外的幾本“霓裳羽衣”和“織女簪花”開的最好,掩映的素來十分威嚴的中樞重地多了一些柔和的春光美意。飛雲軒的正殿就是軍機處諸人議事的地方,這一日正殿的大門緊閉,外頭一個閒雜人等都沒有,就連軍機章京也只能是在二門外候着,不能近處當差,免得聽到裡頭朝廷重臣商議的事情。

“這就是要看人了,人不一樣,對那一件反應自然是不一樣。”寶鋆拍了拍自己的肚子,靠在了官帽椅上。這幾年他上了年紀,越發的胖了起來。特別是過了七十大壽之後,聽了御醫的勸告,要多進營養,不能再和往日一般吃素的,於是寶鋆這些年敞開了吃,不忌葷素,他滿滿當當的塞在官帽椅裡面,髮鬚都已差不多都白了,氣色倒是極好,滿臉紅光,他對着坐在上首的恭親王說道,“英*艦護送英國愛德華親王入大沽口這件事,以軍功發家的武官們自然是最不肯的。”

這是必然之理,武官們是天然的鷹派,歷年大戰小戰,造就了無數的軍功,公侯伯子男一抓一大把,只有通過戰爭他們的俸祿和爵位纔會提升和改變,太后對着武人也十分重用,光緒元年以來對着北海之地就從未有一年停下過小規模的衝突,不管總理衙門如何對俄國人解釋,“只是地方武裝的小糾紛”,身在中樞主管財計的寶鋆知道這裡頭需要中樞支付出多少錢。

寶鋆說完了這句,拿着眼看了一下對面的一個老者,歉然笑道,“左大人,我並沒有別的意思,請見諒。”

對面端坐着一位一品服飾的老者,他聽到了寶鋆的話語,微微一笑,“寶公不必如此,我算不得什麼武人,我在中樞六七年了,還能不知道,朝中諸公的辛苦嗎?外頭的這些提督將軍總兵,”他微微冷哼,“整日裡喊打喊殺的,那裡知道國家的辛苦,若是讓他們知道寶公的辛苦,想必也不會如此不可一世了。”

寶鋆眯了眯眼睛,這話聽着倒是舒坦,只是接下去對面這個人說的話,未免就有些不好聽了,“不過呢論軍功,老一輩的誰沒有?我左宗棠不僅僅是靠着軍功有了爵位,更是進了軍機,”左宗棠拿起了蓋碗,喝了一口茶,就把蓋碗放在手心,睨視寶鋆,“這裡頭,誰沒有軍功在身啊?就連景大人和王大人也不例外,昔日北海之戰犒賞百官,我記得寶公您可是拿了一個協辦大學士的,如此說來,那寶公豈不是也要強硬對外了?”

寶鋆微微不悅,卻被景廉攔着了話頭,“配蘅公如此一說,那麼還有一幫就是御史臺的人了?”

寶鋆瞪了左宗棠一眼,左宗棠滿不在乎的在喝着茶,“是那些御史們,他們只要知道咱們的官兒跪拜了所謂的蠻夷,嘖嘖嘖,不用說,咱們就別想這樣安心坐在這裡喝茶了。”

“知道就知道了,能打什麼緊?”左宗棠不屑的說道,“咱們軍機處定下來的主意,就靠着那些不成器的清流,能有什麼事兒?大清對待藩屬的禮儀,用在英國人的身上,可是不適用的,若是怠慢洋人,丟了國體,可不僅僅是家裡頭笑話了,傳了出去,西洋諸國都是要笑話的。”(未完待續。)

八十三、兩處齊發(十)一、眼前大敵(一)九十七、英魂不遠(一)四、東宮西宮(一)三十三、雷霆雨露(五)四十二、巾幗英雄(下)二十、欲加之罪(一)七十七、上海風潮(一)六十四、改弦更張(二)八、阿哥進學(中)三十九、直抒胸臆(四)七十五、鼓掌之間(一)五十六、風聲鶴唳(四)十五、大戰餘波(五)二、日出之國(一)十九、不速之客(三)三十、南國煙雲(三)十八、朝秦暮楚(二)四、內外諸事(四)八十一、千鈞一髮(四)五、補入軍機(二)七、以退爲進(完)十二、北國七月(四)二十二、我心欲託(二)二十五、(五)四、東宮西宮(十)四、東宮西宮(八)二十四、圓明三園(四)二十六、驚鴻一瞥(四)三十、金陵血色(上)一百零二、升龍大典(三)三十五、一瀉千里(六)五、賦詩受封五十、得失之間(一)六十四、改弦更張(五)三十、扶搖直上(四)四、公使來京(四)五十九、利來利往(四)三十四、血濺漢城(二)一、春風花草(一)二、宗親衆人(一)四十四、臨危受命(中)二十一、鼎湖弓箭(三)五、德意志國(七)四十、秋獮熱河(下)十八、再破大營(三)七、大南天子(一)六十三、天崩地坼(三)五十九、利來利往(三)二十九、聖壽慶典(五)三十三、戰爭陰雲(四)四十、言笑晏晏(四)二十二、戮力同心(一)十一、大國小國(八)三十二、公使北上(五)十四、功在詩先(四)一、三月初三(五)一百零三、慶壽賀捷(一)二十六、羣英薈萃(三)五、白蓮教主(四)三十七、通州和談(十)二十六、戰爭爆發(二)三十七、英雄末路(二)二十八、鏖戰江西(十)二十六、北海之水(四)二十九、聖壽慶典(一)四十八、似曾相識(一)三十四、青山隱隱(六)六十五、即日宣戰(二)三十六、當陽橋頭(五)二十九、燦燦萱草(二)七十六、東南蠶神(二)三十五、輪船飛渡(三)二十六、少年之國(二)四十二、同文館事(八)四十六、白雲出岫(四)二十五、連鎖反應(五)十五、九龍治水(二)三十五、輪船飛渡(四)三十四、青山隱隱(三)二十、不請自來(一)六、寒風瑟瑟(上)七十九、海防大戰(一)二、俯仰之間(四)二十五、一波又起(一)二十四、一波已平(一)三十九、血染鳳闕(四)三、趁火打劫(二)五十八、天下熙熙(三)七十三、南巡之前(二)二、指點江山(三)四十一、立後封妃(一)三十六、當陽橋頭(三)二十一、慧眼識英(一)二十七、大捷之後(七)四十一、立後封妃(二)三十七、另有所圖(四)二十、欲加之罪(五)三十、南國煙雲(六)六十一、觥籌交錯(一)
八十三、兩處齊發(十)一、眼前大敵(一)九十七、英魂不遠(一)四、東宮西宮(一)三十三、雷霆雨露(五)四十二、巾幗英雄(下)二十、欲加之罪(一)七十七、上海風潮(一)六十四、改弦更張(二)八、阿哥進學(中)三十九、直抒胸臆(四)七十五、鼓掌之間(一)五十六、風聲鶴唳(四)十五、大戰餘波(五)二、日出之國(一)十九、不速之客(三)三十、南國煙雲(三)十八、朝秦暮楚(二)四、內外諸事(四)八十一、千鈞一髮(四)五、補入軍機(二)七、以退爲進(完)十二、北國七月(四)二十二、我心欲託(二)二十五、(五)四、東宮西宮(十)四、東宮西宮(八)二十四、圓明三園(四)二十六、驚鴻一瞥(四)三十、金陵血色(上)一百零二、升龍大典(三)三十五、一瀉千里(六)五、賦詩受封五十、得失之間(一)六十四、改弦更張(五)三十、扶搖直上(四)四、公使來京(四)五十九、利來利往(四)三十四、血濺漢城(二)一、春風花草(一)二、宗親衆人(一)四十四、臨危受命(中)二十一、鼎湖弓箭(三)五、德意志國(七)四十、秋獮熱河(下)十八、再破大營(三)七、大南天子(一)六十三、天崩地坼(三)五十九、利來利往(三)二十九、聖壽慶典(五)三十三、戰爭陰雲(四)四十、言笑晏晏(四)二十二、戮力同心(一)十一、大國小國(八)三十二、公使北上(五)十四、功在詩先(四)一、三月初三(五)一百零三、慶壽賀捷(一)二十六、羣英薈萃(三)五、白蓮教主(四)三十七、通州和談(十)二十六、戰爭爆發(二)三十七、英雄末路(二)二十八、鏖戰江西(十)二十六、北海之水(四)二十九、聖壽慶典(一)四十八、似曾相識(一)三十四、青山隱隱(六)六十五、即日宣戰(二)三十六、當陽橋頭(五)二十九、燦燦萱草(二)七十六、東南蠶神(二)三十五、輪船飛渡(三)二十六、少年之國(二)四十二、同文館事(八)四十六、白雲出岫(四)二十五、連鎖反應(五)十五、九龍治水(二)三十五、輪船飛渡(四)三十四、青山隱隱(三)二十、不請自來(一)六、寒風瑟瑟(上)七十九、海防大戰(一)二、俯仰之間(四)二十五、一波又起(一)二十四、一波已平(一)三十九、血染鳳闕(四)三、趁火打劫(二)五十八、天下熙熙(三)七十三、南巡之前(二)二、指點江山(三)四十一、立後封妃(一)三十六、當陽橋頭(三)二十一、慧眼識英(一)二十七、大捷之後(七)四十一、立後封妃(二)三十七、另有所圖(四)二十、欲加之罪(五)三十、南國煙雲(六)六十一、觥籌交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