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十一世紀初期,后稷世孫姬亶繼位,成爲豳君主,興后稷、公劉之業,使豳地連年豐收,豳人衣食無憂,富足安康。可是,君主姬亶並沒有因此而高興,因爲他知道年有豐災,禍福旦夕,他想效仿后稷,積糧爲倉。
周庭上,姬亶提議衆臣商議如何增設糧倉,可是,有大臣認爲不妥。
“增設倉庫,勞民傷財,而且糧食存儲也會有損失,不如將餘糧出售給周圍的遊牧部落,以換取豳人他需。”有異議的大臣直言相諫。
姬亶搖頭說道:“不可,不提前積蓄糧食,遇到災荒該如何應對?古聖賢雲:平民沒有夠吃兩年的糧食,遇上饑荒,妻子、兒女就不屬於他了;大夫沒有夠吃兩年的糧食,遇上饑荒,奴隸、侍妾以及車馬就不屬他了;邦國沒有夠吃兩年的糧食,遇上饑荒,人民就會不屬於它了。還請衆臣再議。” wWW▪тt kán▪c ○
“臣也不支持存儲糧食,存儲糧食會招來戎狄入侵,還不如將餘糧進貢商王,換個商邦方國地位,便可受商王庇護,不再懼怕戎狄。如此不是更好嗎?”另一位大臣也出班反對。
姬亶厲聲拒絕:“商王不仁,捕捉羌人爲人牲,我等豈能不仁不義,與商王同流合污。”商王祭祀上帝要用犧牲,以人爲犧牲叫人牲,以畜爲犧牲叫畜牲。
“不好了,不好了,薰育人又來搶糧食了。”
就在豳國君臣商討餘糧如何處理之際,探事馬飛奔而至。他氣喘吁吁稟報姬亶:“有薰育部落數百人氣勢沖沖,朝豳邑奔來,看似來者不善,請君主定奪。”薰育是一支遊牧部落,常年遊牧於周原西北的汧水、隴山一帶,今陝西省寶雞市千陽縣。
君主姬亶應了一聲,命探事馬繼續打探,探事馬應聲而去。
姬亶擰眉問計羣臣,衆臣皆主戰,以教訓薰育。姬亶不願交戰,對衆臣說道:“衆大夫不必着急,薰育入侵不過想索要糧物,動刀動槍傷及民衆,並非上策。”大臣們知道君主仁義,不願大家去死。
他命家宰出城,前去迎接薰育人馬,商談息戰條件。
許久,家宰返回,稟報姬亶,薰育想要谷豆、布匹若干,家豬數頭,以充飢禦寒。
姬亶聞聽家宰,便眉目展開,鬆了一口氣。薰育人只是索要財物就好辦了,他命家宰如數備妥當,送與薰育人馬。忠臣氣得咬牙切齒,姬亶卻說:“薰育,狄蠻之人,不懂耕織、不知圈養,及至冬天,忍飢挨凍,甚爲可憐。今贈送其谷豆布匹、家豬,也算是積義佈德。”
衆臣深知君主仁義,卻也不可奈何,他們知道,爲了息戰,君主什麼都可以送。
薰育人得到財物,便欣然離去,並沒有侵害百姓。
不過數日,又有探事馬來報有犬侯率兵入侵。犬侯就是犬方君主,犬方位於豳邑東北。他們有時作爲殷商盟友征伐周,有時只是前來掠奪財物。
姬亶效仿退薰育之策,派家宰前去商談息戰。及家宰歸來,稟報君主,說:“犬侯無意索要財物,只要君主前去投降,歸順犬方,進貢稱臣。否者,他將踏平豳地。”
姬亶心想,犬侯是殷商西部的爪牙,歸順它,就意味着要爲他捕捉羌人。姬亶之所以沒有被殷商封侯,就是因爲他不肯爲殷商捕捉羌人。
他環視衆臣,尋求上策。有武將言道:“想那麼多又有何用,還不如與他們拼死一戰。”
姬亶言道:“不可,想我豳邑,民不過萬,地不過數十里,又無城牆屏障。民皆耕種之夫,不善武力,倘若與犬師交戰,必將傷亡慘重。”大臣道:“我豳邑雖小,人心頗齊,並不懼犬戎。望大王下令,臣願召集強壯勞役,前往禦敵。”
“不可魯莽,讓我再作思量。”
爲了豳民安危,姬亶親自前去拜見犬侯,求犬侯不要傷及民衆,容他再做思量。犬侯答應,要姬亶三日之內必須答覆,否則,將戡平豳地,屠戮豳民。姬亶聞聽不禁打了個寒顫,腦海中出現了屍體遍野,血流成河的場面。
豳民與姬亶不同,他們聽說犬戎欲侵佔家鄉,皆憤怒難耐,紛紛奔向宮室請戰,外圍民衆等不及君主下令,已經與入侵者開戰。
宮室門口,民衆越聚越多,他們高聲呼喊,請戰禦敵。民衆呼聲高亢,不絕於耳。姬亶起身,整理衣冠,與衆臣走出宮室,面見民衆。
他立於庭院,揮手示意臣民安靜,勸大家莫要魯莽。姬亶講道:“民立君主,君主理當謀利於民。今犬戎入侵,只爲獲得土地與人民。人民跟從我,和跟從他,有何不同?你們欲爲我而戰,我非常感激。不過,作爲君主,使你們父子戰死沙場,我實在不忍。還不如我讓位於犬侯,求得民衆和平安寧。”說罷,他眼角盈淚,大臣、民衆爲之感動,淚噓唏而下。
有民高呼:“我主篤仁愛民,庇佑國民。其君位豈能被他人搶奪,不如和犬戎拼了吧,和他們決一死戰。”說完,衆人跟從,離開宮門。
君主姬亶攔住大臣,勸他們道:“你我君臣多從事農耕,與犬戎交戰,絲毫不佔優勢,還望諸位大夫不要爲我而戰。”
探事馬來報:“民衆與犬戎已經交戰,傷亡慘重,因不敵犬兵,不得不退而防守。”
姬亶聞聽有人戰死,便前往安撫死者家屬。
及至,只見老嫗守着兒子屍體,俯身痛哭,口中不停念禱,祈求上天保佑。兩孩童用力搖動亡父臂膀,甚爲可憐。倏然間,妻子哭暈倒地,鄰里連忙掐指刺手。許久,妻子才漸漸甦醒,發出嗚咽悲鳴,那聲音猶如錐尖,刺在姬亶心上,他再也不忍心看下去了,命家宰多多送死者親屬糧麻財物,救濟他們。
入夜,姬亶帶領私屬悄悄離開豳邑,他要讓出國土,以求民衆安寧。
他們沿着漆水河岸,向南遷徙,這是他們最熟悉的路徑,是當年公劉開闢的一條伐木路徑。
就在即將天亮時分,後面有追兵追來。姬亶看了看親屬家奴,根本無人能抵擋追兵。他命令大家向梁山跑去,只有翻越梁山,纔有生還希望。
他們奮力前行,原本已經很累身體再也不聽大腦指揮,腿再也邁不動了。梁山腳下,犬兵已經追到。犬侯不由分說,伸矛便刺。
姬亶嚇得雙目緊閉,心中暗想,這下完了。他只說是帶領族人逃離戰火,卻沒有想到,這梁山腳下竟成了他和族人的葬身之地。他丟失了祖上留下來的封地,如今又要連累家屬。姬亶頓時感覺羞愧難當,不覺得失聲自怨:“姬亶無能,愧對祖宗。”
欲知姬亶生死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