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南方進貢象牙,色澤形狀甚好,費仲爲了博取商王歡心,親自把象牙送給正在進餐的商王。商王拿在手中,甚爲喜愛,翻來覆去,卻不知做成何物,才能讓他顯得獨特豪華。
商王打量許久,看到了碗上的箸子——竹筷子。他立馬雙目有神,似腦洞大開。倘若用象牙製成箸子,那該多好呀!那纔是貴爲君王應該使用的筷子。
費仲注意到商王看了看象牙,又看了看箸子,便明白了商王心意。他面帶笑容,雙眼眯成一條縫隙,“大王莫不是想把象牙做成箸子?太好了!大王乃萬尊之軀,整天跟王公大臣一樣,使用這種骯髒的竹批子,真是太委屈了。倘若不小心,竹批子劃傷大王,那便如何是好?”
商王子受當然明白費仲心意,命令費仲把象牙做成象牙筷子,稱爲象箸。
用象箸吃飯,商王就更加自信了,他的筷子與天下人不同,它的奢華天下第一,她的尊貴昭然若揭。這纔是君王應該享用的,他拿起象箸,夾一塊黃米飯,覺得黃米飯粗糙難嚥,商王子受心想:只有細膩的食物才配得上這光潔細膩的象箸。
箕子聞聽商王進餐使用象箸,深感其奢侈,便匆匆進宮求見,想阻止商王使用象箸。
商王感到十分疑惑:“爲什麼朕用雙筷子,王叔也要反對?”箕子向商王解釋道:“今大王使用象箸,將來必然用玉杯相配,做玉杯後,大王必定還要尋思遠方珍奇瑰怪之物。這樣下去,大王便漸漸淡忘車馬宮室,大王的心便不能專注於政事,大商邦便不可能興旺。”
商王奇怪地盯着他,許久才說:“朕貴爲君王,坐擁天下,用其中的珍奇寶物,有何不可?”
箕子引經據典,勸說商王:“昔日,堯帝做君主,不用金銀珠玉,不穿錦繡華美的衣服,不觀賞珍奇奢華的物品,不收藏寶物,不粉刷宮牆,不雕飾屋脊樑柱。穿粗布衣服,吃粗糧飯,喝野菜湯,爲人民節約稅賦,人民纔會非常擁戴他。”
商王認爲箕子又拿古代聖賢君王來欺騙他,堯帝想穿華麗衣裳,想吃美味佳餚,可當時有嗎?今日的華麗衣裳和美味佳餚難道不是歷代商王努力的結果嗎?
不過,面對對眼前這位託孤大臣、王叔,他又能拿他怎麼樣呢?商王子受不再言語,任由箕子自說自話。箕子自覺無趣,退出王宮。
箕子心中鬱悶,匆匆去找比干、微子訴苦,釋放怨言。見到他們,便開始嘮叨:“大王進餐必用象箸,日後定不會用土陶杯相配,必定會造者玉杯,或者犀牛角杯;用象箸、玉杯,肯定不會盛粗糧之羹,定會盛犛牛、象、豹等幼胎之羹;食用犛牛、象、豹之幼胎,肯定不會穿粗布短衣,也不會食於茅屋之下,必定會錦衣九重,建廣室高臺。我惟恐成湯江山從此不振,因此,才害怕他開始追求奢侈的習慣。”
商王聞聽箕子的勸誡,甚爲歡喜:”王叔見識之廣,令朕佩服,那就從玉杯開始吧,真要體會一下王叔所說的生活作何感受。
比干、微子,還有史官紛紛借古諷今,直言相諫,懇請商王厲行節儉,以減輕人民負擔。商王憤怒,把他們罵出宮廷,朝歌的繁榮和大商的興旺,難道不是他子受經營的嗎?難道他不該第一個享受繁榮嗎?
商王執意不聽。天下已經沒有人能影響商王子受了,天下進退都出自子受一人之好惡。君王好惡,人民適應,則天下便和睦順當;君王好惡,人民不適,則天下便會生出禍亂,使民生凋敝,生靈塗炭。
正如箕子擔憂的那樣,商王命令各方諸侯,便搜天下奇珍異寶,進貢朝歌。加重徵收稅賦,以滿足他和寵信大臣,以及貪官污吏的奢侈生活。他們將收上來的珍奇動物放養在淇園,把財貝寶玉入庫鹿臺,把強收天下的糧食充盈鉅橋。
鹿臺建成之後,亟待休養生息的殷民與諸侯,沒有盼到減賦降稅,卻迎來了更加沉重的賦稅。
人心思異,天有不濟。
王畿東南遭遇大旱,百年不遇,舊都亳州更是沙塵四起,籠罩四方,猶如土雨從天而降。禾苗枯萎乾死,五穀絕收,饑民只能挖食草根樹皮,還有中原所特有的白色粘土用來充飢,個個餓得骨瘦如柴,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大臣覲見商王,請他親自祭天祈雨,帝辛不願,罵大臣愚昧:“何來天神,祈雨又有何用。所謂祈雨,只不過是巫覡擺弄姿勢,欺瞞朕與天下而已。朕身爲明君,豈能矇騙天下?”商王子受欲將諫臣梟首以示衆。
箕子上前勸諫:“大王,萬萬不可,昔日,成湯王在位,天大旱五年,糧食絕收,成湯王親自祈雨於亳都桑林。”
他告訴商王子受:
成湯祈雨,在桑林禱告:“倘若我一人有罪,請不要傷及萬民,倘若萬民有罪,都是我教化不周,罪在我一人。不可因我一人有罪,而使上帝鬼神傷及萬民。我願以自身爲犧牲,祭天祈雨,拯救人民。
於是,他剪去頭髮,繩索縛手,把自己當作犧牲暴曬,向上帝祈福。萬民甚悅,雨水大降,天下皆擁戴之。今亳都再遭大難,大王當效仿成湯王,桑林祈雨。”
商王子受大怒,“爾等迂腐臣子,以假言要挾君王,意欲何爲?”
衆臣皆跪地請願:“天下大旱,衆生遭受苦難,大王當苦百姓之苦,設壇祭天,屈身祈雨。”
商王氣得七竅生煙,“你等蠢材,爲何如此不曉事理,逼君王就範。朕聰信自然,聚工匠造器物造福天下,使萬民獲利,朕都願意做。倘若祈雨有用,朕必定早已成行,還需爾等說道?也好,既然你們都說祈雨有效,朕就成全你們。”
商王詔告天下巫覡,凡願意設壇祈雨者,均可前往亳都設壇,他還強調:“倘若祈雨靈驗,朕將大加封賞,倘若不靈,置於烈日下暴曬。天若有情,定會被他們的痛苦所感天動地,憐憫巫覡,降下甘霖。天若存在,他們可以面見天神,求上帝下雨。”
天下巫覡聞詔,紛紛奔向亳都,設壇祈雨。
天不如人願,巫覡紛紛,被綁於烈日之下暴曬,不及數日,便靈魂昇天。屍體長久曝曬,竟曬成肉乾,饑民求生而食。這種肉脯,之前只有在君王祭祀時才能享用。
商王自認爲所言不虛,得意洋洋,問羣巫還有誰願意祭天祈雨?臺下靜悄悄。
衆巫乃連通天地之人,豈能被死亡嚇倒而不敢祈禱上蒼,營救受災民衆。
有巫官出班,言道:“臣願再設壇祈雨,爲民衆祈雨。”朝廷羣臣一片譁然,他們從內心敬佩這位敢冒死拯救民衆的大臣。雨降不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這片愛民之心。
子受冷笑道:“前面衆巫祈雨,未有應驗,暴曬於日下,求天神同情,天神不理。今,你再行祈雨,倘若應驗,加官進祿,倘若不靈,將被投入火中。天神若念你可憐,便降甘霖。天神若不存在,你白受焚燒之苦。”
巫官應允,設壇施法,祈求上蒼降下甘霖,拯救民衆。
雨仍未下,巫官被投入火中焚燒,其痛苦之聲令人心碎。那些熱衷於直諫的巫祝都不再言語,保持沉默。
朝廷朝野,都悲憤憐憫,罵子受殘暴。子受不以爲然,明明是巫官錯了,爲什麼大家都要指責他。
旱災越來愈重,亳邑出現了許多怪事,原本陳列整齊的九鼎出現了移位,晚間有女妖出來吃人,有遊鬼深夜哭泣,有女巫變爲男人。
經歷種種苦難的亳都人民終於等來了一場大雨,可是,這場大雨卻不是甘霖,而是一場肉色泥雨。
官吏民衆都非常恐懼,民間傳言四起,說:“商德已經混亂,商王不敬重上天,惹怒了天神地祇,恐怕天下就要易主,殷商不會長久了。”
而後,雨水降臨,民衆得救。
第二年六月,商王子受帶大臣去西山田獵,天公又不作美,連續狂風暴雨。狂風把樹連根拔起,房屋也被摧毀,有牛馬被吹上了天,商王子受躲在行宮不敢出去。風吹山野,發出陣陣哀鳴,如鬼哭狼嚎。
突然,天降大火燒着了行宮,好在暴雨很快澆滅了火焰,火勢沒有蔓延。行宮房頂被燒了個窟窿。
雨過天晴,商王與大臣一同走出行宮,發現天上有兩個太陽。大臣們擡頭盯着兩個太陽,不由得想起了民間傳言,心中暗自琢磨,難道上天真的要易主?
大家的好奇,聰敏的子受能夠感覺到他們再想什麼。不過他毫不懼怕,等他時機成熟,再教訓他們。
有大臣忠心上涌,實在是憋不住了,便進諫商王,勸商王敬重天神。
商王一聽,氣不打一處來,把對大臣們的怒火全部轉嫁到這一人身上,他要殺一儆百。下令把這位忠臣拖出去斬殺,並且警告羣臣:“從今往後,凡事諫言敬重天神者,一律斬殺。”衆臣都不敢再諫。
商王子受得意非凡,以爲天下皆在他掌控之中,他便放下心來,便開懷暢飲。不知不覺,七日七夜過去,他竟然忘記了時日,不知今天何年何月。他問左右大臣侍從,無人知曉。
商王便派人去問箕子,箕子對商王派來的人說:“身爲天下共主,卻使天下失去了時日,天下危矣。天下人皆不知時日,而我一個人知道,我便危險了。”於是,他也喝了很多酒,使自己酩酊大醉。
商王三代元老商容,見天下人懷怒於心,不敢坐視不管,又不敢仗義直諫,唯恐商王治罪。他反覆琢磨,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自認爲商王能夠接受的辦法,以緩解天下人對商王的敵意。欲知商王想出了什麼辦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