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人生識字憂患始

代善剛剛退去不久,田羽的大軍就趕到了義州,原來經過前幾個月的研製、生產,黑山島提供了大量的車輛給田羽大營。車輛共有兩種型號,一種用於運兵、一種用於運送輜重,田羽將運兵的軍車起名爲勇士,將運送輜重的車輛起名悍馬。有了勇士和悍馬,田羽終於邁出了打造機械化部隊的第一步。而這次成功也說明了機械化部隊的優點,如果田羽沒有及時趕到,雖然這場戰打起來,山東鎮雖然不一定會輸,但是想贏恐怕也沒有那麼容易,最後的結果有七成恐怕是兩敗俱傷,這是田羽不能接受的,因此接到王守仁等人援救義州的消息之後,田羽連連催促跟隨自己的各營,加快行軍速度,終於在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趕到,嚇退了代善的兩紅旗。

田羽大軍匯合在一處,在城北紮營。義州的百姓像過年了一般,敲鑼打鼓給田羽大營送來了肉、酒等犒勞明軍。因爲有了救城之功,田羽也就卻之不恭,山東鎮如同過年了一般,喝酒吃肉。當然田羽一直注視着代善的動向,代善覺得田羽軍力強大,不敢輕舉妄動,帶着兩紅旗渡江回到鎮江堡、寬甸一帶佈防,又將義州之戰和明軍騎兵裝備了先進鎧甲一事,詳文敘述六百里加急送往盛京。

皇太極看到代善的書信,不由大爲吃驚,山東鎮騎兵的甲冑竟然能夠防禦弓箭近射,這對於韃子來說可是大事,因爲韃子之所以能夠屢屢打敗明朝大軍。一個是明朝大軍統帥無方、士兵缺少訓練、士氣低落有關,但是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韃子有騎射這個利器,當時韃子的弓箭不論射程,還是殺傷遠遠要強於大明地火銃。當然明朝的火炮除外,以前從來沒有發現明軍的棉甲、鎖甲等能夠抵禦弓箭的射擊。就是明朝最好地將軍甲,也不可能完全無視韃子的弓箭射擊。現在山東鎮地普通兵士的甲冑就能夠抵禦弓箭的射擊,那麼對於韃子來說,是個極大的壞消息。一旦失去了弓箭這個利器,韃子不啻於自斷一臂,因此皇太極對這個事情極爲重視,飛檄代善,讓他想辦法弄回去幾套山東鎮地鎧甲。

田羽到了義州,也不急於渡江攻打韃子。反而停了下來,沿江大肆修築要塞,看樣子像是有常駐鴨綠江江岸的打算。而杜之軼卻每天上串下跳,極力的鼓動山東鎮渡江攻擊韃子,但是杜之軼現在在山東鎮將領眼中那可是臭了大街了,沒有幾個人願意理會他,只是鑑於田羽的命令,表面上做做尊敬的樣子。而他說的話。當面唯唯諾諾,但是過後從來不執行。弄得杜之軼大發雷霆。他指揮不動下面地那幫將領,又跑到田羽那裡撞木鐘。

田羽正在和幾個幕僚商議佈防的事情。看到杜之軼進來,田羽忙站起身來,笑着說:“杜公,這纔剛過午,你怎麼不多睡會。”

“嗨,現在我哪能睡得着。”

“怎麼了?又誰惹杜公生氣了,你告訴我,我收拾他。”

“不是,我是着急啊。咱家出京的時候,皇上每天睡不過兩三個時辰,焦心國事,三十歲的人已經有了白髮,聖人說“主辱臣死”,我能不急嗎。”

田羽一聽杜之軼的話頭,就知道他又來催促進兵的事情了,因此笑着說:“杜公,你說的我也是知道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得需要一點點去扭轉這個局面,我們不能求之過急。”

“田大人,我知道你用兵如神,前幾日代善不戰自退便是明證。現在我們近三萬大軍齊集義州,再加上朝鮮地軍隊,未免沒有和代善一戰之力,我地想法是……”

“杜公,我軍遠道而來,已是疲兵,再說三萬大軍那是連“雨”字營的民夫都算上了,其實能戰之兵不過兩萬,至於朝鮮地軍隊,早就被韃子嚇破了膽子,讓他們守城還勉爲其難,不用說和韃子野戰了。”

“斥候回來不是說。代善大軍不過兩萬人。還守衛着那麼長地江岸。兵力分散。這不正給了我們機會嗎。”

“杜公。代善雖然分兵三處。但是韃子全部爲騎兵。機動能力很強。我們攻打任何一處。其他兩處用不了一天地時間就可以應援而至。”

“田大人。你不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啊。代善不敢與大人一戰。很明顯他們地兵力弱於咱們山東鎮。難道大人怕了他們兩紅旗不成。”

田羽嘆了一口氣。搖了一下頭:“怕倒是未必。只是現在國內地局勢讓我很擔憂。不敢輕起戰端。今年入夏以來。我朝各府縣就幾乎沒有下過幾次雨。看樣子不少地方都要絕收了。而且許多地方又鬧了蝗災。民間地米價已經達到鬥米千錢地樣子。瓜果棗柿還沒有熟就已經吃光了。現在不少地方以草根、木皮、糠秕、山蔬爲飽腹之物。尤其是河南更是災情嚴重。甚至有些地方更是易子而食地程度。一旦流寇流竄到這裡。振臂一呼。饑民羣起響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那時……”田羽沒有再往下說。李自成就是靠着河南大飢。才東山再起。難道歷史還會按照原來地軌跡進行?

“這個田總兵就不用擔心了。有楊嗣昌大人何愁流寇。我看咱們還是說說眼前怎麼殲滅兩紅旗。以報國恩爲上。”

見杜之軼一點也不擔憂。田羽不由自主地搖了搖頭。然後揉了揉發疼地太陽穴。這兩天田羽一直忙着佈防沿江防線。已經連續兩三天沒有好好睡覺了。因爲田羽覺得國內局勢一旦敗壞。崇禎帝極有可能將自己調回國內平寇安民。一旦崇禎調他回軍。那麼自己地戰略佈局就受到破壞。與朝鮮剛剛建立起來地關係就會喪失掉。如果自己這回撤軍。那麼極有可能將朝鮮完完全全推到韃子那一方。因此他想着將沿江一線打造成銅牆鐵壁。即便是崇禎調自己回軍。自己也可以留下一支部隊。沿江防守。阻止韃子鐵騎南下朝鮮。不使朝鮮再次臣服韃子地威逼之下。昨天他見過朝鮮國王地弟弟原昌君李覺。談及了內心地想法。李覺聽說田羽有可能調回大明國內。不由大驚失色。極力懇求田羽留下來。代善地兩紅旗可是在對岸虎視眈眈。一旦田羽撤軍。朝鮮可沒有力量抵抗韃子地騎兵。最後田羽將自己地打算說出來。那就是一旦接到崇禎調他回明地聖旨。他將留下“仁”字營幫助朝鮮守衛義州等沿江一線。田羽已經派人回到國內再次募兵。現在國內饑民遍地。募兵應該不難。田羽準備再成立一軍。編制五千人。運到朝鮮歸王守仁指揮。這樣山東鎮地兵就會有一萬人。而且田羽希望朝鮮能夠編練新軍五千到一萬地規模。這樣朝鮮就不必在擔憂韃子入侵了。田羽地打算一說出來。李覺那是舉雙手贊成。當然他希望田羽再多留一些兵力。田羽笑着告訴他。這一切都還是猜測。不急於討論究竟留多少兵。到時候看朝鮮能夠編練出多少新軍、戰力究竟有多大。到時候田羽再根據情況定奪。

田羽和李覺地會面是秘密進行的,李覺和田羽會完面連杜之軼的面也沒有見,就趕回王京,辦理編練新軍的事宜。杜之軼志大才疏,如何能統籌全軍看待問題,總覺得現在山東鎮的兵力佔了上風,應該出兵攻打韃子,他還以爲田羽怕了韃子,今天連激將法都用上了,田羽聽他說自己怕韃子,根本就沒有絲毫的火氣,反而一臉淡然,這讓杜之軼鬱悶不已。田羽看到杜之軼一臉地不高興,笑着說:“杜公,走走,出去轉轉,呆在屋子裡悶也悶死了。”

田羽住的地方是義州一個朝鮮富紳的府宅,整個義州數次遭受戰火,許多地方都是一片瓦礫,也就屬這個府宅還不錯,因此義州的縣令和那富紳一商量,將這個府宅作爲田羽行轅所在,那富紳一家再尋其他宅院安頓,田羽看後也挺滿意,就住了下來。

杜之軼想着說服田羽,就跟着田羽出來在院子裡的迴廊裡面散步,杜之軼正想再次勸田羽出兵,忽然聽到了如雷的鼾聲,誰這麼大膽,跑到總兵行轅睡大覺來了,兩個人順着聲音尋了過去,發現一個老兵臥在迴廊的欄杆上正自大睡。

田羽看了一下那個老兵的裝束,知道是“雨”字營中地民夫,便笑了一笑,然後拍了一下巴掌,老兵一下子從夢中驚醒,看到竟然是監軍和總兵大人,呼地一下站起來,杜之軼有點近視眼,正探過頭去看,那老兵一起來,差一點撞到杜之軼的鼻子,要不是田羽反應快,杜之軼地鼻子非得被撞破不可。那個老兵見闖了禍,忙跪倒在地說:“大人恕罪。”

“你怎麼會跑到這裡睡覺來着。”田羽知道這個院子的關防甚嚴,不知道這個老兵怎麼能跑到這裡睡覺,纔有此一問。

老兵一邊磕頭如搗蒜,一邊誠惶誠恐地說:“我是給後廚送米麪來着,本來想在這歇一歇,沒有想到竟然睡着了,請大人恕罪。”

“黃粱一夢,樂乎。”

那個老兵雖然不懂什麼叫黃粱一夢,但是聽有夢字,知道田羽再問他做夢的事,忙答道:“樂,我正夢見給我的三兒子娶媳婦呢。”

“你識字嗎?”

那老兵赧然一笑:“從小家裡窮,哪裡讀得起書,不識字。”

田羽看了一眼杜之軼,然後對那個老兵說:“人生識字憂患始,你不識字,樂莫甚焉。”羽說的老兵這一下子可弄不明白了,正要發用,田羽擺了擺手:“你回去吧,要是累了,多歇息歇息。”那老兵看總兵大人不追究自己的罪過,高興的磕了頭快步而去。杜之軼沒有聽出來田羽說老兵的這句話另有所指,朝着田羽說:“田大人,出兵一事你看……”

“杜公。我和幕僚們商量商量,即便出兵的話,也得詳細謀劃不是。”

杜之軼聞言有些失望,但是覺得這次田羽總算沒有拒絕。因此高興地說:“好,咱家等大人的好消息。”

“杜公。我下午還有些事情……”

“田大人,你忙你的,我在這轉悠轉悠,年齡大了。活動活動也有好處。”

“杜公,告辭。”田羽抱了抱拳,大步朝着外面而去。杜之軼則安步當車在迴廊裡面溜達起來,田羽剛走,跟隨杜之軼來的錦衣衛頭目孫達三就跑了過來,看到杜之軼一臉地高興的樣子。孫達三晃了一下頭,然後對杜之軼說:“杜公,你怎麼還高興呢。剛纔田羽指桑罵槐,你沒有聽出來嗎?”

“他?罵誰啦?”

“他說人生識字憂患始,不識字,樂莫甚焉,那不是諷刺杜公呢嗎。”

“他不是說那個老兵呢嗎?”杜之軼還轉不過彎來。

“哼,說老兵?杜公。剛纔你沒有看到啊。他是對那個老兵說地,但是眼光一直瞄着你呢。你可要小心一點。我看這個田羽城府很深,不小心就得着了他的道。”

經孫達三這麼一提。杜之軼有了那麼一點醒悟,是啊,剛纔田羽說這個話的時候,是用眼睛看了自己,而且臉上很明顯帶着不屑的笑容,這個田羽,罵人不帶髒字,要不是孫達三提醒,自己還以爲他是個好人呢。看到杜之軼臉上表情地變化,孫達三心中不由一陣高興,然後問:“杜公,田羽同意沒有同意出兵。”

“倒是沒有給個準話,就是說和他的那些幕僚商量商量。”

“杜公,你可要長個心眼啊,田羽八成有很多事情瞞着你呢。”

“什麼?他瞞着我?”

“是啊,我聽說昨天朝鮮國王的弟弟原昌君來了,和田羽說了一下午,田羽和杜公提過沒有?”

杜之軼一愣說:“原昌君?沒有啊。”

“杜公,你再想想,在濟州島的那會。”

杜之軼不知道孫達三指什麼事情,不由問了一句:“濟州島,怎麼了?”

“濟州島的水寨杜公你不覺得很怪嗎?”

“很大,很好,但是沒有什麼奇怪的啊。”

“杜公,你不覺得奇怪那是因爲你可能不瞭解水師,那個濟州島水寨地規模絕對不是僅僅爲了運兵。要是運兵哪裡用建那麼大的水寨。”

“你這麼說什麼意思?”

● Tтka n● C○

“我現在懷疑田羽絕對有一支咱們不知道的水師,那個水寨就是將整個山東鎮水師放進去也閒大,如果沒有其他水師,朝鮮何必浪費人力物力建那麼大的水寨。”

聽完孫達三的話,杜之軼也不由沉思了起來,半響才明白過來,小聲說:“你說田羽暗蓄私兵?”

孫達三朝着四周看了一眼,然後點頭說:“不錯。”

“暗蓄私兵那可是抄家的大罪啊,田羽有那麼大的膽子?”

“杜公,他田羽的膽子還不大,連楊嗣昌楊大人、高公公都敢得罪,要不是有底氣,能這麼大膽嗎?”

杜之軼聞言不由一驚,聲音不由高了起來:“他大膽,暗蓄私兵,可是謀反地大罪……”

孫達三一把將杜之軼地嘴就捂上了,低聲在杜之軼耳邊說:“杜公,你知不知道有句話叫殺人滅口,咱們裝作不知道便可以了,暗中查實田羽暗蓄私兵這個事情,那可是大功一件啊。”

“猴崽子,就你精明。”杜之軼喜愛的拍了拍孫達三地腦袋:“那這件事情你多留點心,一旦查實,到時候皇上少不了你的好處。”

“杜公,你放心,屬下一定辦好這件事情,不過杜公還得開方便之門啊。”

“怎麼?”

“我現在在這怎麼查濟州島地事情啊,杜公,你看看有什麼藉口沒有將我派到濟州島去……”

“沒有問題,明個咱家就和田羽說。”說完兩人相視一笑,奸笑了兩聲。快步而去。杜之軼和孫達三在迴廊中的一幕恰巧被幕僚馬威看到,但是杜之軼和孫達三的聲音很小,馬威只聽到杜之軼那暗蓄私兵,可是謀反地大罪一句。馬威很受田羽重視,因此也知道田羽水師的事情。因此他馬上就想到了這裡,忙轉身去找田羽報信。

田羽聽完馬威的話,站起身來,轉了幾圈。沒有說話。馬威小心翼翼的說:“大人,我看是不是讓“暗”字營地將孫達三做掉,以免後患。”

“現在我們還不知道他們到底知道了什麼,一旦殺了孫達三,反而會打草驚蛇,更加加大了他們的疑心。讓“暗”字營地兄弟看緊了他們,我倒要看看他們能翻起多大的浪來。”

“是,大人。”

第二天杜之軼以自己將東西遺落在了濟州島,派孫達三去取爲由,取得了濟州島的關防。田羽知道杜之軼這是藉口,但還是大大方方的給了孫達三濟州島地關防。杜之軼看到田羽沒有絲毫戒心,更是得意,安頓孫達三一定要把事情辦好。孫達三則是拍着胸膛保證。只要田羽有暗蓄私兵的情況。自己一定會查它個水落石出。

孫達三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爲他已經投靠了韃子。成爲了韃子安插在田羽和杜之軼身邊的一個眼線。孫達三人很聰明,但是時運不濟。在錦衣衛混了多年,才混上了一個小旗的職位,看到那些年輕世家子弟,不費吹灰之力就擔任了總旗、千總等職,讓他心中很不平衡。這次花了大筆的錢活動跟隨杜之軼至山東鎮監軍,就是想博點功勞,往上提一提。到了濟南後,孫達三遇到了他在遼東居住的遠房堂兄孫大平,本來他還以爲與堂兄相遇是偶然,不想他堂兄地話讓他大吃一驚,原來這個孫大平是韃子在京中的坐探,聽說孫達三到了山東鎮,這才從京中趕到濟南,找到孫達三,勸說他投奔韃子。孫達三雖然不得志,但投降韃子這件事情卻猶豫不定,當韃子的奸細,一旦被查出來那可是誅九族的罪名,再說他孫達三雖然沒有想着名留青史,但也不想揹負漢奸的名字遺臭萬年。但是孫大平承諾的條件實在是太誘人了,因此孫達三也沒有說死話拒絕,孫大平覺得有門,就鼓動如蝗之舌,極力勸說。孫達三還在猶豫中,田羽的大軍就開拔到了濟州島,到了濟州島之後,孫達三就放棄了投奔韃子的想法,不想到了義州之後,義州韃子地坐探卻找上門來,承諾他一旦投奔韃子,不但封他一個大官,贈予他大筆地金錢,還在盛京贈送給他一個大宅,十名美女。孫達三終於被糖衣炮彈所擊倒,投奔了韃子。韃子讓他尋找機會挑撥杜之軼和田羽的關係,當然還有提供山東鎮一切情報,最好能夠打擊田羽在崇禎心目中地地位,還有崇禎的信任。這纔有孫達三提醒杜之軼田羽指桑罵槐,暗蓄私兵之事。杜之軼哪裡知道孫達三已經踏上了韃子地賊船,還以爲自己得了一個人才,高興不已。

孫達三雖然躊躇滿志,但是他根本沒有想到他一出義州就被“暗”字營的人馬盯住,一切行動都被掌握得一清二楚,每天都會有孫達三的動向傳到田羽那裡。“暗”字營的工作田羽很滿意,但是最近卻被“暗”字營發生的事情弄得田羽非常撓頭。原來田羽讓白同波將“暗”字營發展到大清國,白同波選擇了一批有了經驗而且精明強幹的人,準備派到大清發展情報網絡,但是由於剃髮一事耽擱了下來。當時韃子的髮式那叫“金錢鼠尾”,也就是咱們在電視劇上常看到的“大辮子”,這些人一聽到到韃子那裡就必須剃髮,一個個都打了退堂鼓,雖然白同波和“暗”字營的幾位首領百般勸說,只有十幾個人同意剃髮,而剩下一百幾十號人堅決不剃髮。

白同波沒有辦法之下,只好把這個情況上報給田羽,田羽聽完也挺撓頭,他知道韃子竊據中原以後因爲剃頭之事,引起了大明百姓的極大反抗,包括自己請來的閻應元,就是因爲不願剃髮,帶領江陰百姓對抗韃子大軍八十三天之久,雖然最後落得個城破人亡的下場,但是那股正氣名流千古啊。現在這幫人不想剃髮。田羽又不想強迫,因此事情耽擱了近半個月了,如果不能及時勸說這些人剃髮,那麼韃子那裡的情報系統談何建立。田羽思前想後之下。還是決定見一見這些不願剃髮地“暗”字營兵士,因爲人數衆多。白同波挑了一些在這些兵士中有些聲望的人,最後一共選得二十人,受到了田羽的接見。

這幫人平時對田羽敬若天神,有了與田羽面見的機會。都是歡天喜地,同時有也有擔心田羽會強迫他們剃頭,因此懷着又是喜悅,又是擔心地心情,這二十人走進了總兵行轅。因爲“暗”字營的任務都是暗中地工作,田羽便選擇了在晚上接見的這些人。以免白天太引人注目。

二十人一進大堂就看到正襟危坐在堂上的田羽,他們忙伏地叩頭,田羽用親切的語氣說:“大家不用多禮,快都起來。”聽到田羽地語氣非常和氣,不像是發怒的樣子,二十人不由各個鬆了一口氣。

田羽用眼睛掃了一下這些人,雖容貌各異,但是從臉上就可以看得出這些人都非常精明強幹。田羽輕咳了一聲說:“你們的事白大人已經和我說過了。不知道你們爲什麼不願意剃髮。”

這二十人來之前已經商議好了,一旦大人問話。就由讀過幾天私塾的韓邦德回話,因此聽到田羽發問。韓邦德馬上施禮說:“大人,毛髮體膚受之父母,豈可說剃就剃。”

田羽早就知道他們會用這個來解釋他們爲什麼不剃髮,知道要是駁倒這個聖人語錄可不是他能做到的,因此他就轉換了話題:“你叫什麼名字?”

“韓邦德。”

“韓……韓邦德。”田羽聽完不由想笑,但是怕在屬下面前失儀,強忍住了笑意。因爲這個名字讓他想起來大名鼎鼎的詹姆斯邦德,恩,好名字,那我就將你培養成大明地007。

韓邦德不知道田羽心裡轉了這麼多念頭,還以爲田羽沒有聽清楚,忙答道:“是,小人韓邦德,祖籍遼陽人,後來奴酋努爾哈赤攻破遼陽,小人逃難到山海關,打獵爲生,直到加入大人麾下“恩,好。那麼你說說爲什麼要加入山東鎮。”

韓邦德望了大家一眼,然後說:“其他人小人不知道,小人是兵荒馬亂,家中無隔夜之糧,實在過不下去了,聽說山東鎮從不克扣當兵的糧餉,因此才投奔大人。”

“那你是爲了吃飯纔來當兵的。”

“是,大人。”

田羽掃了一眼其他人,又問:“那你們呢?”其他十九個人七嘴八舌的將自己投奔山東鎮的原因說了出來,雖然比較混亂,但是可以聽出來多數人都是因爲家窮吃不上飯,來當兵就是爲了混一口飯吃。只有個別人因爲被韃子弄得家破人亡纔來投奔田羽,準備殺虜爲死難的親人報仇。聽完田羽心中不由暗自嘆息了一聲,大家當兵爲的是混飯,恐怕普天之下當兵的以這種思想居多,怨不大明會滅亡,用這樣爲混飽肚子地兵去打仗,士氣會高才會怪呢。而且今天這件事情也給田羽提了一個醒,雖然山東鎮從不克扣當兵地糧餉,贏得了士兵的好感,也形成了一定地向心力,但是光是靠不克扣糧餉來維繫士氣那顯然是不夠的。沒有一個思想維繫軍心,那麼不論多麼高地軍餉,多麼優厚的待遇,永遠也不能打造一支所向披靡的軍隊,看來自己要加強士兵的思想教育,塑造山東鎮無敵的軍魂。

二十人看到田羽陷入了沉思,不由互相看了看,不知道這位年輕位高的大人爲什麼如此。白同波在邊上忙輕咳了一聲,白同波的輕咳一下子把田羽從沉思中驚醒,他馬上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咳了一聲,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鎮定了一下說:“我覺得當兵並不僅僅爲了餉銀,也不是爲了滿足自己報仇雪恨的想法,而是外抗強敵、內安百姓、保家衛國、興太平之世。”

顯然這二十人被田羽的話所振動,韓邦德讀過幾天書,感觸更是深刻。他施禮說:“大人之話振聾發聵,邦德受教了。”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田羽知道光憑着自己這幾句話,不可能就轉變了這些人腦海中的固有思想,這是個長期工程。需要花大力氣去影響、改變他們地想法,現在能有這個表現。就已經很讓田羽滿意了,他接着說:“如果大家不剃髮,如何擔負得了去韃子那裡偵查消息的任務。”

二十人聽到田羽又轉回來說剃髮之事,都默不作聲。韓邦德看了大家一眼,想了一下說:“大人,我們可以扮作客商等身份過去,韃子那裡也不是沒有蓄髮的商人。”

“不剃髮,永遠打不入敵人的內部,而且更是增加了暴露地機率。”

韓邦德這些人如何不知道不剃髮大大增加了他們的威脅。只是讓他們剃髮實在是難以接受,田羽接着說:“大家想一想,如果你們不剃髮,我們就獲得不了韃子地消息,任憑韃子壯大,一旦韃子再次入寇中原,又有多少黎民百姓將喪生在韃子的鐵騎之下。如果你們剃髮,能夠第一時間偵得韃子的動向。讓我們有所準備。阻敵於國門之外,那會有多少百姓因此而獲得生機。你們考慮考慮。剃髮將會拯救數以萬計的大明百姓,孰重孰輕。我想不用我說大家也會明白。”

看到二十人都是沉默,田羽趁熱打鐵地說:“古有要離斷臂刺慶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的荊軻刺秦王,這些人爲了救黎民百姓,連生命都可以獻出,難道你們連頭髮都不捨得嗎?”

其他十九個人不知道田羽說的要離和荊軻是誰,但是韓邦德讀過書可是知道的,他被田羽說得熱血沸騰,哭伏於地:“大人,邦德愚鈍,請剃髮赴清。”韓邦德在這羣人裡面聲望最高,要不也不能公推他回答田羽的答話,看到韓邦德自請剃髮,大家不由一陣騷動。來的時候,大家可是商量得好好地,說什麼也不能同意剃髮,其中最堅決的就是讀過私塾的韓邦德,他受儒家思想教育,感觸最深,因此也是最頑固的一個,沒有想到韓邦德竟然是第一個被田羽說服的人。有幾個見到韓邦德自請剃髮,便也跪下去說:“小人願剃髮。”

“好,做大事不拘小節,男兒自當如此。”

其他十二個人看了看那幾個人,又互相看了看,覺得田羽的話是有道理,最後也都跪了下去。看到這羣人被自己說服,田羽非常高興,大聲說:“好,快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們爲大明百姓剃髮,一定會留名青史,同波,凡是願剃髮的兵士,每人再賞十兩銀子。”

“謝大人。”二十人齊聲說。

田羽朝白同波揮了揮手,示意白同波帶着這些人回去。白同波點了點頭,領着衆人再次謝田羽賞賜之恩後,轉身魚貫而去。不大一會,白同波又趕了回來,一臉的喜色:“大人,剩下地那些人多數都被說通了,只有三五個老頑固說什麼也不同意剃髮,我將他們留在朝鮮即可。”

“哦,這麼快都同意剃髮了?”

“是啊,這二十個人素有聲望,看到他們同意剃髮,不少人都放棄了原來地想法。”

雖然解決了問題,但是田羽絲毫沒有高興的樣子,心裡總覺得哪裡不對,但是一時間又說不出哪裡不對,白同波看到田羽沒有喜色,不由說:“大人,事情圓滿解決了,你怎麼一點高興地樣子都沒有。”

田羽搖了搖頭,站起身來,琢磨着到底哪裡不對,忽然一絲靈光閃現,一旦有人被擒熬不過刑叛變了或是受不住韃子的誘惑反水了,這些人互相都認識,豈不是會皇太極一網打盡。田羽忙轉頭說:“同波,你採用地辦法不對。”

白同波一時被田羽說得摸不着頭腦,撓了撓腦袋說:“大人,什麼辦法不對啊。”

“同波,你想過沒有,你的屬下互相熟悉,一旦有人叛變,你怎麼辦?”

白同波不由一下子愣住了,他建立“暗”字營一直無往不利,還沒有出現差錯,他也沒有往這方面想,聽到田羽這麼一提,馬上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誤之處,忙說:“大人,那我們怎麼辦?”

“幹坐探這一行的,必須使用單線聯繫,寧可損失一點傳遞消息的速度,也不能讓所有的人知曉整個網絡。這樣的話即便有人叛變,損失也會降低到最小。”

“大人所慮極是。屬下回去和其他幾位千總商量一下,看看怎麼堵上這個漏洞。”

“一切都要迅速,不然很容易被對方連根拔起。在韃子那裡建立情報系統本來就不容易,我們要處處小心,不能輕易的將這些精銳損失掉。”

“是,大人。”“好了,你回去好好想想,近日給我拿出一個方案過來。”白同波答應一聲,快步而去。田羽則負手走到了窗前,心中想着如何塑造軍魂一事。

第2章 痛陳時弊第106章 路途第6章 牛刀小試第37章 孫子終歸是孫子第173章 輝煌軍史照汗青第305章 李定國的未來第151章 道不遠人人遠道第176章 疾風驟雨第117章 第一次海戰第216章 糧道第6章 牛刀小試第2章 痛陳時弊第15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3章 英雄惜英雄第196章 關門捉賊第78章 瘋狂的標槍戰術第266章 仍是朱家之天下第163章 嘆豪傑空逞英雄第312章 目標,盛京第285章 令人崩潰的戰爭第3章 大明千總第276章 將相本無種第8章 初戰告捷第274章 朝秦暮楚非吾輩第223章 再見祖大壽第274章 朝秦暮楚非吾輩第30章 太監索賄第312章 目標,盛京第25章 追擊第73章 如此大學士第233章 玩弄鼓掌之上第233章 玩弄鼓掌之上第273章 龍戰於野第94章 爭第152章 進退維谷第221章 名爲招禍之本第275章 馬革裹屍贏敬意第90章 刁蠻郡主第112章 來遲了第163章 嘆豪傑空逞英雄第272章 莫從世路暗投珠第279章 沉浮宦海如鷗鳥第196章 關門捉賊第130章 出兵椴島第176章 疾風驟雨第33章 閹黨作梗第252章 大魚上鉤第156章 世事浮雲第139章 新年伊始第86章 濟南!濟南!第66章 慶都大潰第187章 心中悟生殺之機第60章 腳板賽騎兵第155章 不識夷人愣說妖第283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301章 神出鬼沒第111章 心黑第268章 牛刀殺雞有成無敗第290章 丹心似鐵第146章 神聖騎士團第162章 功不成志堪憐憫第116章 海軍希望第222章 識真脫得幻乾坤第62章 只有死節之臣,無投降之輩第42章 帝師第92章 新年第38章 誘敵第268章 牛刀殺雞有成無敗第265章 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第250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177章 機關算盡亦徒然第96章 囂張第307章 英雄降伏第308章 水到渠成第293章 牛刀?第307章 英雄降伏第57章 吃你的,喝你的,你還得感激第23章 分兵第232章 際遇勿求太齊第1章 初遇闖王第313章 三岔河大捷第314章 遼陽血戰第312章 目標,盛京第40章 哀兵必勝第234章 天恩難測冷人心第96章 囂張第79章 一夜成城第9章 剜肉療傷第19章 東虜肆虐第187章 心中悟生殺之機第244章 神來之筆第47章 陣破第301章 神出鬼沒第304章 張獻忠的決斷第297章 潼關鏖戰第257章 血肉身軀歸泡影第196章 關門捉賊第308章 水到渠成第291章 “義”往無前第5章 得千里馬
第2章 痛陳時弊第106章 路途第6章 牛刀小試第37章 孫子終歸是孫子第173章 輝煌軍史照汗青第305章 李定國的未來第151章 道不遠人人遠道第176章 疾風驟雨第117章 第一次海戰第216章 糧道第6章 牛刀小試第2章 痛陳時弊第15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3章 英雄惜英雄第196章 關門捉賊第78章 瘋狂的標槍戰術第266章 仍是朱家之天下第163章 嘆豪傑空逞英雄第312章 目標,盛京第285章 令人崩潰的戰爭第3章 大明千總第276章 將相本無種第8章 初戰告捷第274章 朝秦暮楚非吾輩第223章 再見祖大壽第274章 朝秦暮楚非吾輩第30章 太監索賄第312章 目標,盛京第25章 追擊第73章 如此大學士第233章 玩弄鼓掌之上第233章 玩弄鼓掌之上第273章 龍戰於野第94章 爭第152章 進退維谷第221章 名爲招禍之本第275章 馬革裹屍贏敬意第90章 刁蠻郡主第112章 來遲了第163章 嘆豪傑空逞英雄第272章 莫從世路暗投珠第279章 沉浮宦海如鷗鳥第196章 關門捉賊第130章 出兵椴島第176章 疾風驟雨第33章 閹黨作梗第252章 大魚上鉤第156章 世事浮雲第139章 新年伊始第86章 濟南!濟南!第66章 慶都大潰第187章 心中悟生殺之機第60章 腳板賽騎兵第155章 不識夷人愣說妖第283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301章 神出鬼沒第111章 心黑第268章 牛刀殺雞有成無敗第290章 丹心似鐵第146章 神聖騎士團第162章 功不成志堪憐憫第116章 海軍希望第222章 識真脫得幻乾坤第62章 只有死節之臣,無投降之輩第42章 帝師第92章 新年第38章 誘敵第268章 牛刀殺雞有成無敗第265章 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第250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177章 機關算盡亦徒然第96章 囂張第307章 英雄降伏第308章 水到渠成第293章 牛刀?第307章 英雄降伏第57章 吃你的,喝你的,你還得感激第23章 分兵第232章 際遇勿求太齊第1章 初遇闖王第313章 三岔河大捷第314章 遼陽血戰第312章 目標,盛京第40章 哀兵必勝第234章 天恩難測冷人心第96章 囂張第79章 一夜成城第9章 剜肉療傷第19章 東虜肆虐第187章 心中悟生殺之機第244章 神來之筆第47章 陣破第301章 神出鬼沒第304章 張獻忠的決斷第297章 潼關鏖戰第257章 血肉身軀歸泡影第196章 關門捉賊第308章 水到渠成第291章 “義”往無前第5章 得千里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