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

燕北沒有說拱衛皇帝,而是奉劉氏……天下劉氏多了去,他侍奉的是哪一個?

這正是燕北想要在太廟中得到劉氏列祖列宗准許的。如果劉氏祖宗將玉璽而斬蛇劍送到他的手裡,他卻不繼續向西爲皇帝保駕……會不會被那些已經死去許多年的皇帝們記恨?

燕北料想是不會的,到底劉虞也姓劉,天下都紛亂成這般模樣,能保一個算一個得了。

枕着放玉璽、斬蛇、王莽首級的木匣,這一夜燕北的睡眠是南征以來少有的香甜。

“看樣子,漢室列祖列宗不反對燕某人回遼東。”

其實人都這個德行,出兵放馬南征的時候除了死了不少弟兄之外什麼都沒得到,那會兒就算別人勸,燕北都不會動想回家的想法,一心要和董仲穎槓到底,做足了要打進長安城的架勢。

可如今寶物入手,枕着王莽腦袋睡了一宿的燕北什麼都想明白了。

還打個屁!再打下去除了死人什麼都得不到,如今漢室列祖列宗也都默許了,他便已經定下了要回還遼東的心思……如果不是把孫堅、公孫瓚都勸到這裡組成聯軍,現在撂挑子不太合適。

再一個也因爲纔派騎兵回去讓沮授從汶縣水寨派船隊過來,一來一去就得等上最少兩個月。

否則他早走了!

玉璽、斬蛇對他來說都沒什麼作用。但那四十多塊石碑、從地下搬出來包括輿圖鼎在內的十幾個大鼎、上百卷皇室藏書,對他燕仲卿乃至整個遼東,都是取之不盡用之無竭的寶藏!

清晨的太廟經過昨夜士卒的努力已經在原有的基石之上搭起九座草廬,每個草廬中以木牌簡刻出各個漢家皇帝的牌位,供以些許軍糧……他們在洛陽也沒別的吃得,三牲更是不好找,只怕至少要等到下午夏侯蘭才能找到活物的豬羊牛來祭祀太牢禮儀。

在太廟之外,盧植與陳羣昨夜休息在軍帳裡,大清早的一老一少便在帳外佈置案几,議論着即將開始編撰的書籍是以年份爲紀還是以人物爲主。燕北對盧植年輕的那個時代並不清楚,何況編書之類的事情他也瞭解甚少,根本沒有多嘴的機會。

打了個招呼,燕北便再度策馬前往武庫。

路過皇宮南八里井時,屍首已經被掩埋到別處,就連地上的痕跡都被細心清掃,鋪上一層從別處弄來的火灰,看上去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般。

燕北一路奔過複道,在武庫廢墟旁橫七豎八地睡着上百號手底下的兄弟,即便是那些還醒着的士卒也都各個無精打采……顯然,他們昨夜都累壞了。

“子龍,事情做的如何了?”

看到趙雲仍舊昂首闊步地領一隊武士護衛着武庫,燕北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緩緩踱馬過去接受士卒對自己的行禮,便聽趙雲拱手說道:“回將軍,各藩屬歷年進貢之物都盤點完畢,裝了二十七個木箱,留待將軍分配。”

“要送回遼東的各類書卷石刻裝了六十四箱,屬下自輜重中取戰車百四十輛準備運送木箱與大小鼎。”

“你做的很好,去休息吧,這裡的守衛交給子義。”燕北翻身下馬拍拍趙雲的肩膀,看着旁邊小聲說道:“今天夜裡還需要你再押着軍士跑一趟,將這些東西運到邙山北面,趕在南北兩路兵馬到洛陽之前把這事辦完。”

“諾。”趙雲對命令從不遲疑,點頭後才繼續對燕北說道:“將軍,城外昨晚有騎卒送來些搜索到的東西,屬下自作主張裝箱,請將軍過目。”

燕北點頭便跟着趙雲去看他們昨晚的成果,單聽數字並無太特殊的感覺,但當近百個箱子與十幾個大小不一的青銅鼎擺在自己面前,仍舊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其心中的震撼。

眼前這幾十個需要兩人合擡的木箱裡裝着的可不是等閒雜物,那是堆積如山的寶貝!

而在成堆的箱子旁還有零散的幾個木箱,燕北打開後並沒有太多驚喜……這兩天他見到過太多寶物,大概此生天底下任何珍奇異寶都無法引起他的驚異了。

搜尋北宮的軍卒送來的箱子裡裝着兩支折斷的鑲金玉麒麟燈,不過眼下鑲嵌的玉石已經燒的變形,而折斷的燈體也意味着難以修復,一件價值十金的裝飾便廢了,大概唯一有用的就是上面鑲嵌的些許黃金了。

東宮送來的箱子則是一套食具,象牙箸、琉璃盞,烤盤蒸鍋一應俱全,均是華美非常的禮器。雖不知因何緣故在大火中保存完好,唯獨有個玉盤上帶着少許裂紋,顯然是沒有受到火焰的直接烘烤,倒是套不錯的小玩意兒。

城西夏侯蘭那邊倒也送來幾個箱子,有白馬寺未經損毀的經文佛器、大市裡躲過一劫的零碎器物。

有先前皇宮密道寶庫的見識,顯然並不會將這些東西當回事,這裡大多爲值錢的尋常器物,見過無價國寶的燕北哪裡還會將這些東西看上眼,當即對趙雲道:“把這些合在那二十……不不不,和那六十多個箱子放在一起,我們運回遼東。”

蚊子再小也是肉,何況這些東西可不是蚊子,隨隨便便一個箱子都是價值百金往上。無價國寶並不能當飯吃,但這些東西能!

即便刨去要讓給各路諸侯的禮器,這幾十箱珍寶拿回遼東,便值南征這一仗的所有耗費。不說那難以用金錢衡量的熹平石刻與各類書籍,就說器物,回去他的商隊在幽州四下裡跑一跑,將其中並不扎眼的十之一二賣出去,就能得來千金。

其實哪怕南征討董之戰的糧草有韓馥從冀州出,燕北自己的花費也不在少數。

這一戰他死了不少人手,雖然一路都沒打什麼慘烈戰事,但去年新募的軍卒陣亡已過四千。

雖然陣亡大多發生在曹操麾下……說實在的現在那八千軍卒燕北已經打算全送給曹操了,幾仗下來死的還剩三千多,打的還都是些敗仗,全是些兵油子到現在還都是一副病秧子樣,要回來也算不上勁卒。

最重要的是陣亡士卒的屍首與章幡也都在曹操手裡,等戰爭結束的喪葬費自然也是曹操出。

反正老曹家大宦官,錢有的是。不像他這種幽州破落戶,一個金餅子都恨不得掰兩半兒花。

媽的,死了四千多人,單單喪葬就要千金出去。夠曹孟德他老子在先帝時代全價買上個太尉了!

想到這場仗打完,他手裡也有兩千多士卒家人等着發喪葬錢,還有萬餘軍卒的月錢……燕北的頭就大,看向專門擺出來準備分給公孫瓚、孫堅等人的木箱便有些忿然。

“上次公與來信好像說千山又挖出銅來……”燕北撓着腦袋暗自嘀咕道:“要不回去私鑄幾千萬大錢吧?”

“嗯?”趙雲在身後護衛着聽着不太真切,還以爲燕北在同他說話,問道:“將軍說什麼?”

“啊,沒什麼,我在想這些東西估計有個幾千萬。”

燕北的尷尬被臉上的傻笑掩蓋,要說起來私鑄銅錢這種事情在如今這個掘墳盜墓盛行的亂世也算不得什麼大事,不過燕北深知趙雲性格中的正直,這種事情該瞞還是要瞞的……不過在心底裡,燕北已經打定主意回遼東了看看銅礦的產量,如果只有一點就算了,要是可開採的數額巨大,他就需要和鐵鄔的張雷公好好談談了。

正好身邊有個刺頭子姜晉沒地兒安放,以前他們在涿郡做過私鑄銅錢,只是那時候量小,這事兒怎麼做姜晉心裡是門兒清,這事回頭交給他,正好把他丟到鐵鄔去。

這小子帶兵太混蛋,連頂撞沮授的事都能做出來,遼東大概除了自己沒人能降得住了。

“子龍啊,你說這二十七個箱子怎麼分。”燕北揉揉腦袋又扣上兜鍪,擡手指着那些箱子道:“我想多給孫堅點,袁紹袁術一人送倆意思意思就行,公孫瓚少一點,這個傢伙總想着背地裡揍我一頓,我可不想讓他拿着我送的錢養兵來打我。”燕北想起韓馥截獲的書信,面色不善地說道:“前些日子留在遼西的那個混賬弟弟還給他寫信想攙和着公孫度和高句麗一起發兵把遼東平了……哼,我就給他一箱,讓他看着乾眼饞!”

“遼東?”趙雲根本不知曉公孫度想要攻打遼東的事,聽聞此事當即變了顏色,連忙說道:“將軍,我大兵在外,遼東俱爲新卒,如何能守?”

“公孫度算個屁!”燕北提起公孫度時滿面不屑,開口大有一副揮斥方遒的模樣,喝道:“玄菟都尉張儁義都是老子的人,他還想着翻了天攻打遼東?敢起兵就先殺他城門屯將,太守府裡從馬伕到僕役都有燕某人藏着強弩的死士……他還沒出城門就是個死,他死了高句麗有扶余牽制敢獨自攻打遼東?”

“子龍不必擔心,就是讓他打,他也打不過。能爲某謀劃出千里遼水阻伯圭的沮公與,豈是尋常庸人能圖謀的!咱們接着說這些寶物。”燕北心裡並未將遼東即將遇到的三面合圍當回事,轉而接着說道:“曹操、鮑信,也都分上一箱……哎喲,鮑允誠還在呂布手裡呢!”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九十三章 衝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世道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三十三章 教習弓術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三十二章 搭建浮橋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八章 張頜休走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中校尉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奪鹿侯的野望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一百零三章 牆頭架弩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二百零三章 浪戰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三十章 男兒碰撞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十四章 孟起無禮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九十三章 衝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世道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三十三章 教習弓術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三十二章 搭建浮橋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八章 張頜休走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中校尉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奪鹿侯的野望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一百零三章 牆頭架弩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二百零三章 浪戰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三十章 男兒碰撞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十四章 孟起無禮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