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

夜已經深了,但京城皇宮文華殿仍然燈火通明,不停的有宦官宮女來來往往,但連輕微的腳步聲都聽不見,只有宮殿內不時有吩咐的聲音傳出。

這時,有一隊宦官從文華門出來。剛出大門,就有一個年輕的小宦官長長的吸了一口氣,領頭的中年太監回過頭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小宦官心中不服氣,但一偏頭,就看到了還未洗刷乾淨的血跡,身體就一哆嗦,忙小步快跑地跟上。

殿內的文淵閣內間,牀榻上躺着位面色慘白的中年人,旁邊有太醫在把脈,一名身着黃袍,面相威嚴的老人坐在一旁,滿臉都是焦慮;外間還有數名太醫低頭候着,三四名青年嬪妃與數位幾歲到十幾歲的少年男女或慌張,或悲傷的站着。過了一會兒,把脈的中年太醫縮回手,旁坐的朱元璋忙問道:“太子的病情怎麼樣?”中年太醫跪到地上,說:“臣無能爲力。”朱元璋神色一暗,道:“你出去吧。”中年太醫如蒙大赦般起身走出。

面色慘白的朱標說道:“看來兒臣的病是好不了了,父皇也不必再難爲太醫們了;夜這麼深了,父皇趕緊休息吧,豈能爲了兒臣的病讓父皇不得安寢。”朱元璋正要說話,忽聽外面傳來聲響,喝到:“怎麼回事?”文華殿的掌事太監徐進忠忙進來回到:“稟陛下,三皇孫昏過去了。”朱標隨即說道:“允炆、允熥他們幾個這十幾天也沒怎麼休息,怕是都熬不住了,讓他們都去休息吧,在我這裡圍着也沒什麼用,等我臨死前再叫過來讓我看一眼就好。”朱標頓了頓,使勁呼吸幾下,又道:“父皇你也趕快去休息吧,朝政耽誤不得啊。”話還沒說完,朱標就像完全沒力氣了似的,癱在牀上。朱元璋見狀,也只得吩咐太子妃嬪和皇孫散去,留下兩個太醫盯守,就去休息了。

朱允熥已經從昏迷中醒來有一個時辰了,但是就那麼直愣愣的盯着牀頂(注1),侍立在一旁的小太監焦急的輕踱着步子,以爲主子這是摔糊塗了,不知道該幹什麼,又不敢輕易叫太醫,文華殿這幾天混混僵僵的人可不少。

其實朱允熥現在神智很清醒,但是剛纔大腦接受的信息量太大,一直到現在還沒緩過來,他記得很清楚:自己在父王寢殿外,一不小心跌倒,因爲連續十幾天吃得少睡得更少。當然,這並不是因爲允熥關心自己父親到吃不下去睡不着的程度,而是大家爲了表現出對太子的關心都不敢不這樣幹。然後他就昏迷了。

但是就在昏迷期間,有無數記憶涌入他的腦海,是一個叫做孫林的6oo多年後的人的記憶,這些記憶記錄了這個人從幼兒園到大學再到社會的經歷,一直到他在得知自己患了絕症後投注了鉅額人身意外險保單,然後想僞造一次交通事故好讓父母和姐姐獲得鉅額保險理賠,然後在事故現場被撞死的的那一刻停止。

在昏迷當中,甚至醒來以後,他一直弄不清自己是誰?是朱允熥?還是孫林?亦或者他誰都不是?還是他誰都是?正迷糊着,忽然外面傳來梆梆梆的聲音,身邊的小太監上前說道:“殿下,辰時了,該用膳了。”朱允熥(or孫林)轉頭一看,看到小太監一臉緊張的看着自己,好像如果自己不去吃早飯就會去請太醫的樣子。他現在可不敢讓太醫過來給自己看病,就算沒那麼大的想象力,萬一認爲自己精神不正常可就完蛋了。並且自己也餓了,身體可是......不被革命的本錢!至於自己是誰,吃飯的時候再想吧。

暫時把自己是誰的問題壓下,朱允熥起身在太監的服侍下穿好衣服,嗯,應該是多了6oo年後的記憶的關係,感覺好不習慣,不過幸好還有朱允熥的記憶,他鎮定的等衣服被穿好,慢慢的向膳堂走去。倒不是不想走快了,但是十幾天沒吃好,渾身沒力氣,想快也快不了啊!

一路上朱允熥一邊慢慢走着,一邊四下觀察,與記憶裡的相對應,這就是來自現代的思維習慣佔主導了;要是朱允熥原思維主導,就算再好奇,也不會表現的這麼肆無忌憚。好在現在文華殿處於非正常情況,下人們多行色匆匆,即使有幾個人注意到了不正常的朱允熥,也不願多事。

朱允熥現在與允炆兩個年滿14歲的皇孫住在東暖閣(老大已死),另外朱標唯一成年的女兒朱文英(江都郡主,注2)住在西暖閣,其他還小的皇孫、孫女隨母親住在文淵閣,朱標平時住在主敬殿,現在病重,搬到了文淵閣,膳堂也在文淵閣,不過平時都是各房各吃各的,現在特殊才聚一起吃飯。

到了膳堂,允熥現只有朱文英在,略一想就明白了,允炆爲了表現自己的孝順,不可能這麼早就過來,其他的皇孫、孫女年齡小,最大的朱允熞(jian)才七歲,隨便吃一點就能撐一撐,只有朱文英正長身體,作爲女兒沒有太多忌諱,平素又得寵纔來得早。

允熥暗罵一聲,提醒自己以後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不過現在已經不可能再退回去。這時朱文英現他來了,起身問好。允熥連忙迴應,然後坐下。朱文英心下奇怪,感覺三哥今天不太一樣,又不好問,只是坐下來繼續喝粥,長輩們不來,即使她平時得寵也不敢吃主食。朱允熥實在餓的受不了了,也讓太監盛了碗粥喝起來。

隨後允熥的弟弟妹妹們在親媽的帶領下6續來到,允熥一邊暗自嘀咕這封建禮節真要命一邊不停的起身問好,一碗粥愣是被打斷了三次。剛喝完,太子側妃呂氏和皇次孫朱允炆來了,允熥心想辛虧我在第三次被打斷後一口氣喝完了,要不然粥就涼了。同時也和其他人一樣站起身對太子妃和兄長行禮。朱允炆和呂氏一一回禮,折騰了有一會兒才坐下。

允熥趁上主食的功夫,偷偷打量呂氏和朱允炆。兩人的面色均不正常,這倒無所謂,現在這屋裡就沒一個正常的。呂氏其它也沒什麼不正常的地方,一身宮廷常服;只是朱允炆與十幾天以前相比明顯瘦了很多,原先合身的衣服顯得十分空蕩,讓允熥很吃了一驚。至於其它更多的他也看不出來。呂氏淡淡地掃了他一眼,嚇得他趕緊低頭。

這時,文華殿小廚房的負責人說道:“各位娘娘、殿下,昨兒皇上臨走的時候吩咐了,一定要多吃一點,飯後也不需去太子寢殿侍候,現在太子有疾,皇上不想再有誰身體有恙。”各位都齊齊稱是,但真開吃了,一個個還都是不急不緩的。

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朱允熥了。他在現代可從來沒有捱過餓。雖然現代的時候他也不瘦,但從來不會爲了減肥餓着自己的。允熥感覺自己的胃酸已經開始腐蝕胃粘膜了,再不找點東西填進胃裡去,該胃穿孔了。原來的允熥也是個不注意他人的人,好不容易等到呂氏和允炆開吃,允熥馬上甩開腮幫子就吃,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幾個小的也不吃了,就盯着允熥吃飯;允炆、文英和年輕的妃嬪均面露驚色,感覺允熥今天不太一樣;呂氏則表面上看沒什麼反應。

允熥也沒注意他們,在想自己的事情。原來的允熥也是個不注重這些事的性子,後世的他也是一個不會看人臉色的人(就是有點瘋狂),所以允熥已經不再糾結自己到底是誰這個沒有意義的問題了,他在糾結自己以後怎麼辦。

後世的自己是個兼職網絡小說作家,雖然從來沒寫過明初的歷史,但作爲歷史愛好者,也略微瞭解一點。先是太子朱標去世,應該在洪武二十五年(西元1392年)四五月份,今天已經是四月二十五了,估計朱標馬上該死了,總不可能這次病好了結果沒過幾天突然死亡吧。

然後朱允炆被立爲太孫,應該也是今年,具體幾月不知道;然後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繼位馬上開始削藩,結果能力不足在建文四年(14o2年)被打進京城,下落不明,朱棣當了皇帝。

自己(允熥)的結局不清楚,但就憑自己懿文太子嫡次子(注3)的身份,再加上朱棣暴戾的個性,估計不是軟禁至死就是意外死亡,或者被自殺。所以決不能坐以待斃。

但輔佐朱允炆同樣不可行,還是因爲自己是嫡次子,朱允炆不可能信任自己,歷史上建文年間自己多半是被封到了地方上當親王,但時時刻刻被監視。

不過他的這個猜測錯了,雖然朱允炆可能本來是想這麼幹,但是因爲朱棣造反,他一直在南京城沒有就封。

所以,爲了以後不被“意外”,只能爭取自己上位了。並且自己有了後世過現在6oo年的眼光,完全可以改正朱元璋、朱棣父子犯下的一些錯誤。

朱元璋雖然雄才大略,但可能由於其出身,制定了很多不合理的制度;朱棣雖然把國家打理的也不錯,但是由於得位不正,爲了證明自己統治的合法性,也幹了許多勞民傷財又對國家沒有什麼好處的事,並且壞了朱元璋定下的規矩,導致其後國家陷入一個怪圈。

yy了幾分鐘當皇帝以後通過改革民富國強的‘美好前景’,允熥馬上回到了並不美好的現狀。想上位的障礙太多了,親孃已經死了,意味着後宮沒人給自己提供保護;姥爺常遇春雖然很牛逼,但死的更早;幾個舅舅都沒什麼本事,馮勝徵東北時,大舅常茂差點把納哈出投降的事給攪黃了;舅姥爺藍玉雖然也很牛逼,但應該是這兩年被老朱幹掉了,跟他搭上關係反而會壞事。

另外,允熥以前也沒表現出過人的才華,而允炆應該是朱標死後沒多久就當了皇太孫,也沒有多少時間了。

而朱允炆這邊可有好幾個優勢:先,朱允炆是老二,在老大已死的情況下,雖然只比允熥大一歲,那也是兄長;其次,親媽呂氏還活着,對文華殿肯定有一定的控制力;最後,看【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記得朱允炆記性很好,頗得老朱讚譽;根據允熥以前的記憶判斷,應該也確實如此。

那麼如何幹掉朱允炆上位呢?允熥正想着,不經意間瞅見二妹文蘭(宜倫郡主)瞪大眼睛看着自己,又一掃,現多數人都在看着自己,一愣神,他反應過來是自己的吃相太有問題了,本來允熥雖然粗疏,又餓的昏,畢竟受了近十年的皇室教育,不至於這麼大疏漏。

但是來自現代的思維因爲現代記憶無論從長度還是廣度都遠遠越了古代的記憶,古代皇子的生活在成年分府以前可是非常枯燥的,使得現在的朱允熥是現代思維爲主,纔不經意間犯下了這種錯誤。

還是不夠注意啊!朱允熥心下再次說了三遍“一定要注意”,但這時事已至此,吃相注意一下,但是飯絕對不能少吃,反正有老朱的口諭,不吃到撐決不罷休!

最終,在幾位小屁孩的注目之下,允熥成功吃撐,並告退回自己寢殿去了。在剛出門的時候,似乎聽見了低低的議論聲。

=================================================

注1:明清的拔步牀和架子牀有頂。

注2:朱家的女兒起名不按朱元璋的輩分字眼來,由其父親自行安排。

注3:呂妃是懿文太子的次妃,未扶正。

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474章 第三次第1057章 最終決戰——想要將計就計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1746章 一條通道第638章 三地的糧食第1769章 李莎兒的請求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643章 國旗國徽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1514章 議論答覆本章說第1418章 蕭卓說第231章 比武第7章 謹身殿大討論——開始第1264章 驚險第1387章 過年後繼續關心李家的事情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1111章 宴飲後的吩咐第462章 馬六甲海峽兩岸第443章 北巡——返程黃金命名與封賞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1327章 漢洲攻略(二)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1289章 應天鄉試第586章 五皇子第453章 接見使者——西北第704章 晚會第1025章 卡拉維約東遊記(一)第357章 如何造反第111章 朝鮮之事第1553章 印度之戰——夜色第1214章 在人市續第1304章 徐家的‘危機’第1246章 真正的學校——分數與副校長第347章 目的與新舊發明第248章 龍潭第1246章 真正的學校——分數與副校長第652章 岷王——過兵第454章 沙州與京城兩地第103章 應酬第315章 齊夜話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第638章 三地的糧食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1492章 蘇州驚變——親情與籌錢第16章 首抄詩詞第430章 案子開始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355章 齊王府之亂第469章 坤寧宮夜話第738章 色目後裔(二)第294章 四國使臣第1673章 三日後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第260章 鍊鐵第211章 田賦高了?第1482章 天文學大發現——再觀天文第139章 戰——血戰第149章 對話第397章 青州城(一)第864章 在廣州過年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1053章 最終決戰——打架第359章 議進兵第692章 西南雜談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1402章 大樣本雙盲對照實驗法第765章 做夢第728章 對安南的決定第775章 醒來第269章 驚動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第1319章 金融改革——錢莊總行會與新窩本制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794章 大案——廣東的抓捕第1313章 準備第761章 三元宮第1476章 結束第165章 送行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第917章 如何正確理解出題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節)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187章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580章 正派國舅第554章 絲綢與糧食第481章 改任第820章 戰安南——遇伏第8章 謹身殿大討論——一鳴驚人第1361章 流淚的樹第485章 天檽黑卡退位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563章 杭州商戶第1417章 意外的訪客
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474章 第三次第1057章 最終決戰——想要將計就計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1746章 一條通道第638章 三地的糧食第1769章 李莎兒的請求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643章 國旗國徽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1514章 議論答覆本章說第1418章 蕭卓說第231章 比武第7章 謹身殿大討論——開始第1264章 驚險第1387章 過年後繼續關心李家的事情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1111章 宴飲後的吩咐第462章 馬六甲海峽兩岸第443章 北巡——返程黃金命名與封賞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1327章 漢洲攻略(二)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1289章 應天鄉試第586章 五皇子第453章 接見使者——西北第704章 晚會第1025章 卡拉維約東遊記(一)第357章 如何造反第111章 朝鮮之事第1553章 印度之戰——夜色第1214章 在人市續第1304章 徐家的‘危機’第1246章 真正的學校——分數與副校長第347章 目的與新舊發明第248章 龍潭第1246章 真正的學校——分數與副校長第652章 岷王——過兵第454章 沙州與京城兩地第103章 應酬第315章 齊夜話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第638章 三地的糧食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1492章 蘇州驚變——親情與籌錢第16章 首抄詩詞第430章 案子開始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355章 齊王府之亂第469章 坤寧宮夜話第738章 色目後裔(二)第294章 四國使臣第1673章 三日後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第260章 鍊鐵第211章 田賦高了?第1482章 天文學大發現——再觀天文第139章 戰——血戰第149章 對話第397章 青州城(一)第864章 在廣州過年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1053章 最終決戰——打架第359章 議進兵第692章 西南雜談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1402章 大樣本雙盲對照實驗法第765章 做夢第728章 對安南的決定第775章 醒來第269章 驚動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第1319章 金融改革——錢莊總行會與新窩本制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794章 大案——廣東的抓捕第1313章 準備第761章 三元宮第1476章 結束第165章 送行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第917章 如何正確理解出題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節)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187章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580章 正派國舅第554章 絲綢與糧食第481章 改任第820章 戰安南——遇伏第8章 謹身殿大討論——一鳴驚人第1361章 流淚的樹第485章 天檽黑卡退位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563章 杭州商戶第1417章 意外的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