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齊夜話

于敏月果然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她說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大家都在詹事府的時候,事情也少又在當今陛下的眼前,大家也沒什麼可以爭得,又有其他朝堂之上的大人爲防備對象,所以互相之間的關係還好。”

“現在在陛下繼位以後到了自己的衙門也是一把二把手了,權位也穩固了,那些舊臣看起來不是你們的對手了,你們自然是要互相開始爭權了。”

“這個不是你品行高潔就可以避免的,除非是陛下親自吩咐什麼事由誰來幹,否則一定是免不了的。”

“但是當今陛下喜好放權,讓底下獨擋一面,不耐煩事事關心。況且大明這麼多事情,即使是報到中央處置的事情就多的數不勝數,陛下一個人也關心不起來。”

聽了于敏月的話,齊泰繼續嘆氣,也不說話。

于敏月又說了幾句,然後說道:“好在大家都算是君子,沒有底線的手段還用不出來,並且不曾拉幫結派,還算好的。”

“妾看史書,宋代自王安石變法之後新舊黨拉幫結派,只以立場劃線,基本不考慮事情本身的好壞,國家就徹底糜爛了。”

“不是妾說,王安石相公自然是爲國爲民的想法,但是他的很多做法都是起了反作用。所以做事需要三思兒後行。”

然後于敏月看着齊泰說道:“夫君你也要注意。我看你是有意想法子彌合這樣的事情,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反而容易把自己掉進去。”于敏月很瞭解齊泰,所以特意提醒。

齊泰果然臉色有些不自然。他也知道想要彌合他們的關係不簡單,但是還是想試一試。

于敏月看着他的臉色繼續變化,知道齊泰仍未死心,接着說道:“夫君,歷朝歷代,在內鬥中翻船的人數不勝數啊!就是皇帝的親信也不能免俗的。”

“漢代的張湯,他爲人咱們就不去說他了,單說信任,漢武曾經多麼信任他,但是後來當時的丞相設計冤案,漢武還是並未給張湯辯解的機會就處置了,逼得他自殺。後來還是張湯母親妥善處置才讓這件事平反的。”

“反倒是汲黯,主張清靜無爲,很少參與大臣之間的紛爭,反而最終無事,得了善終。”

“夫君,我料想着你也不是自己一人就想調和紛爭吧,必是想聯絡其他人。應該是想聯絡陳侍郎(陳性善)吧。”

齊泰繼續不自然的變了變臉色,因爲于敏月果然又猜中了他的打算。

于敏月繼續說道:“夫君,陳侍郎雖然爲人迂腐了一點,但是從他來咱們家的幾次來看,其實心中很明白,不像是夫君這樣把事情都是往好了想。”

“陳侍郎雖然不會主動與他人爭權,但是多半是獨善其身,而不是像夫君這般的。”

于敏月面對齊泰也不好把話說的太明白,不過齊泰也不傻,想想覺得也是自己一廂情願了,陳性善未必願意與他一起調和。

但是如果能因爲有困難就輕易放棄自己的主張,那也不是齊泰了。不過他也不會蠻幹,會講究些技巧的。

不過這個他就不會與于敏月商量了,既然于敏月已經明顯表示了對於這件事的反對,齊泰怎麼可能還找妻子商量。

齊泰於是岔開話題。正好剛纔于敏月說道了汲黯,齊泰就說道:“正好剛纔你說道了汲黯。說起來,陛下很推崇汲黯呢。”

于敏月暗暗嘆了口氣。如果齊泰繼續剛纔的話題,她雖然不贊同齊泰的做法,但是也肯定會建議齊泰如何如何做的,但是齊泰既然岔開了話題,她也就不能追着說了。

于敏月於是接着齊泰的話問道:“陛下推崇汲黯什麼?”

齊泰說道:“你還記得《史記》、《漢書》上說的,汲黯的事蹟。在漢武帝開始征伐匈奴之前,汲黯反對出兵匈奴,還主張繼續和親。”

“但是漢武帝派兵出征匈奴大勝之後,漢武帝想寬宥俘虜的匈奴人,汲黯卻認爲寬恕了匈奴人等於是以大漢的百姓供養匈奴人,主張把俘虜的匈奴人都分給有功的將士爲奴。”

齊泰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于敏月也明白了齊泰的意思。允熥基本沒有歷代君主的大國思想,雖然經常把天朝上國的話掛在嘴邊,但是其實是不在乎什麼天朝上國的體面的,只不過現在這塊招牌還有用,所以用用而已。

允熥還私下裡說過:‘供養大明百官和兵丁的是大明的百姓,不是什麼外藩之民,所以犧牲大明百姓去拯救外藩,提出這樣的意見的大明的官員,就是忘恩負義。’

這番話並未在公開場合說過,但是大明在京城爲官的大臣大多知道。因爲允熥的話邏輯並沒有問題,百官也沒什麼可以進諫的。

當然這話讓很多官員聽着都不舒服。華夏的官員,自從漢代已來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天朝上國的思想。這一思想在唐代達到了一個極致,所以大唐在打敗了吐蕃的情況下還主動和親;和親還不算,還贈送了部分土地和一些吐蕃沒有的先進技術,這就是非常傻缺的行爲了。

允熥一向是認爲,在打不過人家的情況下送錢求和,雖然屈辱,但是是可以理解的。本來就打不過人家,還非要不服,最終的結果就是受到更大的損失。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的明代末年達到了極致,不管是俺答入寇,還是後金入寇,在軍隊打不過的情況下以一些財物爲代價求和是對的,但是就是因爲一些腦袋不開竅的人死諫,加上一幫子別有用心的人進諫,俺答封貢過了很久才實現,而與後金議和一直不成。

有人爲這些腦袋不開竅的人起了一個新名詞:愛國賊。允熥覺得有些刻薄了,但是道理是對的。

夫妻二人說了一會兒,因爲天色已晚,也就不接着說了,返回寢室準備休息。

他們路過顰兒的小屋子的時候,于敏月還進去與顰兒說了會兒話。然後來到寢室準備睡覺的時候,于敏月與齊泰說道:“咱們家顰兒今年也十三了,雖說嫁人還不急,但是你還是多看着點兒,看看哪家有合適的子弟。”

齊泰是滿心不願的。但是男婚女嫁在古代就是至理名言,所以他也只滿心不願的說道:“我知道了。”

第692章 西南雜談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536章 接見官員番外18:一分兩半的拂菻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番外3:分封制的變化第184章 醒來第1157章 追與逃第939章 鑄炮第594章 風潮第77章 兩個相關第1374章 日心說第837章 多邦城——繼續猛攻第425章 建業元年的臘月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1214章 在人市續第212章 以一人敵一羣第566章 回京宣旨番外6:體育課的重要性第1186章 吃起來有流淚的感覺第341章 講武堂人才與整頓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1139章 拼殺與首次上陣第126章 兗州事件——最後抓人第321章 內宮貪腐案(五)第281章 流放與換人第458章 答謝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689章 金帳汗與維齊爾第1538章 求娶第921章 徐景昌不讓人放心第970章 數理化基礎第1362章 從兩輪到三輪第98章 議婚第1045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路上視察第1726章 凱瑟琳王后的決斷第58章 ……陰謀——插敘第1019章 趕路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801章 南巡——到瓊州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99章 通知第131章 三王齊至第649章 糧典婿第916章 暫且不說第970章 數理化基礎第1779章 格致院視察——驚訝的張學熙第711章 要求第874章 要再大賺一筆第1526章 剝奪股份第1766章 氣數已盡第593章 兩處思量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175章 上滬第1218章 軍事改革——開始第1744章 已經被遺忘的人第177章 端午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348章 鄉試與文會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結第166章 新一年第1764章 做好迎接洶涌議論的準備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149章 對話第976章 第一次商議番外1:四百年後的世界第133章 大雨落幽燕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154章 宣府最後一件事然後回京第519章 變革杭州第1375章 忽悠伯魯涅夫斯基入職第1505章 蘇州驚變——轉折第249章 烏龍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114章 鳳陽與兗州之前第775章 醒來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743章 講武堂和過去的麪館第589章 湘王第313章 花英與徐家第1497章 蘇州驚變——蕭家談話第1560章 印度之戰——醞釀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1025章 卡拉維約東遊記(一)第113章 出行第129章 過山東第916章 暫且不說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591章 各自的上元節第1686章 總督府
第692章 西南雜談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536章 接見官員番外18:一分兩半的拂菻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番外3:分封制的變化第184章 醒來第1157章 追與逃第939章 鑄炮第594章 風潮第77章 兩個相關第1374章 日心說第837章 多邦城——繼續猛攻第425章 建業元年的臘月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1214章 在人市續第212章 以一人敵一羣第566章 回京宣旨番外6:體育課的重要性第1186章 吃起來有流淚的感覺第341章 講武堂人才與整頓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1139章 拼殺與首次上陣第126章 兗州事件——最後抓人第321章 內宮貪腐案(五)第281章 流放與換人第458章 答謝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689章 金帳汗與維齊爾第1538章 求娶第921章 徐景昌不讓人放心第970章 數理化基礎第1362章 從兩輪到三輪第98章 議婚第1045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路上視察第1726章 凱瑟琳王后的決斷第58章 ……陰謀——插敘第1019章 趕路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801章 南巡——到瓊州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99章 通知第131章 三王齊至第649章 糧典婿第916章 暫且不說第970章 數理化基礎第1779章 格致院視察——驚訝的張學熙第711章 要求第874章 要再大賺一筆第1526章 剝奪股份第1766章 氣數已盡第593章 兩處思量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175章 上滬第1218章 軍事改革——開始第1744章 已經被遺忘的人第177章 端午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348章 鄉試與文會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結第166章 新一年第1764章 做好迎接洶涌議論的準備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149章 對話第976章 第一次商議番外1:四百年後的世界第133章 大雨落幽燕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154章 宣府最後一件事然後回京第519章 變革杭州第1375章 忽悠伯魯涅夫斯基入職第1505章 蘇州驚變——轉折第249章 烏龍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114章 鳳陽與兗州之前第775章 醒來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743章 講武堂和過去的麪館第589章 湘王第313章 花英與徐家第1497章 蘇州驚變——蕭家談話第1560章 印度之戰——醞釀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1025章 卡拉維約東遊記(一)第113章 出行第129章 過山東第916章 暫且不說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591章 各自的上元節第1686章 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