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6章 一條通道

“張碳之妻想求見孤,而且說她求見孤要說之事對大明攻打埃及有用處?”文坻疑惑地說了一句,見下人點頭,側頭對曹行和李繼遷笑道:“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張碳自己的來歷就十分奇特,他這個老婆也不一般。竟然還能影響攻打埃及。”

“殿下,此人未必是虛言,殿下還是問一問的好。若是殿下覺得有失身份,可着侍衛去問一問。”曹行出言道。

“曹將軍還是這麼謹慎,也罷,孤就親自見一見她。”文坻笑道。不過他又想起什麼,說道:“雖然十字教國家的男女大防比大明輕些,可孤單獨召見她一個女人,是否不大好?”

“殿下又不是單獨召見她,有何不好的?”李繼遷也笑着說道。

“既然如此,孤就接見她。”文坻對下人道:“你去將張碳之妻叫來,孤要見他。再宣克拉維約來做翻譯。”

“是,殿下。”下人答應一聲,下去傳令。不多時他和克拉維約一起返回來,又對文坻說道:“殿下,張碳之妻在殿外等候召見。”

“宣。”文坻停止與曹行、李繼遷商議,坐上主位。很快,一個看起來三十歲上下的西方女人跟在下人身後走進來,見到坐在主位上的文坻跪下,用漢話說道:“尊敬的皇子殿下,民女索菲亞很榮幸能夠拜見您。”

“你會說漢話?”文坻有些驚訝。

“尊敬的殿下,我曾經跟我的丈夫學過一點兒漢話,不過並不熟練,而且懂得的詞彙不多。”索菲亞又道。

“這已經十分不錯了。”文坻平靜下來,問起正事:“你因何事求見孤?”

“尊敬的皇子殿下,”索菲亞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克拉維約,改用自己更爲擅長的大食語說道:“我能夠幫助大明以更小的損失奪取埃及,只求您答應我一個要求。”

“你求孤答應你什麼要求?”文坻問。

“我希望殿下能夠答應我,”索菲亞臉上的表情在一瞬間變得猙獰起來,聲音裡也含着一股恨意。“在攻陷埃及後,將穆塔迪德二世處死!不,將他整個家族的人都殺掉,一個也不留!”

“穆塔迪德二世,是現下馬穆魯克國的蘇丹麼?”提到什麼什麼幾世,文坻的第一反應認爲這人是一國之君。“若此人是馬穆魯克國的蘇丹,那孤不能答應你。”如何處置馬穆魯克國的蘇丹他還需與卡斯蒂利亞國一起商量,自己做不了主;何況即使他能夠做主,也絕不會答應旁人這樣的條件。

“不,殿下,穆塔迪德二世並不是馬穆魯克國的蘇丹。他是天方教世界的哈里發,宗教上的最高領袖,理論上相當於十字教中羅馬的教宗。不過他早已失去所有權力,只是馬穆魯克國蘇丹的傀儡而已。”索菲亞回答。

“天方教的哈里發?”聽到這番話,文坻有些意動。打壓天方教是大明的一貫政策,都快要成爲基本國策了,若是能抓到穆塔迪德二世,將他處死是應該的,何況還有父皇臨行前給他的一道聖旨。不過文坻也不會隨便答應,又道:“你所說能幫助大明更加容易奪取埃及的計策是什麼?”

“尊敬的皇子殿下,我說的不是什麼計策,但一定可以幫助大明更加容易奪取埃及。”

索菲亞聽出了文坻話語中的意動,略有些激動的說道:“殿下,大明之兵若是想奪取埃及,必須奪取開羅。開羅城是埃及的中心,是馬穆魯克蘇丹國的首都,也是這一國最繁華的地方。只有佔領了這裡,才能算是控制了埃及。”

“但也正因這座城市如此重要,不論誰控制開羅,都會加固這座城市的防守。到了現在,開羅的城牆厚度與高度都在天方所有其他城市之上,城門也可以堵死,除非城中軍隊的士氣太低,不然想要通過正常手段奪取開羅一定會傷亡很大。大明的軍隊是異教徒,而且國家一向公開打壓天方教徒,即使他們不願打仗,面對大明的軍隊也會堅決抵抗,大明軍隊的損失不會小。”

文坻聽到這裡點點頭。他也與曹行研究過攻打埃及的陸戰怎麼打,提到開羅城時曹行也說過除非城中守軍的士氣極低,不然想要攻下這座城池必定傷亡極大。當時曹行提出的建議是用印度來的民伕、卡斯蒂利亞國徵發的百姓、以及埃及當地人當炮灰填護城河,消耗守軍的軍械和士氣。這當然也是一個辦法,但若是有更好的法子,他也不會拒絕。

“但我可以讓大明軍隊以極小的損失奪取開羅。”索菲亞又道。

“怎麼做?”文坻忍不住追問一句。但他隨即意識到自己有些急躁了。

正要繼續說的索菲亞聽到大明皇子追問一句,心裡更加高興,又道:“殿下,我知道一條從城外通到城裡的通道,可以繞過城牆,讓大明軍隊出現在城裡。見到大明軍隊忽然出現,城內守軍的士氣必定跌落到最低,不戰而降,大明軍隊不會付出多少傷亡就能奪取這座城市。”

“通道?”索菲亞只聽從上面傳來兩聲相同的話,她不敢擡頭不知是誰說的,只是繼續說道:“是的,一條從城外通到城裡的通道。”

“你怎會知道這樣一條通道?”文坻問道。

“我不敢欺瞞殿下,我小時候就生活在開羅。而這條通道的一端出口,就是我小時候住過的房子。”

第1270章 兒女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1002章 出馬(補昨日欠更)第845章 安南士紳第607章 公主的後續第498章 任官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1243章 真正的學校——爲何只招勳貴第280章 心得第1526章 剝奪股份第59章 ……陰謀——兩處場景第1787章 工業時代——工會第261章 監局只見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見第651章 岷州第513章 懷孕與學習活動第449章 二十八個番國第886章 奸細案——公開第190章 外國的反應和朱元璋時代的終結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1383章 事情第939章 鑄炮第1213章 來頭第316章 調換文武官員第1524章 掛鉤終於掛上了第1698章 不知道是誰在騙我,只能再調查了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709章 有共同點的談話第1220章 軍事改革——四總部第1202章 商人的想法第275章 改革與枉法第1441章 對歐洲的謀劃—三個共和國的要求第1464章 光榮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896章 我來也原來是這個身份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見第131章 三王齊至第641章 李常問制第1677章 與明國決一死戰第291章 家族宴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第869章 同樣過年做的事情不同第900章 慶功宴——意外的人才第1271章 教子第909章 禮儀完全忘在一邊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585章 第一個生日第1659章 巴布納——擊破防線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襲爵第50章 老朱親口說要近期冊封皇太孫了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1167章 曙光第1531章 產業第699章 說第285章 意圖去平江第1269章 目的駙馬第67章 濟州島養馬第662章 攻緬——那羅塔第1751章 奧斯曼皇帝的想法與文坻的應對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1243章 真正的學校——爲何只招勳貴第247章 鄭國公府第1749章 如何勸說阿方索同意水師助戰第1543章 印度之戰——包圍第1006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中)第72章 人力資源最大化第849章 僞軍第1058章 最終決戰——真正的目的第1140章 臨危第170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753章 一個人的日記——面對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第1432章 猜不透與想隱瞞第501章 黑社會的末日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979章 要不要第1194章 封號與糧食第603章 杭州與西安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848章 終於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第939章 鑄炮第156章 兩家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1552章 印度之戰——陰影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24章 重陽節——最後:藍常密會第83章 告一段落第336章 縮短孝期與浮現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761章 三元宮第199章 四輔官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1257章 說話囑咐
第1270章 兒女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1002章 出馬(補昨日欠更)第845章 安南士紳第607章 公主的後續第498章 任官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1243章 真正的學校——爲何只招勳貴第280章 心得第1526章 剝奪股份第59章 ……陰謀——兩處場景第1787章 工業時代——工會第261章 監局只見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見第651章 岷州第513章 懷孕與學習活動第449章 二十八個番國第886章 奸細案——公開第190章 外國的反應和朱元璋時代的終結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1383章 事情第939章 鑄炮第1213章 來頭第316章 調換文武官員第1524章 掛鉤終於掛上了第1698章 不知道是誰在騙我,只能再調查了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709章 有共同點的談話第1220章 軍事改革——四總部第1202章 商人的想法第275章 改革與枉法第1441章 對歐洲的謀劃—三個共和國的要求第1464章 光榮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896章 我來也原來是這個身份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見第131章 三王齊至第641章 李常問制第1677章 與明國決一死戰第291章 家族宴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第869章 同樣過年做的事情不同第900章 慶功宴——意外的人才第1271章 教子第909章 禮儀完全忘在一邊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585章 第一個生日第1659章 巴布納——擊破防線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襲爵第50章 老朱親口說要近期冊封皇太孫了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1167章 曙光第1531章 產業第699章 說第285章 意圖去平江第1269章 目的駙馬第67章 濟州島養馬第662章 攻緬——那羅塔第1751章 奧斯曼皇帝的想法與文坻的應對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1243章 真正的學校——爲何只招勳貴第247章 鄭國公府第1749章 如何勸說阿方索同意水師助戰第1543章 印度之戰——包圍第1006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中)第72章 人力資源最大化第849章 僞軍第1058章 最終決戰——真正的目的第1140章 臨危第170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753章 一個人的日記——面對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第1432章 猜不透與想隱瞞第501章 黑社會的末日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979章 要不要第1194章 封號與糧食第603章 杭州與西安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848章 終於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第939章 鑄炮第156章 兩家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1552章 印度之戰——陰影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24章 重陽節——最後:藍常密會第83章 告一段落第336章 縮短孝期與浮現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761章 三元宮第199章 四輔官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1257章 說話囑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