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杭州商戶

杭州城內的一棟大宅子中,一個大約五十歲的中年男子看過面前的書信後,將書信放在桌子上,閉上眼睛沉默不語。

坐在他一旁的三十歲左右的男子未得允許不敢去拿信,只是說道:“父親,尚伯在信中寫了什麼?”

“尚遠在信中寫到,陛下身邊的中書舍人楊子榮接見了他和蘇州經營絲綢的李家家主,說要在蘇州設立了什麼產業園區,讓他們將產業都遷移到園區之中,對他們會有好處。李家和尚家都打算將部分產業遷移到了園區之中。……”

和李源立一樣,這個男子一下子想到了此事的利弊:“父親,這樣一來多半他們經營家業定然會容易一些,朝廷既然要馬兒跑就不可能不讓馬兒吃草;但萬一將來陛下有了心思貪圖產業,也容易多了。”

“只是,既然陛下身邊的舍人親自出面訴說此事,怎麼也不能一點不照辦,總要遷移一些過去。”

“你所說的也正是父親所想的。不僅如此,父親還想到了對於咱們的影響。”

“這遷移產業到園區中的風險就不提了,蘇州李家、尚家再厲害,也遠遠比不上當年的沈萬三,陛下一時半會不會動。”

“他們將產業遷移到園區中,少了上下打點的費用並且可以儀仗皇家的勢,這貨物的成本就低,咱們家的產業就有可能受到衝擊啊。現在蘇州也經營刺繡的人家因爲生意不大沒被陛下注意,但以後他們可以自請入園。蘇繡本來就不比咱們杭繡差多少,再有價錢上的差距,恐怕杭州的經營與蘇州類似產業的都不妙。”年長的男子說道。

他們家就是現在主營杭州杭繡的錢塘周家,年長的男子名叫周志寶,是周家的族長,年輕的男子是他大兒子周書印。

後世全國聞名的四大刺繡是蘇繡、蜀繡、湘繡和粵繡,但此時粵繡和湘繡還不出名技藝也沒有後世那麼高明,蘇繡雖然已經嶄露頭角,但比起杭繡還稍遜一籌;此外西北的隴繡此時反而聞名遐邇。

周家先祖費盡心思研究出了三種刺繡方法才成爲杭州首屈一指的刺繡大家。但蘇州錢家也研究出了幾種新奇的刺繡挑戰他們。雙方本來就是各有所長,周家憑藉此時杭繡的名聲較爲響亮佔了優勢,但蘇州有了園區之後就不一定了。

“陛下不會就在蘇州設立園區吧,爲何不在杭州設立?我杭州人傑地靈不比蘇州差反而略強些,太湖洞庭茶(碧螺春)哪裡比得上西湖龍井和天目雲霧?蘇州絲綢哪裡比得上杭州絲綢?蘇州刺繡哪裡比得上杭繡?”周書印說道。

周志寶對兒子的話不置可否,只是彷彿自言自語道:“要不要派人從練子寧那裡探聽一下?不妥,練子寧在布政使司中已經廢除胥吏之制,原來的胥吏很多人被處死,剩下的也都夾着尾巴做人什麼也不敢做。那幾個城門口的大使不過是九品官也沒什麼用。”

周書印也隨着父親的思路思考,但沒多久就喪氣的說道:“根本不行,不管是布政使司還是浙西分巡道或者杭州府衙,都沒有人能說得上話。那些衛所出身的人現在咱們還收買不了。”

最後他說道:“不如直接去賄賂皇帝身邊的太監,他們一直服侍陛下,應該也知道些什麼。”

周志寶忽然眼前一亮,說道:“不錯。”

周書印疑惑的說道:“爹,真的去賄賂陛下身邊的太監?這,風險太大了吧。聽說陛下待身邊的太監甚爲親厚,那些小宦官又級別低未必知道什麼。”

周志寶說道:“當然不是賄賂他們。剛纔父親是突然想了想從京城傳來的消息中陛下平日裡的行事方式,忽然發現了一個辦法,十有八九能成。”

“什麼辦法?”周書印追問道。

周志寶卻沒有答話,反而吩咐道:“你去請沈家的家主過來。”

沈家是杭州另外一個專營刺繡的家族。刺繡這個行業,因爲其主要依靠技術而非資本或者權力,所以想要壟斷太難了,只要某個人有一手絕活就可以憑藉刺繡吃飯。所以他們這些經營刺繡的一方面互相之間想要從對手手中竊取獨到的手法,一方面也不得不有所聯繫。

周書印有些疑惑,但也不多問,轉身離開了屋子。

周志寶清攆着鬍鬚,好像在思考着什麼。

……

……

行在中,允熥正聽着杭州錦衣衛主事說着杭州的商業和大商戶。

“陛下,杭州雖然錢糧賦稅不比蘇州,但商業還在蘇州之上。”

“杭州茶葉有西湖龍井和天目雲霧,都是聞名全國的名茶;絲綢也是極盛,猶以古香緞、真絲綃最爲出名;杭繡更是多珍品;……”杭州錦衣衛主事說道。

他說了半天,最後說道:“杭州西湖龍井因爲分爲五個地方出產,只是統稱西湖龍井,所以分爲五個家族經營。天目雲霧也同樣分爲數個家族所經營。杭州絲綢之中的古香緞爲沈家所經營,真絲綃爲陸家所經營。”

“至於刺繡,因爲技藝的緣故,經營這一行當的人甚多,其中以周家產業最大。”

允熥思索片刻,正要說話,忽然王喜通報道:“陛下,練子寧大人要求見陛下。”

允熥對王喜說道:“讓他到東書房見朕。”並且對蘇州錦衣衛主事說道:“你在這裡等一會兒,朕馬上回來。”說着,他就起身走出了這間屋子。

不一會兒允熥來到東書房,剛剛讓小宦官泡了壺茶,練子寧就已經走了進來對允熥行禮說道:“臣見過陛下。”因爲是私下裡,又沒有其它人,他也沒有下跪行禮。

允熥也不在意,和他寒暄了幾句後說道:“這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請示朕來了?”

練子寧笑道:“什麼都瞞不過陛下,臣是有事情來請示朕。”然後他嚴肅起來,對允熥說道:“陛下,有商戶向臣上書請求在杭州設立產業園區。”

第730章 對安南的正式決定第406章 德州之戰——預料不到的意外第533章 府試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40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允熥及其他第589章 湘王第1387章 過年後繼續關心李家的事情第1525章 見面第631章 兩年前見過的人第663章 攻緬——明吉斯伐修第169章 怎樣開海第1816章 大結局(上)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461章 首次拜祭英靈廟第1791章 再次設立市舶司與另外兩件事第273章 正名番外14:大辯論下第4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半面館半皇宮第1792章 敏兒的選擇第424章 驚動第655章 岷王——出納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518章 爲什麼第106章 婚禮第202章 小說家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1395章 結果第1318章 金融改革——勳貴們第1405章 友情第1163章 蒙古謀劃——機會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1311章 張家議論第450章 得知意圖東侵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354章 前夜第507章 秦淮第825章 戰安南——爭論第153章 慶功第284章 獨眼狼第1410章 接見——稅警第1341章 漢洲攻略(九)第965章 工業第570章 父子議論第1109章 伊吾慶功宴——爲什麼厚賞第289章 生擒第549章 再見與玉佩第1472章 類比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1431章 與卡斯蒂利亞談判——考慮第158章 李芳遠第550章 獎賞市舶司第1812章 與商人共天下?第1271章 教子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981章 本第322章 後續發展第1684章 會有多少人第216章 梅殷夫婦第724章 講武堂和蒙古人第1305章 徐家商議第736章 扶桑武士與西方後裔第462章 馬六甲海峽兩岸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1120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白帳與藍帳第647章 新入上直衛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1223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以前就想廢的人(下)第889章 撒土士楊王靖韓色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153章 慶功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1408章 接見——家屬區第72章 人力資源最大化第183章 準備第944章 帶小孩出門第1472章 類比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1669章 從一個小消息看到的第142章 戰——新動向第407章 德州之戰——生擒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12章 兩個爆點感謝和求訂閱第370章 統帥平叛之人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1662章 巴布納——去巴布納第1135章 實話第1552章 印度之戰——陰影第1103章 伊吾慶功宴——朝鮮扶桑第946章 初入市井第384章 秦與浙第80章 下基層上第1036章 決心第1001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答覆本章說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197章 爲帝初上朝第900章 慶功宴——意外的人才第1348章 南洋風雨——結果
第730章 對安南的正式決定第406章 德州之戰——預料不到的意外第533章 府試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40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允熥及其他第589章 湘王第1387章 過年後繼續關心李家的事情第1525章 見面第631章 兩年前見過的人第663章 攻緬——明吉斯伐修第169章 怎樣開海第1816章 大結局(上)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461章 首次拜祭英靈廟第1791章 再次設立市舶司與另外兩件事第273章 正名番外14:大辯論下第4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半面館半皇宮第1792章 敏兒的選擇第424章 驚動第655章 岷王——出納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518章 爲什麼第106章 婚禮第202章 小說家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1395章 結果第1318章 金融改革——勳貴們第1405章 友情第1163章 蒙古謀劃——機會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1311章 張家議論第450章 得知意圖東侵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354章 前夜第507章 秦淮第825章 戰安南——爭論第153章 慶功第284章 獨眼狼第1410章 接見——稅警第1341章 漢洲攻略(九)第965章 工業第570章 父子議論第1109章 伊吾慶功宴——爲什麼厚賞第289章 生擒第549章 再見與玉佩第1472章 類比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1431章 與卡斯蒂利亞談判——考慮第158章 李芳遠第550章 獎賞市舶司第1812章 與商人共天下?第1271章 教子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981章 本第322章 後續發展第1684章 會有多少人第216章 梅殷夫婦第724章 講武堂和蒙古人第1305章 徐家商議第736章 扶桑武士與西方後裔第462章 馬六甲海峽兩岸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1120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白帳與藍帳第647章 新入上直衛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1223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以前就想廢的人(下)第889章 撒土士楊王靖韓色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153章 慶功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1408章 接見——家屬區第72章 人力資源最大化第183章 準備第944章 帶小孩出門第1472章 類比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1669章 從一個小消息看到的第142章 戰——新動向第407章 德州之戰——生擒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12章 兩個爆點感謝和求訂閱第370章 統帥平叛之人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1662章 巴布納——去巴布納第1135章 實話第1552章 印度之戰——陰影第1103章 伊吾慶功宴——朝鮮扶桑第946章 初入市井第384章 秦與浙第80章 下基層上第1036章 決心第1001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答覆本章說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197章 爲帝初上朝第900章 慶功宴——意外的人才第1348章 南洋風雨——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