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伊吾慶功宴——皇族宗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加副將銜張輔,帶兵追擊西虜潰敗之兵,……,加封瓜州伯,世襲罔替,欽此。”

“……,通事舍人加參將銜楊峰,統領府軍衛等五上直衛,擊破西虜,……,加封安定伯,世襲罔替,欽此。”

“……,百夷衛指揮使朱恆實,……,加封世襲指揮使,欽此。”

……

允熥沒有讓衆人失望,這次的封賞確實非常豐厚。僅僅世襲的爵位就封出去四個,若宋瑄不是宋晟的兒子估計會封出去五個,大明立國三十多年,還從來沒有因爲一場戰爭加封過這麼多侯伯。

此外,除了加封世爵,其它的賞賜也極多。直接得賞金銀的不多,但是大多數人都得到了許多上等的綢緞和其它一些珍稀之物,都是一般人平時見不到的。

因此衆人都十分興奮,不時有人跪在地上大聲呼喊:“臣謝陛下隆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待所有封賞全部朗讀完畢後,衆人又全部跪下,齊聲三呼萬歲。

“諸位愛卿都起來吧。”允熥笑着說道:“諸位愛卿都是我大明的有功之臣,朕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你等立下的功勞匹配得上賞賜。”

又說道:“今日是給諸位有功之臣舉行的慶功宴,既然封賞的聖旨都已經宣讀完畢,也該開宴了。”隨即給高翔使了一個眼色。

高翔接到允熥的信號馬上傳令上菜。無數侍者重新出現,手裡端着蓋着蓋子的盤子,走進來放到各張桌子上。不一會兒,會場內已全是飯菜的香味,引得人食指大動。

允熥舉起酒杯與衆人共飲了一杯,隨後夾菜開始吃飯。在場衆人再也忍耐不住,大口吃了起來。

允熥將此戰親自趕來西北的王爺都叫來坐在一處,舉起手裡的酒杯對他們說道:“十三叔,十四叔,十九叔,濟熺兄長,尚炳兄弟,濟燁兄弟,尚烈兄弟,此戰能夠如此順利的擊敗西虜,多虧了諸位叔叔兄弟出力了。”

“皇兄,這話應當做弟弟的來說纔是。”尚炳笑道:“我等雖都是皇家宗室,但也都是皇兄的臣子,臣子聽從皇上的命令豈不應該?倒是伊吾乃是臣弟的封地,諸位叔叔兄弟能夠前來救援我,我應當感謝纔是。”

“多謝十三叔,十四叔,十九叔,濟熺兄長,濟燁兄弟,尚烈兄弟了!”尚炳說完這話,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尚炳,你這話說的客氣了,都是一家人,談什麼謝不謝的!”“就是,一家人說謝生分了。”“大哥,我是大哥的弟弟,也家在伊吾,出力乃是本分,不敢當大哥的謝字。”衆人紛紛說道。尚炳自然又是一套說辭。

“你們就不必謙讓來謙讓去了。”允熥插言道:“此戰既是爲了大明,爲了漢人百姓有更多的土地,也是爲了咱們朱家的人能統治更大的地方。都是爲了自家人,這麼謙讓來謙讓去也沒意思。”

“皇兄說的是,”濟熺笑道:“都是爲了咱們自家人,沒什麼好謝的。乾杯!”他舉起手裡的酒杯示意。其它幾人也連忙舉起酒杯喝酒,就連允熥也不例外。

允熥放下自己手裡裝着黃酒的酒杯,隨意同他們聊了幾句,對濟燁與尚烈說道:“濟燁,尚烈,你們兩個在八月初一的時候還在最前線打仗,濟燁還與曹行、宋瑄一起帶兵中心開花,尚烈也與暉祖在一處指揮打仗,真是我皇族宗室的楷模!”

“皇兄謬讚了!”濟燁與尚烈馬上站起來說道。

“適才皇兄說一家人不該謝來謝去的,但你們這實打實的功勞不容抹殺,皇兄一定要對你們兩個獎賞。說吧,你們兩個想要什麼獎賞?”允熥笑道。

他們兩個推脫幾句,濟燁先笑着說道:“既然皇兄如此說,臣弟就不客氣了。”

“皇兄有一匹寶馬名叫超影,臣弟當年一見到就喜歡上了,但因皇兄好像也頗爲喜歡,就沒敢要。現在既然皇兄這樣說,臣弟冒昧向皇兄要這匹馬。”

“超影?”允熥想了想纔想起來這匹馬。雖然他將自己的八匹好馬分別用周穆王的八駿命名,但平日裡騎乘的也只有一兩匹,其它的用的不多。

“既然你喜歡,皇兄就賜給你!”允熥大方的說道。

“多謝皇兄。”濟燁馬上說道。

賞賜了濟燁,允熥又轉過頭看向尚烈。但尚烈卻並未如同濟燁一般馬上說出自己想要什麼,而是猶豫了許久最後說道:“皇兄,臣弟可否請求皇兄賜給臣弟一支皇兄攜帶的小巧火銃?臣弟對火銃頗感興趣。”

“這自然可以,只不過皇兄現在身旁只有這一支,這幾日朕讓人給你打一支。”這次西征允熥帶來了部分造火銃的工匠。

“謝皇兄。”尚烈也說道。

但允熥聽到這話卻多看了他一眼。尚烈的語氣實在不像是對這個賞賜很高興的樣子,他應當另有想要的東西。但爲什麼不說呢?

現在人這麼多允熥也不好問,只能裝作沒看出來與身旁的人聊天。他同代王朱桂說道:“十三叔這些年在大同主政,將大同治理的不錯。”

“嗨,大同的民生都是知府來操辦,我嫌煩從來沒有管過。我在大同只管帶兵打仗之類的事情。”

“大同離着蒙古草原可不遠,每年都有少許蒙古人南下來劫掠,大同北面的衛所也沒法建造連綿不斷的城牆,每年都有人被搶。”

“無法禁絕嗎?”濟燁問道:“將前來劫掠的人都處斬,人頭掛出去!嚇住他們。”

“沒多大用。”朱桂說道:“蒙古人太窮了,也沒工匠,連鐵鍋自己都造不了,茶葉蒙古草原也不產,即使互市一些小部落也難以參加。雖然我極爲討厭他們,但也不得不說一句,要想徹底禁絕南下劫掠光靠現在的法子可不成。”

“那十三叔以爲應當如何應對?增加互市麼?”允熥問道。

“增加互市的用處也不大。大部族會阻攔小部族不讓他們互市,即使來了也難以將東西帶回去。”

“依我看,還是得增加商隊,讓商人去蒙古草原做買賣,這樣小部族也能買到中原的東西,不至於非要南下劫掠。但現在願意去蒙古草原上做生意的商人太少,許多人都覺得在邊關等着互市賺的就不少,何必冒着生命危險去蒙古草原?”

“所以這也急不得,慢慢來吧。反正現下來劫掠的都是小部族,也挺好對付。有時候慢慢來。”朱桂最後說道。

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第293章 接見使臣第1424章 西方的新來客第1156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146章 卡廷——反轉第373章 在東平州第225章 皇家學堂第806章 戰安南——白鶴第257章 從頭到尾第1250章 副校長第1333章 漢洲攻略(五)第377章 兩地的變故(三)第431章 驚到的蛇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議論第743章 講武堂和過去的麪館第505章 編戶齊民第1730章 大明也要準備起來了第375章 兩地的變故(一)第1172章 漂的緣故第527章 習武與禮第1252章 農業改革——試點第899章 慶功宴——減罪一次的勳章第1345章 漢洲攻略(十一)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287章 巨大的腦補第801章 南巡——到瓊州第29章 子澄入彀第1153章 誰指使的第1439章 白蓮與內外王子第586章 五皇子第271章 處置與公租房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1098章 遺書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1264章 驚險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1397章 呵斥***與結案第515章 管稅第1488章 路遇色目——傳教士第481章 改任第1097章 決死的差事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1397章 呵斥***與結案第1183章 軍事改革——開端:文職武職第1178章 安排第1145章 接見宗喀巴(二)第411章 北撤第1365章 誰決定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1502章 蘇州驚變——李家的決斷第73章 關於常家第1082章 歡呼勝利!第56章 ……陰謀——重點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1444章 對歐洲的謀劃—對卡斯蒂利亞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傳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976章 第一次商議第1236章 國子監三項第584章 奴僕第846章 安南士紳(二)第825章 戰安南——爭論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緒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941章 日常的事情第385章 與平叛有關第156章 兩家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236章 商業聯盟第334章 朱棣拜見第148章 卡廷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1732章 奪回我們的財富第626章 好馬第1232章 敏兒和賽兒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第518章 爲什麼第280章 心得第656章 岷王——孟養的最後一天第535章 初到蘇州第777章 解惑(二)第904章 反游擊戰與中毒第766章 發現第1486章 不公平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699章 說第1155章 出征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1130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擴展第555章 廢舉人和印度數第259章 土槍土炮第361章 濟南城外第9章 謹身殿大討論——結尾
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第293章 接見使臣第1424章 西方的新來客第1156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146章 卡廷——反轉第373章 在東平州第225章 皇家學堂第806章 戰安南——白鶴第257章 從頭到尾第1250章 副校長第1333章 漢洲攻略(五)第377章 兩地的變故(三)第431章 驚到的蛇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議論第743章 講武堂和過去的麪館第505章 編戶齊民第1730章 大明也要準備起來了第375章 兩地的變故(一)第1172章 漂的緣故第527章 習武與禮第1252章 農業改革——試點第899章 慶功宴——減罪一次的勳章第1345章 漢洲攻略(十一)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287章 巨大的腦補第801章 南巡——到瓊州第29章 子澄入彀第1153章 誰指使的第1439章 白蓮與內外王子第586章 五皇子第271章 處置與公租房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1098章 遺書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1264章 驚險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1397章 呵斥***與結案第515章 管稅第1488章 路遇色目——傳教士第481章 改任第1097章 決死的差事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1397章 呵斥***與結案第1183章 軍事改革——開端:文職武職第1178章 安排第1145章 接見宗喀巴(二)第411章 北撤第1365章 誰決定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1502章 蘇州驚變——李家的決斷第73章 關於常家第1082章 歡呼勝利!第56章 ……陰謀——重點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1444章 對歐洲的謀劃—對卡斯蒂利亞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傳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976章 第一次商議第1236章 國子監三項第584章 奴僕第846章 安南士紳(二)第825章 戰安南——爭論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緒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941章 日常的事情第385章 與平叛有關第156章 兩家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236章 商業聯盟第334章 朱棣拜見第148章 卡廷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1732章 奪回我們的財富第626章 好馬第1232章 敏兒和賽兒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第518章 爲什麼第280章 心得第656章 岷王——孟養的最後一天第535章 初到蘇州第777章 解惑(二)第904章 反游擊戰與中毒第766章 發現第1486章 不公平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699章 說第1155章 出征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1130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擴展第555章 廢舉人和印度數第259章 土槍土炮第361章 濟南城外第9章 謹身殿大討論——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