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伊吾慶功宴——爲什麼厚賞

“陛下,這賞賜是否有些過了?”宋晟說道。他們當然都注意到了允熥與曹行、劉茂的對話,聽到他們家前後兩代人有五口人爲大明捐軀,也都十分感動和震撼,所以對於允熥賜字並且臨時發明一個‘特等勳章’都沒意見。

可之後允熥的賞賜,在他們看來就有些過了。綢緞百匹、黃金一千兩都不算什麼,但兩個千戶的世職,飛魚服以及見官不跪的權利真的不應當授予。

尤其是宋晟,他在這幾天和徐暉祖一起整理整個西征軍將士的功勞,所有足夠官升二級以上的功勞都記得,其中並無劉壹等四人的名字,也沒有劉茂的名字,說明他們家人雖然慘烈,但並沒有大功勞,按照大明現在賞賜的章程,並不妥當。

允熥沒有先回答宋晟,而是又勉勵了已經暈的找不着北的劉茂幾句,命侍衛給他安排一處吃慶功宴,之後才轉過頭來對宋晟說道:“愛卿覺得賞賜有些過了?朕以爲正恰到好處。”

他如此重賞這一家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爲他們家的人這樣爲大明賣命。打仗這種事情,將領的指揮當然非常重要,同樣的軍隊由不同的人指揮效果大不相同,但他認爲,有必指揮更加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將士們是否願意爲國效力。

還是以衆所周知的明末爲例。朱由菘在南京當皇帝的時候,江北四鎮還有十萬大軍,黃得功等將領也不是白薯,可他們面對多鐸統領的南下清兵的時候絲毫沒有戰意,將士們不戰而降,即使有一部分將領想要和滿清決一死戰也沒用,因爲無兵可用啊,就自己和自己的幾十個親兵,即使想要抵抗,清兵也完全可以用箭將他們全射死而自己毫髮無傷,反正箭矢過後也可以回收再利用,一點不浪費。

當然,明末兵無戰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現在那些原因大多並不存在,將士們也願意爲國效力,但鼓勵願意爲國戰死的將士仍然很重要。允熥發明勳章,以及今日對劉茂一家厚賞的目的,就是在全社會形成士兵比普通百姓地位高一等的風氣,從而保證有人願意當兵,願意爲國打仗。

當然,允熥的政策也產生了一些小小的問題,比如一些手裡握有勳章的將士在被允許出營的時候倚仗小小的特權欺負普通老百姓。他們對老百姓太過壓榨還是不敢的,畢竟勳章使用一次就作廢,誰敢隨便將勳章浪費掉就等着被家裡人罵到死吧!何況還有軍紀管着。但吃吃霸王餐啥的還是乾的。允熥已經看到過許多地方官的奏報了,也有御史對此事進言,試圖讓允熥廢除這一制度。

但允熥絕對不會廢除。實際上,爲國立過功的將士欺負欺負老百姓對於維護大明的統治沒什麼壞處。

當一個老百姓被爲國立過功的將士欺負後,他會清楚的意識到這個人之所以能夠欺負普通老百姓,是因爲自己或者祖上爲大明立過功流過血,得到了勳章。

當這個老百姓意識到這一點後,爲了避免不被欺負,他會怎麼做?大明出頭的道路主要有兩條,第一是讀書做文官,第二是當兵打仗做武將。讀書一般人未必能夠讀出來,得是聰明人才能考得上,更加具有廣泛性的道路就是去打仗,從小兵做起爭取一點一點往上升做到武將。

這當然很危險,想要立下足以升官的功勞可不是混在陣勢裡就能得到的,必須敢打敢衝敢拼命纔有可能。而在這過程中很有可能送命,所以願意選擇這條路的都是民間最勇敢的人。

在有上升通道並且自己能夠擠進去的情況下,大多數人不會因爲受了幾個爲國立過功的將士的欺負而反對大明的統治,反而會促使他們積極奮發向上向朝廷靠攏。而能考上科舉的人都是聰明人,願意當兵打仗的都是勇敢的人,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都是在這兩類人的領導下才成了氣候,這兩類人也都是民間值得重視的人。而科舉和打仗兩條路就將民間所有值得重視的人都籠絡進來了,達到了唐太宗所說的‘入吾彀中’的目的。

所以允熥認爲,爲國立過功的將士欺負欺負老百姓對於維護大明的統治沒什麼壞處。

當然,從這一點來講,允熥的心是黑的,可他想要坐穩統治者的位置,尤其是最高統治者,心就必須是黑的,知道什麼樣的人能夠欺負,什麼樣的人不能欺負,才能儘可能穩固的維持自己的統治。

不過,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卻不是能夠公開說出來的,允熥所以只是說了那句話就不再對宋晟說話,而是回過頭來又問曹行道:“府軍左右衛的將士損兵極多,朕記得一共十二個騎馬步兵千戶,最後只有幾百人生還,除了他家可還有其它人家家中數人爲國捐軀。”

“陛下,還有一家兄弟二人一同戰死,父親十年前戰死;另有兩家叔侄二人一同戰死。”曹行回答。

“這三家也都要加厚賞賜,至於其他,”允熥猶豫一下,對徐暉祖說道:“這三家人敘功升一等。”

“是,陛下。”徐暉祖馬上答應。

議定了此事,允熥又與衆人說了幾句話,起身離開這張桌子,去往其他地方。

見陛下走了,徐暉祖輕輕吁了口氣,對宋晟說道:“宋兄,你何必如此呢,陛下那樣封賞,定然是經過思量,對大明有益。”

“對大明有益,但對百姓未必有益!”宋晟說道。他與徐暉祖其實已經略微猜到了允熥的目的。

“哎!”徐暉祖嘆了口氣,沒有再說什麼。既然宋晟猜到了允熥的目的但卻還是這樣說話,他也就沒法再勸了。

“陛下既然執意如此下旨,爲臣的也不能違逆陛下的意思。但在秦藩,我所管轄之民,決不允許如此事情發生。若是之後我仍舊能夠爲秦藩左相的話。”宋晟最後說道。

至於那些即不聰明又不勇敢的普通百姓,他們確實會因爲受了幾個爲國立過功的將士的欺負從而心生怨恨,對國家怨恨,但能影響朝廷的統治麼?不能,因爲他們即不敢造反,也沒法爲願意造反的人出謀劃策,就算受了欺負,也不過是背地裡罵一頓,以後躲着走罷了。除非發生大規模災害活不下去不然不會造反。而這種時候不管他們是否被欺負過都會造反,是否被欺負過無關緊要。這是本章最終被我刪除的部分。

第1113章 繼續談論第673章 經緯西南——奴婢和佛教第98章 議婚第767章 大案——衝着誰來第640章 旅店偶然第1730章 大明也要準備起來了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1238章 真正的學校——五城學堂第401章 朱藍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995章 談到逸聞趣事第1495章 蘇州驚變——莫名其妙的尋找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72章 人力資源最大化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390章 兗州城上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840章 升龍第1504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510章 清查與彙報第1719章 初談進兵蘇伊士第395章 燕軍人第451章 接見使者——朝鮮、扶桑、阿依努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107章 成親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439章 許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戰第593章 兩處思量第1746章 一條通道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182章 匆匆返回第289章 生擒第644章 精忠報國第583章 親人第132章 挖人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襲爵第139章 戰——血戰第1521章 勸說第481章 改任第1682章 “勸降”第533章 府試第75章 常母密談第867章 又一份捷報第1702章 金家人的奇思妙想第1807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推恩西南第1464章 光榮第1773章 對崑崙奴的緣故與文坻一二三事第967章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264章 路遇第546章 審問出來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115章 兗州事件——開始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46章 再至麪館第470章 對聯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1390章 蘇州府的行動第702章 從二十五到三十第1178章 安排第325章 兩個皇帝的心思第577章 傳道第1050章 最終決戰——鐵籠子第135章 宣府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673章 經緯西南——奴婢和佛教第1340章 南洋風雨——雨襲第5章 各自盤算第1500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第992章 關注點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1082章 歡呼勝利!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406章 德州之戰——預料不到的意外第1061章 決戰——阻攔番外20:祭拜長陵第1543章 印度之戰——包圍第306章 元宵第674章 流放的皇族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第384章 秦與浙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921章 徐景昌不讓人放心第686章 徹底湮滅的蒙古歷史第1156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1797章 強調科學的重要與倒數第二次改革
第1113章 繼續談論第673章 經緯西南——奴婢和佛教第98章 議婚第767章 大案——衝着誰來第640章 旅店偶然第1730章 大明也要準備起來了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1238章 真正的學校——五城學堂第401章 朱藍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995章 談到逸聞趣事第1495章 蘇州驚變——莫名其妙的尋找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72章 人力資源最大化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390章 兗州城上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840章 升龍第1504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510章 清查與彙報第1719章 初談進兵蘇伊士第395章 燕軍人第451章 接見使者——朝鮮、扶桑、阿依努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107章 成親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439章 許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戰第593章 兩處思量第1746章 一條通道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182章 匆匆返回第289章 生擒第644章 精忠報國第583章 親人第132章 挖人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襲爵第139章 戰——血戰第1521章 勸說第481章 改任第1682章 “勸降”第533章 府試第75章 常母密談第867章 又一份捷報第1702章 金家人的奇思妙想第1807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推恩西南第1464章 光榮第1773章 對崑崙奴的緣故與文坻一二三事第967章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264章 路遇第546章 審問出來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115章 兗州事件——開始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46章 再至麪館第470章 對聯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1390章 蘇州府的行動第702章 從二十五到三十第1178章 安排第325章 兩個皇帝的心思第577章 傳道第1050章 最終決戰——鐵籠子第135章 宣府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673章 經緯西南——奴婢和佛教第1340章 南洋風雨——雨襲第5章 各自盤算第1500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第992章 關注點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1082章 歡呼勝利!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406章 德州之戰——預料不到的意外第1061章 決戰——阻攔番外20:祭拜長陵第1543章 印度之戰——包圍第306章 元宵第674章 流放的皇族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第384章 秦與浙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921章 徐景昌不讓人放心第686章 徹底湮滅的蒙古歷史第1156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1797章 強調科學的重要與倒數第二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