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李延壽決心準備將無法出手商品全部運回大唐,這下倭商真的有的慌神了,唐商不顧損失也要維持價格的決心已經很明確了,要不按照唐商的價格購買,要不唐商將貨物運回大唐,下定決心不會降低價格。
李延壽還不知道嚴力返回平安京商談的結果,但是李延壽自有自己一套打算,因爲拍賣會的時間確定在嚴力離開後的第十天,不管嚴力能不能談成保稅區的事情,李延壽必須把唐商的損失減少到最低,實在不行的話,再讓呂泰新將剩餘的貨物帶回遼東半島。
至於嚴力提出來將貨物放在東澤島的想法,李延壽根本就沒有考慮過,主要還是資金的問題,這些唐商不可能把這麼一大筆的資金閒置在東澤島上。
雖然將貨物運到遼東半島要繞一些遠路,但是卻能剩下幾個月的時間,而且也能從遼東半島購買一批貨物,算起來也比較划算,這時候商賈斤斤計較的性格表露無遺。也正是因爲這些唐商的計較,讓呂泰新在返回遼東半島的時候,挽救了大同江城和平壤城的命運,改變了遼東半島東部的戰局。
李延壽當然不會把全部的希望寄託在嚴力身上,嚴力的想法對於李延壽來說很難實現,因爲以前根本就沒有先例,這種所謂的保稅區就是唐商在海外的獨立王國,周邊國家哪有這樣的事情,也虧是嚴力說出來,不然李延壽一定認爲他瘋了。
李延壽有條不紊的進行着自己的計劃,有了小野小町幫助,讓李延壽認識了一批攝津的貴族和倭商,這些倭商願意跟李延壽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加上已經拉攏的一些倭商,李延壽的信心已經上升到六成。
平謹嚴也希望李延壽能把手中貨物全部賣掉,而且價格越高越好,這樣自己抽稅纔會越多,所以平謹嚴在心裡上比較支持李延壽,但是平謹嚴卻不能明着表態,否則會被人攻擊的。
就在拍賣會的前一天,李延壽突然舉辦了一場品茶會,這時候倭國還沒有學會喝茶,陸羽的茶經還沒有傳到倭國,雖然倭國也有一些茶樹,不過那些品種、質量已經退化了,還是一些僧人從大唐帶到倭國的,所以品茶的習慣根本沒有在倭國流行,更不要說什麼倭國茶道了,估計再等幾百年纔會形成。
李延壽也是無意中發現這個商機的,因爲李延壽以前只喝茶湯,根本沒有接觸過清茶,就算當時在遼東半島的時候,李燁也只是用茶盞請李延壽喝茶,並沒有給李延壽演示什麼茶道。
不過,以茶湯形式的茶道還是流行很廣的,李延壽當時根本就沒有多想,直到有一次李延壽看見葉婉在向小野小町演示茶道時,突然發現所謂的清茶也能與茶道進行完美的融合,立即萌生了一個以茶道推廣瓷器的念頭。
一旦什麼東西跟高雅品味相結合,價格、檔次自然水漲船高,這可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不是用錢就可以買來的。雖然唐商手中的瓷器跟茶道沾不上邊,但是李延壽相信自己一番運作後,一定能打動這些倭商,讓他們感覺喝茶是一件非常享受、有品位的事情,到時再推銷瓷器就容易多了。
茶藝表演在官驛中進行,李延壽專門邀請了一些攝津貴族和他們的妻妾,表演者自然是葉婉和小野小町,這讓不僅能體現茶藝的高雅,而且還能展現大唐和倭國之間的文化交流,這在後世商業運作上屢見不鮮,但是現在李延壽卻是首創先河。
這場茶藝表演讓李延壽傾注了全部的心血,會場的佈置、參加的人員,表演的環境和氣氛、絲竹伴奏的培訓,就連葉婉和小野小町穿什麼衣服,李延壽都要一件事一件事的過問才能放心。
李延壽希望這次通過茶藝表演,在倭國傳播大唐的茶道,把茶道定位在高檔享受的層次上,從而在倭國上層貴族間交流。那裡茶具、茶葉已經不是什麼商品了,而是一種生活和身份的象徵,通過茶藝提升茶具、茶葉的倭國的銷售,反過來影響茶藝的推廣。
葉婉和小野小町已經在小範圍內演示過茶藝,反應相當的不錯,無論是平時自己享受,還是待人接物都是很不錯的交流方式,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能讓倭國貴族奢靡享受的氛圍罩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不少攝津的貴族女性都願意通過跟葉婉、小野小町學習茶道,提升自己的品味和韻味,這可是剛剛流行起來的一種高雅的生活方式,無論是表演者,還是對於欣賞者和品茶的人都是一種從味覺到視覺的盛宴。
因爲有了倭國貴族的參與,那些聒噪的倭商也變得斯文起來,眼前臺上身着大唐、倭國宮裝的葉婉和小野小町表演者,一旁是霧氣氤氳的紅泥小爐,一旁是精美絕倫的茶具,檔次和品味立即讓人不敢造次。只見葉婉手託茶盞旋轉聞香,舉手投足皆順應小野小町的琴聲起承轉合,給人以美的享受。
茶藝師的表演不但要熟練掌握茶葉鑑別、沖泡的水溫、時間等技術問題,還要講究整個沖泡過程中操作的藝術美感,一舉一動之間無不透露出一種韻味、一絲遐想,讓人屏氣凝神用耳凝聽、用心感受,最後用味覺去感悟人生的苦澀回味甘甜。
茶盞中的茶湯青翠、明亮,一邊欣賞了茶葉在茶盞中從下而上、翩翩起舞的感覺,一邊看到丫葉在茶盞中慢慢舒展開來的過程,讓人賞心悅目,聞一下清香撲鼻,抿一口甘甜爽口,回味無窮,淡淡的苦澀代表了人生的艱辛,回味中的甘甜猶如人生的巔峰,悠遠的清香好似夢幻般的詩鏡。
也許是受到倭國貴族氣氛的渲染,那些倭商立馬感覺自己高貴許多,以前的世俗、卑劣好像被茶香慢慢的拂去,只留下儒雅和高潔,心也靜了許多,說話也變得斯文,不再是滿身銅臭的奸商。
李延壽並不是想在茶藝表演時推銷自己的商品,這樣看起來很俗,而是要展現一種藝術,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一種高雅的待人接物的習慣,只要這種文化深入人心,何愁茶具、茶葉這些商品不能賣出一個好價錢。李延壽商人的眼光看的很遠,發現這種新茶藝不僅可以在上層貴族間流行,就是一般富裕的家庭也可以享受,區別只在於使用的茶具、茶葉不同罷了,但是享受和感受卻是一樣的。
李延壽能夠認識到其中的商機,雖然倭商反應慢點,但是也能感覺到其中巨大的利益,這已經不是在賣什麼商品了,這是在宣揚一種文化,誰願意跟粗俗、卑賤聯繫在一起,現在李延壽給這些倭商展現了一個新的窗口,那些倭商就像嗜血的蝙蝠找上李延壽,要求代理這些茶具和茶葉,甚至有人出高價希望葉婉和小野小町到其他地方表演。
小野小町沒有啐這些倭商一臉口水都是客氣的,談錢都俗氣藝術東西是用錢來衡量的嗎,這種阿堵物也是能掛在嘴上的,要請也要請的冠冕堂皇才行,什麼遊山玩水了、什麼吟詩賞月了,沒有文化真的要害死人的。
李延壽這時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計劃,利用茶藝給自己製造影響,通過茶藝擴大自己的聲譽,然後悄悄的推廣茶具和茶葉。茶具和茶葉都在呂泰新的手上,李延壽這時手上並沒有這些,但是沒有關係,李延壽要的是曲高和寡、要的是趨之若鶩,物以稀爲貴,要是多了還值錢嗎?
茶葉的製作工藝現在還掌握在李燁的手上,但是這並不影響李延壽的謀劃和推廣,茶具這東西好辦,只要有樣子,江南有的是瓷窯,上等的茶具很難燒,但是普通的茶具還不是隨手擒來。茶葉其實在江南也有,不過都做成了茶餅,閆道良這幾年在江南收購了不少茶場,產量早不知道擴大了多少倍,只是一直供不應求,現在無非是再擴大種植面積。
很快,李延壽像施捨一樣,拿出幾套上等的茶具進行拍賣,不爲別的就爲吊倭商的胃口,現在呂泰新手上的茶具和茶葉可是寶貝,賣一點少一點,李延壽這是在惜售擡高價格。
這時候,倭商那管什麼價格,只要李延壽答應買茶具、茶葉,價格隨便李延壽開,拒不還價而且唯恐買不到。
李延壽看看火候已經差不多了,倭商的情緒已經調動起來,不少的倭商也表示願意跟李延壽長期的合作,其他的商品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倭商的聯盟已經漸漸瓦解。加上李延壽表示要在倭國有限度的出售貨物,其他的貨物將運回大唐,李延壽差點就考慮到配額銷售的辦法,這下倭商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商品定價。
許多倭商已經按耐不住了,準備考慮用以前的價格吃進李延壽的貨物,雖然少賺了一點,但是與李延壽打好長期的關係,還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