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上)

焦黃中離開大馬士革的時候,賽利姆也送給正德許多的禮品,另外還派出一支三千人的騎兵做爲他們的護衛,有了這支騎兵,再加上大明的一千精騎,恐怕任何強盜團都不敢再打他們的主意。

值得一提的是,就是焦黃中他們離開大馬士革沒多久,賽利姆就命令奧斯曼大軍提前開拔,離開大馬士革向埃及挺進,結果奧斯曼大軍每到一地,都有不少當地的軍官向他投降,並且主動爲他指路,這也讓賽利姆的大軍推進速度極快。

焦黃中等人在紅海沿岸坐上船時,賽利姆已經越過蘇伊士地峽,正式進入埃及境內,並且一路勢如破竹的向開羅挺進。等到焦黃中等人的船隻剛剛出了紅海,到達亞丁灣時,就聽到奧斯曼的大軍在開羅城前大敗馬穆魯克王朝最爲精銳的騎兵,超過兩萬五千人的馬穆魯克騎兵被殺,馬穆魯克王朝只能困守開羅這座孤城。

另外這一戰也標誌着馬穆魯克騎兵從神壇上跌落,要知道當年的馬穆魯克騎兵可是唯一一支能夠從正面擊敗蒙古騎兵的軍隊,可是經此一戰,馬穆魯克騎兵的威名大損,日後雖然依然有馬穆魯克的騎兵活躍在埃及和中亞地區,但卻也只能成爲一支實力比較強的騎兵,再也無法恢復往日的威名。

三天之後,賽利姆以閃電之勢攻破了開羅,不久又攻破了亞里山大,自此之後,整個馬穆魯克王朝正式覆滅。而埃及終於落入到奧斯曼帝國的手中。並且一直被他們統治了幾百年。

當焦黃中的艦隊到達印度時。就已經接到奧斯曼帝國佔領埃及全境的消息,這讓他也不禁爲奧斯曼帝國強盛的軍隊感到十分震驚,雖然他知道大明的海軍可以在海上縱橫無敵,但是在陸軍方面,大明卻纔剛剛恢復一些實力,而且焦黃中可以肯定,若是換做大明的軍隊攻打埃及,恐怕很難像奧斯曼帝國這樣摧枯拉朽。

焦黃中的艦隊在印度的果阿休整了幾天。現在的果阿已經成爲大明控制印度洋的海軍大本營,同時這裡也是印度洋沿線最爲繁華的港口,無數南來北往的商船都會在這裡停靠,然後尋找自己需要的貨物,順便也把自己拉來的貨物賣出去。

大明治下的果阿遠比當初葡萄牙統治時要興盛繁華數倍,這並不是說大明統治手段更高超,而是因爲大明人的觀念更加開放,確切的說是對宗教的包容度方面,大明恐怕是這個世界上最爲開明的國家了,因爲在大明人的觀念中。宗教就是宗教,別人信什麼與我無關。只要不危害大明的統治,那麼任何宗教都可以在大明找到生長的土壤。

也正是上面的這種觀念,所以大明在果阿實行的是一種十分開放的宗教觀念,無論是天主都徒還是穆斯林,或是印度土生土長的印度教,或是從大明傳來的道教與中土佛教,在這裡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寺廟,至於傳教的手段,只要不違法大明的律法,其它都是允許的,這可比以前那羣天主教徒的葡萄牙人要開明多了,至少他們不會刻意的打壓其它宗教的人,也不會強迫當地土人改信天主教。

大明這種開始的宗教態度,自然受到各地商人的歡迎,畢竟印度和西亞一帶本來就是宗教衝突十分厲害的區域,每個教派都想壓倒其它教派,甚至還會強迫自己的教徒仇視其它教派的人,甚至連一些統治機構也會打壓其它教派的人,比如之前的葡萄牙人,他們就會對穆斯林商人徵收重稅,甚至強迫當地的人改信天主教。

不過換做大明就不一樣,果阿歡迎所有前來居住或經商的人,無論這個人信奉什麼教派,只要他遵守大明的律法,那麼就會被大明一視同仁,這樣一來,自然對那些商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特別是以前受到葡萄牙壓迫的穆斯林商人,更是願意來果阿交易,甚至還在果阿買地蓋房定居下來,這使得果阿在短短一年內,不但恢復了原來的人氣,而且還有所增長,港口中來往的商船更是以前的數倍,爲此果阿當地的官員不得不再次擴建港口,以滿足商業增長的需求。

“焦先生,果阿這裡的一切對我來都是十分新奇的,特別是我看那些穆斯林與非穆斯林們平和的生活在一起,甚至像普通朋友那樣交談,這在我們奧斯曼帝國來說,簡直是不敢想像的!”果阿城中的一條繁華的街頭,一個身穿傳統阿拉伯長袍的小孩子用有些彆扭的漢語對旁邊的一位年長的漢人說道。

“穆拉德,這個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同樣也是具有無數種可能性對於奧斯曼帝國內部的統治,我們很難將其定義爲對或是錯,畢竟每一個帝國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與基礎,你以前受到教育很可能會與日後的見聞相沖突,你要做的不是評判出誰對誰錯,而是放開自己的心胸,將各種觀點都兼容幷包,我們中原有句古語,叫做‘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你也做一個像高山和江海那樣的人。”年長的漢人開口教訓道,並且還詳細的爲他解釋了一下話中引用古語的意思。

“焦先生教訓的是,弟子明白了!”這個身穿阿拉伯長袍的小孩躬身施禮道,雖然他是個異族人,但是對於漢人的禮節卻已經掌握的十分不錯。

這個年長的漢人正是之前與賽利姆簽訂了蘇伊士運河條約的焦黃中,而他身邊的這個孩子名叫穆拉德,他的身份可十分不簡單,因爲他與蘇萊曼一樣,同樣都是賽利姆的孩子,而在焦黃中離開之前,賽利姆秘密的再次召見他,並且將自己這個最小的兒子託付給他,讓他把穆拉德帶回大明,並且永遠不要回來。

奧斯曼帝國的皇位傳承在歷史上都是出了名的殘酷,甚至他們還專門制定了一部《弒兄法》,那就是所有登上蘇丹之位的人,都會殺死自己的兄弟和侄子,以免有人威脅自己的蘇丹之位,當初賽利姆就是殺死了自己的父親與兄弟、侄子,最後才坐上了蘇丹的位置。

也可能正是當年殘酷的皇位爭奪,賽利姆爲了不少自己的兒子走上自己當年的老路,所以他用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到無法理解的瘋狂舉動,那就是他綜合考慮了自己二十多個兒子的素質後,終於從中挑選出蘇萊曼做爲自己的繼承人,然後把其它的兒子全都殺死,這樣一來,蘇萊曼就成爲他唯一的兒子,不必再經歷他當年父子兄弟相互殘殺的慘劇。

不過做爲一個思維慎密的蘇丹,賽利姆也考慮到自己只留下蘇萊曼這一個兒子,萬一這個兒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什麼意外,或是這個兒子沒有了其它競爭者,於是不再努力,達不到自己日後的要求怎麼辦?

於是在這種考慮之下,賽利姆在屠殺自己其它兒子的同時,又悄悄的把一個剛出生,還不爲人知的兒子藏到其它地方,並且派專門的人教育他,這樣一來,就算蘇萊曼不幸出現意外,或是無法達到他的要求,那麼就可以用這個兒子代替蘇萊曼,而這個最小的兒子就是焦黃中身邊的穆拉德。

穆拉德這個名字還有一段故事,因爲他本來是賽利姆長子的名字,當年賽利姆與父親和兄弟爭奪蘇丹之位時,他的長子穆拉德已經成年,而且和他一樣,都是一個英勇善戰的將領,甚至當年他之所以能夠打敗父親與兄長,正是多虧了這個長子,而且在戰場上時,穆拉德也多次救過他的命,所以從感情上來說,賽利姆與長子穆拉德的感情最爲深厚。

只不過當初賽利姆綜合考慮自己兒子的素質,他發現自己的長子穆拉德雖然和他一樣善戰,但他卻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對行政方面不太擅長,若是他坐上蘇丹之位,最多也只能成爲第二個自己,絕對不可能帶領奧斯曼帝國走上巔峰,所以在這種考慮下,賽利姆最終還是含淚殺死了長子穆拉德,只是這件事一直讓他十分愧疚,也正是爲了紀念自己的長子,所以賽利姆將代替蘇萊曼的幼子也取名爲穆拉德。

不過蘇萊曼的表現一向十分出色,雖然在某些方面還表現出幾分幼稚和不成熟,但那主要還是因爲他太年輕的原因,日後隨着年齡的增長,蘇萊曼肯定可以成爲一個出色的蘇丹,甚至比賽利姆更加出色,不過蘇萊曼表現的越出色,穆拉德個備用的兒子就顯得越發沒用了。

今年賽利姆已經五十歲了,雖然身體還十分強壯,但他自己卻知道,常年的征戰已經嚴重損害了他的身體,甚至他有時覺得自己恐怕堅持不了幾年了,而且蘇萊曼也已經成年,各方面都十分的出色,按照他當年的計劃,他會在去世之前殺死穆拉德這最後一個兒子,只不過卻因爲焦黃中的到來,使得他生出另外一個想法。(……)

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332章 安東衛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518章 大明使團第16章 收買人心第19章 知交好友(下)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487章 北條氏滅亡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3章 宋家父子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163章 宣旨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8章 菜市場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209章 玻璃鏡子第531章 鬧劇結束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74章 又見販賣人口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258章 豆腐宴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201章 送給正德的禮物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195章 改變中的歐洲移民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193章 周重吐了第502章 夜襲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3章 宋家父子第4章 再無瓜葛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371章 贖罪的大教長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楔子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88章 回家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232章 神機營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459章 追擊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241章 同意出兵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304章 偷襲(下)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1章 破產之家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22章 西遊面世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183章 辣椒成熟了(上)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207章 找幫手第38章 無罪有功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
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332章 安東衛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518章 大明使團第16章 收買人心第19章 知交好友(下)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487章 北條氏滅亡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3章 宋家父子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163章 宣旨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8章 菜市場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209章 玻璃鏡子第531章 鬧劇結束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74章 又見販賣人口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258章 豆腐宴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201章 送給正德的禮物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195章 改變中的歐洲移民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193章 周重吐了第502章 夜襲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3章 宋家父子第4章 再無瓜葛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371章 贖罪的大教長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楔子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88章 回家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232章 神機營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459章 追擊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241章 同意出兵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304章 偷襲(下)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1章 破產之家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22章 西遊面世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183章 辣椒成熟了(上)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207章 找幫手第38章 無罪有功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