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

對於朝鮮這塊跳板,周重是志在必得,哪怕是動用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比如支持平安軍威脅最有可能反對朝鮮內附的士族聯盟,反正他們都是朝鮮人,朝鮮人殺朝鮮人可不關大明的事,這件事哪怕是鬧到大明朝堂上,也和周重沒有任何關係,至於周重與平安軍的關係,明明是清白的商業交流,周重只不過是把一些不用的武器和糧食賣給平安罷了,更何況朝鮮的其它幾個勢力都買過他的武器和糧食。

可以說周重對於合併朝鮮早已經做好了成全的準備,朝鮮的士族聯盟若是同意內附倒也罷了,若是不同意的話,那平安軍可不會對他們有任何的留情,至於那些在平安軍中擔任官吏的士族,周重根本不怕他們做亂,大不了把整個平安軍給清理一遍,頂多是再多死一些人罷了,反正他準備日後向朝鮮遷移百姓,現在死的朝鮮人多一些,日後也就能多遷移一些百姓。

對於周重如此強硬的威脅,那四個士族聯盟的使者,同時也是士族聯盟內部最大的四個士族族長在憤怒的同時,也不由得感到一陣無奈,畢竟他們都知道,以自己現在的實力,根本沒有反抗的可能,而且眼前這個大明的總督雖然年輕,但卻是心狠手辣之極,若是他們不同意的話,那麼他們真的會面臨滅族之禍。

周重在威脅過四個士族聯盟的使者後,就站起身離開了大殿,他說過要給對方一天的時間考慮。所以自然要遵守自己的承諾。不過那四個使者並沒有讓周重等太久。因爲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其它的選擇,因此在剛到中午時,他們就已經做出了選擇,那就是向周重屈服,願意支持朝鮮內附大明。

士族聯盟這個最後的障礙解決之後,朝鮮內附大明再也沒有任何的阻礙,現在就剩下劉濤和李安良他們接管士族聯盟的地盤。然後就向大明投交內附的國書,希望可以得到大明的庇護。

趁着朝鮮給大明送國書的這段時間,周重離開漢城坐上船,一路向東南前進,很快就來到了濟州島,現在這裡已經完全被常孝的水師佔據,島上的朝鮮百姓也已經歸心,在他們看來,自己已經不是朝鮮人,而是大明的子民。之所以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全都是因爲之前的朝鮮戰亂不斷。濟州島卻因爲有常孝的鎮壓,再加上又從大明運來的糧食,使得這裡成爲朝鮮戰亂中唯一的樂土,因此這裡的朝鮮百姓自然對大明是感恩戴德,平時也以大明人自居,甚至看到其它逃到島上的朝鮮人時,目光都帶着三分鄙視。

濟州島是出了名的三多,分別是石頭多、風多和女人多,所以濟州島又被人稱爲三多島,其中石頭和風就不必提了,濟州島之所以女人多,主要是因爲島上的男人需要經常出海捕漁,濟州島周圍的海況十分兇險,男人出海經常出現意外,傷亡比例很高,結果也就造成了島上男少女多,甚至很多女人嫁不出去的情況出現。

不過現在隨着常孝他們這些水師在濟州島上的駐紮,島上女人嫁不出去的情況也很快得到了改善,這些水師士兵被周重提高了待遇後,手中都有幾個閒錢,再加上常年駐紮在海外,平時自然會感到寂寞,濟州島上的女人又比較熱情,結果乾柴遇到烈火之下,很多人都在島上養了個當地的女人做小妾,特別是在比較有閒錢的軍官之中,這種情況最爲普遍。

對於水師士兵在島上納妾的事,周重也早就知道,不過他根本沒打算管,畢竟水師士兵也是人,平時只要不違反軍紀,納個當地的女人給自己海外的生活增加一些樂趣,也是很正常的事,更何況這些女人日後很可能會生下水師士兵的孩子,這也會促進濟州島的穩定。

現在濟州島上的水師駐地已經從城山浦遷到了島中段的濟州城,那裡是濟州島上最大的城市,之前濟州島上有人做亂,濟州城中的朝鮮官員在戰亂中被殺,於是常孝就出兵接管了這裡,至於那些作亂的人,估計早都已經進了鯊魚的肚子。

對於周重的到來,常孝自然是萬分高興,這並不僅僅因爲周重是他的上司,更是因爲當初馬六甲的朱允炆後人黃家被處置時,黃家手下有一支附屬家族,同樣也是常遇春的後人,算起來還是常孝的同族,結果常孝也差點被牽連,幸好周重的保護,這才讓他安然無恙,所以常孝對周重也是十分的感激,現在看到周重來到濟州島,自然要熱情款待一番。

濟州島是個海島,自然盛產各種海產,其中最有名就是鮑魚,濟州島出產的鮑魚可是十分的有名,與鮑魚同樣有名的還有這裡的海女,每當風和日麗的天氣裡,濟州島上的海女就會全身塗滿油脂,然後赤條條的跳入海中,在海底收集鮑魚、海蔘、貝殼等海產。

後世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游泳有助於女人塑身,濟州島上常年生活在海邊的海女自然也大多是身材窈窕,再加上她們熱情大膽,平時光着身子在海里像魚似的鑽來鑽去,遇到大明水師的戰船時非但不迴避,反而還會大膽的光着身子爬上船,向船上的將官出售自己剛剛捕撈到的海產,結果那些眼睛發綠的將官只顧着在海女的身子上轉悠,哪裡還會討價還價,往往會毫不猶豫的大方掏錢,結果平白吃了不少的虧,不過這些大明將官的便宜可不是好佔的,很快那些海女連人帶錢都成爲了大明將官的私人財產。

常孝身爲濟州島水師的最高長官,自然也沒能逃過海女的誘惑,這次他在濟州城外的一條船上招待周重,他身邊的那個海女小妾就直接跳到海里,很快就抓上來一些海鮮,然後直接在船上現殺現做,雖然菜式不怎麼好看,但是味道卻是極爲鮮美,這也讓周重是胃口大開。

“常孝,現在朝鮮大局已定,很快就會向大明投交請求內附的國書,到時你一定要封鎖海峽,若是有人從朝鮮逃往倭國,那大可不必理會,但一定要禁止任何人從倭國回朝鮮!”酒過三巡之後,周重忽然一臉嚴肅的交待道。

常孝聽到周重的吩咐卻是有些不解的問道:“大人,朝鮮內附我們大明是一件大事,對倭國也會產生不小的影響,到時封鎖海峽也很正常,但爲何僅僅只是單方面封鎖從倭國到朝鮮的路,而放過那些從朝鮮到倭國的人呢?”

對於常孝的不解,周重卻是笑了笑道:“朝鮮有數百萬人口,雖然我用強硬的手段讓朝鮮國內的勢力都同意了內附,但總有一些不識時務的人會反對這件事,所以當朝鮮內附我大明之時,這些人肯定會有人不願意再呆在朝鮮,到時很可能會遷往倭國,與其讓這些人留在朝鮮給我們搗亂,還不如讓他們離開朝鮮去倭國,所以到時你不必管那些人,只要小心不要讓倭國的人混到朝鮮給我們搗亂就行了。”

聽到周重的解釋,常孝也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他是個武將,對於這些政治上的事務有所欠缺也很正常。

“對了,這段時間倭國那邊的情況如何了,足利氏與細川氏還在對峙之中嗎?”周重喝了杯酒再次開口問道,這段時間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朝鮮的事務上,對於倭國那邊的關注也就少了,他只記得在前段時間足利氏打敗了細川氏的幾千軍隊後,雙方再一次陷入了對峙之中。

聽到周重問起倭國的事務,常孝也是精神一振道:“大人,自從上次的信貴山城之戰,足利氏一舉打敗了細川氏的軍隊,使得聲勢大震後,田山氏與波多野氏也終於將足利氏當成一個平等的盟友,現在這三方勢力已經緊密的聯合在一起,準備從西、南兩個方向夾擊細川氏,不過細川氏也不甘束手待斃,在大內義興離開京都後,細川高國竟然與逃到近江的細川澄元盡釋前嫌,兩兄弟再次聯合起來,準備與足利氏三方的聯軍決一死戰。”

周重聽到細川高國和細川澄元這對冤家兄弟竟然被足利氏逼的再次聯合起來,心中也不禁有些好笑,若是當初他們兩兄弟彼此信任一點,恐怕也不會打死打生,最後讓大內義興和田山尚順找到機會,結果最後擠進了倭國的核心權力圈子,雖然後來細川高國把大內義興和田山尚順都給排擠走了,但卻讓兩人心生不滿,直接導致現在這種足利氏再次崛起的局面。

“分裂的細川氏竟然再次聯合起來,如此一來,他們與足利義材聯合起來的力量應該相差不大,想必日後的戰爭也會更加的精彩,真是讓人感到期待啊!”周重最後不禁微笑着感慨道。

“嘿嘿,大人不必心急,按照我們得到的情報,恐怕細川氏與足利氏的戰爭馬上就要開始了。”這時常孝再次開口道,他駐紮在濟州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監視倭國的情況,而且他也知道,只要倭國一亂,就是他帶着水師建功立業的時候了。(……)

第316章 正面交鋒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163章 宣旨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500章 大戰前夕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472章 繁華下的危機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53章 留下吃飯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98章 船艙旖旎第27章 談生意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2章 負債累累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241章 同意出兵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207章 找幫手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43章 不告而別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143章 王倫脫罪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438章 蘇南-吉里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3章 宋家父子第1章 破產之家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80章 出貨榜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42章 暴打兇徒第210章 謝靈芸想通了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139章 迎接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130章 送行(上)第413章 焦芳的執着第281章 周重的功勞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
第316章 正面交鋒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163章 宣旨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500章 大戰前夕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472章 繁華下的危機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53章 留下吃飯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98章 船艙旖旎第27章 談生意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2章 負債累累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241章 同意出兵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207章 找幫手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43章 不告而別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143章 王倫脫罪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438章 蘇南-吉里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3章 宋家父子第1章 破產之家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80章 出貨榜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42章 暴打兇徒第210章 謝靈芸想通了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139章 迎接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130章 送行(上)第413章 焦芳的執着第281章 周重的功勞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