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

平安南道的茲山城內,李安良皺着眉頭坐在書房裡,腦子裡正在考慮着平安軍內部出現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起兵之初倒還沒有顯現,但是隨着平安軍的實力越來越強,佔據的地盤也越來越大,一些問題也就越來越突出,甚至威脅到整個平安軍的安危。

平安軍的首領名叫樸成樹,今年三十多歲,以前是平安北道的獵戶,身材高大魁梧,不但武藝超羣,而且使的一手好弓箭,在剛剛發動叛亂時,他曾經一連射殺了朝鮮官兵的十幾個將官,這才使得朝鮮官兵羣龍無首,最後被叛軍殺的大敗,而樸成樹也憑藉着自己超人的武藝和箭法,一舉成平安軍的首領。

不過樸成樹雖然勇武,但卻沒有其它的優點,按照他的才能,頂多只能做爲一名能將,根本不可能成爲朝鮮四大叛軍之一的首領。不過樸成樹卻有一個好妹夫,也就是書房內端坐的李安良,也正是有了足智多謀的李安良幫助,樸成樹才能一舉擊敗其它的叛軍,成爲朝鮮北方最大的霸主。

說起李安良,他並不是朝鮮人,而是流落到朝鮮的大明人,他家本是大明遼東的大戶,因爲與建州衛的女真人發生衝突,結果滿門上下在一夜之間被一夥打扮成馬賊的女真人屠殺一空,當時年僅十八歲的李安良被母親藏到井中,這才逃過一劫,但他卻也親眼見到那些留着着金錢鼠辮的女真人屠殺自己的親人。

滿門上下死於建州女真人之手,李安良做爲唯一的倖存者,滿心都是想要爲家人報仇,剛開始時他想到了報官,可是沒想到遼東的大明官員懼竟然被建州女真買通,結果他前腳剛報官。後腳就遇到女真人的截殺,結果李安良不得不逃亡萬里,最後九死一生才逃到朝鮮境內,當時正是冬天。全身是傷的李安良暈倒在路邊。幸好被路過的樸成樹所救,這才活了下來。

李安良清醒過來後。對於救自己一命的樸成樹十分感激,而且這時他對報仇之時也有些心灰意冷,畢竟他只是一個人,而大明朝廷又與建州女真狼狽爲奸。以他一個人的力量,根本別想爲自己的家人報仇。

也正是因爲如此,傷好後的李安良乾脆在朝鮮境內安下家來,並且在他受傷期間,一直是由樸成樹的小妹在照顧他,結果使得兩人慢慢的產生了感情,最後李安良就向樸成樹提親。娶了他的妹妹爲妻,從此算是徹底的在朝鮮居住下來,只不過偶爾想起家族的仇恨時,李安良依然會感覺痛不欲生。也爲自己的無能感到無比的痛恨。

本來已經準備在朝鮮將自己的家族繁衍下去的李安良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他沒有找女真人報仇,對方卻再一次的找上門來,野人女真殺進了平安北道,雖然野人女真和建州女真並不是同一族,但是在李安良眼中,只要是女真人,那就是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

可惜李安良的力量實在太弱小了,在面對漫山遍野殺過來的女真人時,他不得不和自己的妻兄樸成樹一起,帶着家人逃亡到平安南道,在路上時他們遇到一支女真小隊的襲擊,結果李安良還在襁褓中的小兒子被女真人一箭射中,最後死在他的懷裡,這使得他與女真人之間的舊恨又加上新仇。

在朝鮮居住的這十年裡,他目睹了朝鮮的腐敗,這次的女真人入侵,也讓他親眼見到了朝鮮官兵的無能,再加上小兒子的死亡對他產生了巨大的刺激,使得他無比痛恨自己的無能,同時也對力量有着無比的渴望,也正是在這種刺激下,當南方忠清軍造反的消息傳來時,李安良立刻說動樸成樹,在平安南道舉起造反的大旗,一時間聲勢大振,很快聚攏了上萬人的軍隊。

李安良是大族出身,他在大明時也是飽讀詩書,若是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可以通過童子試,成爲大明的一名秀才,甚至日後金榜題名也有可能,但這一切卻被女真人打破,不得不流亡朝鮮。以前從書本中學來的知識,以及這些年豐富的人生經歷,再加上李安良本來就十分聰明的腦子,使得他的見識遠超常人,成爲樸成樹手下的第一謀士,樸成樹能夠在衆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爲雄霸一方的平安軍首領,幾乎全都靠李安良的謀劃。

平安軍中的一些重要人物都知道,雖然樸成樹是平安軍的大首領,但其實真正管事的人卻是李安良,只不過李安良爲人很低調,而且也對樸成樹十分的尊重,哪怕是再小的事情,他也不會擅自作主,而是先向樸成樹請示,只有樸成樹同意了,他纔會以樸成樹的名義將命令下達,如此一來,也就造成了李安良在平安中聲名不顯,除了一些重要的人物外,很少有人知道他纔是平安軍中真正的操縱者。

現在平安軍雖然位列朝鮮四大叛軍之一,但其實內部的情況實在有些不妙,其它的也就罷了,最關鍵的是軍中缺錢、缺糧、缺武器,唯一不缺的就只有人,只要軍中願意管飯,平安道和咸鏡道就有大批餓瘋了的百姓願意加入軍隊。而且正是因爲領地內的百姓連飯都吃不上,使得平安軍管理土地上,搶劫殺人時有發生,流民四起治安混亂,時不時就會爆發另一些叛亂,而且也正是因爲缺錢缺糧,使得平安軍內部也是矛盾重重,若不是李安良盡力維持,恐怕整個平安軍早已經四分五裂了。

本來以李安良的見識和智謀,在他管理下的平安軍應該十分興旺纔對,至少也不會變得現在這種四大叛軍中最窮最亂的一支,畢竟身爲一個讀書人,安置難民耕種土地這樣簡單的道理,李安良不會不知道,而且平安道與咸鏡道與大明接壤,每年都有大明的商隊前來採購貨物,可以說只要平安軍動動腦子,最少不會比南方的忠清軍差纔對。

之所以造成平安軍現在的情勢,倒不是李安良的責任,而是他那位妻兄樸成樹的責任。在剛開始的時候,樸成樹知道自己智謀不足,所以對於李安良是言聽計從,但是隨着平安軍勢力的膨脹,樸成樹的野心也隨之增長,整個人也開始變得有些剛愎自用,對於李安良的一些好意見,也慢慢的聽不進去了,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管理平安軍,結果使得平安道和咸鏡道紛亂不堪,底下的人又都是一些阿諛之輩,根本沒有告訴樸成樹實情,只說底下的百姓安居樂業,這些全都是大首領的功勞,結果這使得樸成樹更加驕傲自滿,對李安良也更加的疏遠了。

本來在剛剛叛亂時,李安良藉助樸成樹的勇武,一舉收攏了大批的難民武裝,這才奠定了平安軍的基礎,當時只要他略微用一點小手段,就可以把平安軍的大權從樸成樹手中奪回來,自己成爲軍中的大首領。

但是李安良是個重情誼的人,當初他被樸成樹從冰雪堆里拉起來,背了十幾里路回到家裡,並且把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一棵老參給傷重的李安良補身體,後來更是同意把自己漂亮的妹子嫁給一無所有的李安良,而且這些年李安良也一直受到樸成樹的照顧,這些都被李安良記在心裡,所以他明知道樸成樹不適合成爲一位首領,但依然幫助對方成爲平安軍的大首領,哪怕現在樸成樹聽不進他的意見,李安良依然忠心耿耿的幫助對方盡力維持平安軍的運轉。

“古人都說同患難易,同富貴難,本來我還有些懷疑,可是現在看來,古人誠不欺我也!”書房內的李安良皺着眉頭想了良久,最後終於嘆息一聲道。

想到平安軍現在面臨的嚴峻形勢,李安良心中也是一陣的煩躁,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平安軍的情況了,雖然現在他們統治着平安首與咸鏡道廣闊的土地,但是這兩道經過之前的女真人入侵,又有之前叛軍之間的混戰,再加上去年那個酷寒無比的冬天,早就使得這兩道是民不聊生,到處都是飢餓的百姓,甚至聽說已經有人吃人的情況發生,若是再不改變現在的局面,恐怕整個平安軍會步入李隆的後塵,被後來的叛軍推翻。

想到這裡,李安良就忍不住一下子站了起來,在書房裡來回走動幾趟,若是換做以前,他會直接去找樸成樹,然後把現在平安軍面臨的困境告訴他,並且還有自己解決問題的一些辦法,只要等到樸成樹點頭,自己就可以把自己想到的辦法以命令的形勢發佈下去,只要下面的人認真執行,應該可以改善平安軍所面臨的局勢。

但是現在卻不行了,自從平安軍統治了平安、咸鏡兩道後,樸成樹就每天沉醉於自己稱王稱霸的美夢中,早已經失去了之前造反的初衷,每天只知道和一幫小人飲酒作樂,身邊還有一大批的朝鮮美女相陪,對於自己的意見也根本聽不進去,甚至還會懷疑他是不是要奪權,畢竟在整個平安軍中,能夠對樸成樹形成威脅的,就只有李安良了。

第251章 平定叛亂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320章 造反?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216章 海腸冒充海蔘第70章 又是債務第375章 反悔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258章 豆腐宴第1章 破產之家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539章 十年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36章 吳山醒了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320章 造反?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446章 搏虎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500章 大戰前夕第241章 同意出兵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303章 偷襲(上)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493章 認錯了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253章 石嘴崖第32章 立功德碑第312章 黃家來人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304章 偷襲(下)第485章 周重的禮物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515章 遼東局勢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74章 又見販賣人口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112章 錦衣衛?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131章 送行(下)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59章 坐論倭寇第1章 破產之家第420章 江彬入京
第251章 平定叛亂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320章 造反?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216章 海腸冒充海蔘第70章 又是債務第375章 反悔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258章 豆腐宴第1章 破產之家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539章 十年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36章 吳山醒了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320章 造反?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446章 搏虎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500章 大戰前夕第241章 同意出兵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303章 偷襲(上)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493章 認錯了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253章 石嘴崖第32章 立功德碑第312章 黃家來人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304章 偷襲(下)第485章 周重的禮物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515章 遼東局勢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74章 又見販賣人口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112章 錦衣衛?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131章 送行(下)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59章 坐論倭寇第1章 破產之家第420章 江彬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