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

王守仁花費了近半年時間,足跡踏遍了臺灣各地和馬六甲,在那兩塊大明新佔領的土地上,王守仁看到無數從中原遷來的漢人百姓在那裡繁衍生息,落眼處全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每個人臉上都帶着真心的笑容,與大明國內那些大部分窮苦麻木的百姓相比,王守仁覺得這兩地的百姓才真正的活了過來。

臺灣府現在主要是以農業爲主,移民到達那裡後就會分到一塊田地,勤勞的百姓就在自己的田地上辛勤耕種,前年的番薯和去年的玉米都在這裡都取得了巨大的豐收,使得整個臺灣府變成南方一個有名的糧食產地,這裡出產番薯乾和玉米已經開始賣往大明各地,另外還有番薯酒、粉絲、玉米麪等二次加工的食品,也開始成爲臺灣府的重要物產。

相比臺灣府的農業,馬六甲那裡則是以商業爲主,大部分人都在從事着與商業有關的工作,畢竟那裡本來就是商業港口,港口的收入佔整個馬六甲收入的八成還要多。而且在馬六甲這裡,王守仁真正的見到了周重口中所說的情景,這裡從事農業的人口不到總人口的三成,剩下的七成全都是以工商爲業,但是這裡的糧食卻可以實現自足,而且這裡的百姓比臺灣府的百姓還要富足,由此可知,周重提出的以工商業養活大部分百姓的想法,絕對是可行的。

通過對馬六甲和臺灣府的全面考察,使得王守仁也是收穫良多,特別是對工商與農業之間的有關係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輔助周重完成對大明改造的決心。

當然了。王守仁這一路上遇到也並不都是讓他高興的事。在臺灣和馬六甲的一些地方,他發現當地的一些官員大都是初入官場,對於如何管理好治下的百姓並沒有太多的經驗,結果就使得的一些本來可以做好的事情,變成了一團糟,甚至更有些官員覺得天高皇帝遠,自己治下的土地十分偏僻,於是乾脆做起了土皇帝。對治下的百姓大肆剝削,使得百姓苦不堪言,若不是王守仁及時處置了那些官員,恐怕過不了多久就會造成民變。

不過王守仁雖然在路上遇到了一些不好的官員,但是總的來說,臺灣和馬六甲給他留下的印象還是十分富足美好的,尤其是馬六甲港中出現的那些大海商,很多人都是一擲千金,王守仁就親眼見到一個商人從獅子國運來一箱純淨的紅寶石,結果引來衆多海商爭奪。在場的海商爭相報價,每次加價都在千兩以上。這讓王守仁也不由得爲這些海商的富有而感到震驚,畢竟他這個從二品的高官,每年的俸祿加在一起,還不夠人家一次加價的銀子。

王守仁在馬六甲逗留了一個多月,在這段時間裡,他一直沒有表明自己的身份,也沒有與當地的官府聯繫,而是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穿梭在馬六甲各地,期間也發現了一些官員瀆職的現象,但是總的來說,馬六甲這邊的吏治要比臺灣府強一些,一來是馬六甲地方小,二來周重對馬六甲也極爲重視,所以當地的官員對吏治這一塊抓的很緊。

直到王守仁快要離開馬六甲的前兩天,他才以按察使的身份去拜訪了一下馬六甲的知府,也就是那位他早就有所耳聞的大才子唐寅唐伯虎,說起來王守仁老家是餘姚,距離蘇州並不遠,以前王守仁在揚州遊學時,曾經與唐伯虎有過一面之緣,王守仁比唐伯虎小兩歲,而且又十分佩服唐伯虎的才學,所以一向以唐兄相稱。

更加巧合的是,當初王守仁與唐伯虎還是同一年在京城參加的會試,但是十分可惜的是,唐伯虎因爲受到“會試泄題案”牽連,不但丟了功名,更是終生不能再參加科舉。相比之下,王守仁卻取得了二甲進士第七名的成績,從此踏上了官場。

說起來王守仁是完全不相信唐伯虎會在科舉作弊,畢竟以唐伯虎的才學,中舉根本就是輕而易舉,可惜他當時人微言輕,根本無力幫助唐伯虎,幸好後來唐伯虎被陛下恢復了功名,王守仁知道這個消息時,也是鬆了口氣,更加奇妙的是,現在兩人竟然同地爲官,而且還在這海外之地再次重逢。

只是現在再見到唐伯虎時,王守仁卻差點認不出對方,因爲出現在他眼前的,不再是當年那個風流倜儻的大才子,而是一位兢兢業業的大明官員,甚至整個人的氣質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讓王守仁差點沒認出來。

故人相見,唐伯虎與王守仁自然都是十分高興,不過在聊完私事之後,王守仁又以按察使的身份,講述了一下自己在馬六甲各地的見聞,以及唐伯虎在施政之時的欠缺,對於王守仁的話,唐伯虎也是真心受教,畢竟一來王守仁爲官多年,在爲官方面的確比他強,二來這本來就是按察使的職責,現在王守仁當面指出自己的不足,就是給自己改正的機會,若是什麼都不說的話,那後果纔會更嚴重。

當天晚上,王守仁與唐伯虎在知府衙門後院的涼亭裡擺上幾樣小菜,再加上一壺美酒,打算是不醉不歸。畢竟“它鄉遇故知”本來就是人生四喜之一,更何況這裡還是距離大明萬里之遙的南洋,再加上兩人都瞭解彼此的爲人,因此都是放開了心胸暢飲,甚至一些官場上不該說的話,他們也是百無禁忌的拿出來暢談。

“伯安,說出來不怕你笑話,爲兄這次之所以能夠恢復功名,全都要靠總督大人間接的幫助,否則我這一生就只能在醒生夢死中度過了!”唐伯虎這時已經有了幾分醉意,再加上南洋天氣炎熱,當下只見他扯開衣服,袒着胸膛高聲道。

“哦?這有什麼可笑話的,總督大人雖然比你我要年輕的多,但卻是胸有大志之人,之前我與總督大人交談之後,自感是獲益良多,唐兄能夠得到總督大人的幫助,若是傳之後世,那也是一樁美談,何來笑話之語?”王守仁也覺得南洋的天氣炎熱,這時也同樣脫去外袍,身上只穿着一身單衣笑道。

“嘿嘿,我剛纔已經說了是總督大人間接幫的我,不過這件事卻絕對不能流傳出去,否則不光我與總督大人有麻煩,就連陛下那裡也會不好看。”唐伯虎說着,就把自己當初如何進宮幫正德皇帝畫春宮圖,以及春宮圖的內容正是周重寫的《金瓶梅》的事講了出來,本來這件事唐伯虎除了告訴了周重外,從來沒對其它人提起過,但是今天王守仁的到來,使得他格外高興,而且他也知道眼前這個餘姚才子是胸懷萬里的人物,所以他根本不擔心王守仁會把這件事傳揚出去。

王守仁聽完唐伯虎恢復功名的曲折經歷後,同樣也是驚訝的目瞪口呆,對於正德的荒唐,他並不感到意外,只是他實在沒有想到,以周重那樣的人物,竟然會寫那麼香豔的小說,不過緊接着他又想到,現在世面上最爲流行的《西遊記》,好像就出自周重之手,如此看來,好像周重的確有能力寫一本讓唐伯虎都感到十分驚豔的小說。

想到這裡,王守仁也是苦笑着搖了搖頭,不過他雖然覺得周重寫那麼香豔的小說給正德實在有些胡鬧,不過他倒也沒有因此而看輕周重,畢竟誰都有年少輕狂的時候,比如眼前這個唐伯虎,以前更是夜夜留宿青樓,現在不也成爲一個合格的官員嗎?

唐伯虎提到了周重,這讓王守仁也十分感興趣,之前他與周重匆匆忙忙的聊了一次後,第三天就帶着人去了臺灣,根本沒時間與周重詳談,這讓王守仁時常感到有些遺憾。另外他對周重本人也十分的好奇,眼前的唐伯虎也算是周重手下的老人,肯定對周重也十分了解,所以他想聽一聽在唐伯虎眼中,周重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只是讓王守仁沒想到的是,他剛把自己的問題提出來,只見本來已經有些微醉的唐伯虎卻一下子清醒過來,臉色嚴肅的道:“伯安,對於總督大人的爲人,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以前我看到總督大人大力發展海港,而且鼓勵工商業,這讓我十分不解,畢竟在我看來,鼓勵農桑纔是官員應該做的事情。”

說到這裡時,唐伯虎頓了一下接着又道:“可是後來我發現自己的想法實在太可笑了,海港的利潤是農業的無數倍,別的不說,馬六甲這一塊地方還不到臺灣府的三十分之一,但是上邀的稅收卻並不比臺灣府少,由此可知海貿和工商業巨大作用,所以自我上任以來,我也一直遵循總督大人當初叮囑,大力發展馬六甲的工商業與海貿,現在的成果你也看到了,每天早晨看到無數的船隻從港口出發,我都感到無比的滿足!”(……)

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95章 背叛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140章 做廣告第493章 認錯了第371章 贖罪的大教長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59章 坐論倭寇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232章 神機營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35章 雪夜救治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88章 回家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16章 收買人心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95章 背叛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332章 安東衛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1章 破產之家第32章 立功德碑第303章 偷襲(上)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275章 驚見唐伯虎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397章 望海園(下)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59章 坐論倭寇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3章 宋家父子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447章 巧合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271章 一場戲第317章 天大的計劃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234章 望遠鏡第510章 挫折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
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95章 背叛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140章 做廣告第493章 認錯了第371章 贖罪的大教長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59章 坐論倭寇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232章 神機營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35章 雪夜救治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88章 回家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16章 收買人心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95章 背叛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332章 安東衛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1章 破產之家第32章 立功德碑第303章 偷襲(上)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275章 驚見唐伯虎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397章 望海園(下)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59章 坐論倭寇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3章 宋家父子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447章 巧合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271章 一場戲第317章 天大的計劃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234章 望遠鏡第510章 挫折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