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郡東面,沿着渭水,一字排開三個郡:南安郡、天水郡和廣魏郡。其中南安郡首當其衝,其郡治豲道縣與襄武僅相隔三十里。
不過鄧艾建議劉胤不必先打南安郡,對南安郡只需派少數兵馬圍而不打,集中優勢兵力,直取天水。隴西諸郡之中,天水的駐兵最多,但現在也只有三千人,南安更少,只有一千人。如果先攻打南安,必定會讓天水的王頎心生恐懼,棄城而走,鄧艾最擔憂的就是王頎撤離之時,很可能會將天水糧倉付之一炬,所以鄧艾提議,趁隴西失守的消息剛剛傳開,王頎尚在遲疑未決之時,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直撲冀縣城下,首先拿下天水糧倉所在地上邽,而後包圍冀縣,逼迫王頎投降。
鄧艾久在隴右,自然知道先取那座城的重要性,天水是隴右之中心,只有掌控了天水,才能盤活全局,至於南安郡,不過是一個小郡,夾在隴西和天水兩個大郡之間,只要蜀軍攻下天水,南安不攻自破。
劉胤對鄧艾的這個方略很是讚賞,頗符合兵家所提出來的擇其要點而攻之,不必逐一奪取,現在隴右的全局,其實就在天水一城,只要拿下天水,整個隴右的形勢便全活了。
劉胤立刻揮師東進,除了令羅襲的永安營圍困南安之外,親率其餘的五個營和牽弘的一千隴西兵直撲向天水郡。
蜀軍突襲了隴西郡,就如一塊石頭扔到了平靜的湖水之中,一石擊起千層浪,在隴右諸郡之中,絕不亞於一場八級大地震。
南安郡的太守姓喬名普,兗州東平人氏,去年秋天纔剛剛調任的南安太守,上任之時,正是鍾會率大軍伐蜀之時,南安做爲後方郡國。終於真正稱得上是平安無事了。從人口衆多繁華富庶的河南之地調到荒涼偏僻的西涼之地,喬普還真心有些不習慣,做爲從來沒有打過仗的文官,喬普被調到民風剽悍胡夷橫行的隴右地區。讓他着實有些頭疼。
不過還好的是,這一年多來,蜀將姜維對隴右的滋擾不再發生,偶爾有些胡夷的劫掠也是小規模的,總而言之。南安的局勢大體上還是穩定的,喬普在任上雖是無功也是無過,平平庸庸地算是把任期內的第一年給交待了。
喬普最不喜歡的就是隴右的天氣,春天常颳風沙暴,冬天又冷得要命,剛進十月隴右就已經是天寒地凍了,更不說到了數九天氣,滴水成冰,活活能把人凍死。喬普在堂上烤着火,正盤算着是否明年拿出點錢來。在朝廷上活動活動,想辦法調回中原去,這鬼地方,他真是受夠了。
隴西失陷的消息傳來,讓喬普驚得是目瞪口呆,隴西和南安相鄰,一種脣亡齒寒的危機感頓時襲上了喬普的心頭,還沒有來得及做出任何的反應,喬普就已經接到了蜀軍前來的圍城的消息。
蜀軍大隊人馬呼嘯東去,唯獨留下永安營來圍困南安。
劉胤給羅襲的指示是對南安城圍而不打。永安營只需在南安的四門外紮營圍困即可,如果南安之敵試圖逃跑,就地殲滅,如果嚴守不出。則無需攻城。雖然南安守軍不多,只有千把人,但南安好歹也是郡城,城防堅固,強攻的話,傷亡代價也是不小的。更何況南安並非是重要的城池,現在圍而不打,等到天水等郡解決之後,南安孤城一座,不戰自潰。
不過羅襲年輕氣盛,擔任中郎將執掌永安營以來,還沒有真正意義上打過仗,此次進攻南安,算得上是他的處女戰了,羅襲帶一隊人馬直衝到南安城下,叫起陣來。
喬普早已是慌了手腳,不知如何是好,南安都尉成揚挺身而出,道:“南安兵微將少,死守並非良策,既然敵人前來叫陣,末將當率一支人馬前去迎戰,如能斬其首級,必可一挫蜀人士氣。”
成揚身高九尺,膀大腰圓,自恃勇武過人,主動地請纓出戰。喬普允之,成揚帶了百餘人,打開城門,殺了出去。
羅襲騎了一匹青色的馬,他原先的坐騎在過草地時已被宰殺了,到了隴西之後,劉胤得馬數百匹,雖然不夠組建成建制的騎兵,但滿足所有將校的騎乘還是綽綽有餘的。他一身銀色的鎧甲,手持銀槍,英姿颯爽,俊朗飄逸。
成揚瞧得蜀軍領軍之將居然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年,不禁是哈哈大笑,道:“乳臭未乾的娃娃,也敢前來送死!”
羅襲勃然大怒,挺槍上前,直刺成楊。成楊膂力過人,善使大斧,絲毫也沒將羅襲放在眼中,揮斧接架,反劈過去。
這一斧勢大力沉,羅襲不敢硬接,側身閃開,羅襲自恃以力相搏,定然不是成楊的對手,不過羅襲瞧得成楊雖然力大無窮,但斧法雜亂無章,斷定其不過是一個僅會用蠻力之人,遂以巧破千斤,以變化多端的槍法尋找其破綻。戰未十合,羅襲便尋了一個空當,銀槍快如閃電,直接就刺中了成楊的咽喉。
成楊一死,餘者四處逃散,羅襲撥馬向南安衝去。
喬普在城頭上瞧得成楊戰死,亡魂直冒,看羅襲已是殺氣騰騰地衝了上來,嚇得他趕緊關閉城門,喝令弓箭兵射之。
羅襲衝至城下,城上箭如雨下,也只得撥馬而回,再行罵陣。
喬普此時因爲成楊之死,早就是懊悔不迭,任憑蜀軍在城下百般的辱罵,也是拒不出戰,閉門當起了縮頭烏龜。
魏兵不敢應戰,羅襲亦是無可奈何,劉胤又有令在先,羅襲也不敢抗命去攻城,只得引軍後退一里,在城下紮營安寨,將喬普圍困在城中。
蜀兵四五千人,而城中的魏兵則是不滿千人,喬普早已是了無鬥志,又不敢棄城突圍,只能是眼巴巴地指望着天水太守王頎或許可能會派兵救他。
但他卻不知道,王頎此時承受的壓力可比他大了去,早已是自顧不瑕,那裡還有餘力去解南安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