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烈等人俱是心頭一凜,鍾會的話完全可以視做最後的通牒,逼着他們做出選擇,而且這種選擇只有生與死兩條道,選擇跟隨鍾會,自然是活路,選擇效忠朝廷,那無疑是死路,不過看似簡單的死活題背後,卻還隱藏着無數的東西,一時之間讓胡烈等人難以取捨。看最快章節就上?? 小 說??ān n ǎ s.
首先,就是鍾會謀反的成功率,鍾會有沒有把握能同強大的晉國相抗衡,如果不能,那跟隨鍾會謀反,最終還是會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只不過是早死與晚死的區別而已。
其二,他們和鍾會光棍一條不同,他們在晉國,都是有着父母妻兒這些親人的,跟着鍾會謀反,很可能司馬炎一怒之下拿他們的親人開刀,這樣的結果也是他們所無法承受的。
鍾會看着諸將沉默不語,冷笑一聲,道:“你們都以爲我鍾會討逆興魏是以卵擊石,與司馬炎抗衡是自取滅亡,可你們別忘了,這天下,可不獨是姓司馬的天下,蜀人在關中虎視眈眈,吳人進取弋陽,也在虎視中原,司馬炎已經是夠焦頭爛額的了,焉有餘力來進攻荊州?司馬篡魏,倒行逆施,天下有識之士,無不切齒痛恨,大旗一舉,歸者如雲,司馬炎必將是窮途末路,而爾等皆爲大魏的中興之臣,足可光耀宗族。至於你們擔心司馬炎會瘋狂地報復你們的家人,這的確很遺憾,以司馬炎殘暴無度的性子,你們的家人很可能無法倖免,但大丈夫行事,先公而後私,總得有所取捨,你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殺上洛陽,將司馬炎碎刀凌遲,爲你們的親人報仇。··暁·說·當然,你們也可以選擇爲逆晉去陪葬,鐵了心地去做司馬家的走狗,那我鍾會現在便可以成全你們。”
鍾會寒目如炬,掃視着在場的每一個將領,他的話語如刀,一寸寸地凌遲着諸將的心,終於有人承受不住這壓力,向鍾會拱手道:“末將願追隨鍾都督,與篡國之賊誓不兩立。”
最先投誠的是田續,緊接着皇甫闓、爰青等人也紛紛表示向鍾會效忠,鍾會立刻讓鍾邕拿出一張文書來,是鍾會早已親筆撰寫討伐司馬炎的檄文。
鍾會可是當朝數一數二的筆桿子,寫這篇檄文也頗費了他的些心思,雖然比不上當年陳琳所寫的《討曹操檄文》,但也不遑多讓,相信此文一出,天下必爲震動。
這篇檄文的末尾,鍾會、夏侯鹹、句安、王買等人已經是具名了,鍾會吩咐田續等新投誠之人也在檄文上簽字畫押,田續等人雖然有些糾結,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屈服,畢竟這是性命攸關之事,再遲疑下去,很有可能就會人頭落地。
田續等人握着筆,似有千鈞一般,他們清楚,一旦他們在檄文上簽字,就等於坐上了鍾會的賊船,與晉國朝廷徹底地決裂了,同時也將他們的家人至親置於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可惜開弓已沒回頭箭,爲了保命,大部分人還是在檄文上籤了字畫了押。
完成了這一切,田續等人默然地退至一邊,悵然若失,沉默不語。
鍾會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的笑容,不過在旁人看來,這笑容是異樣的殘酷與陰冷,在他的威嚇之下,大部人還是選擇了屈從,這和鍾會事先的預想並沒有什麼偏差,人總是貪生怕死的,大難之際選擇自保也是人之常情。
鍾會並不懼怕司馬亮能搞什麼事,這麼一個紈絝子弟,鍾會壓根兒就沒把他放在眼裡,鍾會最擔心的還是手下的這一幫子部下,除了夏侯鹹等少數幾個心腹是死心塌地追隨他,剩下的人,鍾會還真是費了點心思來設計。
在宴會之前,將所有的將領都召集到大帳之中,大帳之外,則安排了心腹親兵把守,讓這些將領和他們的部曲完全地分開,這樣就可以保證不會出現一點的意外,如果鍾會失去對這些將領的控制,很容易出現炸營。
逼他們在檄文上簽字,是鍾會最重要的一步,此檄文一出,這些將領就百口莫辨了,除了死心塌地地追隨鍾會,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了。
看着他們一個個落筆,鍾會自然也鬆了一口氣,此時兵變最大的危機已經是度過了,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沒有簽字的,還剩下兩個人,胡烈和丘建,不過鍾會從他們的眼神之中,看到的是掙扎和彷徨,鍾會微微一笑,道:“胡將軍,你可是本督最看重的大將,伐蜀以來,你一直是做爲先鋒,衝鋒在前,屢立戰功,本督可不想失去你這麼一員悍將,再給你一柱香的考慮時間吧,識時務爲俊傑,這也是你最後的機會了。”
胡烈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看了衛瓘一眼,此刻的衛瓘神情落寞,顯然他已經不再是鍾會勸降名單裡的人了,等同於已經判了死刑,只等着最後的裁決。胡烈和衛瓘的關係不錯,此前他一直聽命於衛瓘,而此時此刻,胡烈如果鐵了心地和衛瓘站在一起的話,那肯定是難逃一死的。作爲一個普通的將領,胡烈並沒有深受司馬昭的器重,並沒有象衛瓘一樣接受司馬昭的秘密任務,生性耿直的他只知道忠勇,爲朝廷盡力,爲國家盡力。
但世事變遷,曾經效忠的朝廷不復存在了,而此刻鐘會則是豎起了討逆興魏是旗幟,胡烈此刻內心十分地糾結,是繼續支持已經不存在的魏國還是支持新興的晉國,他真的很難決擇。
但螻蟻尚偷生,何況胡烈也沒有對司馬氏有多少的赤膽忠心,在鍾會的最後通牒之下,他也決定隨大流了。
“末將願聽都督差遣。”胡烈拱手而拜。
鍾會的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最難搞定的胡烈,最終也屈服了。
胡烈既降,丘建也跟着降了,帳下諸將,全部歸順了鍾會。
胡烈走到案前,剛拿起筆來,想在檄文上簽字,卻聽鍾會道了一聲:“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