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胡的叛亂隨着氐人的東渡劃上了一個句號,黃河幾字型流域以內的這片疆土,又重新回到了大漢的懷抱,儘管這片人煙稀少土地近乎荒蕪的疆土迴歸只具有象徵意義,它不可能爲蜀漢朝廷提供任何的賦稅來源和兵員補充,但這片土地的迴歸,還是讓所有的蜀漢人感到歡欣鼓舞。看最快章節就上?? 小 說??ān n ǎ s.
最爲重要的是,這片一直由羌胡所佔據的疆土對關中是一個重大的威脅,在東線面臨與*對峙的局面,而北線則一直承受着羌胡不斷地滋擾,關中的安全始終得不到確切地保障,這也是劉禪遲遲不願遷都長安的重要原因。
秦國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爲它擁有超乎安定的關中,秦國的勢力,一直向北延伸到了河套地區的九原郡,豐饒而富庶的關中始終沒有受到任何的滋擾,秦國纔有機會攢聚國力,進而掃滅六國,一統天下。
但漢末以來,匈奴、鮮卑、羌胡等勢力不斷地南侵,漢人的疆域也不斷地向南退縮,整個關隴地區再無半寸寧土,秦漢時代的輝煌,早已是蕩然無存。
此次劉胤蕩滅北地胡,最大的現實意義就在於爲關中提供一個安定平寧的環境,爲蜀漢爭雄天下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劉胤恢復了上郡的設置,郡治設在高奴,錄屬於雍州管轄,並在雕陰、定陽、膚施、陽周等地設兵駐守,針對上郡境內沒有漢民居往的情況,先期採用屯田的辦法,並在後期陸續地向上郡移民,將上郡打造成關中北部的一道屏障。··暁·說·
屯田營的勞動力暫時倒不太缺,畢竟和羌胡的幾次戰役,俘虜甚多,將這些戰俘編入屯田營,一方面可以減輕蜀軍的糧草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以爲蜀軍的後勤保障提供幫助,達到廢物利用的目的。
隨着北地戰事的結束,雍涼境內的羌胡勢力基本上被肅清了,擺在劉胤面前的,是新的戰略安排。
針對下一步的戰略安排,蜀軍諸將之中也產生了三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是支持北上河套,蜀軍攻佔河套,就等於是恢復到當年強秦的疆土,坐擁雍涼益三州之地,有着天下的半壁疆土,那可是秦國統一六國的基石,如果蜀漢能做到這一點,將來中原逐鹿,必可佔據優勢。
第二種意見是支持東渡,趁着匈奴人佔據幷州的機會,進入幷州,只要能滅掉匈奴,就可以佔據幷州,而幷州之地高屋建瓴,無論是東取冀州還是南下中原,都佔據着絕對的地利優勢,東渡幷州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爲爭雄天下奠定優勢,而現在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第三種意見則是暫時歇兵,休養生息,現在中原混戰不休,正是蜀軍坐山觀虎鬥的良機,多募兵,廣積糧,爲爭霸天下打好基礎,等到晉國和匈奴諸胡鬥到精疲力竭之時,再行出兵,必可以一掃中原,匡扶漢室。
這三種意見分歧比較大,但都有相當多的支持者,諸將爭執之時,都各自擺出了自己的道理,似乎各個意見都有理有據,當然這種戰略層面上的事,他們都說了不算,真正要拿主意的,還的是劉胤。
繼續北上,目標當然是河套地區。河套地區自古就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秦國曾在這裡設九原郡和雲中郡,並徵發三萬戶來戍邊。漢武帝時期,衛青大破匈奴,佔領了河套,漢廷在此設朔方和五原郡屯田和養馬,作爲進攻和防禦匈奴的重要基地。
不過自東漢末年之後,漢人政權對這塊土地逐漸地失去了控制力,而淪爲了羌胡角力的鬥場,匈奴人和鮮卑人,包括羌胡諸勢力都曾經染指過這片區域,如今鮮卑人崛起之後,已經控制了東起鴨綠江,西到天山,南至陰山,北達北海(貝加爾湖)的廣闊區域,如今河套地區也自然成爲了鮮卑人的屬地。
和鮮卑人開戰,劉胤倒也不懼,別看鮮卑人疆域橫跨萬里之遙,但其內部派系紛多,相互之間內耗不斷,比如禿髮樹機能所屬的西部鮮卑就和大拓撥爲首的中部鮮卑交惡,以致於禿髮樹機能打了敗仗之後,寧可逃往西域烏孫,也不願意接受中部鮮卑的闢護。
不管是匈奴、還是氐、羌、羯、鮮卑,都是禍亂中華的罪魁禍首,這五胡,劉胤誓必要滅之的,和鮮卑開戰,那也遲早的事,早打晚打,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
不過此刻北征河套,有脫離主戰場之嫌,上郡雖然已經收復了,但齊萬年、郝元度、彭蕩仲等諸胡勢力並沒有完全被消滅,而是逃到了幷州劉淵那兒,如果假以時日,他們藉助劉淵的勢力重新崛起之後,誰也保不齊他們是否會捲土重來,本着除惡務淨斬草除根的原則,還是應該東渡黃河,進入幷州收拾掉羌胡殘部爲正途。
而一旦進入幷州,那勢必將要和如日中天的匈奴劉淵部發生衝突,蜀軍進入幷州作戰,無論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據優勢,漫長的後勤補給線更是一個致命的硬傷,這些因素都是劉胤所必須要慎重考慮的。
當然,第三種意見也不是不可以考慮,蜀軍連續作戰,也確實是比較疲憊,如果此時可以做一個較長時間休整的話,必然會對蜀軍戰鬥力的提高是一個幫助,而且此時蜀軍休整,也符合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戰略考量。
但是,所有的考慮必須要結合中原的形勢來進行,劉胤和晉國簽訂的暫時停戰協定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約束力,僅僅是爲了雙方平定各自境內的胡人叛亂提供一個方便而已,現在蜀國境內的胡人勢力已經被清除了,劉胤已經沒有恪守停戰協定的必要了,無論是東出潼關還是從幷州東渡黃河,都可以是劉胤的選項之一,劉胤綜合各方面的情況,最終還是做出了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