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稍後更正,大約兩點…………………………………倭國諸王是面面相覷,不用說,這已經是漢國最後的通牒了,如果他們日落之前不在條約上簽字的話,那就等同於拒絕條約。
而拒絕條約的下場,勢必是全族滅絕。現在漢軍已經佔領了倭國境地內所有的城邦,只要他們舉起屠刀,絕對不會留下任何的倖存者。
這些滅絕性的大屠殺,這些倭國國主們也沒有少幹過,當他們攻陷敵對國的城邦時,除了瘋狂地掠奪之外,就是血腥的屠殺了,除了那些他們需要的奴隸之外,大多數人都會被屠殺乾淨,不留下任何的一個活口。
而現在漢軍的所謂條約,最起碼還不是那種趕盡殺絕手段,最起碼給他們保留了一絲生存的希望。
劉胤做爲一個穿越者,一個後世的文明人,自然是不屑去做那種種族滅絕的行徑,對待鮮卑人、對待匈奴人,對待高句麗人,劉胤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寬容和大度,當然一個例外,那就是殘暴的羯人,他們以漢人爲食的惡行最終徹底地葬送了他們一族。
對待倭國人,劉胤自然也是同對待鮮卑人一樣,採用保留地的圈養政策。
如果象對待三韓人那樣接受其臣服和朝貢允許其成爲藩屬國,這樣的政策倭國人自然是享受不到的,三韓人奴性十足,幾千年來在夾縫之中生存着,除了卑躬屈膝沒有什麼別的能耐,所以劉胤對他們絲毫沒有什麼戒心。而倭國人,卻是一條毒蛇,一頭中山狼,如果現在劉胤寬宏大度地放縱他們的話,將來只會被蛇咬,只會被狼吞,所以劉胤絕不會輕易地放過他們。
不準備種族滅絕的話,最好的政策便是將他們放逐到荒涼野蠻之地,讓他們自生自滅。
北海道顯然便是一個最好的去處,由於北海道處於高緯度海域,冬天的氣候格外的寒冷,自然條件極爲地惡劣,這個時代的北海道,還沒有任何的開發和利用,將倭人全部放逐到北海道去,讓他們自生自滅,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畢竟劉胤的仁慈和寬容也是有底線的,想想將來這些倭寇的兇戾與殘暴,現在還能給他們生存的權利,他們就應當感恩戴德了。
陳壽已經離座了,畢竟這是一個原則性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那是絕不容許討價還價的,該說的話他已經說完了,再說下去不過是徒費口舌,剩下的時間就讓他們自己去考慮吧,如果他們在日落之前還沒有做出決斷,那就對不起了,過時不候。
倭國諸王竊竊私語地交談着,臉上流露出來的既是憤怒,也是無奈,沒有人願意去簽字,但他們又都清楚,不簽字意味着什麼。
夕陽向着西邊的大海墜去,金色的光芒將海水映得一片燦爛,如此美景,倭國諸王的心卻在滴血,他們知道,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是所剩無幾了。
終於,大和國王成平第一個站了起來,在重重地嘆息聲中,他簽下了自己名字。
畢竟在生存和滅絕之間,成平大王最終還是選擇了活下去的道路,儘管遷居蝦夷島生存地會比較艱難,但好死不如賴活着,只要活着,總還是能看到希望的。
成平大王簽字之後,那些本來還在猶豫和掙扎之中的倭王們也相繼在條約上籤了字。
當夕陽斂去最後的一抹餘暉時,陳壽又出現在了甲板上,那份條約的上面,已經是密密麻麻地籤滿了倭國諸王的名字,無一缺漏。
“諸位,蝦夷島歡迎你們!”陳壽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的微笑。
┄┄┄┄┄┄┄┄┄┄┄┄┄┄┄┄┄┄┄┄┄┄┄┄┄┄┄┄┄┄┄
大遷徙在諸國王返回各自的國度之後,很快地便開始了。
根據漢軍的要求,遷徙必須在半年之內完成,超過期限之後,任何還滯溜在本州島、筑紫島和伊予島上的倭人將會被視爲叛逆,全部處死。
爲了協助這一次的大遷徙,漢軍的船隻將會在馬關海峽和瀨戶內海往來運關倭人,將筑紫島和伊予島的倭人統一的集中到本州島上來,並向北遷移,再通過津輕海峽,將他們從本州島運往蝦夷島。
同時,漢軍各部的軍了人也將全程地監督此次的遷徙行動,對於一切拒絕奉命,試圖反抗的倭人,進行毫不留情地處置。
簽字的是各國的國主,但並不意味着所有的倭人都會聽從國主的號令,從接獲到大遷徙的命令之後,各地反抗鬥爭就層出不窮,他們有的襲擊漢軍的營地,有的逃往深山老林,似乎想要逃避大遷徙。
但倭人的反抗立刻遭到了漢軍的血腥鎮壓,對待一些頑冥不靈的死硬他分子,漢軍絕不會有任何的仁慈,統統用鐵血的手段徹底鎮壓之。
倭人見識過漢軍的強硬和冷血之後,終於認爲這次漢軍是要動真格的了,爲了活命,在惶恐之中,他們背井離鄉,踏上了前途茫茫的道路。
本州島、筑紫島和伊予島上涉及到的需要遷徙的國家和部落多達七八十個,所涉及的人口達到五十萬以上,如此龐大的遷徙在倭國史上,也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倭人哀號着,哭泣着,被迫地無奈地離開了故土,踏上了一條無止境的路。
筑紫島和伊予島上的居民,開始陸續地向本州島進行移徙,漢軍的那些船隻,不停地往穿梭於兩岸三島之間,將所有的普通百姓,運送往本州島。
對於普通的民衆,漢軍表現的還是相當地剋制的,只要不是公然地展開叛亂行徑,普通的發泄和牢騷,漢軍將士還是可以承受的,只有真正的暴力反對遷徙的,纔會遭到鎮壓。
遷移到本州島之後,許多倭人加快了速度,開始長途跋涉,向津輕海峽率先地奔去。因爲漢軍公佈,前幾批優先到達的津輕海峽的,可以享受最先挑選蝦夷島領土的權利,這讓許多倭人是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