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是奇才還是怪胎?

“小子現爲童生,明年參加院試。”王興答道。

“老頭子對於科舉之道,倒有幾分心得,小友如果不嫌棄,老夫倒是可以傳授一點考場經驗。”申時行此時起了收徒之心,想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一生所學傳給王興,並提攜他一把。

如果王興有真才實學,能考中進士,憑着自己在官場上的餘蔭,保他快速成長還是可以辦到的。

申紹儀一聽爺爺露出收徒之意,心裡立即急了,不爲別的,王興要是成了爺爺的徒弟,自己就憑空矮了一輩,見了他就得喊師叔。憑什麼呀?

好在王興沒有讓他失望。

王興看着眼前老者,心想:“你是何人?如此好爲人師?我不瞭解你,怎能隨便認老師?再說,我的志向不在官場,認老師作什麼?”

“謝謝徐老先生厚愛。小子讀書只爲陶冶情操,志不在科舉,更不會進入官場,所以,只能讓老先生失望了。”王興衝申時行一揖說道。

此言一出,申紹儀莫名地心裡一鬆,同時,又爲爺爺,也爲王興,感到惋惜。

“哦?小友,我對你這個想法很不理解。”申時行搖了搖頭。

“徐老先生,苟活於亂事尚且不易,進入官場更是加速死亡,小子肩窄力薄,無力去改變腐朽之極的現行制度,既不願與腐敗的官場爲伍,也不願爲腐朽之極的朝庭殯葬。所以,還是悠遊山林,笑看風雲起。”王興道。

“王小友,你說的亂世將至準不準咱暫且不論,即使將來證明你是對的,可你要是考中秀才,考中舉人,對於當下的生活卻是百利而無一害啊。”申時行繼續苦口婆心地勸道。

“你是說可以見官不跪?可以獲得大量的投獻土地?須知大明之所以逃不脫朝代興替的歷史規律,原因很多,對士子的這些優待政策,就是原因之一。我無力拯救朝庭,但也不想在它將要倒地時,伸手去推一把,哪怕這一推之力微乎其微。所以,這些優待條件不要也罷。反正,不靠這些我也有能力讓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王興說道。

申時行聞聽此言大驚,王興的奇談怪論再次讓他刮目相看:“王小友,王朝興替原因很多,優待士子倒成了一大原因了?”

“是啊。優待士子沒有錯,畢竟這一階層也是統治階級,沒有他們就沒有文化傳承,就沒有教化之功。但優待的方式多種多樣,沒必要非得免賦。士子免稅,就會有大量土地投獻,從而富了士子,須知士子之富是建立在截留國家稅賦的基礎之上的。久而久之,土地兼併越來越厲害,國家稅賦卻越來越少。當國家有大事發生,士子階層沒有誰會出來解國家之難,只會加派稅賦,這個沉重的負擔,還是由農民來承擔,當農民過不下去的時候,就會起來造反,從而加快朝代更替。所以說,士子免賦這一條,就是國家稅收政策的一大毒瘤!”

說到這裡,王興一嘆:“說到底,還是官本位思想作怪,沒有給黎庶萬民平等的地位。什麼‘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只是說說而已,聖人之言,沒有誰真正去踐行。”

王興說完,他和申時行兩人都沉默了。他的沉默是爲明朝的未來而悲哀,而申時行的沉默則是被王興的話震驚了,一時間思緒翩翩,無言以對。

作爲曾經的當朝首輔,他當然知道土地兼併帶來的弊端,永樂年間年賦3000多萬石,白銀700多萬兩,在人口田畝稍有增加的情況下,到了本朝只有2100多萬石,而白銀只有400多萬兩。這其中除了官場貪腐之外,土地兼併確是一個重要原因。就說在嘉靖朝後期至隆慶朝初年任內閣首輔的徐階,其家據說有田四十多萬畝,也有說二十四萬畝,這些田畝造成了他家的豪富,卻也讓國家遭受了巨大的稅收損失啊!

就說自家,擁有上好田畝也不下一萬畝!再一想王興之言,不禁惶恐、羞愧,百感交集,汗出如漿。

收徒失敗!人家王興根本不在意功名,恐怕就是亮明自己的身份,人家也未必會改變主意。

“這少年的奇談怪論,與當世普遍的價值觀格格不入,是奇才還是怪胎?”申時行望着王興,陷入沉思。

申時行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朝庭,當今皇上還是自己的學生,對自己確實君恩深重,難道真要看着這個國家轟然倒地?如果不然,那麼自己應該爲這個國家,爲自己的學生,做點什麼呢?

眼前這個少年,難道真有經天緯地之能?就算有,可這傢伙又是那樣的憊懶,根本不願意在大廈將傾之時去扶一把——他是怕大廈的傾倒砸到自己。

怎麼才能激起他的上進心呢?如果他肯上進,自己還可以進一步觀察觀察,他不肯上進,不肯入世,一心只想避世,這可如何是好呢?

申時行還在沉吟着,王興此時卻已經從剛纔的激憤中清醒過來。

他對申紹儀說道:“邵兄,是否已經歇息過來了?咱們走吧?”

申紹儀說道:“好啊,剛纔聽你們說話,我聽得雲山霧罩,不明所以,早就想走了。”

王興見她答應,遂衝申時行一拱手,說道:“徐老先生,後會有期。”

申時行連忙站起來,說道:“後會有期,小友慢走。”

王興和申紹儀走出亭子,李青和屏兒趕緊收拾起冰果,快步跟上。

“嘻嘻,王兄,你剛纔把那老頭氣得不輕哈。”申紹儀笑嘻嘻地說道,彷彿那老頭不是她爺爺似的。

“當面詆譭我的偶像,氣他還是輕的。”王興道。

“那老頭似有收你爲弟子之意,這說明他已經被你的滔滔雄辯所折服了。”申紹儀說道。

“是。不過,一來我不想進入官場,二來對他不熟悉,怎能貿然拜師?”

兩人在前面邊走邊談,兩個丫頭在後面也在小聲交談:

“青兒姐,你家的冰糕太好吃了。”

“又饞了?只要你以後對我家公子禮貌一些,我還會請你吃。”

“真的?”

“當然是真的。你也準備一個這樣的竹籃,饞了就來找我,我拿給你。”

“青兒姐,你太好了!”……。

第三十八章 北地梟雄(三)第九十三章 手弩和地雷第三十九章 北地梟雄(四)第五十章 遇襲(一)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七章 借屍還魂第一彈第二十六章 朝堂議戰(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賑饑平亂(二十四)第二十四章 玩就玩個大的第二十七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十四章 建軍新思路(二)七十四章 自揭畫皮(四)第二十五章 是奇才還是怪胎?第八十章 和氣生財第七十九章 冤家對頭第一百八十四章 山地火種第一百四十九章 山東道上(十)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五章 兩難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第二章 盒子的秘密第三十七章 校場點兵(四)第九十章 放權第三十三章 總原則第十四章 老爺疼疼我吧第七十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二)第三十八章 北地梟雄(三)第九章 世上竟有如此美貌之人五十七章 再次驚喜第一百三十四章 奉旨出京(三)第四十二章 杏榜名標(三)第六十八章 張家亂起(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六十九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一)第四十五章 主事之人露面第一百一十二章 香脣被偷嬌且羞第十八章 溫潤君子第一百零三章 兄友弟恭(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賑饑平亂(二十五)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一百六十七章 賑饑平亂(十六)第八十四章 自願進坑第九十八章 姑爺,你真......第六章 說親第六十章 衆鬼宴第三十三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第一百七十五章 賑饑平亂(二十四)第十五章 王興被罵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色纔算接地氣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大老三命格有變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六十一章 廣佑寺內佛與炕第九十三章 手弩和地雷第一百二十三章 曹文詔來投第十九章 小滑頭跟小魔頭第十七章 柳玉娘第五十三章 花拳繡腿打不死人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四十八章 漢語拼音新功能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七十五章 自揭畫皮(五)第二十八章 潘莊冬訓(六)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奇心害死人第六十八章 朱由校的危機第六十六章 張家亂起(一)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三十三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七十三章 自揭畫皮(三)第七十三章 自揭畫皮(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賑饑平亂(十)第一百六十六章 賑饑平亂(十五)第七十一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三)第六十九章 張家亂起(四)第五十八章 還是回家好第九十五章 學生的心計第二章 盒子的秘密第三十章 朝堂議戰(七)第二十七章 利劍高懸就是不落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九十一章 感動劉招孫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興七十五章 自揭畫皮(五)第二十七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三十二章 金子和土坷垃第一百二十七章 漂亮女人招人疼第三章 氣壞閻王因太懶第五章 後宅心術第九章 世上竟有如此美貌之人第二十六章 衝突爆發第十二章 比電話還方便的聯繫方式第一百八十章 寬厚分功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底牌第六十一章 廣佑寺內佛與炕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第一百七十一章 賑饑平亂(二十)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
第三十八章 北地梟雄(三)第九十三章 手弩和地雷第三十九章 北地梟雄(四)第五十章 遇襲(一)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七章 借屍還魂第一彈第二十六章 朝堂議戰(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賑饑平亂(二十四)第二十四章 玩就玩個大的第二十七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十四章 建軍新思路(二)七十四章 自揭畫皮(四)第二十五章 是奇才還是怪胎?第八十章 和氣生財第七十九章 冤家對頭第一百八十四章 山地火種第一百四十九章 山東道上(十)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五章 兩難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第二章 盒子的秘密第三十七章 校場點兵(四)第九十章 放權第三十三章 總原則第十四章 老爺疼疼我吧第七十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二)第三十八章 北地梟雄(三)第九章 世上竟有如此美貌之人五十七章 再次驚喜第一百三十四章 奉旨出京(三)第四十二章 杏榜名標(三)第六十八章 張家亂起(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六十九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一)第四十五章 主事之人露面第一百一十二章 香脣被偷嬌且羞第十八章 溫潤君子第一百零三章 兄友弟恭(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賑饑平亂(二十五)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一百六十七章 賑饑平亂(十六)第八十四章 自願進坑第九十八章 姑爺,你真......第六章 說親第六十章 衆鬼宴第三十三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第一百七十五章 賑饑平亂(二十四)第十五章 王興被罵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色纔算接地氣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大老三命格有變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六十一章 廣佑寺內佛與炕第九十三章 手弩和地雷第一百二十三章 曹文詔來投第十九章 小滑頭跟小魔頭第十七章 柳玉娘第五十三章 花拳繡腿打不死人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四十八章 漢語拼音新功能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七十五章 自揭畫皮(五)第二十八章 潘莊冬訓(六)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奇心害死人第六十八章 朱由校的危機第六十六章 張家亂起(一)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三十三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七十三章 自揭畫皮(三)第七十三章 自揭畫皮(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賑饑平亂(十)第一百六十六章 賑饑平亂(十五)第七十一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三)第六十九章 張家亂起(四)第五十八章 還是回家好第九十五章 學生的心計第二章 盒子的秘密第三十章 朝堂議戰(七)第二十七章 利劍高懸就是不落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九十一章 感動劉招孫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興七十五章 自揭畫皮(五)第二十七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三十二章 金子和土坷垃第一百二十七章 漂亮女人招人疼第三章 氣壞閻王因太懶第五章 後宅心術第九章 世上竟有如此美貌之人第二十六章 衝突爆發第十二章 比電話還方便的聯繫方式第一百八十章 寬厚分功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底牌第六十一章 廣佑寺內佛與炕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第一百七十一章 賑饑平亂(二十)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