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波斯鐵路

~

“借我三千虎賁,復我浩蕩中華。

劍指天山西,馬踏黑海北。

貝加爾湖張弓,庫頁島上賞雪。

中南半島訪古,東京廢墟祭祖…”

在得知熊克武的行動已經成功後,站在窗邊望着窗外的景色,不知道爲什麼嚴光突然想起了這麼一首詩來。

“話說回來,這首詩的前幾句似乎我都已經做到了啊…”

沒辦法,誰叫伊爾庫茨克就在貝加爾湖的旁邊呢,連帶着現在就連貝加爾湖也被納入了中國的勢力範圍內。

只不過後面的兩句…

“不過後面那兩句,恐怕還需要二十年的時間才行啊…”

想要在越南訪古,在東京祭祖,這都是需要時機的。

誰叫現在越南屬於法國,而日本在英美的援助下也開始恢復了呢。

“難吶!”

一聲長嘆,將嚴光胸中的沉悶錶露無遺。

而這一聲長嘆,也讓一旁的王耀武和徐世昌等人有些摸不着頭腦。

“這個,熊克武那邊不是已經成功了嗎?怎麼總統他還嘆氣啊?”

看着那邊還在長吁短嘆的嚴光,徐世昌苦笑着對王耀武和宋鼎寒道。

而王耀武和宋鼎寒能回給徐世昌的,也同樣只有一聲苦笑。

在奪下了高爾察克的那一千多噸黃金後,嚴光明明應該一臉高興的,誰知道他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過作爲國社政府的財政部長,對能入手一千多噸黃金宋鼎寒還是很高興的。畢竟最近一段時間國防軍一直維持着三百多的龐大規模,對政府的財政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連帶着宋鼎寒這個財政部長也不好過。

要知道,國防軍的開支可一直都維持在60%以上,英國人過去的兩千萬英鎊資助,也因爲戰爭結束而中斷了。現如今都是嚴光在用自己的私人財政進行補貼,但是也未必能撐的了多少。

前段時間的時候,宋鼎寒甚至已經考慮發國債了。

好在現在黃金到手了,雖然不可能大規模拋售,但好歹也能緩解一下壓力。

就在宋鼎寒這麼想着的時候,嚴光已經停止了自己的長吁短嘆,轉過頭來對着徐世昌等人道。

“耀武,你去給錦帆發份電報,讓他儘快將黃金運回過來,沿途一定要嚴密把守。”

“是!”點頭后王耀武大聲道。

“還有少川,你去和英法美等國的大使聯繫一下,現在可以把

告訴他們了…”

顧維鈞點了點頭。

所謂的真相,自然就是經過篡改的真相。

在抵達了伊爾庫茨克城後,事先並不知道日.蓋達和謝苗諾夫等人對自己下手的高爾察克,在入城歇息後遭到了日.蓋達等人的襲擊。

僥倖不死的高爾察克於是率領部隊和日.蓋達等人的叛軍展開戰鬥,然而由於長途的行軍導致部隊戰鬥力下滑,使得高爾察克在戰鬥中無法擊敗叛軍,甚至在戰鬥中漸漸落入下風。

於是高爾察克向國社政府發出求援電報,希望國社政府能夠派出援軍進行救援。

有鑑於兩國間的友好關係和高爾察克政權的盟友身份,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最終國社政府決定派出蘭州軍區最爲精銳的兩個摩托化軍和一個坦克旅前去增援。

然而可惜的是,這支隊伍還是晚到了片刻…

當他們趕到伊爾庫茨克的時候,當地的白衛軍已經被叛軍擊敗,就連高爾察克本人也被叛軍殘忍的殺害。

在得知高爾察克將軍已經慘遭叛軍殺害後,指揮國防軍的熊克武將軍發出悲憤的吶喊聲。“替高爾察克將軍報仇!!!”

在悲憤的國防軍面前,伊爾庫茨克城內的叛軍很快就付出了他們應得的代價——————僅一個多小時,盤踞在城內的叛軍既被國防軍擊潰。

至於罪魁禍首的日.蓋達等人,在攻城時更是已經死於炮火之下。

在佔領了伊爾庫茨克城後,國防軍將士們開始清掃城內叛軍。

最終,熊克武將軍在貝加爾湖畔發現了一小撮叛軍殘部和高爾察克將軍的遺體,當時這些叛軍殘部正準備將高爾察克將軍的遺體投入水中,在發現了叛軍的目的後,熊克武當即指揮部隊準備阻止他們的行動。

然而當熊克武將軍擊潰這一小撮叛軍時,高爾察克將軍的遺體卻已經沉入湖底不知所終…

眼見友人遺體不知所終,熊克武將軍悲憤莫名,幾欲飲彈自盡,最終還是在部下們的阻擾下失敗。

飲彈失敗的熊克武將軍在貝加爾湖畔立誓,定要將殺害高爾察克將軍的叛軍全部繩之以法。

而後熊克武派出部隊,在伊爾庫茨克城的周邊地區進行清理活動,將在攻城時逃出城外的叛軍全部清掃一空。

——————————

上述的所謂

如果英美真的相信了的話,那麼英美的領導人就全都是豬變得了。

英美領導人是豬嗎?恐怕不是,所以英美並沒有相信國社政府所提出的真相。何況日.蓋達等捷克人一直都和英美有聯繫,他所做的事情英美多少也都知道一些,因此讓英美相信這些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然而就在英美大使在顧維鈞的面前不停叫嚷的時候,顧維鈞卻面不改色的拿出了各種

比如說,高爾察克在伊爾庫茨克遇襲時向國社政府發出的求援電報等,什麼?你問爲什麼給中國發電報,卻沒給自己發?

你們和捷克人有所勾連的事情,你覺得高爾察克知不知道?

何況除開那份由高爾察克親發給國社政府的電報外,顧維鈞的手裡還有白衛軍的

和攻城時活下來的叛軍

,這些倖存者都可以證明顧維鈞所說的一切都是實話。

雖說明眼人都看的出來,事情的真相肯定不會像顧維鈞所說的那樣,在這件事情的背後國社政府也肯定是屬於那種不光彩的角色。

但是在整件事情當中,徐世昌和王耀武安排的可謂是滴水不漏,依照這個時代的通訊手段,英美甚至找不出半點把柄。

“這些混蛋中國人,實在是太明目張膽了。”

在離開外交部時,看着背後顧維鈞臉上的笑容,美國大使赫特滿臉怒色的咒罵道。

在赫特的身側,英法大使也和他一樣是滿臉怒色。

就在剛剛的一次交談當中,顧維鈞終於撕下了虛僞的面具,直截了當的道。

“就算是我們做的又能怎麼樣?你們有證據嗎!咱們把話明說了好了,你們是準備來文的還是來武的?還有你們可不要忘了,日.蓋達是死了,但是捷克人還剩下很多。捷克人對付高爾察克的真正原因我們知道的一清二楚,真撕破臉皮的話,對誰可都沒有好處!”

辦公室裡除了顧維鈞外剩下的就是英法美三國大使,這個時代也沒有竊聽器什麼的,留聲機和錄音機的大小也至少需要一個箱子那麼大才能裝得下,所以顧維鈞也不怕把話明說了。

而在顧維鈞的對面,英法等國的大使也都被顧維鈞的直白給弄愣住了。

的確,現在英法等國根本就沒有證據證明,高爾察克政權是被中國人動手推翻的,畢竟現在全部的證據都掌握在中國人的手裡,而且這些證據也都是傾向於中國人的。

何況當初英法慫恿捷克人的角色,也並不是那麼光彩,真的暴露出去的話,國社政府固然不會好受,英法也未必就比國社政府好上多少。

最重要的是,在經歷過大戰後,英法等國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厭戰心理,這種心理沒有個一二十年恐怕是消除不掉的,因此就算國社政府承認這件事情是自己做的,英法也拿中國沒有辦法。

畢竟國社政府現有的實力,已經完全沒有必要懼怕經歷過大戰的英法,何況在對付蘇俄的問題上英法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中國的協助…

然後,就發生了剛剛在外交部外的事情。

雖說英法等國的大使已經被顧維鈞的話氣的七竅生煙,然而至少在現在,英法的確拿中國沒有辦法。

因此最後朱爾典和赫特等人,也只能是氣惱着乘上汽車離開外交部,然後將這次會面的內容傳回國內,由國內的政府上層去做決定。

和朱爾典等人不同的是,在目送朱爾典等人離開後,顧維鈞卻是一副滿面紅光的樣子。

也難怪,雖說外交部恐怕分不到多少好處,但是政府獲得了一千多噸的黃金,顧維鈞這個外交部長不跟着興奮是不可能的。

“接下來,就該忙那件事情了吧…“

——————————

就像顧維鈞說的一樣,事情的真相真的曝光出去的話,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對英法美等國都不是一件好事。

畢竟,背後捅刀子的中國固然值得聲討,可英法美賣隊友的行爲也未必就能高尚到哪去。

何況黃金已經落到嚴光的口中了,就算英法美拼着形象受損將事情全都曝光出來,難道嚴光就會將黃金吐出來?要知道落到嚴光嘴裡的東西,那可是用撬棍撬都撬不出來的…

因此雖然對那一千多噸黃金貪的連口水都流出來了,但最後英法美也只能選擇放棄。

就在朱爾典等人還在對顧維鈞恨的牙癢癢的時候,總算是擺脫了他們的顧維鈞,也開始忙起了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鐵路…”

當然,這個鐵路並不是通行於國內的鐵路,不過也不是佔領區的鐵路。

在獲得了大片的佔領區後,詹天佑這個鐵道部長已經在嚴光的命令下,開始對佔領區的土地進行勘探工作,新的,完全覆蓋了全部佔領區的鐵路網已經進入籌備狀態。

不過中亞、西亞和高加索等地的鐵路線都已經比較完善,這一點倒是讓詹天佑的工作難度減少了許多。

不過話也說回來,如果是建鐵路的話,根本就不會涉及到外交部。

畢竟外交部是管理外交的,而不是負責修鐵路的。

這次會讓顧維鈞出面,就是因爲鐵路的修建涉及到了外事…

“伊朗鐵路”

當然,這個時期的伊朗叫做波斯,是由卡扎爾王朝統治的王國。

卡扎爾王朝又稱愷加王朝,由伊朗北部卡扎爾部落(現代屬於土庫曼人)首領阿迦?穆罕默德?汗建立的王朝。阿迦?穆罕默德汗早年曾在桑德王朝(1750年~1794年)統治者卡里姆汗宮廷中作人質,1779年卡里姆汗死去,阿迦?穆罕默德逃往北方根據地,並乘桑德王朝後裔爭奪王位互相殘殺之機擴張勢力。1794年他攻破克爾曼,遂統治伊朗各主要省份。1796年加冕爲波斯國王,建都德黑蘭,同年征服呼羅珊。

目前的卡扎爾王朝已經經歷了6個國王,現在在位的國王叫艾哈邁德.沙,是波斯王國的第六位國王。同時,在歷史上艾哈邁德.沙也是卡扎爾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

顧維鈞現在的任務,就是通過外交手段和波斯人進行談判,讓波斯人允許國社政府在伊朗修建一條鐵路,一條貫通波斯,連接着中亞和伊拉克的鐵路。

“目前我國連通伊拉克的途徑一共有兩個,一個是以迪化做起始點,途徑中亞、伏爾加河南部、高加索而後進入伊拉克的長達五千多公里的漫長鐵路線,另一個則是由上海或廣州作爲起始點,途徑南海,被英國人控制的馬六甲海峽和印度洋,而後在阿拉伯海進入伊拉克的海上通道…”

“前者,鐵路線太過漫長,雖然在總體長度上不如西伯利亞鐵路,而且鐵道部已經着手準備,將中亞鐵路擴建成四線鐵路,但是中亞鐵路距離現今的中俄邊境實在太近,在未來很有可能會出現因爲遭到俄軍打擊而中斷交通的情況。”

“在伊拉克,巴格達鐵路已經施工狀態,再加上海運和鐵路相比也有很多優點,因此在未來通過海路和伊拉克進行聯繫反而比較簡單。但是,目前海軍的實力雖然增長很快,但是和擁有數十艘無畏級戰列艦的英國海軍相比,國防海軍依然有很大的不足,所以當我國和英國進入戰爭狀態時,通伊拉克之間的海上交通線很容易就會被英國切斷,更何況馬六甲海峽和整個印度洋都處於英國人的勢力範圍內…”

說到這裡,嚴光用手掌拍了一下桌面上的世界地圖大聲道。

“因此,我們必須在波斯修建一條,能夠由中亞直接通向伊拉克的鐵路,這樣即便出現了突發狀況,我們也能通過這條鐵路和另外一個交通線和波斯取得聯繫…”

根據鐵道部的粗略估算,由迪化經中亞、伏爾加河流域、高加索抵達伊拉克的話,至少需要五千多公里的距離。

而如果由迪化、中亞,然後直接穿越伊朗抵達伊拉克的話,那麼這個距離就能縮短到三千多公里,換句話說,整個距離至少能減少一千多公里。

當然,目前這些還只是鐵道部的粗略估算,實際情況還需要詳細的考察一下才行,畢竟要是在地圖上的一些路段,出現了高山或者是河流什麼的,究竟是架橋挖洞還是繞道而行也是需要考慮進去的。

但不管怎麼說,和原有的交通線相比,新的交通線至少能替國社政府減少一千多公里路程這一點,卻是毋庸置疑的。

何況新鐵路在安全性上也要比舊有的兩種方式要安全許多,更不用擔心在和蘇聯或英國交惡後會出現異常情況。

當然,最重要的是,如果能修成貫通全波斯的波斯鐵路,那麼在未來國防軍侵入波斯時,也能方便上許多,這纔是最重要的。

只可惜,嚴光一個人說的熱血沸騰,會場裡卻沒幾個人願意迴應嚴光的熱情。

不過也不是不能理解,畢竟現在的伊拉克真的是窮鄉僻壤一座。

不要說面積,在土地的肥沃程度上,伊拉克顯然也不如號稱蘇聯糧倉之一的中亞相比,至於礦產資源?在沒有發現石油資源前,伊拉克更是連哈薩克斯坦等地的邊都摸不到。

甚至就連高加索等地,在軍方眼中都要比伊拉克可愛許多。

畢竟高加索那裡,好歹也算是石油出產地之一,和什麼都不出產的伊拉克相比着實要可愛上許多。

如果不是剛剛纔從高爾察克那裡,接收了一千多噸黃金的遺產的話,恐怕嚴光修建波斯鐵路的提議剛剛提出來,會場上就已經有人出言反對了。

不過現在嗎…

既然剛剛得到了價值三十多億銀元的龐大遺產,在場的軍政官員也沒那個興趣去違背嚴光的意思。

“反正現在手裡也有錢了,就隨他鬧去吧…”

滿腔熱情的嚴光受到如此消極的對待也變得沮喪了許多。

“這些傢伙也不想想,我過去做過的決定有出錯的時候嗎!!!”

惡狠狠的看着其他人,嚴光在心裡大罵道。

不過認真的講,雖然因爲知道歷史軌跡的關係,嚴光從來沒在大事上出過錯。可是由於自身能力的限制,所以小事上的錯誤的確不少。

而現在,坐在座位上的徐世昌等人,顯然是把這件事情當作小事來對待了…

——————————

雖然是把這件事情當作小事來對待的,但是最終徐世昌等人還是沒有反對嚴光在波斯修建鐵路的計劃。

所以很自然的,顧維鈞這個外交部長也就乘坐着飛機準備前往波斯,和波斯國王艾哈邁德.沙進行當面的協商。

協商的目的,自然就是獲得在波斯獲得修路權。

只可惜,在波斯顯然沒有可以供大型飛機降落的飛機場(其實所謂的大型飛機,也就是四個發動機的飛機而已。雖然是四發飛機,但是不要說b29和b17的程度了,甚至就連sb-2的程度也沒達到,頂多是航程上差不多而已…)因此最後,顧維鈞是坐着火車去的波斯。

當顧維鈞的車隊抵達德黑蘭時,波斯國王艾哈邁德.沙已經帶着王國的大小官員在城外等候。

也不怪艾哈邁德會如此,在過去,波斯王國就一直是被俄國和英國由南北瓜分着,俄國變成了蘇俄後,英國在波斯的控制權又不斷增大。

後來冒出來了箇中國,架勢就和過去的俄國一樣。

因此曾經在俄國陰影下生存過的艾哈邁德等人,也只能擺出這般的低姿態前來迎接。

雖說最近幾年,顧維鈞這個外交部長的地位增高了許多,但也沒有出現過被這麼迎接的場景,因此顧維鈞還真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不過這種感覺也只是一瞬間而已,接下來在看艾哈邁德一行的時候,顧維鈞就有了一種很強的即視感…

“就好象過去的中國一樣呢…”

看着艾哈邁德一行,顧維鈞苦笑着道。

好在這次顧維鈞也沒想逼迫波斯人簽訂什麼不平等條約,所以顧維鈞到沒有什麼心理障礙。等到進入了艾哈邁德的王宮後,顧維鈞很直接的就表示了自己的來意。

當然,和英俄不同的是,顧維鈞這次是帶着好處來購買

的。

至於那些好處,自然就是國社政府在過去幾年裡繳獲的,或者是國防軍退換下來的二手武器。這些武器的數量很龐大,價值也相當的高,但是因爲是二手武器的關係,所以國防軍壓根就用不上。

而在這個時候,將這些二手武器當作送給波斯人的禮物就相當不錯了。

畢竟哪怕是二手武器,德國的毛瑟g98式步槍和德式的75mm山炮、野炮也還是很受歡迎的。

果然,在得知了國社政府的好處後,艾哈邁德等人表現的相當的心動,畢竟只是將築路權交出,就能換來價值數百萬的軍火,這樣的買賣實在是很划算。

只是在心動了片刻後,艾哈邁德還是搖頭道。

“顧部長,很抱歉,雖然我的確很心動,但是現在波斯的一切都控制在英國人的手裡…”

“這點國王陛下不必擔心,您只需要在英國人答應後同我們簽訂協約就可以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同意…”

~

~

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407章 泰國第五百一十七章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139章 貴州第440章 史上最大艦第223章 渡河第420章 攻佔敘利亞第98章 無奈第341章 鐵路通車第五百一十七章第360章 破交戰第129章 王耀武第396章 帝國大廈第220章 無奈第214章 江上第6章 當頭炮第136章 大月薰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12章 麻將第386章 加特林機炮第79章 爭執第455章 中國同盟第349章 蓄勢待發第4章 自己幹?第78章 過節提前發第135章 銀元第162張 林秀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229章 楊藎誠第519章 讓元首開開眼第157章 競爭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265章 合肥第335章 解圍第211章 杯具第165章 求政黨名稱第133章 選誰第332章 裝甲第一師第108章 第一次A籤第6章 當頭炮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496章 坦克戰第384章 總統任期什麼的第308章 不良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227章 強攻第314章 局勢第124章 趙爾豐第314章 局勢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80章 歸入第172章 禮物第397章 大樓和大橋第91章 反應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181章 軍情局、軍防局第68章 成都血案第251章 漢口第五百零七章第482章 血戰博多河第458章 轟炸機第227章 強攻第124章 趙爾豐第397章 大樓和大橋第247章 狙擊手第413章 希特勒第4章 自己幹?第471章 噴火兵第482章 血戰博多河第9章 中國七大鐵礦區第148章 貴陽城下第266章 集團軍第195章 善後大借款第434章 啓航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22章 長江上的米字旗第107章 炮兵第312章 肉彈第345章 諜海第462 登陸澎湖第249章 四引擎重型轟炸機第292章 一號計劃第91章 反應第332章 裝甲第一師第482章 血戰博多河第375章 逃向遠東第388章 關東大地震第225章 船隻第306章 新第487章 空戰第293章 震世第67章 保路運動第116章 離去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390章 拿“日”當槍使
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407章 泰國第五百一十七章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139章 貴州第440章 史上最大艦第223章 渡河第420章 攻佔敘利亞第98章 無奈第341章 鐵路通車第五百一十七章第360章 破交戰第129章 王耀武第396章 帝國大廈第220章 無奈第214章 江上第6章 當頭炮第136章 大月薰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12章 麻將第386章 加特林機炮第79章 爭執第455章 中國同盟第349章 蓄勢待發第4章 自己幹?第78章 過節提前發第135章 銀元第162張 林秀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229章 楊藎誠第519章 讓元首開開眼第157章 競爭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265章 合肥第335章 解圍第211章 杯具第165章 求政黨名稱第133章 選誰第332章 裝甲第一師第108章 第一次A籤第6章 當頭炮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496章 坦克戰第384章 總統任期什麼的第308章 不良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227章 強攻第314章 局勢第124章 趙爾豐第314章 局勢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80章 歸入第172章 禮物第397章 大樓和大橋第91章 反應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181章 軍情局、軍防局第68章 成都血案第251章 漢口第五百零七章第482章 血戰博多河第458章 轟炸機第227章 強攻第124章 趙爾豐第397章 大樓和大橋第247章 狙擊手第413章 希特勒第4章 自己幹?第471章 噴火兵第482章 血戰博多河第9章 中國七大鐵礦區第148章 貴陽城下第266章 集團軍第195章 善後大借款第434章 啓航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22章 長江上的米字旗第107章 炮兵第312章 肉彈第345章 諜海第462 登陸澎湖第249章 四引擎重型轟炸機第292章 一號計劃第91章 反應第332章 裝甲第一師第482章 血戰博多河第375章 逃向遠東第388章 關東大地震第225章 船隻第306章 新第487章 空戰第293章 震世第67章 保路運動第116章 離去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390章 拿“日”當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