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賣命

河東岸的灘頭上,漁船纔剛剛靠在岸邊,於剛和7、8個還活着的戰友已經從漁船兩側跳了下來。

“快點,都動作快點!”剛剛跳下船,班長的胳膊上血紅一片,但他還是扯着嗓門喊道。“老於,快點把炮搬下來,還有小張,德洪死了,你接替他的工作幫老於一把。”

如今灘頭上到處都是槍炮聲,不時還會有幾發炮彈落在漁船周圍,於剛也只能扯着嗓門回答道。“明白!”說着於剛對身旁一個剛20歲的小夥子大聲道。“小張,快,幫我把炮搬下來。”

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戰鬥,尤其是漁船上還躺着7、8具再也下不了船的戰友,張滸顯得十分的緊張,不過在聽到於剛的話後,他還是和於剛一起在船伕的幫助下將一門37毫米步兵炮搬了下來………當然,也可以說是搬了一部分下來…

1913式37毫米輕型步兵炮是由四川兵工廠的中德工程師共同設計的,全炮總重爲80公斤,基本上能精簡的地方都精簡掉了。雖說這種小口徑步兵炮要比那些動輒幾百公斤重的山炮、野炮要輕上許多,但37毫米步兵炮的主要使用者畢竟是屬於輕步兵的“強擊部隊”,這些強擊部隊不但需要跨越各種障礙,而且還要用自身的力量拔掉敵軍的火力支撐點,所以80公斤的重量還是重了一些。最後設計者將這種輕型步兵炮設計爲可以分拆使用,其中炮身重量爲40公斤,炮架重量爲30公斤,還有10公斤重的炮盾,當然後兩者也可以選擇不用,不過這麼做肯定會影響火炮本身的性能。

因爲步兵炮的重量一共只有80公斤,所以雖然平時都是由3-4人使用,但關鍵時刻2個人也夠了,這也是爲什麼於剛的班長會讓他和小張負責那門炮。人手不夠固然是一個原因,但另一個原因就是2個人已經足夠了。

當然,彈藥還是需要有一個人負責搬運的,這也是爲什麼37毫米步兵炮的使用手冊上會註明了3-4人的原因。

就在於剛和張滸將步兵炮搬下來的同時,漁船另一側也有2個人在搬卸60迫擊炮下來,至於班長則是在指揮機槍手用麥德森對灘頭的北洋軍進行壓制………雖說聊勝於無,但至少也能起到一些微不足道的作用。

腳趟着河水,於剛和張滸一人一部分將步兵炮搬到了灘頭。隨後於剛在灘頭上一個人組裝步兵炮,而張滸則是跑回去將船上的炮彈也搬了下來。

只不過張滸剛剛將一箱彈藥搬了過來,還沒等他同於剛一樣臥倒在地,幾道血花已經在他的身上濺了出來…

看着倒在地上死不瞑目的張滸,想到他入伍一年多,到現在也不過纔剛滿20歲,自己也不過24、5歲的於剛唯一能做的就是替他闔上雙眼,然後繼續自己的工作。

這時另一組的兩個人已經架設好60迫擊炮,並且向一公里外的北洋陣地進行打擊。

不久,後續的漁船也開始一艘艘的靠上了灘頭,從上面跳下來的士兵要麼像於剛他們一樣架設武器,要麼就是使用隨身攜帶的工兵鏟就地挖掘簡易工事。因爲灘頭的沙土十分鬆軟,只是幾分鐘的時間居然就被他們挖出了可以藏身的工事!!!

看着原本稀稀疏疏的灘頭突然變得十分密集,於剛的精神也變得恍惚了起來。

他在回想,回想出征前有人勸自己去當逃兵,不要參與這場殘酷而且很可能會失敗的戰爭,而當時自己又是怎麼回絕的?

替都督賣命究竟值不值得?當然值得!都督每個月給他們發下10個大洋的軍餉,不就是爲了讓自己替他賣命嗎?

可是拋開這10塊大洋的軍餉後,自己替都督這麼賣命值不值得?

依然值得,自己家中除了多病的老母外,還有3個弟弟和一個妹妹,自己出來參軍後,年紀稍大的弟弟就在家中種地。後來都督執掌四川后,不但將自己這些大頭兵的軍餉升到了10塊,還免除了家中的田稅和其他各種雜稅。原本因爲老母多病的緣故,自己家中的生活一直都很困苦,可自從都督來了以後,生活一下好轉了許多,就連過去不敢給弟弟妹妹買的零食玩具,在休假回家的時候也可以帶回去許多,每當看到弟弟妹妹還有臥牀老母的笑容,就算訓練時再累,自己也不覺得辛苦了…

而且自從都督在四川興辦免費學堂後,本着軍屬優先的原則,不但家中的2個弟弟都入了學堂,就連只是女娃的妹妹也入了一所女子學校。於剛雖然一輩子都沒讀過書,但也知道想要有出息,就一定要讀書…

那些城裡新建的醫院,因爲自己國社軍士兵的身份,老母在去看病的時候也享受了半價的待遇…

還有如果自己陣亡,家人就會得到300塊大洋的安家費。雖說自己還不想死,但如果自己真的死掉了,靠着這筆錢家中的老母和弟、妹也能活得很好吧…

想到這裡,於剛原本有些恍惚的精神再次堅定了起來。

這時兩個士兵突然匍匐到了於剛的身旁。

“兄弟,要幫忙嗎?”

這兩個人是其他部隊的士兵,因爲一船人除了船伕只活下了他們兩個,所以在看到於剛一個人趴在這裡擺弄37步兵炮後,就匍匐過來詢問是否需要幫助。

兩人的聲音將於剛驚醒了過來,看着身旁的兩個人,於剛用力的點了一下頭。

“用,我需要一個人幫我填裝彈藥,還需要一個人幫忙運送彈藥。”

聽於剛這麼說,兩個人相視一笑。

“這種沒技術含量的活我們喜歡!”

嚴光入川后所實行的善政林林種種,這些福利善政不但帶給川貴百姓數不清的好處,同時也將這些百姓,尤其是國社軍的將士同嚴光緊緊的捆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就算是於剛這樣的大頭兵也很清楚,如今他們所享受的一切都是嚴光帶來的。

這也是爲什麼,明明他們知道北洋軍並不好惹,但是全軍十多萬人選擇做逃兵的卻不到100人,因爲不止是他們,就連他們家人所享受的待遇也都是嚴光帶來的。如果嚴光失敗了,眼下他們所享受的一切自然也就煙消雲散…

而且蜀報等報紙也已經刊登,一些地區的田稅雜稅甚至已經收到了7、8年後,只要想到這一點,像於剛這些普通農家出身的士兵就更是不寒而慄…

爲嚴光賣命?如今他們不單是爲嚴光賣命,同時也是在爲他們自己賣命,因爲他們要維護他們目前所擁有的一切…

——————————

在將全部的士兵都送到岸上後,僅剩的200多艘漁船便開始返航,當然也有一些無法在返航的停留在了岸上。因爲這些木質漁船的重量都不是很大,居然有一些士兵合力將這些漁船推到了灘頭上,充作臨時掩體。

當然,這樣的漁船並不是很多,僅有5、6艘而已,而且因爲目標過大,不但是炮火,同時也是馬克沁的重點照顧目標。

在渡河的過程中,雖然損失了不少的漁船和士兵,但最後登上灘頭的還是有3000多人,這3000多人有相當一部分的人都揹着一柄小小的工兵鍬。有工兵鍬的這些人一邊在灘頭上挖掘着,一邊用剛剛從漁船上搬下來的沙袋堆到前方,充作臨時掩體…

雖說渡河部隊只有3000多人活着到了岸上,而且還是剛剛上岸,不過在60迫擊炮、37毫米步兵炮和麥德森機槍都紛紛架起後,僅僅只有3000多人的渡河部隊到是和不遠處的北洋軍打的有聲有色。

“呼,總算是活着上來了…”

呼出一口氣,僥倖沒死的孫得勝用袖子擦了擦臉上的河水,只不過他的袖子早就河水浸溼了,所以擦了也是白擦。

就在孫得勝在用袖子擦臉的時候,一旁同樣僥倖沒死的參謀長開口道。

“團長,工兵已經在灘頭弄好了一個臨時掩體,我們要不要去那裡躲躲?”

活動了一下身體,正處於臥倒姿勢的孫得勝點了一下頭。

“好,我們趕緊過去吧。”

在幾個警衛連士兵的保護下,孫得勝和參謀長朝着臨時掩體的方向匍匐前進。

不過剛剛前進沒分鐘,他們就看到那個所謂的臨時掩體被一顆75炮彈給炸燬了………同樣被炸燬的還有幾個正在加固掩體的士兵。

“……還有別的掩體嗎?”說着孫得勝又補充了一句。“更隱秘,更堅固一些的…”

“沒有…”

就在這時,尖銳的呼嘯聲突然從孫得勝等人的頭頂飛過,就在他們以爲是北洋軍的75炮彈而紛紛低頭時,這顆炮彈落在了北洋軍的陣地上,連帶着削平了一道戰壕…

“還是210的重炮夠勁啊!”

這麼說着孫得勝的頭稍稍擡起了一些,在灘頭上觀察了一陣後朝着參謀長和幾個警衛招手道。

“那邊還有個掩體,走,跟我過去看看。”

說着孫得勝朝着那個掩體的方向匍匐前進,後面的參謀長和幾個警衛互相看了看也跟了上去。

就在孫得勝他們朝着掩體匍匐前進的功夫,一堆由沙袋、戰壕構成的工事掩體已經在登岸的工兵手中完成,這些工事也成了登岸部隊站穩腳跟的堅固堡壘…

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133章 選誰第120章 無憂第409章 甘地第130章 火力配置第102章 資州第252章 九千字第167章 詹天佑第422章 交換法案第159章 狗大戶第158章 連環巴掌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第250章 日本軍援第234章 不能嬌慣第247章 狙擊手第171章 綦江縣第112章 圖窮匕見(下)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291章 登陸第492章 戰鬥第303章 轟炸第333章 指揮權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290章 龍口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186章 目瞪口呆第414章 吞併奧地利第259章 議和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24章 知府於宗潼第5章 回國第103章 陳鎮藩第237 合縱連橫第149章 鍾昌祚第445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320章 路線第398章 游擊隊第148章 貴陽城下第46章 倒黴第401章 竣工第99章 炮第441章 兩棲攻擊艦第18章 江上(二)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343章 出戰 裝甲部隊第130章 火力配置第180章 毛瑟G98第247章 狙擊手第480章 傷亡第242章 武漢戰役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433章 含淚第126章 表單(上)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237 合縱連橫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177章 過錯第274章 旗人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328章 亞美尼亞第200章 開始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163章 新的採購計劃第510章 初步第25章 趙爾豐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399章 中南半島第341章 鐵路通車第129章 王耀武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五百一十七章第18章 江上(二)第204章 佈局第229章 楊藎誠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407章 泰國第488章 聲自導魚雷 決定勝負的武器第173章 人力第360章 破交戰第267章 馬鞍山第105章 麻煩第五百一十六章第五百一十七章第498章 背黑鍋第407章 泰國第282章 歐戰爆發第349章 蓄勢待發第30章 清末槍照第494章 地面戰鬥第54章 再次中槍第439章 仙山第155章 聲望降低第54章 再次中槍第112章 圖窮匕見(下)第217章 沉艦第438章 戰鬥核心第255章 計劃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
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133章 選誰第120章 無憂第409章 甘地第130章 火力配置第102章 資州第252章 九千字第167章 詹天佑第422章 交換法案第159章 狗大戶第158章 連環巴掌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第250章 日本軍援第234章 不能嬌慣第247章 狙擊手第171章 綦江縣第112章 圖窮匕見(下)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291章 登陸第492章 戰鬥第303章 轟炸第333章 指揮權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290章 龍口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186章 目瞪口呆第414章 吞併奧地利第259章 議和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24章 知府於宗潼第5章 回國第103章 陳鎮藩第237 合縱連橫第149章 鍾昌祚第445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320章 路線第398章 游擊隊第148章 貴陽城下第46章 倒黴第401章 竣工第99章 炮第441章 兩棲攻擊艦第18章 江上(二)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343章 出戰 裝甲部隊第130章 火力配置第180章 毛瑟G98第247章 狙擊手第480章 傷亡第242章 武漢戰役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433章 含淚第126章 表單(上)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237 合縱連橫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177章 過錯第274章 旗人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328章 亞美尼亞第200章 開始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163章 新的採購計劃第510章 初步第25章 趙爾豐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399章 中南半島第341章 鐵路通車第129章 王耀武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五百一十七章第18章 江上(二)第204章 佈局第229章 楊藎誠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407章 泰國第488章 聲自導魚雷 決定勝負的武器第173章 人力第360章 破交戰第267章 馬鞍山第105章 麻煩第五百一十六章第五百一十七章第498章 背黑鍋第407章 泰國第282章 歐戰爆發第349章 蓄勢待發第30章 清末槍照第494章 地面戰鬥第54章 再次中槍第439章 仙山第155章 聲望降低第54章 再次中槍第112章 圖窮匕見(下)第217章 沉艦第438章 戰鬥核心第255章 計劃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