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高爾察克

凡爾賽的鏡廳內,被稱爲“法蘭西之虎”的克列孟梭正矜持的笑着。在克列孟梭的身旁,曾經在佈雷斯特港迎接過嚴光和威爾遜的外國外長也在矜持的笑着,法國外長的身旁,法國政府的其他官員全部都在矜持的笑着…

而在這些人的面前,新任的德國外長赫爾曼?穆勒卻是滿臉屈辱的坐在桌前,握着鋼筆的右手不停的顫抖着...

就如五十年前的法國人一樣…

凡爾賽宮,是法國人的驕傲。

而鏡廳,則是這驕傲中的一部分。

凡爾賽宮宮殿爲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立面爲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面劃分爲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爲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內部裝潢則以巴洛克風格爲主,少數廳堂爲洛可可風格。

在凡爾賽宮建成時,凡爾賽宮的建築風格引起俄國、奧地利等國君主的羨慕仿效。彼得一世在聖彼得堡郊外修建的夏宮、瑪麗亞?特蕾西亞在維也納修建的美泉宮、腓特烈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無憂宮、以及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修建的海倫希姆湖宮都仿照了凡爾賽宮的宮殿和花園。

當然,凡爾賽宮也有一些其他的毛病,比如說凡爾賽宮過度追求宏大、奢華,居住功能卻不方便。宮中沒有一處廁所或盥洗設備,連王太子都不得不在臥室的壁爐內便溺。路易十五極端厭惡寢宮,認爲它雖然寬敞、豪華,卻不保暖。

然而就算是有再多的毛病,也改變不了凡爾賽宮是法國人驕傲這一點。

只不過就在五十年前,也就是1870年,就在這處法國人的驕傲之地,德皇威廉一世在取得了普法戰爭的勝利後居然在此進行了加冕儀式。

這場以法國失敗,並且使法蘭西第二帝國被推翻而告終的戰爭就此成爲了法國人心中永遠的恥辱。

同時這種恥辱也像二十年後的德國一樣,激勵着五十年前的法國人,使得在法國充斥着復仇主義,並最終成爲了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之一…

而此刻,在凡爾賽宮的鏡廳內,在世界各大強國的注視下,自五十年前法國就已經開始追求的勝利終於成功的被克列孟梭等人達成。

因此雖然條約上的許多內容在克列孟梭等人看來並不是很完美,但是當赫爾曼?穆勒滿臉屈辱的在鏡廳內簽字時,克列孟梭等人還是【矜持】的笑了起來——————就和二十年後在埃弗爾鐵塔前拍照的希特勒一樣。

同樣,克列孟梭也絕不會想到,他此刻的舉動會給法國帶來更大的屈辱。畢竟不是每個強國,都會在戰爭爆發一個多月後就投降的。

好在被稱爲法蘭西之虎的克列孟梭只活到了1929年,要是克列孟梭再多活二十年的話,恐怕就要被這些不爭氣的後輩給氣死了。

畢竟被稱爲法蘭西之虎的克列孟梭,是絕不可能實行什麼綏靖政策的…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他能預見自己的後輩如此不爭氣的話,恐怕也不會放棄要德國“賠至最後一個馬克”的主張了吧。

只不過實力上的差距也就算了,誰又能想到面對德國的逼近,居於壓倒性優勢的英法居然會步步退讓呢。最終養護爲患,徹底養成了納粹這麼一個強絕一時的怪物……,

——————————

在鏡廳,德國代表團臉上的屈辱幾乎人人可見,對此其他的戰勝國不但視而不見,甚至是得意洋洋的在那裡指指點點着。

會上唯一沒有對德國做出什麼侮辱性動作的,恐怕就只有中國這麼一個國家了。

然而條約雖然已經簽訂,但這卻並不代表結束。

就如法國元帥福熙說的一樣。

“這不是和平,這只是二十年的休戰。”

不得不承認,福熙的預言的確是相當準確。

早在巴黎和會之前,法國、英國和美國已經表明了對和會的不同目的。法國因深受戰爭傷害及對歷史上德國數次對法國的侵略主張嚴懲並儘可能的削弱德國;英國出於傳統的政策考慮希望能保持一個相對強大並在經濟上能夠自立的德國以保持歐陸均勢;美國則希望儘快建立一個能保證長久和平的體系並從該體系中獲益,同時主張德國進行戰爭賠償。

三個主要的協約國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存在矛盾的,雖然三國都做出了讓步最終達成了一致,但結果是各方都做出了妥協但卻沒有任何一方完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德國沒有被徹底削弱也沒有得到安撫,這個結果預示着無論是對戰勝國還是戰敗國,以至於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都是個不安定的因素。

只不過會對德國簽訂這樣的條約,多少也算是政治妥協的一種。

在對德國的【凡爾賽條約】簽訂結束後,協約國又分別同奧地利簽訂了聖日耳曼條約(1919年6月10日)。同對保加利亞簽訂了納伊條約(1919年11月27日)。同對匈牙利簽訂了特里亞農條約(1920年6月4日)。同土耳其簽訂了色佛爾條約(1920年8月10日)。

因此整個和會並不會因爲德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而宣告結束,事後還有很多要忙的事情。

不過這些就和嚴光無關了,因爲剩下的這些條約幾乎都是無關緊要的那一種,而這些無關緊要的條約,只要將顧維鈞留下就行了。

畢竟作爲中國的外交部長,顧維鈞也是有資格處理這些次一級的條約的。

當然,對土耳其的色佛爾條約除外,畢竟現在中國佔有的領土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土耳其身上分割出來的。比如說美索不達米亞和科威特,再加上直接由土耳其身上割下的埃爾祖魯姆等地,因此對土耳其簽訂的色佛爾條約和中國有着直接的關係。

因此哪怕其他的條約中國都不參加,對土耳其的色佛爾條約也是必須要參加的。而且作爲在美索不達米亞和土耳其的主要力量,中國有着相當重要的發言權。

而除了【凡爾賽條約】和【色佛爾條約】外,關於蘇俄的話題也是和會上很重要的一個話題。

到目前爲止,協約國的干涉軍和高爾察克的四十萬白軍對蘇俄的攻勢相當不順——————嘛,這裡面也有中國在背後暗自干擾的原因存在。

因爲攻勢不順的緣故,所以在巴黎和會上,關於蘇俄的議題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巴黎和會的締訂,改變東歐的政治地圖。七個新的獨立國家出現,分別爲是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與南斯拉夫。

雖然被譏爲“歐洲的巴爾幹化”,因爲在這些地區民族混雜的情況很常見,和約締訂者沒有以遷徙人口來調整,使這些國家各自產生民族問題,儘管有這些問題,不過也顯示民族主義的勝利,亦即爲民族自決原則的昂揚。協約國讓這些國家獨立的用意,就是讓這些東歐獨立的國家構成一個“防疫帶”,以防止俄國共產主義的西傳,從而使資本主義的民主政治不要受到赤色的威脅。…,

只不過如果能直截了當的解決掉蘇俄的話,恐怕事情會更簡單一些。

然而有嚴光在背後搗鬼,這本身就已經決定了,蘇俄的命運將會如前世一般…

——————————

“呼,下次如果能不乘船的話,還是不要乘船好了…”

再次經歷了一個多月的航行後,剛剛纔在天津港下船的嚴光如此道。

如果說上次去巴黎的時候是個折磨,那麼這次從佈雷斯特港回來,就是一種雙重摺磨。

只不過沒辦法,嚴光是必須要回來的,畢竟嚴光也不可能在巴黎一呆就是一年多。那樣的話雖然在巴黎用電報對國內進行遙控也不是不行,但是肯定會出很多的問題。

君不見在巴黎和會的時候,威爾遜也是隻呆了一個多月就跑回美國去了?等到將國內的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才重新從美國跑回到巴黎。

當然,像英國首相或者是意大利首相什麼的就沒關係了,畢竟他們的國家本來就夠近的…

“對了,俄國那邊的事情怎麼樣了?”

“還在掌控之內。”

聽到嚴光詢問俄國的事情,徐世昌走到一邊後輕聲道。

“現在俄國那邊打的很激烈,不過一切都還在掌控之內,尤其是托洛茨基在我們的幫助下,已經站穩了根腳。”

“這樣…”

嚴光點了點頭。

雖說現在有很多事情要辦,不過俄國的事情卻是重中之重,畢竟俄國的問題關係到中國能否在中亞和伏爾加河南部站穩根腳,而且…

同樣也關係到,是否能夠豎立一個,可以替中國吸引火力幾十年的靶子。

何況,在高爾察克身上還有一千六百多噸的黃金在,雖然一年的時間下來,高爾察克的一千六百多噸黃金已經用出去了不少,其中相當的一部分更是被嚴光給賺了過來,但就算如此,高爾察克的手裡也還剩下一千多噸的黃金在,只要能把這些黃金都囊入手中的話…

“未來一段時間的財政問題也就不難解決了呢…”

這麼想着,嚴光也再次的笑了起來。

也就是在嚴光還在惦記着高爾察克的一千多噸黃金的時候,在別拉亞河上,堪稱高爾察克手下精銳的幾個師,已經到了快要被圖哈切夫斯基指揮的紅軍殲滅的地步…

在別拉亞河岸,由圖哈切夫斯基指揮的蘇俄紅軍,已經將高爾察克手下最爲精銳的幾個師給圍困住,現在只剩下了殲滅這麼一個步驟。

這一情況的出現,使得高爾察克變得有些慌亂。

“左翼的部隊怎麼樣了,能抽調出一部分兵力來替被困住的幾個師解圍嗎?”

站在後方的指揮部內,看着桌面地圖上所顯示出來的當前形勢,高爾察克有些慌亂的道。

也難怪他會如此慌亂,畢竟就在前不久,高爾察克的四十萬白軍還在穩步推進着。

然而高爾察克身側的一個前俄國陸軍少將聽了高爾察克的話後,卻多少有些沉重的搖了搖頭。

“戰線左翼的部隊,遭到了伏龍芝的南線紅軍的反攻,現在左翼已經無法抽調一兵一卒,而且我們和鄧尼金的聯繫,也因爲伏龍芝的關係而切斷了…”

聽到少將這麼說,高爾察克緊咬了一下嘴脣。

“難道就沒辦法了…”

少將並沒有回答些什麼,只不過看少將的樣子,卻明顯可以看的出來,他對現在的情況並不抱有希望。…,

不過也難怪…

硬要說的話,高爾察克的確算得上是一個擁有才能的男人,至少在才能方面絕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但是作爲前俄的海軍上將,高爾察克不但並沒有太多的陸軍指揮能力,他的麾下將領當中也沒有能夠和伏龍芝、圖哈切夫斯基、布瓊尼和托洛茨基所能比擬的人物。

何況不止是在麾下將領上有差距,甚至就連軍隊本身也有差距。

沒錯,高爾察克的確是找烏拉爾地區招募了差不多六十萬的軍隊,但是這些至多隻不過是招募了一年的軍隊,哪怕是經過了再多的訓練,也不可能搖身一變成爲一支精銳之師。

所以高爾察克手下最精銳的,除了那五萬人的捷克軍團外,剩下的就是幾支軍官團而已。像在正面已經被圖哈切夫斯基包圍的那幾個師,都是這一年來嚴光援助給高爾察克的軍官團,費盡心思訓練出來的,然而在素質上面不要說和國防軍比,甚至就連前俄的一些部隊也比不了。

而蘇俄的紅軍呢?

不要忘了,現在蘇俄的紅軍當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是前俄時期的俄國軍隊。這些蘇俄紅軍,不但擁有着有素的訓練,而且還擁有曾經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實戰經驗。

和高爾察克的菜鳥部隊相比,伏龍芝和圖哈切夫斯基手下的蘇俄紅軍,幾乎全部都能稱得上是精銳之師。

因此哪怕在兵力的對比上,托洛茨基能夠指揮的兵力要遜於高爾察克,然而等到托洛茨基和伏龍芝以及圖哈切夫斯基等稱得上是名將的人物,帶着增援的部隊趕到戰場上時,沒用多少時間托洛茨基等人就已經改寫了戰場上的局勢。

說到底,雖然這個世界上也有量變引起質變的話,但是很明顯,高爾察克麾下軍隊的數量還沒有達到引起質變的地步。

何況當初在對高爾察克進行軍售的時候,嚴光售出最多的是步槍,機槍和火炮等武器都只是少量出口,而對蘇俄紅軍,嚴光卻一次性就支援了一千多門迫擊炮…

雙方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

“將軍,現在應該怎麼辦…”

眼見着被圖哈切夫斯基困住的幾個師已經是救不出來了,而左翼和右翼的部隊也在蘇俄紅軍的攻勢下自顧不暇,剛剛開口的那個少將有些焦急的問道。

其實不用少將問,高爾察克已經在想辦法了。

說實在的,他也沒有想到蘇俄紅軍的戰鬥力會這麼強。

由於過去一直沒有和蘇俄紅軍直接交手的關係,高爾察克對蘇俄紅軍的印象還停留在沙皇俄國的前俄軍隊時期。而衆所周知的是,前俄時期的俄國軍隊是出了名的爛,唯一的優點恐怕就只有數量了。

畢竟【歐洲蒸汽壓路機】什麼的,本來就是用那幾百萬的灰色牲口撐出來的。

而現在高爾察克手裡的幾十萬白軍,在素質上恐怕還不如前俄時的幾百萬灰色牲口。畢竟不管怎麼說,前俄的那幾百萬灰色牲口也是曾經和德國人正面對敵過的,雖然最後的結局是被德國人殺的屁滾尿流,但也總比高爾察克手下那些連戰場都沒有上過的菜鳥要強出百倍…

“究竟該怎麼辦…”

前線槍炮震天,高爾察克依然在地圖前想着辦法。

在正面被圖哈切夫斯基包圍的幾個步兵師,是高爾察克手下僅有的幾個,可以和蘇俄紅軍正面較量的軍隊部隊,就這麼放棄了的話,對高爾察克來講絕對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然而就這麼繼續下去的話…

“到底有什麼辦法…”

高爾察克在地圖前絞盡腦汁,卻依然沒有想出什麼有效的辦法來。

說到底,高爾察克畢竟是一名海軍將領,如果是海戰的話,他或許還能做出一些決斷來,可是在陸戰上,高爾察克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外行。

看到高爾察克的樣子,一直都躲在角落裡的洪濤搖了搖頭。

作爲派往高爾察克政權的中國軍官團領隊,洪濤有着少將軍銜。

同樣,作爲國社政府在高爾察克政權的代表,在高爾察克率領四十萬白軍向伏爾加河流域發起攻勢的時候,作爲國社政府代表的洪濤也隨隊陪同。

認真的講,洪濤對高爾察克還是比較欣賞的,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高爾察克一樣另立政權,何況在過去的一年裡高爾察克一直都表現的很不錯。

只不過現在高爾察克的樣子,實在是讓洪濤有些大失所望…

“不過…”聽了一下似乎比剛剛稍弱了一點的槍炮聲,洪濤在角落裡撓了撓頭道。“難道這次的攻勢就要以此爲告終了麼…”

不管怎麼說,洪濤也是軍官團的領隊,因此在將軍帽重新扣在腦袋上後,洪濤走到了高爾察克的身旁開口道。

“將軍,我提議儘快撤離這裡,以免出現更大的損失…”

聽到洪濤的話,正在地圖前苦思的高爾察克和其他幾名白軍將領都是一愣,其中的一個將領更是吃驚的道。

“撤退………你是說要放棄那幾萬人嗎!”

“沒錯。”洪濤點點頭後,也不等高爾察克等人開口就已經繼續道。“雖然放棄那幾萬人的確很可惜,但是現在我們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去替他們解圍,所以,當他們被對面的蘇俄紅軍圍困的時候,他們的命運就已經被決定了。在這個時候我們還不盡快撤離的話,恐怕還要損失更多的兵力…”

說到這裡,洪濤再次嘆了口氣。

其實認真的講,最開始的時候高爾察克的進展還是很順利的,畢竟在伏爾加河流域蘇俄並沒有太多的兵力存在。所以當高爾察克的四十萬白軍發起攻勢的時候,這裡幾乎沒有任何的阻擋力量。

可是等到托洛茨基和圖哈切夫斯基等將領,帶着大批的援軍抵達時,一切就全都變了。

先是伏爾加河流域的紅軍在白軍的攻勢下站穩了腳跟,接着托洛茨基和圖哈切夫斯基等人便開始發起反攻…

然後…

就和現在一樣,那些只能打順風仗的白軍在蘇俄紅軍的反攻下,已經是完全撐不住了。

要是不能儘快撤離戰場的話,不要說多些損失了,說不定洪濤他們還要往戰俘營裡走一趟。

嘛,雖然已洪濤的身份,就算是被俘獲了也不會有什麼問題,不過作爲一名國社黨人,洪濤可不希望自己作爲一名俘虜被俄國的布爾什維克分子給關進戰俘營去。何況洪濤還是一名軍人,真要是被人當成俘虜給關進戰俘營裡了,將來說不定會影響仕途的…

“撤退嗎…”

聽到洪濤這麼說,高爾察克喃喃道。

其實他何嘗不明白洪濤說的有道理,只是就這麼放棄麾下最精銳的幾個師,這樣的決定高爾察克實在是很難下達。

然而就算是再難下達的命令,到了這個時候也必須下達…

何況高爾察克雖然是個海軍將領,但這個時候海軍或陸軍並不會影響人的判斷,所以僅僅只是猶豫了片刻後,高爾察克就果斷的道。

“組織好斷後的部隊,然後下令全軍撤退!!!”

“是!”

聽到高爾察克的命令後,幾名白軍將領回答道。

這時的高爾察克,依然在想着先退回託博爾斯克然後再重整旗鼓。

只是高爾察克沒有想到的是,今天下達的撤退命令,在未來的時間裡卻像是止不住一般…

——————————

對於俄國會不會記仇的事情?就算記仇又能怎麼樣呢...

歷史上的俄國,工業能力恢復到戰前水平的時間是1929年,而沒有了中亞和伏爾加河南部的地區後,這個恢復時間恐怕還要延後許多...

十多年的時間,已經完全足夠...

要是十多年的時間還不夠的話,那豬腳就是真豬了...

第386章 加特林機炮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491章 索馬里到手後如何處理黑蜀黍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五百一十七章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183章 政黨第453章 協議達成第464章 襲擊第119章 偷襲第165章 求政黨名稱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212章 增援第97章 一腳第299章 國難財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五百一十六章第498章 背黑鍋第130章 火力配置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451章 內跳反的泰國人第158章 連環巴掌第356章 日本遠征艦隊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138章 北伐第489章 攻佔加爾各答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307章 準備第214章 江上第349章 蓄勢待發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198章 商談第254章 武昌第107章 炮兵第75章 突進第471章 噴火兵第343章 出戰 裝甲部隊第200章 開始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152章 張百麟第324章 等待第207章 外圍第467章 兵臨曼谷第203章 獨立第270章 南京-巷戰第297章 燃燒彈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385章 競選第226章 M1911式半自動手槍第48章 第三第502章 舊的一年第266章 集團軍第198章 商談第376章 捷克人第五百一十五章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第313章 反攻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191章 銅礦第189章 練兵第359章 潛艇第209章 吐血第350章 十月革命第105章 麻煩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271章 蔣百里第265章 合肥第149章 鍾昌祚第360章 破交戰第295章 騎兵第219章 沉港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51章 再次到來第485章 菲律賓戰役第276章 有形的和無形的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493章 決定空戰高度的人第420章 攻佔敘利亞第495章 獵虎登場第274章 旗人第464章 襲擊第126章 表單(上)第108章 第一次A籤第385章 競選第287章 理由第93章 軍服第212章 增援第257章 軍法第405章 擔心第211章 杯具
第386章 加特林機炮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491章 索馬里到手後如何處理黑蜀黍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五百一十七章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183章 政黨第453章 協議達成第464章 襲擊第119章 偷襲第165章 求政黨名稱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212章 增援第97章 一腳第299章 國難財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五百一十六章第498章 背黑鍋第130章 火力配置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451章 內跳反的泰國人第158章 連環巴掌第356章 日本遠征艦隊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138章 北伐第489章 攻佔加爾各答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307章 準備第214章 江上第349章 蓄勢待發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198章 商談第254章 武昌第107章 炮兵第75章 突進第471章 噴火兵第343章 出戰 裝甲部隊第200章 開始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152章 張百麟第324章 等待第207章 外圍第467章 兵臨曼谷第203章 獨立第270章 南京-巷戰第297章 燃燒彈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385章 競選第226章 M1911式半自動手槍第48章 第三第502章 舊的一年第266章 集團軍第198章 商談第376章 捷克人第五百一十五章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第313章 反攻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191章 銅礦第189章 練兵第359章 潛艇第209章 吐血第350章 十月革命第105章 麻煩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271章 蔣百里第265章 合肥第149章 鍾昌祚第360章 破交戰第295章 騎兵第219章 沉港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51章 再次到來第485章 菲律賓戰役第276章 有形的和無形的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493章 決定空戰高度的人第420章 攻佔敘利亞第495章 獵虎登場第274章 旗人第464章 襲擊第126章 表單(上)第108章 第一次A籤第385章 競選第287章 理由第93章 軍服第212章 增援第257章 軍法第405章 擔心第211章 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