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暴跳如雷

“洛特,和中國人的條件已經談好了嗎…”

在倫敦地下的避難所裡,丘吉爾對剛剛走進來的一個年輕人道。

“已經談好了,首相閣下。”

說着那個叫洛特的年輕人走到丘吉爾的面前,將一份文件擺了過去。

“中國人承諾,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一千架活塞式戰鬥機運抵貝魯特,如果時間來不及的話還可以直接從當地的現役飛機裡調,另外他們還會盡快準備好一千門大口徑高射炮,所以只要我們的船能按時抵達並順利返回本土就…”

丘吉爾點了點頭。

“中國人的飛機怎麼樣?”

“駐華的武官已經在中國人那裡考察過了,中國人的飛機很不錯,在各方面的性能都和我們最新式的【噴火】不相上下,然而在載彈量和航程上卻要優於【噴火】,尤其是在航程上,中國人裝備的飛機在航程上要比【噴火】多出三百多公里,達到了一千多公里的程度,因此在華的武官對中國人飛機的性能都很滿意…”

也不奇怪,【噴火】的最大起飛重量只有三噸多一點,而國防軍裝備的活塞式戰鬥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卻是四噸多,這多出來的一噸多的噸位全都用來裝燃料和彈藥了,在這方面自然也就要高出【噴火】一些。

不過得益於發動機技術的進步,國防空軍已經開始小批量裝備一種最大起飛重量達五噸多的活塞式戰鬥機,在性能上可以說和大名鼎鼎的【P51】也不相上下。

不過這點丘吉爾和年輕人並不知道。不過也沒什麼,反正這時對丘吉爾來說最主要的是有一種性能過得去的戰鬥機補充皇家空軍,至於是不是最新式的就沒什麼了。

“還是自運嗎…”

“沒錯,中國人擔心他們的船會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上被德國人擊沉。所以希望我們能夠通過自運的方式將裝備運回本土…”

年輕人點點頭道。

根據嚴光的計劃,就算是真的要和德國人交鋒,也應該是德國對俄國發起突襲後的事情。所以嚴光並不打算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畢竟德國人的潛艇在大西洋上已經快要玩瘋了。

而且爲了計劃,就算德國人真的擊沉了中國的貨輪,嚴光也只能忍氣吞聲。

所以與其到時候忍氣吞聲,到不如現在什麼也別做,省得到時候還要頂着國內的輿論壓力。

“這樣…”

丘吉爾也明白世界上沒那麼好的事情。美國人和英國的關係那麼好也沒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更何況是中國人了。

而起現在皇家空軍也的確是需要戰鬥機的補充,另外大口徑的高射炮也是很需要的,畢竟小口徑高射炮的射高不夠。威力也太小,很難對德國的轟炸機造成威脅。

而中國提供的這一千門大口徑高射炮…

高射炮按口徑分爲小口徑、中口徑和大口徑高射炮。口徑小於60毫米的爲小口徑高射炮,60至100毫米的爲中口徑高射炮,超過100毫米的爲大口徑高射炮。

不要小瞧了這一千門高射炮,要知道英國如今的大口徑高射炮產量也不過才一個月幾十門而已。而這一千門已經相當於英國一年多的產量了。

“對了,首相閣下,中國人還提出如果需要的話,他們可以提供一定數量的自行式高炮…”

“算了…”丘吉爾擺了擺手。“自行式的價格太高。目前對我們來說還是牽引式的比較合適…”

年輕人點了點頭。

“對了,香港的事情進行的怎麼樣了?”

“已經順利完成了交接。現在中國人正在向葡萄牙施壓,準備將澳門也拿回來…”

在面對來自國社政府的壓力後。丘吉爾和喬治六世最後不得不點頭同意,將香港無條件還給中國。

因此就在“不列顛空戰”還打的十分熱鬧的時候,中國和英國政府也順利的完成了交接儀式。

雖然迫於形勢將香港歸還中國,對不少保守派的英國人來說是一種屈辱,畢竟他們好歹也是堂堂大英帝國,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然而當香港上空升起中國國旗的那一刻,不少在香港居住的英國人卻都鬆了一口氣。

畢竟到了這個時候,香港的安全已經得到保障了。

而就和他們想的一樣,就在中國政府和英國政府完成了交接沒多久,得到消息的日本艦隊就已經離開了香港附近海域。準備南下進行增援,在南方,日本聯合艦隊已經開始圍剿英國人和澳大利亞人的殘餘艦隊,準備爲後續的登陸作戰進行準備,只等日本人徹底佔領南洋羣島,就準備開始對澳大利亞進行登陸。

對日本人的行爲,澳大利亞人和英國人自然是極爲恐慌。

畢竟在沒有了歷史上的侵華戰爭後,日本政府的空餘兵力十分的多,多到哪怕已經在印度支那和南洋羣島上浪費了足夠多的兵力,日本人依然能夠動員至少百萬的兵力,對澳大利亞展開攻勢…

只不過這個時候,面對日本人在東南亞咄咄逼人的事態,美國人也展開了一些行動。比較明顯的就是中斷對日本的石油和鋼鐵等出口,不過現在日本的石油和鋼鐵都是從中國進口的,因此到也沒什麼問題。

除開貿易上的禁止外,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也開始在太平洋上不斷巡視,引起了日本人的警惕。原本在南洋作戰的幾艘航母也已經被調回了本土,所以這十多艘由重巡、輕巡和驅逐艦的艦隊纔會被調往南洋。

不過這時美國人的主要精力還是在歐洲,美國政府也和英國政府簽訂了一項密約。派遣了不少的美國飛行員到英國去支援作戰…

然而隨着美國介入戰爭的行爲已經越來越明顯,在外人看來距離美國正式參戰恐怕也不會太久了,所以日本人也已經開始謀劃一些事情…

當然,這些丘吉爾等人卻是不清楚的…

————————————————————

雖說葡萄牙現在屬於中立國。當然,由於是法西斯政權所以在某些方面難免會比較傾向於軸心國。不過由於並未捲入歐洲衝突的關係,所以葡萄牙現在的的確確是中立國。

對於這樣一箇中立國,除非嚴光準備對葡萄牙宣戰,不然的話是很難下手的。日本那邊直接南下而不是到澳門附近在來一下,也是出於這個原因。

好在英國已經同意了,對付葡萄牙還是比較簡單的。

所以嚴光只是派人到葡萄牙和葡萄牙政府談了一下,在經過了一連竄的威逼利誘後。在英國人已經屈服的情況下,最後葡萄牙人也只能是點頭同意。

至此,香港和澳門,這兩個距離中國最近同時也是最遠的領土。終於重歸中國的懷抱…

對於嚴光提出的“交換法案”最初的時候丘吉爾和不少英國人一樣,都覺得胸中充滿了屈辱,畢竟他們曾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如今卻淪落到了被人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地步。

然而換了另外一種思考方式後,丘吉爾和其他人胸中的鬱氣卻消散了不少…

在目前。優於希特勒還沒有對俄國發起進攻,也爲遭到在俄國的慘敗,所以直到目前爲止德國還處於巔峰狀態,因此。這場戰爭最後的勝負究竟如何,說實在的丘吉爾也不是很清楚。

也正是因爲這樣。所以丘吉爾斷定,在戰爭的過程中乃至戰爭結束後。這個世界很可能會形成四大國的態勢。

也就是德、蘇、中、美四個國家。

至於英國,如果運氣好的話或許能躋身五大國,如果運氣不好的話,大概就是如今法國的樣子。當然丘吉爾也曾想過戰勝德國,獲得這場戰爭勝利什麼的,只不過就和美國的立場傾向於同盟國一樣,中國的立場明顯傾向於軸心國,因此對這場戰爭的結局如果丘吉爾是真的不敢斷定…

所以雖然在最初的時候,丘吉爾等人對國社政府提出的“交換法案”十分的氣惱,但是稍稍換了一種思考方式後,他們卻想到了另外一個主意。

那就是和過去的幾百年英國一直採取的大陸平衡政策一樣,挑起這四個國家間的爭端,讓他們能夠一直爭鬥不休。

這其中的德國和俄國自然是不用提,雖然目前德國還沒有和俄國發生衝突,而且還有一個【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存在,但至少在丘吉爾看來,這兩個國家是絕對會發生衝突的。

畢竟過去希特勒就一直是一貫反共的立場,而俄國顯然也不是很喜歡希特勒。

因此對蘇德兩國發生衝突,丘吉爾本人還是很有把握的。

真正的問題,是中國和美國…

雖說目前的美國已經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威脅,但是兩國之間畢竟還隔着一個太平洋,所以就算兩國真的會發生衝突,也絕不會最近一段時間能夠發生的…

“雖然這樣,我們卻可以在這兩個國家間製造一些矛盾出來…”

沒錯,製造一些矛盾出來,而眼下的“交換法案”對丘吉爾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只要將英國在西半球的一些殖民地,通過“交換”的方式交給中國,那麼一直都將美洲視爲自己勢力範圍的美國,就絕不會容忍這種行爲…

這樣一來,兩國的矛盾自然也就出現了…

另外對於國社政府那個密約的形式,丘吉爾更是求之不得了。

首先,用殖民地來交換裝備,對大英帝國的聲譽絕對是一種影響,對英國軍民的士氣更是一種嚴重的打擊。

另外,如果英國和中國公開了這項密約的話,那麼美國政府是絕對會出面的,畢竟任誰也不想自己家的後花園裡突然多出了一個住戶來。而如果美國人出面的話。那麼礙於現在美國對英國政府的支持,英國人就不得不取消這項協議了。

如今中國人這麼配合,丘吉爾自然是極爲高興了。

只不過英國人還是有些擔心的,擔心中國人不會上當。不過稍後…

稍後英國人就明白,他們的擔心其實是多餘的…

“我們要馬島、百慕大,牙買加,巴巴多斯和巴哈馬和特立尼達…”

在中國和英國政府的外交會議上,顧維鈞開門見山的對英國外交官道。

英國人那邊還在想着,究竟該怎麼誘導中國人選擇能夠刺激到美國人的位置,這邊顧維鈞提出來的地方就全都是位於西半球的。

尤其是百慕大等地,除了第一個馬島屬於南美洲外。剩下的五個地方都屬於北美洲,就在美國人的眼皮子底下。如果中國人真的得到了這幾個地方,那就真的是在美國人的眼皮子裡插棒槌了。

看着英國人驚訝中帶着竊喜的表情,顧維鈞也很無奈。

作爲一名外交官。顧維鈞當然知道選擇這些地方作爲交換意味着什麼,然而顧維鈞畢竟只是一名外交官,真正意義上的決策,還是由國社政府的上層來制定的,而顧維鈞只有執行的權利。

至於嚴光那裡?

對嚴光來說。得罪美國?

中國的崛起本身就是在得罪美國,既然這樣到不如事先就得罪好。至少現在得罪總比將來被得罪要好。

其實嚴光也曾想過其他地方,像是斯里蘭卡、馬爾代夫、查戈斯什麼的。只不過印度就好象是英國人的心頭肉一般,對印度有威脅的這些地方那個英國人是絕不可能拿出來交換的。所以嚴光也只好死心了。

說實話,其實嚴光對馬爾代夫還是有點興趣的。畢竟那裡是傳說中的度假勝地。

而既然斯里蘭卡什麼的是沒有辦法了,嚴光只好去選馬島等地了。

反正嚴光對遏制美國比較有興趣。至於印度什麼的…

一個分裂的印度,對中國是完全造成不了任何威脅的,尤其是印度還是一個極度懶惰的民族,這樣一個民族只要在國社政府的看管下,不要弄出“和諧蛋”來就沒問題了——————不過在嚴光看來,糾纏於宗教矛盾當中的印度人,是絕對沒那個功夫弄“和諧蛋”的…

————————————————————

或許是英國人心懷鬼胎的關係,所以英國人和顧維鈞簽訂協議的時候,動作十分快而且沒有一點拖泥帶水,在某些無關緊要的細節上也是儘可能的讓步,弄的整個協議簽訂儀式進行的十分簡單…

可以說,顧維鈞這這輩子都沒簽過這麼簡單的協議了…

“這些英國人…”

等到協議簽訂後,看着英國人快步離去的背影,顧維鈞苦笑了起來。

顧維鈞畢竟是一個聰明人,所以爲什麼會這樣他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弄清楚。然而正是因爲這樣,所以顧維鈞纔會苦笑,因爲英國人現在真的有點請君入甕的意思。

“爲什麼非要和美國人起衝突呢…”

等到英國人離去後,看着窗外的太陽,顧維鈞苦笑着喃喃道。

顧維鈞當然不明白,中國和美國間的衝突本來就是一件無解的事情。

尤其是在曾經的歐洲領頭羊英、法、德三國,都將因爲這場戰爭而落寞的情況下,即便美國人不想,他也不得不站出來成爲新的領導西方世界的帶頭大哥…

這個世界就那麼大,在擺脫了孤立政策後,中國和美國將不可避免的產生爭端和衝突。所以,與其到時候在想辦法對付美國人,到不如現在就在美國的身邊埋伏好釘子,等到和美國發生衝突的時候,保證自己在衝突當中能夠佔據上風…

“大總統,協議已經簽訂好了…”

等到英國人離開後,拿着剛剛簽訂好的協議,顧維鈞回到了總統府。

“就是這些嗎…”

將文件拿在手上,嚴光滿意的笑了笑。

這些協議的存在,代表着中國的勢力正式擴張到了西半球,不過,也代表着中國和美國衝突的起始點…

嚴光可以想象,當這些協議公開的時候,美國將會是什麼反應。

“你妹的,整天拿航母到別人的海域巡航,這次我也要拿航母到你家的海域附近去巡航一下!”

想起後世發生的一些事情,嚴光在自己的心裡冷笑道。

雖然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幾十年了,自己也已經徹底的成爲一個老年人,但是對當年的一些事情嚴光可是一直都記憶猶新。

所以,換取這些殖民地固然是爲將來遏制美國的行爲做準備,可同樣也是爲了給自己的心底出一口氣…

“先準備一下,等過兩天在將這份協議公佈出去…”

仔細的翻閱了一下協議後,嚴光對着顧維鈞道。

“明白…”

等到顧維鈞拿着協議離開後,摸着椅子旁已經成年了的哈士奇的腦袋,嚴光在心裡多少有些得意的道。

“不知道那些美國佬在知道了這份協議的存在後,會是什麼反應呢…”

對美國人的反應,嚴光可是相當期待的…

什麼反應?

在得知了這份協議存在後,美國的反應自然是暴跳如雷…

然而那個時候,在山本五十六的突然襲擊下,美國人卻絲毫不敢將這種反應表露出來…(未完待續。。)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170章 綦江第43章 坦皮科第477章 轉移第448章 炮臺淪陷第107章 炮兵第228章 炮盾第149章 貴州攻防(上)第224章 賣命第310章 狙擊手第202章 二次革命(下)第10章 四川綦江第354章 石油的利益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309章 分部第488章 聲自導魚雷 決定勝負的武器第13章 賭運亨通第376章 捷克人第211章 杯具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477章 轉移第412章 格局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174章 時間第96章 草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64章 一切就緒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412章 格局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201章 二次革命(上)第45章 華升一號第60章 坦白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36章 一千八百萬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30章 機槍的威力VS首戰告捷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250章 日本軍援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299章 國難財第13章 賭運亨通第131章 75小姐第13章 賭運亨通第292章 一號計劃第488章 聲自導魚雷 決定勝負的武器第171章 綦江縣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16章 再度啓程第23章 抵達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447章 炮臺第463章 對臺攻勢第276章 有形的和無形的第36章 一千八百萬第440章 史上最大艦第142章 代平黔亂第194章 東京街頭第340章 窩火第274章 旗人第145章 大方縣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101章 陪同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第426章 順利第376章 捷克人第132章 迫擊炮第148章 貴陽城下第19章 江上(完)第247章 狙擊手第326章 我要伊拉克第456章 曼谷大轟炸第330章 機槍的威力VS首戰告捷第183章 政黨第42章 寒風凜凜第313章 反攻第118章 不甘第252章 九千字第129章 王耀武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219章 沉港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335章 解圍第77章 羣龍無首第492章 戰鬥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83章 去重慶第128章 表單(下)第199章 稍作支援第246章 炮戰第320章 路線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224章 賣命第396章 帝國大廈第113章 美味(上)第120章 無憂第264章 突擊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492章 戰鬥第167章 詹天佑
第170章 綦江第43章 坦皮科第477章 轉移第448章 炮臺淪陷第107章 炮兵第228章 炮盾第149章 貴州攻防(上)第224章 賣命第310章 狙擊手第202章 二次革命(下)第10章 四川綦江第354章 石油的利益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309章 分部第488章 聲自導魚雷 決定勝負的武器第13章 賭運亨通第376章 捷克人第211章 杯具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477章 轉移第412章 格局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174章 時間第96章 草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64章 一切就緒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412章 格局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201章 二次革命(上)第45章 華升一號第60章 坦白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36章 一千八百萬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30章 機槍的威力VS首戰告捷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250章 日本軍援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299章 國難財第13章 賭運亨通第131章 75小姐第13章 賭運亨通第292章 一號計劃第488章 聲自導魚雷 決定勝負的武器第171章 綦江縣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16章 再度啓程第23章 抵達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447章 炮臺第463章 對臺攻勢第276章 有形的和無形的第36章 一千八百萬第440章 史上最大艦第142章 代平黔亂第194章 東京街頭第340章 窩火第274章 旗人第145章 大方縣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101章 陪同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第426章 順利第376章 捷克人第132章 迫擊炮第148章 貴陽城下第19章 江上(完)第247章 狙擊手第326章 我要伊拉克第456章 曼谷大轟炸第330章 機槍的威力VS首戰告捷第183章 政黨第42章 寒風凜凜第313章 反攻第118章 不甘第252章 九千字第129章 王耀武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219章 沉港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335章 解圍第77章 羣龍無首第492章 戰鬥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83章 去重慶第128章 表單(下)第199章 稍作支援第246章 炮戰第320章 路線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224章 賣命第396章 帝國大廈第113章 美味(上)第120章 無憂第264章 突擊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492章 戰鬥第167章 詹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