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升旗

當遠征軍上下的官兵從深沉的睡眠當中醒來的時候,他們才真切的體會到,自己是在異國他鄉。雖然當兵吃糧走四方,但是這次也可走得真遠!雖然起牀號還是熟悉的聲音。但是身下的稻草,頭頂的鐵皮屋頂,都提醒他們,他們這可是在法國的軍營裡面!昨天在海上顛簸了好久的官兵們,簡單的用了一點船上做的最後一頓晚餐,就在平穩的陸地上面抓緊時間休息,恢復體力。有經驗的官兵們都知道接下來的時間肯定是抓緊時間的適應性訓練。可還有許多參謀軍官,後勤軍官都徹夜未眠。他們在緊急的聯繫到了法國之後的給養供應,組織船上的重武器還有物資的卸載。海軍的官兵們還有商船船員夜間都在緊張的卸貨。他們爲了讓陸軍官兵好好休息一夜,主動的承擔了夜間卸載的任務。這些弟兄馬上就要在歐洲前線出生入死了。他們能幫這些弟兄做一點就是一點。

總而言之,他們已經在歐洲了。

集合號聲聲的響起,還是在和國內一樣,早上先出早操。從海路過來就有這麼一個好處,不用到了地頭再出早操,雖然這個時候在國內,還是長夜漫漫。他們住的地方,是卡昂城西的一處趕建出來的大軍營。佔地很廣,兵營、食堂、馬房,操場一應俱全。可以容納十萬人的軍隊在這裡駐紮修整訓練。在法國的清晨裡面,一隊隊的官兵都步伐整齊地趕往操場集合。法國第五後勤管區的汽車馬車已經在絡繹不絕的朝軍營輸送着物資了。部隊到了法國,按照協定。法國方面還是要爲部隊提供部分換裝的物資。包括裝備法國部隊沒有多久的阿德里安鋼盔,兩套內衣,一件羊毛衫,軍用皮靴。還有源源不斷供應的食品,爲他們提供的給養也是按照法國標準,每天的麪包,茶,肉。醃豬油,副食品,酒”香菸。都有相應地供應標準。其他供應事務也是千頭萬緒,將第五後勤管區忙了個四腳朝天。光是他們裝備的步槍要提供的七九彈藥供應,就是個相當頭疼的問題。蒐羅全國,加上對德國方面的繳獲物資。終於籌集了幾百萬發的子彈先期提供給他們。後續的專用彈藥都是法國向中國的兵工廠訂貨。然後千山萬水地輸送過來。運輸船隊上面的騾馬,大車,輕重迫擊炮,山炮野炮榴彈炮。都在緊張的卸載過程當中,按照協定,這三個師法國方面還要補充部分的馬匹,還有二三百輛的汽車,炮彈的口徑和法國方面差不多,完全由法國提供。這些補給的安排。也是相當巨大的工作量。雖然僅僅是一夜的功夫,遠征軍地參謀軍官們才明白一個工業強國在全部動員之後他們所擁有的巨大生產力還有所能爆發出來的能量。

在夜色當中,按照在國內的經驗,組織這些物資至少需要他們十來天的時間,而且有些他們提出的補給數量自己都覺得巨大。但是法國在卡昂附近的那些巨大倉庫一個個打開。才發現裡面堆積如山地軍用物資。英國生產的內衣和羊毛衫,法國地鋼盔,大量的食品。裝滿了一輛輛馬車的彈藥,在那些黑人北非人苦力還有越南司機的搬運下。成夜的朝軍營輸送。法**官和中**官各自用他們的語言互相叫嚷着,緊張地安排着這一切。懂法語的聯絡人員說話都說得口乾舌燥,在雙方之間溝通聯絡。當然當中也有小小的不愉快的插曲。法國預備十一集團軍堅決要向軍營派駐他們的整訓代表。參謀軍官們趕緊報告給了參加酒宴後就一直在現場指揮對部隊進行補給的何燧和李睿他們。這些十一集團軍的代表被何燧他們堅決的頂了回去。惹得那些法**官們大不高興。何燧自己也有着巨大的壓力。國內雖然對他一切放手,指示的原則也是讓他自己選擇合適的時機加入到戰事當中。可這裡畢竟是戰場!自己現在這些部隊也不能獨當一面,遲早要接受哪支大編制的指揮。到了這裡才知道法**事當局態度的堅決,他們一定要將這支部隊納入到指揮體系當中!他和李睿合計了一下。決定還是堅決自己的態度,未來的事情未來再說。但是現在部隊必須集中整訓,沒有足夠的準備,說什麼也不讓部隊開上前線作戰。他們要爲這九萬多人的生命負責!

這個時候,被賦予了全權的何燧和李睿這兩個人,反而更加的想起國內還有雨辰可以依靠的日子了。不過現在也只有一切靠自己啦!他們是先鋒,就是要承擔爲後繼部隊打出局面的任務,這也是國防軍第一次和同盟軍事力量打交道的經驗。雖然內心不安,但是還是要咬牙硬撐着。他們沒得選擇。

當所有官兵來到各個操場的時候,他們的隊列是黑壓壓的一片。大西洋的海風吹到陸地上面,臉上就是潮溼溫潤的一片。這是異國的陽光,異國的空氣,還有異國的海風。唯一不變的,還是這幾萬黃色皮膚的虎賁。主操場已經臨時搭建了一個高臺。繁忙了一夜的何燧還有李睿,連同他們身邊高高低低的各級幕僚。已經在那裡肅然端立。他們的身後是一根高大的旗杆,六名總部特務營的旗手已經雙手捧着國旗,等候着開旗的命令。一支法**樂隊穿着禮服,站在高臺下面一側,也好奇的打量着這支中**隊的早操集合。觀禮的協約**官都整齊肅穆的站在了何燧的身後。屏息以待。

一聲聲的響亮口令聲中,官兵們組成了一個個連方陣,面向何燧。各連執星官敬禮的口令聲響成了一片。所有官兵面向何燧,行軍禮。而臺上的何燧他們,也同樣肅然還禮。幾個法國營區服務的後勤官兵送上來了落地式地麥克風。看來也是昨夜早就準備好的了。何燧臉色平靜的走到了麥克風前面。下達了他到達法國對他麾下部隊的第一個口令:“稍息!”

操場上整齊的一聲軍靴響亮,官兵們都看着臺上。看着他們的指揮官。軍隊是一個講究羣膽的團體。在這個操場上面,當黑壓壓的數萬官兵整齊站立,僅僅他們地呼吸聲就可以連成一片雷聲的時候。每個人身臨此境,都不由得熱血沸騰。更別提他們所承擔的責任了。

“國防軍的官兵們!經過幾萬里的跋涉,我們終於抵達了歐洲,抵達了正在戰火當中的法國。爲了將我們輸送到這裡,海軍弟兄們已經付出了他們的犧牲。我們這幾萬先遣部隊。匯聚着全國的目光,寄託着從總統以下所有國民地目光。我們來到這裡,並不是因爲我們好戰,而是我們希望得到真正的和平!你們要記住,我們是爲什麼而遠路來此,我們又是爲什麼而戰!爲了我們國家地位的上開,爲了我們民族的崛起!同樣的,也是來爲了幫助我們的歐洲朋友。打斷普魯士軍國主義的脊樑!你們都應該明白大家將要面臨的犧牲,這種犧牲,是我們國防軍過去在付出,現在在付出,未來也同樣要繼續付出的東西!也是我們唯一能夠回報給生我育我地國家和民族的東西!我們雖然在法國戰鬥,但是我們都知道。我們爲的還是自己的祖國,在我們的身後,就是我們的祖國!”

他轉身看着那些旗手,大聲道:“開旗!讓中華民國的旗幟。在歐洲同樣能夠驕傲地飄揚。讓我們國防軍的表現,絕不會玷污這面國旗!”翻譯們低聲地同時翻譯着何燧的發言。協約國觀禮的將軍們都在點頭沉吟。這位中國司令官都是說的實話,中國遠征軍的出征,就是準備以犧牲和鮮血換取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換取發展地空間,換取未來在國際事務上面至少擁有發言的權力,換取列強的平等對待。這是一個積弱已久的民族最好的選擇!如果他們在戰場上面有所表現的話。但是…………當一個國家的國防軍還有他們最優秀的青年。願意爲了國家和民族毫不猶豫的付出這樣的犧牲的話,這個國家崛起的日子。到底還有多遠?

軍樂奏響,一面五色國旗緩緩開上了法國的天空,它迎着大西洋的海風,緩緩舒展。何燧的一聲口令,在場的所有人,包括那些協約國的將軍們。同時向着這面旗幟敬禮。未來,就這樣向着遠征軍展開。而他們也知道,等待着他們的是怎樣的一場戰事。

柏林,德國陸軍總參謀部。歷史上面從來沒有一個軍隊機構象德國總參謀部那樣擁有這樣高的地位,也從來沒有一個軍隊機構能夠擁有如此廣泛的權力。在第二帝國來說,總參謀部幾乎就是這個帝國的中樞,他們深刻的影響了第二帝國以來國家政策的走向。國家不過是附在他們所指揮的強大的普魯士陸軍外面的一層外皮而已。他們贏得了許多勝利,也造就了他們神話一般的聲名。老毛奇、施利茨等等前輩留給他們的後輩是一個個太過完美的傳說。而後繼的這些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的精英們,也自信的認爲他們將戰無不勝。

但是神話總有破滅的一天,幻想再來一次色當的德**隊,在馬恩河被擋住了腳步。他們準備了幾十年的施利茨計劃,幾乎完全的破產。在東線他們雖然贏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但是俄國這個龐大的巨人,仍然在堅持抵抗。而且還不斷的向奧匈帝國的部隊發起攻擊。其他戰線現在的局勢也不樂觀。意大利已經加入了協約國作戰,在巴爾幹又再次開闢了一條戰線,客觀的減輕了東線俄國所面臨的壓力。雖然意大利陳舊的陸軍並不是什麼強勁的對手。初期對意大利的參戰因爲這個國家在奧匈陸軍面前一系列的失敗已經減輕。但是還是牽制了兩個中歐強國二十多個師的軍隊。這些軍隊無論放在西線還是東線,都是相當有力的補充。土耳其方向的達達尼爾海峽的強襲作戰仍然在進行。雖然在那位能幹地德國將軍,呂曼,馮贊德爾斯的指揮下,土耳其軍隊仍然在進行着頑強的抵抗。但是萬一達達尼爾陷落的可怕前景。仍然讓所有總參謀部的精英軍官感到害怕。這就意味着俄**事地位的加強!德國兩線作戰的噩夢將越來越深!

但是對於現在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的主人,法金漢步兵上將來說。最讓他煩心地問題。是一個兩難的選擇,東線還是西線?對於總參謀長來說,他內心裡面是傾向於西線。因爲拿破崙曾經在俄國的失敗深深的提醒了這位德國將軍。俄國因爲他廣袤的國土,在地理上面是不可被征服的!二百萬、三百萬的德**隊撒進去,也不過是這片土地上掙扎的一些螞蟻罷了。雖然俄**隊落後,陳舊,而且裝備不完善。但是他們總是有着無窮無盡地後備力量。可以抵消一切德**隊所擁有的軍事技術戰術上面的優勢!但是對面的西線就不同了,法國的縱深和俄國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而且法國只有四百七十萬適齡作戰的男子,而德國有九百萬!只要能夠在西線選擇一個特定的戰場讓法國人將他們的鮮血流乾的話。擊垮法國可以說是順理成章地事情,當沒有了西方的協約國家支持,俄國還能堅持多久?但是讓他煩惱的事情是,他現在沒有他的前任那麼巨大的影響力。那個現在在國民當中非常得寵的東線集團軍羣的搭檔,興登堡還有魯登道夫,包括貝特曼一霍爾韋格政府。還有奧匈地那位老貴族康拉德。包括那些擔心他們在東普魯士產業的老容克貴族,都是關心東線遠遠勝過西線!因此他不得不在年初違心地同意了他們聯合的壓力。先謀求在東線解決問題,再掉過頭來解決西線。結果就是現在這個樣子。法國在恢復元氣,一再的在西線謀求突破。西線七個集團軍一百九十萬的大軍,因爲長久的採取守勢,士氣也受到了挫傷。而在東線呢?俄國人一再被擊敗,但是又一再的重整起來。好像就是有九條命地貓一樣。士兵在廣袤的東線試圖捕捉包圍俄國人的主力,但是那些撻坦人總能找到空隙溜掉!士兵們疲憊不堪,物資的消耗是天文數字。而他們的盟友奧匈帝國卻老是打敗仗!

苦惱的總參謀長現在幾乎撒手不管東線的事情,交給興登堡和魯登道夫這兩位搭檔自己折騰去。他目光又轉向了西線,專心研究他的那個在西線某點將法國人血流乾的計劃。但是總參謀長最先恐怖的發現。法國人一場規模空前的攻勢,已經迫在眉睫了。他們的進攻目標,就是阿圖瓦、香巴尼地區那個面向朗斯方向凸出的戰線。巴黎就在德國人這個巨大的突出部南方不遠的地方,馬恩河就近在他們的眼前。隨時德**隊都可以從這個突出部發起一次有力的攻擊,割裂法國人的戰線。一直衝向馬恩河。所以這裡就成了協約**隊的眼中釘。春季他們在這裡發起過攻勢,但是被德國守軍擊敗。現在前線傳來的情報就是。法國人和英國在進行着一系列複雜的調動,裝備和物資也大量的向這個方向集結。預計在秋季即將發起的攻勢當中,二十二個半的德國師至少要面對五十個師以上的協約國部隊!總參謀部立刻動員起來了,也在西線開始集結預備部隊,準備彈藥物資,加固工事。在1915年。在這個地方,也同樣可以讓法國人和英國人把血流乾。而19年就將是決定性的一年!他,法金漢,將是繼老毛奇之後,又一位法國的征服者!

“我不能同意設立大本營…………這個戰時機構,是對內閣和議會權力的極大干涉。而且國家並沒有處於這個局面…………我們沒有進入全面作戰的局面!現有的總統府直接管理的陸海軍機構,完全可以應付現在的局面嘛。至於工業動員的問題,工業部作爲內閣的一個部門,毫無疑問將接受內閣的指導管理。併入大本營,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嘛!”宋教仁的臉色冷冰冰的,幾乎是一口拒絕了雨辰計劃設立戰時大本營的提議。在他看來,這不過是雨辰進一步想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削弱內閣和議會權力的做法罷了。他雖然對雨辰一向秉承合作的態度,但是並不是代表他沒有自己的原則和底限。

雨辰皺着眉頭有點爲難的微笑,這次是他主動約見宋教仁的。國內現在的事務千頭萬緒,而主要又集中在軍事問題上面。原來自己那個簡單的陸海軍幕僚機構已經遠遠不夠用了。爲了準備兩場戰爭,還有龐大的軍隊擴充計劃。需要一個有權威,有影響力的機構。而設立戰時大本營,是他能夠想到的最好選擇。現在中央政府的各種體系還只能用不完善或者幼稚來形容。這樣複雜的深度動員計劃,在他看來,只有將權力集中在他手上才能更好的完成。但是宋教仁的反彈,也的確是預料中事。看着宋教仁堅決的臉色,雨辰知道他決心已定,到底要怎麼說服他纔好呢?一時間就算以雨辰的深沉多智,都有些想不出辦法來。

雨辰無意識的敲打着自己椅子的扶手,緩緩道:“鈍初先生…………現在國內雖然安靜,但是我們面臨的局勢,還是很緊張的。除了歐洲規模巨大的戰爭,我們同時還有一場未來的國土防衛戰要應付。軍隊現在擴充得很厲害,軍事工業也因爲歐戰的刺激在飛速的發展。這個軍隊擴充和軍事工業的發展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事情。爲了避免混亂,必須要有一個機構統一協調這些事情…………這個並不是我想攬權。而是客觀現實需要…………只要過了現在這個坎,大本營這個機構自然是要撤銷的。我無意干涉憲法的神聖,也同樣無意削弱內閣和議會的權力和地位…………”

宋教仁開口就**的頂了回來:“既然現在覺得應付得非常吃力,那爲什麼當初還要堅持派兵前往歐洲呢?至於你說的日本戰爭的威脅,現在大家都是協約國家了。還有什麼理由爆發戰爭?我們的實力擺在這裡,已經不是幾年前那個貧弱的模樣了。日本就算有心也是無力來對我們發起戰爭!大本營的事宜,不論作爲內閣總理,還是國民黨的黨魁,我都斷難表示贊同。軍事外交上面的事宜,都是您個人負責,但是影響到內閣和議會的權限,我個人都將反對到底。而且成立了大本營,就等於宣佈國家現在處於戰時。推行什麼戰時的緊急法案,都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國家動員一次,就傷一次元氣啊!總統,我們都知道您雄才大略。但是國家有這個局面不容易,能不能少打一點仗?”

理念的不同,果然就是最大的分歧呢。自己的計劃果然是這麼難以得到宋教仁的理解。在國家初步穩定下來的時候,自己強行推動參與歐戰,已經是在府院還有議會之間,造成了深刻的裂痕,雖然自己將跳出來的和平進步黨打了下去,鎮住了他們。但是現在又計劃成立大本營,準備另外一場戰爭,也難怪宋教仁他們以爲自己喪心病狂了。但是他們不知道,國家積弱了那麼久,不經歷血和火的洗禮,不自己打出一個局面。列強們會看着你這樣發展起來麼?強國的道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強行推進參與歐戰的計劃,已經有可能和西方列強達成諒解,但是遠東的那個強大的敵人呢?他們已經在把自己武裝到牙齒,在躍躍欲試,虎視眈眈。不徹底打掉他們的野心,又怎樣才能真正的走在強國的道路上面?民族復興的祭壇,除了自己的犧牲,也需要一個血祭。這個時候的中國和日本,本來就是你死我活的關係。這次是真正的國運之爭了。自己孤心苦詣終於營造出現在這麼個局面,已經不可能後退了。

看着宋教仁堅決的神色,雨辰只有低低的嘆了一口氣。

第25章 藏伏爪牙第38章 統合(二)第16章 清室退位第5章 奠基(五)第21章 瘋子的計劃第4章 奠基(四)第25章 藏伏爪牙第102章 血戰聖梅朗(一)第55章 北方的密議第5章 塞北江南第77章 國運誰屬第97章 進入戰場第16章 面向未來的陸軍第131章 地震(一)第45章 復仇第92章 未來(一)第80章 民氣第12章 揮兵鄂贛第67章 決定第146章 胡無人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42章 決死進攻第164章 騎兵和“豬”第76章 民族利益第48章 關鍵第20章 亂局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85章 博弈第158章 序幕拉開第28章 光復南京(下)第80章 民氣第73章 遭遇第153章 覺醒第28章 光復南京(下)第6章 決定攤牌第21章 轉折和驚變第60章 各有所謀第21章 血戰雨花臺(中)第17章 江浙滬聯軍第22章 血戰雨花臺(下)第19章 江寧製造局事變第8章 最長的一夜(五)第71章 遊子第36章 新的戰場第178章 口訊第18章 前哨戰(上)第41章 統合(五)第60章 平衡第98章 黎明前的黑暗(四)第60章 平衡第79章 在法國第106章 血戰聖梅朗(五)序章回到1911第44章 增兵河南第28章 糾纏(二)第19章 江寧製造局事變第71章 新的開始第9章 解決(一)第140章 準備第81章 強國的氣質第35章 國寶第161章 牽動中的全局第121章 凡爾登(二)第200章 我和時代第91章 國家統一安全委員會第42章 抉擇第3章 殺張事件第78章 倫敦聲明第97章 進入戰場第2章 奠基(二)第45章 舉國第22章 血戰雨花臺(下)第119章 不甘心的計劃第17章 海軍之春第19章 前哨戰(下)第48章 大開殺戒第76章 民族利益第92章 升旗第125章 凡爾登(六)第22章 日本的野心第187章 你是誰?第21章 血戰雨花臺(中)第23章 大英帝國的通牒第20章 雙管齊下第49章 向南第22章 日本的野心第88章 北方風雲第35章 大迂迴(上)第58章 衆矢之的第28章 大戰前夜(三)第68章 國防軍的未來第57章 凱旋第138章 失去控制第85章 博弈第98章 火山第49章 滾滾向西第4章 奠基(四)第5章 塞北江南第51章 歐陽武的心思第21章 行動
第25章 藏伏爪牙第38章 統合(二)第16章 清室退位第5章 奠基(五)第21章 瘋子的計劃第4章 奠基(四)第25章 藏伏爪牙第102章 血戰聖梅朗(一)第55章 北方的密議第5章 塞北江南第77章 國運誰屬第97章 進入戰場第16章 面向未來的陸軍第131章 地震(一)第45章 復仇第92章 未來(一)第80章 民氣第12章 揮兵鄂贛第67章 決定第146章 胡無人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42章 決死進攻第164章 騎兵和“豬”第76章 民族利益第48章 關鍵第20章 亂局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85章 博弈第158章 序幕拉開第28章 光復南京(下)第80章 民氣第73章 遭遇第153章 覺醒第28章 光復南京(下)第6章 決定攤牌第21章 轉折和驚變第60章 各有所謀第21章 血戰雨花臺(中)第17章 江浙滬聯軍第22章 血戰雨花臺(下)第19章 江寧製造局事變第8章 最長的一夜(五)第71章 遊子第36章 新的戰場第178章 口訊第18章 前哨戰(上)第41章 統合(五)第60章 平衡第98章 黎明前的黑暗(四)第60章 平衡第79章 在法國第106章 血戰聖梅朗(五)序章回到1911第44章 增兵河南第28章 糾纏(二)第19章 江寧製造局事變第71章 新的開始第9章 解決(一)第140章 準備第81章 強國的氣質第35章 國寶第161章 牽動中的全局第121章 凡爾登(二)第200章 我和時代第91章 國家統一安全委員會第42章 抉擇第3章 殺張事件第78章 倫敦聲明第97章 進入戰場第2章 奠基(二)第45章 舉國第22章 血戰雨花臺(下)第119章 不甘心的計劃第17章 海軍之春第19章 前哨戰(下)第48章 大開殺戒第76章 民族利益第92章 升旗第125章 凡爾登(六)第22章 日本的野心第187章 你是誰?第21章 血戰雨花臺(中)第23章 大英帝國的通牒第20章 雙管齊下第49章 向南第22章 日本的野心第88章 北方風雲第35章 大迂迴(上)第58章 衆矢之的第28章 大戰前夜(三)第68章 國防軍的未來第57章 凱旋第138章 失去控制第85章 博弈第98章 火山第49章 滾滾向西第4章 奠基(四)第5章 塞北江南第51章 歐陽武的心思第21章 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