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趙東主動向林市長承擔責任,但是江若英還是捱了林市長一頓批評,這是她上任以來第一次受到上級領導的批評,而且是相對嚴厲的一次批評。回到局裡,她坐在辦公室裡悶悶不語。
門外,幾個想彙報工作的同志聽說了這個情況,沒敢貿然闖進來,滯留在門外議論起來。
於平小聲說:“沒有想到林市長平時挺和藹的一個人,今天卻發了脾氣,搞得江局長有些下不來臺。”
“作爲一個女同志,把工作做到這個份上已經不容易了。”薛貴忠說。
“幹咱們安全監管這行的領導,不挨批評的太少了,作爲一個一把手,就得隨時有這個心理準備和承受能力。換一個角度來講,領導的批評也是一種關愛。”符曉安說得更實在。
幾天後,在市安監局會議室裡,召開了一個特殊的會議——“市安監局處級以上領導同志的家屬反腐倡廉座談會”,出席會議的人員有江若英局長和一些處長以上領導的家屬。會議由薛貴忠主持,江若英局長首先講話。
江若英說:“各位家屬同志們,感謝大家在百忙中出席這個會議。今天參加這個會的人都是我們局處長以上領導的家屬。我給大家找來,目的大家也都清楚。主要是近期我們安全生產領域出現一系列腐敗案件,在社會上造成一些不良影響。爲了防微杜漸,警鐘長鳴,我請各位家屬配合一下我們工作,叫做端正忱邊風,把好預防腐敗第一關。下面請大家座談一下,說說對這件事的看法。”
趙大娘說:“我先說,今天到會的人裡,我的年紀最大,我也不客氣了。按理說我們家老趙退休了,我可以不來,但是聽到這個信後,我覺得還是來聽聽好,今天這個會是我們單位前所未有的,江局長不僅要管職工8小時之內的事,還要管好職工8小時以外的事。用心良苦,令人欽佩。我希望大家都能端正認識,對家庭負責,對黨的事業負責。”
於平愛人原梅說:“我也說兩句,我這個人嘴大舌長,講起話來沒心沒肺的。雖然我和於平經常吵架,有時看他工作忙了,還想拖他後腿。但是腐敗這個事,我保證要管好。他於平要是敢腐敗,我決不輕饒他。”
隨後,一些家屬陸續發言,都表示要在家做好賢內助,防止愛人發生腐敗問題。最後沒有發言的只剩下玉香一個人了,大家不約而同都把目光投向她的身上。
稍微遲疑了一會兒後,玉香說:“我今天本不想來,我沒臉見大家。可是江局長非要讓我來會上講幾句,我想說也好。我們家李子君本是個農村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又從一個煤礦基層工作人員成長爲一名領導幹部。在當副局長之前,他勤奮工作,廉潔自律,是我崇拜的偶像,曾幾何時,我爲有這樣一個好丈夫而感到自豪。可是,自從他當上了副局長後,地位變了,思想也變了,很多人對他阿諛奉承,請客送禮,他的理智被慾望所代替,他的道德被金錢所掩埋。結果不僅給黨的事業造成重大損失,還害了自己,害了家庭。”
講到此處,玉香已經泣不成聲。
“玉香,你別隻管哭,我問你,當初有人給你家送禮,你是怎麼對待的?”原梅直截了當地問。
玉香說:“當初,我也勸說過子君,讓他注意點影響。可是後來……”
“後來怎麼樣?”原梅問。
“後來,經不起送禮人的花言巧語,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聽之任之了。”玉香後悔地說。
“哎,你要是早點管得嚴一些,他不至於走到這一步。”趙大娘說。
“我後悔呀。”玉香說完放聲痛哭。
江若英說:“前車之鑑,大家應該銘記在心啊。”
林永年的辦公室裡正在召開一個小會。
林永年說:“今天給你們幾位找來,是想研究一下一些準備關停煤礦的遺留問題。”
煤礦集團總經理董超說:“有些熟悉業務的青壯年我們集團儘可能多吸納一些,但是一些老弱病殘礦工,我們安置有困難。”
市人事勞動局孟局長說:“對一些下崗的礦工,政府應該給予一些失業補助。否則他們很難重新就業。”
江若英說:“經過幾次礦難後,我感到我們市的礦山救援隊力量較弱,市政府應該再成立幾隻礦山救援隊,補充一些青壯年礦工,再多購置一些救援設備。”
林永年說:“你們幾個的建議都挺好,我看充實礦山救援隊是當務之急。要選一些年富力強,熟悉煤礦情況的同志當救援隊長。”
張喜軍率領中央和省直新聞單位“安全生產萬里行”採訪團赴基層採訪,一鄉長把大家領到一鄉鎮企業——大發化工廠。破舊的廠房,簡陋的設備,對這些城裡人來說,很難引起大家的興趣。但是在窮山溝裡出現了這樣一個小工廠,卻使鄉長興奮不已。
他得意地說:“各位記者同志,大家好。感謝你們遠道而來,到我們山溝裡來採訪。這個企業是我們去年通過招商引資辦起來的,今年已經初見成效,不僅解決了鎮裡部分小青年就業問題,還拉動了我們鎮經濟的跳躍式發展。”
一些記者開始拍照和採訪。
瑩瑩正在對一臺機器錄像,忽然她發現了一個問題。覺得這臺機器自己以前好像在哪見過。一會兒她想起來了,問鎮長說:“鄉長,這臺機器是不是去年碧江市環宇公司淘汰的那批落後設備。”
鄉長說:“我們是從環宇公司那買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瑩瑩說:“我說怎麼這麼眼熟呢。去年市安監局和工業局聯合開展節能減排,淘汰落後工藝和設備活動,我還到環宇公司做過專題報道呢。沒想到,不到一年時間,市裡淘汰的產品又被你們重新利用了。”
鄉長說:“我們也是從節約出發。那天我們進城辦事,看見環宇公司把很多挺新的設備都運到廢品收購站去了,就和廢品收購站協商,用很低廉的價格買了這些設備,然後又從城裡請了專家幫助我們安裝和調試,現在投產了,剛見到回頭錢,你們又要不讓搞,如果影響了我們鎮的經濟發展,你能負起責任嗎?”
瑩瑩說:“鎮長同志,在以前的採訪中,我們就發現一些農村鄉鎮,以招商引資爲名,把一些大城市淘汰的落後設備和工藝引進了農村,不僅造成環境污染,還形成很多安全隱患。”
鄉長說:“誰都知道,安全當然重要,可是我們農村人是務實的,你首先得讓我們吃飽肚子吧,如果我們在吃不上飯的時候,誰還考慮安全生產。”
張喜軍說:“這位鎮長說得有點走板了,如今黨的政策好,農村家家都有自留地,沒看見有誰吃不上飯的。你作爲當鎮長的,領導羣衆發家致富是件好事,但是你採購來這些城市淘汰的劣質設備,是高污染、高耗能的,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難道農民的命就不值錢嗎?”
鄉長說:“張局長,您是領導,識文斷字的,講大道理我說不過你。可是這件事我是作爲招商引資的典型受過表揚的,你說如果讓廠子黃了,讓我的老臉往哪擱。”
張喜軍說:“鎮長,這種事在我們這次採訪中已經發現了多起,對各地因爲淘汰落後設備造成的損失,我們曾經向上級申請希望政府給一些補償,但是一直沒有結果。希望你們能顧全大局,爲了企業的長遠利益,爲了農民兄弟的生命安全,做一些局部的犧牲。”
鄉長說:“既然局長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我們也不說啥了。不過請局長把給我們經濟補償這件事落到實處,否則我對不起企業這些弟兄。”
在某安全訓練基地。市安委會舉行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演練。林永年、江若英及公安、工業局等部分安委會領導在主席臺上參觀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演練。
上午9點鐘,活動組織者江若英宣佈演練開始。共有兩支礦山救援救護隊和三支消防隊伍參加了演練。演練同時,各支隊伍還分別進行了理論考試、制訂救災方案、軍事化隊列、體能測試、正壓氧呼吸器操作等比武內容。
參加本次實戰演習比賽項目的隊伍進入現場。首先參加演練的是王強率領的礦山救援隊,隨着一陣濃煙在模擬巷道中涌出,9名全副武裝的礦山救護隊員趕到事發地點。
救護隊長王強下達了命令說:“我們的任務是對事故進行搶險處理,大家開始檢查救援設備,準備進入現場!”
隨後他帶着8名救護隊員迅速帶着救護器、擔架等救援搶險裝備進入巷道處置災情。在艱難爬過有毒氣體巷道後,王強提醒道:“大家注意,巷道前方二氧化碳濃度較高,請記錄二氧化碳濃度!打開救援設備……進行各種數據登記記錄。”此時,一巷道發生爆炸後又發生了火災,一名隊員立即將災情進行通報,4名隊員隨即將高倍數泡沫滅火機運到發生火災的巷道。啓動後,滅火機每分鐘產生300—400立方米的滅火泡沫,迅速將巷道火災覆蓋。由於燃燒及滅火後產生了有害氣體,同時爲防止火災復燃,救護隊員立即用井下作業用的木料進行巷道密封,一切就緒後,隊員們按原路返回。
模擬巷道里隱約傳出了參賽選手的交流聲。“險情得到有效遏制!”“險情已被排除……”經過參賽選手的合力攻堅,出色地完成了本項比賽。戴着呼吸器具、滿臉汗水的隊長王強向指揮中心領導敬禮報告說:“順利完成任務。”
演練結束後,瑩瑩對王強進行了現場採訪。
瑩瑩說:“王師傅您好,請您談談對參加這次演練有什麼感想?”
說起比賽的感觸,王強在緊張之餘更充滿了興奮。他說:“我從事煤礦工作以來,還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大型比賽。爲了參加比賽,我準備了三個多月,成績固然重要,但更關鍵是能向兄弟單位的同事們學習經驗,參加比賽我感到驕傲!”說着,王強笑了笑。
在主席臺上,林永年對江若英說:“你們這次救援演練的水平可比上次強多了,那個救援隊長我怎麼看着有些面熟?”
江若英說:“那個救援隊長是王強,上次布料市場失火,他救出了很多羣衆,受到咱們市裡的表彰。正是在他當了救援隊長以後,全隊的救援技術提高得很快。”
林永年說:“對,我想起來了。你回去後要樹立好這個典型,進一步推動一下我們的救援工作。”
江若英說:“好,下次開會的時候,我讓他介紹一下訓練經驗。”
第二支參加演練的是趙小兵率領的消防救護隊。演練正式開始,火情設置爲加油站屋內意外引發火災,情況危機,急需救援。接到指揮中心電話後,消防隊迅速出動3臺消防車、1臺搶險車和20名指戰員趕往現場。到達現場後,警戒小組迅速拉好警戒線,並禁止任何車輛和人員進入加油站;偵察小組穿戴好防護裝備深入現場進行火情偵察,查明現場起火部位、火勢蔓延方向等情況,並及時將結果反饋給指揮員;滅火救援小組立即鋪設水袋,堵截火勢繼續蔓延,全體消防員之間協同配合,在指令下達後以最快速度按照預定戰術,實施滅火救援,並最終化解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