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欲速則不達

迅速收復蘇州、揮師入浙的計劃,獲得軍事會議的一致通過,具體行動方案沒有在會議上展開討論,軍事擴大會議屬於蕭益民成軍以來例行的重要戰略性會議,通常不會涉及具體作戰指揮等戰術問題。

與會將領很快返回各自住地,坐鎮南昌的王陵基繼續指揮第一、第四軍對廣東和贛浙邊境地區實施壓迫。

孫寶琦、張謇、顧維鈞等人則分赴北京、浙江和上海等地,繼續實施蕭益民的內聯外引計劃。

寬闊的會議室中,只剩下蕭益民和楊度,在白天會議上尚有保留的楊度站在大型地圖面前,就每一個方案、每一個步驟與蕭益民逐一商議,反覆權衡。

“若是從大局來講,我還是認爲先解決廣東問題更爲有利,廣東纔是心腹大患和動亂之源!雖然在陸榮廷、莫榮新的桂系大軍猛攻之下,已經分裂了的廣東各派爲了生存而擱置矛盾,一致對外,但是以孫文等人的激進和強橫,很難再次控制離心離德、圖謀自立的粵軍各部將領。

“我敢說到了這個地步,甚至於連依靠革命起家的廣東實力派軍閥陳炯明都不願意再臣服於只會空談的孫文之下,更不要說廣東各地的傳統豪門了……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

楊度的戰略重心始終放在廣東方向,也許是在常年輔佐袁世凱期間獲得的深刻教訓,他始終認爲孫中山一黨帶來的危害遠遠高於中國任何勢力。

對此有着清醒認識的蕭益民打從心底裡贊同楊度的分析,但是他實在不願意在粵桂激戰勝負未定之前插手廣東,這裡面不但有他與陸榮廷、譚延闓之間的密約束縛,更加重要的原因是,蕭益民非常希望粵桂兩軍繼續打下去,打得兩敗俱傷、兵力消耗殆盡更好。

楊度望了一眼沉思不語的蕭益民:“大帥可是存着坐山觀虎漁翁得利之心?”

蕭益民嘿嘿一笑,心中非常佩服,嘴裡應承道:“先生果真厲害!一眼就把我這點兒心思看透了。”

楊度搖搖頭:“大帥這麼想很正常,沒什麼不對。但是大帥想過沒有,萬一桂系真的一統兩廣。哪怕暫時元氣大傷,但以廣東的富裕程度,很快就會恢復過來,屆時若是我們再出手收拾桂系的話。無異於給天下人留下言而無信的把柄,今後誰還敢放心地與大帥締結盟約?若是任由桂系修生養息,又會是個養虎爲患的結局,左思右想,還是迅速決斷纔是上上之策!”

蕭益民虛心地接受楊度的告誡。但是卻提出一個迥然不同的思路,這個想法蕭益民在肚子裡想了兩年,至今仍沒有任何把握:

“有個想法我從來沒和其他人談起過,而且就連我自己也沒有思慮周詳,今天就拿出來讓先生參詳一下。看看是否有這個可能:先生覺得許崇智這個人怎麼樣?”

“許崇智?”

楊度一聽愣住了,但很快就發出一陣低笑:“我明白了!大帥是想把許崇智拉過來,對吧?”

蕭益民點點頭:“許崇智此人的軍事指揮才華不容小視!縱觀粵軍和革命軍發起的歷次戰爭。唯有許崇智的表現可圈可點。此人年僅三十二歲,比我那個二哥大不了多少,卻在多年征戰中立下赫赫戰功,一步步腳踏實地走到今天的高位。

“此人用兵堂堂正正。卻又不失敏銳與靈活,該進則進。該退則退,有板有眼,穩如泰山,幾乎每一次都是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戰果,着實難得!要不是他生性淡泊,政治上沒有多大野心,恐怕早已將各自爲政一盤散沙的粵軍收入囊中了!

“也正因爲如此,他在粵軍官兵和廣東各界民衆中擁有很高的威望……可他也太不通曉實務了,從來不知道主動去爭取該屬於他自己的那份榮耀……想來想去,真不知如何評價他纔好,哎!”

說完,安毅皺起了眉頭,顯然是爲此人頭疼不已。

楊度非常驚訝:“許崇智……我見過此人多次,與當世諸多南北名將相比,他給我的感覺是才智稍遜,名聲不彰,若不是孫文等人屢次在通電中附上此人的名號,恐怕沒幾個人注意到他的存在,不知此人何以獲得大帥如此高的讚譽?”

蕭益民解釋道:“原本我也不怎麼留意他,但是通過對粵軍和革命軍歷次作戰的分析研討,以及從情報局數年來收集到的各種情報分析彙總,我發現許崇智此人實在不簡單,爲人忠厚豁達,擁有實事求是、絕不阿諛奉承的傲然風骨,確實是個難得的將才!”

楊度曬然一笑:“若真是如此,此人恐怕難以擔當大帥的誇讚……俗語道慈不掌兵、義不掌財,雖然許崇智擁有諸多優點和聲望,但是以他這種處處謙讓的性子,恐怕難以駕馭全局!

“細細想來,此人的性格倒是與大帥的結義二哥劉子承有幾分相似,也許正是因爲如此,纔是許崇智與劉子承二人能夠在潮梅和汕頭和睦相處、相互間惺惺相惜交情日深的最大原因吧?”

蕭益民非常驚訝地望向楊度,細細一想好像還真是這樣,不由得暗暗打消了扶持許崇智的念頭。

放下了縈繞心間兩年之久的心事,蕭益民頓感輕鬆不少,於是將自己的另一計劃和盤托出:

“先生請看,廣東最大的仰仗無疑是進出口貿易,廣東的富裕也來自於進出口貿易,先生以爲如何?”

“確實如此,沒有了進出口貿易,失去通向內陸地區的商道,廣東的百業恐怕會立刻蕭條,大帥從年初開始掐死廣東通往內陸商道的策略,已經顯示出巨大威力,加上如今兩廣內戰帶來的巨大損害,廣東的經濟至少要倒退二十年啊!”

楊度有感而發,對蕭益民早早掐斷廣東商道的做法非常佩服。

蕭益民繼續解釋:“既然如此,我們何不放棄武力干預,繼續對廣東進行嚴密的經濟封鎖?如果再進一步,只需步步蠶食廣東的進出口貿易,通過威逼利誘等策反行動。通過當地軍閥封死陽江、湛江這兩個最大的走私港口,再與英、美等列強達成諒解。率先在長江流域以及以南沿海各省,實行新的關稅政策,先生覺得,廣東地方勢力還能承受多久?”

楊度陷入了長時間的沉思。他終於知道爲何蕭益民責令顧維鈞、王寵惠、王正廷三人不惜放棄長江中上游通商限制,更祭出鐵路築路權益這張王牌,來換取長江流域和以南沿海各省的關稅自主權,這無疑是個巨大的政治冒險。

可一旦蕭益民的計劃成功實施,整個南中國的經濟命脈就會完全掌握在蕭益民手中。歐美各國必將因爲在南中國享有的巨大利益而鼎力支持蕭益民,從表面上看,似乎歐美列強獲得的利益更大,但只要細細一算,獲益最大的還是蕭益民。中國的民族工商業也將因此而迎來巨大機遇。

別的暫且不說,僅是每年從關稅自主中帶來巨大收益,就足以爲蕭溢茗帶來數以億計的可支配財富。何況由於去年中國加入同盟國對德宣戰。歐美等國列強和日本一致決定給予中國暫停支付庚子賠款五年的優惠政策,如果蕭益民能與歐美列強達成協議,獲得關稅自主權,恐怕不用三年時間。段祺瑞政府就會被蕭益民集團遠遠拋在身後,最後只有黯然臣服這個唯一的結局了。

蕭益民看到楊度的臉色變幻不定。禁不住幽幽嘆道:“到目前爲止,我們還沒有在列強那裡獲得太大的突破,唯一取得實質性進展的,只有與美國之間的多領域合作,除了中美合資的綦江、重慶、馬鞍山三大鋼鐵廠之外,我還忍痛把內江到敘府的鐵路建設項目交給了美國人,也確實對英、法等國財團產生了較大的刺激作用,所以我才吩咐王正廷和顧維鈞拋出隴海鐵路徐州到海州段等四條鐵路來,目前看來效果不錯,英國人確實也拿出了應有的誠意。”

楊度突然說道:“關鍵還是日本,千萬別忽視日本巨大的破壞作用,而且還要考慮到英日兩國的同盟關係,不管怎麼說,英國人始終要考慮日本人的感受,不會做得太過分!”

蕭益民點點頭:“沒錯,正因爲如此,我才選擇加強與美國之間的利益關係,不管怎麼說,至少美國佬目前對中國沒有任何領土要求,看樣子也不會以侵佔中國領土的方式來達到敲詐掠奪的目的。”

“這倒是事實,正因爲美國人近年來所表達出的善意,國人對美國的好感日增,至少留學美國的人數逐年增加。”楊度也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蕭益民指向地圖的最上方:“其實還有個重要因素嚴重影響英日之間的利益關係,那就是剛剛建立起來的蘇維埃俄國……最近一段時間,日俄之間頻繁的往來,已經引起了英國人的強烈不滿,歐美國家普遍將信奉暴力革命和共產主義的蘇維埃俄國視爲最大的敵人,所以只要我們做得好,能緊緊抓住每一個機會,就能獲得相對寬鬆的外部發展環境,也就能盡最大努力,抵抗亡我之心不死的日本。”

楊度頗爲擔心地說道:“前一段日本叫囂得最厲害的是被戰火毀掉的大冶鋼鐵廠和大冶鐵礦,段芝泉政府在日本人強大的壓力下傷透了腦筋,搞不好會默許日本人在北方各省勘探鐵礦。”

蕭益民心情格外愉快:“正因爲大冶鐵礦被戰火毀掉,日本人才表現得如此竭斯底裡,心急如焚,可沒有半年時間,根本不可能恢復大冶鐵礦的開採,日本人再怎麼施加壓力也沒用。

“我現在擔心的並不是日本人要在北方各省勘探礦藏,而是擔心張作霖這個鬍子爲了自己的利益,通過出賣鐵路修築權的方式,讓日本人大舉進入礦產豐富的東北大地。”

楊度深以爲然:“以我們現在的實力和地位,恐怕難以制止……哎,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還不能走錯半步。”

“是啊!先生提醒得對,欲速則不達!”

蕭益民轉向楊度,非常堅定地說道:“所以我才採取先浙江後廣東的策略,只有完全將浙江納入我們的統治之下,才能通過開放投資、引進先進技術設備的方式,利用我們豐富的廉價勞動力,搶佔紡織品市場,把日本紡織業這條支持其全國經濟的大腿一舉打斷,再通過與英美聯合投資的方式大力發展鋼鐵業和機械製造業,通過提前訂購廢舊鋼鐵和增加機牀等製造設備以及引進技術等手段,抓住這個百年難得的機遇,迅速發展起我們的輕重工業體系,才能打斷日本強大起來的另一條腿!先生,益民仰仗你的地方很多啊!”

楊度深受感動:“大帥放心,不管前面是刀山還是火海,不管流芳千古還是遺臭萬年,楊度都會和大帥一同闖蕩!”

ps:謝謝弟兄們的打賞、訂閱、推薦和月票,繼續求所有支持,拜託!(未完待續。。)

第131章 西進序曲(下)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下)第16章 艱苦的創業第79章 川滇之戰(五)第26章 利益鏈(下)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35章 乾淨利落(上)第55章 談笑之間的改變第81章 打壓與籠絡第137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129章 渾水摸魚第102章 應戰第77章 掣肘(下)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164章 明爭暗鬥第57章 送別(上)第97章 山雨欲來(下)第120章 此路不通第154章 兵出湖南第7章 日子不能這麼過第85章 大浪淘沙(下)第166章 試探還是蠶食第170章 故佈疑陣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122章 反攻倒算(上)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150章 裂痕第93章 沒有王法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42章 心動了(下)第17章 一怒之下第226章 魯南剿匪(中)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下)第195章 利益攸關第51章 頓悟(上)第216章 連續交惡第64章 風暴(一)第101章 不斷收緊的絞索第135章 大勢所逼(下)第184章 長驅直入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中)第112章 縱橫捭闔(下)第184章 長驅直入第171章 旁敲側擊第219章 折服第183章 何去何從第201章 此消彼長第96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225章 劇變第155章 箇中內情第138章 試金石第59章 有而示之無(上)第210章 密約第64章 風暴(四)第51章 頓悟(下)第81章 打壓與籠絡第126章 赤誠(一)第36章 該死的體制改良第106章 圍困第52章 獨闢蹊徑(上)第161章 再加一把火第164章 明爭暗鬥第101章 不斷收緊的絞索第231章 取捨第143章 敢於擔當第81章 打壓與籠絡第64章 風暴(三)第111章 三喜臨門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上)第128章 乾坤初定(上)第188章 改弦易張第113章 誰更無恥第41章 最好的選擇第58章 新鮮出爐的“振字營”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202章 明裡暗裡第222章 鞭策與激勵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104章 對峙第31章 官場三味第126章 赤誠(五)第212章 高興的事第157章 將在外第82章 天高皇帝遠第101章 不斷收緊的絞索第124章 爭執(下)第58章 新鮮出爐的“振字營”第198章 欲速則不達第141章 求變第153章 誰也得不到第165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90章 戰爭帶來的財富(下)第46章 冷眼看世界(下)第113章 誰更無恥第126章 赤誠(一)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219章 折服第130章 步步蠶食
第131章 西進序曲(下)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下)第16章 艱苦的創業第79章 川滇之戰(五)第26章 利益鏈(下)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35章 乾淨利落(上)第55章 談笑之間的改變第81章 打壓與籠絡第137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129章 渾水摸魚第102章 應戰第77章 掣肘(下)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164章 明爭暗鬥第57章 送別(上)第97章 山雨欲來(下)第120章 此路不通第154章 兵出湖南第7章 日子不能這麼過第85章 大浪淘沙(下)第166章 試探還是蠶食第170章 故佈疑陣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122章 反攻倒算(上)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150章 裂痕第93章 沒有王法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42章 心動了(下)第17章 一怒之下第226章 魯南剿匪(中)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下)第195章 利益攸關第51章 頓悟(上)第216章 連續交惡第64章 風暴(一)第101章 不斷收緊的絞索第135章 大勢所逼(下)第184章 長驅直入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中)第112章 縱橫捭闔(下)第184章 長驅直入第171章 旁敲側擊第219章 折服第183章 何去何從第201章 此消彼長第96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225章 劇變第155章 箇中內情第138章 試金石第59章 有而示之無(上)第210章 密約第64章 風暴(四)第51章 頓悟(下)第81章 打壓與籠絡第126章 赤誠(一)第36章 該死的體制改良第106章 圍困第52章 獨闢蹊徑(上)第161章 再加一把火第164章 明爭暗鬥第101章 不斷收緊的絞索第231章 取捨第143章 敢於擔當第81章 打壓與籠絡第64章 風暴(三)第111章 三喜臨門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上)第128章 乾坤初定(上)第188章 改弦易張第113章 誰更無恥第41章 最好的選擇第58章 新鮮出爐的“振字營”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202章 明裡暗裡第222章 鞭策與激勵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104章 對峙第31章 官場三味第126章 赤誠(五)第212章 高興的事第157章 將在外第82章 天高皇帝遠第101章 不斷收緊的絞索第124章 爭執(下)第58章 新鮮出爐的“振字營”第198章 欲速則不達第141章 求變第153章 誰也得不到第165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90章 戰爭帶來的財富(下)第46章 冷眼看世界(下)第113章 誰更無恥第126章 赤誠(一)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219章 折服第130章 步步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