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底線

蕭益民一行剛從湛江軍港回到廣州督軍府,就接到南京總部轉來吳佩孚和曾超然的兩份急報——吳佩孚部警衛旅與濟南日軍在濟南火車站發生激烈衝突,雙方巡邏官兵各死傷十餘人。

急報稱:日軍兩個步兵大隊已完全封鎖濟南城中的日僑區及周邊街區,開始修築工事,設置路障,擺出一副巷戰的架勢,吳佩孚果斷進行鍼鋒相對的佈置,並把情況向北上部隊前線總指揮曾超然進行通報。

反覆分析局勢過後,蕭益民大大鬆了口氣,此時吳佩孚的三個師已經穩穩佔據濟南大半城區和城外南北要地,徹底控制了包括黃河大鐵橋和泰安在內的南北交通樞紐,以八倍於日軍的兵力取得戰場的主動權,再加上王鍵集團軍三個主力師已進駐德州、兗州一線,曾超然指揮的陳蘭亭、蕭飛兩個王牌師又以強硬的態度控制了青島外圍的諸城、膠縣戰略要地,對青島日軍形成了鉗制之勢,所以蕭益民並不擔心國內形勢不斷惡化的日軍敢於挑起全面戰爭。

蕭益民不用過多考慮,就知道濟南火車站的衝突絕對是日軍有計劃的陰謀挑釁行爲,是針對吳佩孚的一個試探,以日軍的貪婪狠毒,挑釁失敗之後絕不會善罷甘休,除了瘋狂的叫囂和威懾之外,恐怕還會有一系列後續行動。

因此,蕭益民沒有繼續在廣州停留,於當晚乘坐火車秘密北上。

由於湘粵鄂三省聯合組建的鐵路公司尚未完成韶關至湖南宜章段鐵路的修建工作,蕭益民一行於次日上午在粵北重鎮韶關轉乘汽車。經漳州、吉安趕赴南昌,再由南昌乘船返回南京總部。

七月二十六日下午六點,蕭益民日夜兼程趕到南昌。又一個令人無比憤怒的消息從南京傳來:本日下午四點二十分,從漢口返回上海的〖日〗本軍艦在南京燕子磯水域故意偏離航道,野蠻撞翻江蘇航運公司的三號渡輪。渡輪上兩百餘平民盡數落水,儘管沿岸數十艘漁船和貨船奮不顧身全力救援,但仍有四十八名無辜民衆因溺水身亡,另有三十七人葬身水底失去蹤影。

面對日軍的野蠻暴行,蕭益民麾下將領和江西督軍府各部將領無不怒火萬丈,強烈要求蕭益民下令對迅速東逃的肇事日艦“澎湖號”展開報復,絕不能讓雙手沾滿民衆鮮血的日寇逃到上海。

蕭益民沒有因此而失去理智,他詳細分析了日艦撞擊我民用渡輪的動機。再將這一惡劣的挑釁事件與山東局勢、華北局勢聯繫起來,終於讓將領們看清了日寇的一系列陰謀。

安撫了麾下將校,蕭益民立即把王陵基、麻剛、同行的德國駐華武官夏普樂招進小會議室,讓大家評估一下自己即將做出的重大決定:“諸位,從華北到山東,再從山東到南京水域的惡劣事件,我相信這完全是〖日〗本軍方的蓄意挑釁行爲。其目的無非就是對我們南北各方軍事勢力和政府立場進行試探,再次挑起中日之間的政治紛爭和經濟利益矛盾,也不排除〖日〗本希望通過一系列挑釁行動,達到攪亂〖中〗國秩序、威懾歐美各國在華利益的險惡用心。”

已經成爲蕭益民私人軍事顧問的夏普樂第一個發言,現在的山東地區不但是蕭益民集團志在必得的戰略核心區域。也是德國維護既有利益、捍衛日耳曼民族尊嚴的必爭之地,因此夏普樂一直積極參與山東問題的決策,始終高度重視,併爲此出力獻策:“蕭,我同意你的觀點!之前,吳佩孚、曾超然和王鍵三位將軍在山東就做得很好,他們用一系列巧妙而堅決的應對措施,迫使日軍不敢在山東擴大武裝衝突,爲徹底趕走〖日〗本人,進而收復整個山東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因此,我本人認爲,決不能輕視〖日〗本海軍在南京水域上的武力挑釁行爲,一旦還和從前一樣僅僅是採取政府抗議、民衆遊.行示.威等懦弱手段,必定會助漲〖日〗本軍隊的野心。我非常同意蕭的分析,這絕對不是一件偶發的孤立事件,而是日軍一系列龐大計劃中的一個分支部分,如何迴應〖日〗本海軍的野蠻挑釁,將是對南京政府的一大考驗,同時影響到整個北〖中〗國的局勢。”

王陵基和麻剛相繼明白過來,不約而同望向沉思中的蕭益民,知道蕭益民恐怕已經想好了應對方案。

蕭益民擡起頭,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三人,然後讓大家一起來權衡和完善。

兩個小時之後,一道道命令從南昌飛向四面八方,留守南京大本營的楊度等人立刻以南京行營總司令部的名義,向長江防衛司令部和江陰要塞部隊、吳淞要塞部隊下達一連串行動命令。

宣傳部長林白水也立刻行動起來,偕同江蘇省長和南京市長等政府官員召開緊急會議,制定出龐大的政治宣傳方案。

晚上十點,上海衛戌司令部接到蕭益民簽發的緊急命令,震驚之餘來不及多想,迅速集合本部八千官兵,對整個上海周邊地區實施戒嚴,並派出重兵封鎖了公共租界所有出口;駐守在閘北的憲兵三團和上海〖警〗察局兩千警員傾巢出動,提前開始策劃已久的“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和鴉片走私”〖運〗動。

凌晨五點,高速前進的日軍“澎湖號”炮艦在江陰要塞上游仁和港水域,遭到等待已久的長江江防司令部江陰分艦隊四艘快速巡邏艇的攔截,日艦竟然用安裝在兩舷的機槍,對巡邏艇瘋狂掃射,輕鬆地衝開四艘巡邏艇組成的攔截線飛速離去。

凌晨五點四十二分“澎湖號”炮艦在江陰要塞上游五公里處離開了長江主航道,選擇靠近北岸的上行航線快速行進。隨即遭到江陰要塞的八門二四零口徑要塞炮的猛烈轟擊,看到散佈在前方航線上沖天而起的爆炸水柱,驚恐萬狀的日軍終於意識到巨大的危險。八百多噸排水量的炮艦在艦長聲嘶力竭的叫喊中開始變向,企圖以高速變向來躲避呼嘯而至的炮彈。

三分鐘後,又一輪驚天動地的齊射炮聲響起。數發炮彈在剛恢復前進姿態的“澎湖號”四周猛然炸響,巨大爆炸力掀起的巨浪轟然襲來,衝入浪底正要浮起來的“澎湖號”尚未穩定姿態,一發呼嘯而來的炮彈準確地落到了炮艦舯部,沖天而起的烈焰伴隨劇烈的爆炸轟然響起,將八百餘噸的炮艦整個壓到水面之下,正在甲板上實施反擊的二十餘名日軍瞬間消失得無蹤無影。

一輪又一輪的炮彈不斷飛來,其中兩枚炮彈先後撞進了已經側傾的“澎湖號”右舷。劇烈的爆炸紅光沖天而起,撕裂的艦體猛然翻轉起來,很快便沉入洶涌的江水之下。

七月二十七日上午九點,駐紮南京龍潭的江蘇第一警備師封鎖了所有鐵路和公路,對來往車輛和人員展開嚴密檢查;浙江第二警備師八千將士進入閔行以西五公里的松江北岸,緊接着封鎖所有道路和碼頭,由上海前往杭州、湖州的道路停止通行。

上午十點開始。南京、杭州、上海、蘇州、武漢、廣州、福州、南昌等二十餘個城市發生了大規模遊.行抗議活動,數以百萬的青年學生和各界民衆手舉剛剛發行的報紙涌上街頭,嚴正抗議和聲討〖日〗本軍艦“澎湖號”在長江南京段水域野蠻撞沉渡輪的暴行“〖日〗本人滾出〖中〗國去!”、“還我山東、還我青島”、“抵制日貨,懲辦漢奸”等口號響徹〖中〗國上空。

面對突然而來逐漸向全〖中〗國蔓延的反日遊.行抗議〖運〗動。根本沒料到會引發如此嚴重後果的〖日〗本軍隊和駐華機構毫無準備。

雖然對江陰要塞的中**隊擊沉日艦“澎湖號”感到巨大憤怒,可沒等〖日〗本駐華公使向北京〖中〗央政府發出抗議和威脅,歐美駐華公使爲了本國的利益迅速行動起來,匆匆組建“十一國公使團”隨後艱難地穿越十餘萬遊.行隊伍來到段祺瑞的總統府,強烈要求中**隊停止所有調動和戰爭準備,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中日爭端。

二十八日上午,回到南京的〖中〗央軍政部長蕭益民舉行新聞發佈會,向百餘名中外記者和三十餘名特邀駐華使節通報事實真相,代表遇難的〖中〗國無辜平民強烈譴責日軍的暴行,宣佈將對俘虜的十四名〖日〗本“澎湖號”官兵進行正義的審判,並放風說將考慮收回〖日〗本在長江沿岸和內陸省份所有租界和領事館。

下午一點,〖日〗本東京。

〖日〗本總參謀部和〖日〗本內閣面對源源不斷髮來的急報以及歐美各國政府施加的強大壓力,感到異常的憤怒和痛苦,擺在所有人面前的還有巴黎和會做出的系列決議,以及不斷倒退的〖日〗本經濟狀況。

在此之前,〖日〗本軍政兩界已經達成共識,集中有限的力量加強對〖中〗國東北地區的政治影響和經濟滲透,通過一系列手段阻止北京政府通過“向全世界開放東北經濟特區”的重要提案,剋制地利用武力威逼手段,儘可能地在山東獲得更多的利益補償,並盡最大可能,延遲執行巴黎和會關於將山東交還給〖中〗國政府的決議案。

可如今突然發生的武裝衝突,引發了全〖中〗國的強烈反應,歐美各國爲了擠佔〖中〗國龐大的商品市場和投資市場,擴大自身的在華利益和政治影響,根本不顧與〖日〗本之間的傳統關係,明確反對中日之間的武裝衝突,要求〖日〗本政府必須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中日爭端。

更可氣的是,一直對〖日〗本抱有成見的法國政府和資本大鱷控制的美國政府,竟然要求〖日〗本儘快按照巴黎和會的決議撤出山東,並威脅日方如不遵從,將聯合其他國家對〖日〗本進行政治和經濟制裁。

PS:謝謝70生人、子天雲大大的打賞,謝謝弟兄們的訂閱、推薦和月票!

求訂閱等一切支持!感激不盡!(未完待續)

第142章 第三勢力第85章 大浪淘沙(上)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104章 對峙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108章 妥協與堅持第84章 你玩虛的我玩陰的第40章 遠在山中無人知第166章 試探還是蠶食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中)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98章 軍心人心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100章 合縱連橫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一)第58章 新鮮出爐的“振字營”第128章 乾坤初定(下)第4章 兄弟第154章 兵出湖南第165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67章 艱難的抉擇第118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60章 亂象紛呈第34章 靠山(上)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35章 乾淨利落(下)第223章 突發事件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58章 新鮮出爐的“振字營”第240章 底線第79章 川滇之戰(一)第160章 亂象紛呈第79章 川滇之戰(五)第185章 平地驚雷第126章 赤誠(二)第87章 一觸即發第153章 誰也得不到第64章 風暴(二)第194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49章 誰纔是賣國賊第181章 亂局第52章 獨闢蹊徑(上)第63章 千鈞一髮第203章 圖窮匕首見第130章 步步蠶食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二)第113章 誰更無恥第64章 風暴(四)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上)第196章 信任與忠誠第135章 大勢所逼(上)第176章 無聲處蘊驚雷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上)第126章 赤誠(三)第64章 風暴(二)第223章 突發事件第91章 統一運動第128章 乾坤初定(上)第165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72章 天命所歸第85章 大浪淘沙(上)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35章 乾淨利落(下)第200章 軟刀子第98章 軍心人心第105章 開戰(五)第161章 再加一把火第8章 身不由己第34章 靠山(下)第166章 試探還是蠶食第89章 誘之以利求雙贏(下)第217章 機不可失第30章 牽動各方的“逆案”第16章 艱苦的創業第157章 將在外第16章 艱苦的創業第102章 應戰第77章 掣肘(中)第191章 霹靂手段第48章 未雨綢繆(上)第102章 應戰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下)第233章 步步緊逼的日軍第73章 能屈能伸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9章 做人要講信用第57章 送別(下)第203章 圖窮匕首見第200章 軟刀子第148章 瞞天過海第205章 急轉直下第184章 長驅直入第205章 急轉直下第17章 一怒之下第219章 折服第185章 平地驚雷第34章 靠山(上)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
第142章 第三勢力第85章 大浪淘沙(上)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104章 對峙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108章 妥協與堅持第84章 你玩虛的我玩陰的第40章 遠在山中無人知第166章 試探還是蠶食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中)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98章 軍心人心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100章 合縱連橫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一)第58章 新鮮出爐的“振字營”第128章 乾坤初定(下)第4章 兄弟第154章 兵出湖南第165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67章 艱難的抉擇第118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60章 亂象紛呈第34章 靠山(上)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35章 乾淨利落(下)第223章 突發事件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58章 新鮮出爐的“振字營”第240章 底線第79章 川滇之戰(一)第160章 亂象紛呈第79章 川滇之戰(五)第185章 平地驚雷第126章 赤誠(二)第87章 一觸即發第153章 誰也得不到第64章 風暴(二)第194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49章 誰纔是賣國賊第181章 亂局第52章 獨闢蹊徑(上)第63章 千鈞一髮第203章 圖窮匕首見第130章 步步蠶食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二)第113章 誰更無恥第64章 風暴(四)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上)第196章 信任與忠誠第135章 大勢所逼(上)第176章 無聲處蘊驚雷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上)第126章 赤誠(三)第64章 風暴(二)第223章 突發事件第91章 統一運動第128章 乾坤初定(上)第165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72章 天命所歸第85章 大浪淘沙(上)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35章 乾淨利落(下)第200章 軟刀子第98章 軍心人心第105章 開戰(五)第161章 再加一把火第8章 身不由己第34章 靠山(下)第166章 試探還是蠶食第89章 誘之以利求雙贏(下)第217章 機不可失第30章 牽動各方的“逆案”第16章 艱苦的創業第157章 將在外第16章 艱苦的創業第102章 應戰第77章 掣肘(中)第191章 霹靂手段第48章 未雨綢繆(上)第102章 應戰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下)第233章 步步緊逼的日軍第73章 能屈能伸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9章 做人要講信用第57章 送別(下)第203章 圖窮匕首見第200章 軟刀子第148章 瞞天過海第205章 急轉直下第184章 長驅直入第205章 急轉直下第17章 一怒之下第219章 折服第185章 平地驚雷第34章 靠山(上)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