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 抵賴

京城東交民巷,大唐共和國駐清使館。東交民巷有了現在的名字之後,逐漸變成了使館區,但在這裡真正有分量的一間使館,還是大唐使館。在京城,至少有上百名唐人的外交官、武官和辦事人員在使館中工作,他們全面協調着與清國之間各種事務,並且處處體現了大唐的意志。

駐清大使朱永芳整了整自己的衣服,身後的助理爲他將衣服的褶皺撫平,朱永芳看了一眼掛鐘,說道:“差不多時間了,我們走吧。”

在旁邊參贊婁鑫打趣地道:“這清人跟我們打交道這麼多年,別的可能沒有學得利索,至少召見大使抗議這一條是用得順風順水了,就是真心是麻煩了我們。”

朱永芳性格溫和,看上去十分儒雅,原本他就是一名民國衆中的外交官,在國內多年之後,被提拔爲駐清大使,據說外交部也是欣賞他的風度和波瀾不驚的處事風格,所以才委任他如此重要的角色。駐清大使基本上是外交部第一等的駐外官員,是副部級的層級,再進一步連外交部部長也能夠期望。

朱永芳說道:“既然留我們在使館,自然是有事情做的,也談不上什麼麻煩不麻煩。”

婁鑫道:“這次據說嘉慶皇帝十分惱怒啊,甚至直接越過鴻臚院直接召見您了。”

朱永芳淡然道:“他盛怒他的,我們做我們的。”

這種淡然中卻充沛着強大的自信,即便他將要面對的是東方第一大國的皇帝,以及他的怒火,但是朱永芳代表的是世界第一強國,斷沒有在嘉慶面前矮一頭的可能。

整件事情朱永芳是一清二楚的,畢竟大唐移民局的很多工作都需要他駐外使館幫助展開。大唐是不佔理的,因爲其中諸多操作都不是正當的,但是即便是朱永芳這樣的謙謙君子,都可以非常臉皮厚的說一聲,老子就是願意這麼玩,你咬我吧。

當一身黑色考究正裝,來到紫禁城後,朱永芳用十分標準的大堂外交禮節向大清朝的皇帝陛下嘉慶行禮。一個彎腰低頭二十度的作揖。

其實即便是平時,嘉慶看到的大多數人也都是這樣對他行禮的,大清的跪拜禮已經是老黃曆,單純的鞠躬更盛行於對長輩,所以敬皇帝和上級更多的是以作揖這樣的形式。只不過相比對友人的作揖,這種作揖更長一些。

但今天嘉慶看到朱永芳的作揖,仍舊覺得一陣陣的不舒服。他似乎非常不樂意的想起來,正是這些唐人讓他失去了受百官朝拜的機會,將他變成了現在的這種皇帝。

嘉慶再怒,不能面對一個外國使節失了自己的君王儀態。他早擬好了要說的話,不過在看到朱永芳的時候,仍舊心中怒火高熾,把一套套錦繡文章忘得差不多了。

“……大唐背信棄義,私下收買我朝命官,篡改戶籍,瞞報朝廷與朕,大肆慫恿裹挾百姓出洋,令人寒心憤怒。朕今日命你前來,便是要你轉達,我大清對此事一定追究到底,大唐必須與我朝配合,向朝廷認罪,並且賠償我朝損失……”

還沒等嘉慶說完,下面的朱永芳卻打斷了他,這位看上去溫和紳士的外交官卻是擡着頭,直視着十尺之外的那位帝國皇帝,用不可置疑的口氣說道:“大唐沒有罪,也不可能向清國認罪,大唐和清國之間不存在任何的主從關係,也無需向皇帝陛下交代些什麼。”

嘉慶盛怒如火,他盯着朱永芳道:“你們裹挾的民人,都是我大清百姓,是朕的子民。你等蠅營狗苟,私挾我大清百姓出洋,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永芳卻沒有任何的情緒波動,仍舊面如止水,他看着嘉慶皇帝,理性地說道:“首先,我需要向皇帝陛下指出的是,在1780年也就是嘉慶元年時貴我兩國已經簽署了《移民協辦條約》,在條約中清楚寫明,貴國有責任和義務向我國提供移民,向我國輸出移民是兩國已經確定成文的東西,是由皇帝陛下您親自加印的,所以也不存在什麼私自不私自的問題,因爲這都是程序上正當合法的事情。我大唐更沒有理由去承擔陛下所謂的背信棄義的名頭。另外,就算陛下指控我國有一部分官員違規操作,那麼請貴國拿出證據來,不要信口雌黃,污衊我國公務人員。至於貴國地方官員隱瞞戶籍的問題,這個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這是貴國朝廷自己的內政問題,斷然是沒有理由推卸到我國頭上的。”

嘉慶雙眼簡直要噴出火來,這個朱永芳一副辯才無礙的模樣,而且絲毫沒有把他放在眼中。

“好,證據,朕給你證據!青州府已經有數名官員落網,他們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清楚地說出來了,就是你們唐國移民局的協辦主使他們進行這般行動的。你們唐人爲了收買他們,將賄款轉入你們唐資銀行的賬戶中,讓他們去你們的那些支行去提取,都是罪證確鑿的!”

朱永芳面色不變,他說道:“對於此,我認爲是荒唐不經的,如果這真是所謂的證據的話,那麼所謂的賄款貴國掌握了嗎?”

嘉慶不說話了,因爲清廷的偵辦人員並沒有得到這些賄款,不是因爲大唐的商業銀行不配合,而是根本提不出來。當初在操作此事的時候,王昀極有心眼地給這些官員辦了一個唐人的身份,這也使得樑春興師禕德等人在逃離之後,直接以唐人的身份受到了大唐的保護。而在事發之後,經辦的銀行立即採取的行動,切斷了與涉案官員的賬目相關。如果他們成功逃出來了,來到了大唐的境內,這筆錢他們還能夠支取,但是如果他們被捉拿了,清廷派人去取贓款,這些唐資商業銀行立即會拿出各種證據,證明那個清國官員不是這個戶頭戶主本人,所以根本不予支取。

用這麼一種辦法,大唐算是有點蠻橫地堵住了清廷查案的路子,也算是撇清了自己身上的關係。

282 薛嶽出山601 段九566 普魯士的國王874 推諉的歐洲300 肱股之臣827 新聞輸出857 海軍演練831 無妄之災036 不信623 龍驤630 修約691 駐歐唐軍368 東南亞海外領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882 部署調整859 噴氣式370 軍售上癮239 擒龍(八)539 赤字(下)607 青州案(一)523 炮艇入河470 東西夾擊485 三寶顏783 拳亂(九)874 推諉的歐洲183 陽奉陰違015 融入314 英國人的求購888 願景571 萊比錫戰役(三)475 解放者414 坑115 人非306 剛需843 表現曖昧312 波音951 倒下的西班牙854 地方主義791 西逃路(下)426 魔都755 對奧斯曼的滿滿惡意929 決戰日德蘭(四)880 歐洲聯合年208 售法巡洋艦203 檀香山942 火箭軍798 滋事185 借兵208 售法巡洋艦624 對棋468 第七旅170 新領地裡的印第安731 殖民大時代116 乾隆傲天304 天津條約326 廢帝283 “虛張聲勢”207 軍貿大單566 普魯士的國王133 先兵後禮826 大片020 剿滅227 大沽口之戰(下)665 攔截358 紅顏醉(九)191 天化危機(下)832 哈利法克斯956 大毀滅者(下)060 請客946 次大陸戰役(下)683 再戰英吉利(上)675 擴大化487 徵調477 大崩潰305 回家726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下)161 遠征軍準備起航(上)342 江南(四)589 移民之議(下)292 友好的新皇帝786 拳亂(十二)394 吞武裡之戰(十)862 滅土司741 候選人們(下)809 朝鮮使臣788 拳亂(十四)104 再擴軍878 漢堡條約898 貿易挑戰300 肱股之臣874 推諉的歐洲550放棄抵抗771 上門273 電廠497 治理墨西哥119 馬德里之行(上)265 兵變767 可選擇的路223 南固威島952 法國戰役
282 薛嶽出山601 段九566 普魯士的國王874 推諉的歐洲300 肱股之臣827 新聞輸出857 海軍演練831 無妄之災036 不信623 龍驤630 修約691 駐歐唐軍368 東南亞海外領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882 部署調整859 噴氣式370 軍售上癮239 擒龍(八)539 赤字(下)607 青州案(一)523 炮艇入河470 東西夾擊485 三寶顏783 拳亂(九)874 推諉的歐洲183 陽奉陰違015 融入314 英國人的求購888 願景571 萊比錫戰役(三)475 解放者414 坑115 人非306 剛需843 表現曖昧312 波音951 倒下的西班牙854 地方主義791 西逃路(下)426 魔都755 對奧斯曼的滿滿惡意929 決戰日德蘭(四)880 歐洲聯合年208 售法巡洋艦203 檀香山942 火箭軍798 滋事185 借兵208 售法巡洋艦624 對棋468 第七旅170 新領地裡的印第安731 殖民大時代116 乾隆傲天304 天津條約326 廢帝283 “虛張聲勢”207 軍貿大單566 普魯士的國王133 先兵後禮826 大片020 剿滅227 大沽口之戰(下)665 攔截358 紅顏醉(九)191 天化危機(下)832 哈利法克斯956 大毀滅者(下)060 請客946 次大陸戰役(下)683 再戰英吉利(上)675 擴大化487 徵調477 大崩潰305 回家726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下)161 遠征軍準備起航(上)342 江南(四)589 移民之議(下)292 友好的新皇帝786 拳亂(十二)394 吞武裡之戰(十)862 滅土司741 候選人們(下)809 朝鮮使臣788 拳亂(十四)104 再擴軍878 漢堡條約898 貿易挑戰300 肱股之臣874 推諉的歐洲550放棄抵抗771 上門273 電廠497 治理墨西哥119 馬德里之行(上)265 兵變767 可選擇的路223 南固威島952 法國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