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0472【又換宰相唄】

bookmark

“陛下,請罷宰相耿南仲、白時中!”

一羣大臣跟着發難,跪在趙桓面前不肯起來。

耿南仲很想死死握住權力,但真正做宰相之後,才發現自己控制不了局面。

眼見輿論洶洶,強行留下難以善終,耿南仲決定以退爲進:“陛下,恕臣資質淺薄,難堪軍國大任,請辭去太宰之職以終老。”

趙桓對耿南仲已失望透頂,問道:“有誰可爲太宰?”

如今,最有資格做太宰的,無非何粟和吳敏兩人而已。

但他們兩個互相忌憚,而且時局太過糟糕,暫時都不想接這燙手山芋。

吳敏舉薦道:“觀文殿大學士徐處仁,文韜武略,德才兼備,可爲太宰!”

何粟也對這個人選很滿意:“徐處仁資歷深厚,老成持重,實爲太宰之不二人選。”

徐處仁確實極爲厲害,石元公帶徐州冶鐵匠遷徙金州,那些做過盜賊的冶鐵匠,到現在還念着徐處仁的恩德。

而且,徐處仁的資歷也足夠,因爲他是觀文殿大學士。

大觀文雖爲榮譽職務,但非宰相而不授,徐處仁是宋代第一個以知府身份獲授大觀文的官員。

徐處仁本來罷官在家,趙桓登基之後,下令徵辟天下賢才。離京太遠的賢才,當然是來不了,徐處仁在商丘卻很方便。前陣子,他已經升爲副宰相,如今提拔爲太宰順理成章。

“徐愛卿,且上前說話。”趙桓連忙道。

徐處仁捧着笏板出列,一臉憂容,看不出絲毫喜色。

趙桓問道:“徐愛卿若爲太宰,可有什麼挽救時局的法子?”

徐處仁實話實說:“並無。”

趙桓本來滿懷期待,聞言頓時失望,但還是不甘心:“徐愛卿爲何如此說?”

徐處仁解釋道:“滄海橫流,須得同舟共濟。如今的六部長貳官員,論資歷才幹皆可做執政,然部中事務他們不願處理,一切都稟奏朝廷處置。六部官員連尋常小事都不能處理,豈能輔助太宰治理國家?讓臣做太宰可以,但六部尚書、侍郎遇事不得推諉,有條例按條例決斷,無條例則酌情裁決。不能裁決者,方可申報尚書省。”

“該當如此。”趙桓覺得此言有理,對徐處仁愈發重視。

因爲前面幾位宰相,都不說六部有問題,只有徐處仁願意提出來。

六部尚書、侍郎不敢做事,這是宋徽宗留下的歷史問題。

各路權相寵臣輪番上位,六部官員必須聽話,稍微跟權臣意見相左,就會被懷疑勾結政敵。長久下來,尚書、侍郎就成了應聲蟲,連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打報告。

最離譜的便是蔡條,他代蔡京執政的時候,身後總跟着幾十個屬吏,專門用來聽取報告並作出決策。

而六部尚書們,連給下屬發放節日慰問品,都必須事先請示蔡條一番。

不僅六部如此,更高層的三省亦如此!

所以蔡攸掌權之後,才請求歸還三省大權,很多事情不用再請示皇帝和宰相。但三省勉強能做事了,六部卻一直沒有改觀。

趙桓說道:“擬詔,讓六部長貳官,不得事事請奏!”

於是乎宰相又換人了。

耿南仲、白時中被降職,全都去做副宰相。

徐處仁升任太宰,吳敏升任少宰,二人做左右相共同輔政。

徐處仁掌握大權之後,躊躇滿志打算一展抱負,但很快就氣得想要辭職。

六部尚書和侍郎,雖然不向太宰請示,卻事事都要通知耿南仲,獲得耿南仲許可纔敢做。也有一些人,事事通知吳敏、白時中,一切順着吳敏和白時中的意思。

徐處仁的出發點是一心爲公,增強六部官員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六部官員的辦事效率。

但操作起來,卻變成主動放棄權力,沒人把他這太宰當回事兒。

他這宰相成了光桿司令,什麼事情都辦不成!

短短几天時間,徐處仁就感覺身心疲憊。他常年被貶爲知府、知州,在地方做事二十年,根本沒有自己的朝堂班底。如今還不準六部官員事事請示,等於自廢武功啊。

在徐處仁的主導下,戶部尚書雖然撤換了,但糧食問題卻愈發嚴重。

大糧商們還有一些存貨,可朝廷根本沒法處理,因爲那些糧商身後都有靠山,皆爲根基深厚的權貴大族。

而士子和百姓,聽說撤換了宰相,都乖乖回家等着好消息。

他們對新宰相徐處仁寄予厚望,誰知屁事兒都沒改變,依舊買不到糧食過日子。徐處仁的名聲迅速壞掉,東京百姓認爲他是無能之輩。

反正,現在誰做宰相誰背鍋!

倒是金人爲了表達結盟誠意,把蔡靖、呂頤浩等俘虜官員送歸。

二人進宮面聖,態度極爲強硬。

蔡靖說道:“陛下,金人狼子野心,萬萬不可與其結盟!”

呂頤浩說道:“開門揖盜,誠不可取,河北民心盡喪矣。”

聯金剿賊的事情,已經以公文形式發出去,開弓哪有回頭箭?

趙桓擺手道:“此事不要多說。兩位久在金營,可知金人究竟實力如何?能否戰勝那朱賊?”

呂頤浩說:“只需優待士卒,賞罰分明,官兵便可不懼金人,更是不懼朱賊之兵。”

蔡靖說:“金人若有誠意,要麼立即渡河,與官兵一起攻打朱賊。要麼退兵至相州,把東京的漕糧通道讓出來。這兩件事,金人能做到一件,便是有聯兵剿賊的誠意。若一件都不做,哪還能叫宋金聯盟?分明是藉機敲詐!”种師中說道:“困守孤城,長久必敗。東京城內有八萬兵,每日耗費糧草,卻不與賊兵作戰,士氣只會日漸低迷。須請金人一起出兵,早早決戰爲妙。”

“打輸了怎辦?”趙桓擔憂道。

張叔夜反問:“如今士氣還在也打不贏,今後士氣降到谷底就能勝?”

張叔夜現在不僅是樞密使,還重新親自掌兵,山東來的軍隊都歸他負責。

趙桓左思右想反覆衡量,終於決定催促金人出兵,趕緊聯合起來跟朱銘打決戰。

宋國使者剛派出去,金國使者已經來了。

金使王濬見面就怒斥:“宋國皇帝好會騙人,說好的割讓國土,那太原守將卻拒不獻城!”

“還有此事?”趙桓大怒。

送走金國使者之後,趙桓立即下令:“擬旨,罷免太原知府兼安撫使張孝純,責其立即歸鄉養老。再令太原守將楊惟忠,帶兵來東京勤王,與那朱賊決戰!”

……

太原。

西路軍主力已經去河北了,這裡只有銀術可率領的幾千悍卒。

“將軍請放心,既然兩國已經結盟,必定遵守承諾交付太原。”張邦昌拱手說。

銀術可已經快被折磨瘋了,不耐煩道:“快去快去只要交出太原,我就帶兵南下幫你們剿賊。”

張邦昌被銀術可送到城下,坐着籮筐懸上城樓。

張孝純問道:“陛下真要借金兵剿賊,還要割讓太原給金國?”

“千真萬確,這是詔書。”張邦昌捧着詔書遞出。

張孝純把詔書看完,沉默片刻,又遞給楊惟忠。

楊惟忠讀罷聖旨,一言不發。

張邦昌催促道:“請閣下速開城門讓出太原給金兵!”

張孝純猶豫不定,轉身看向楊惟忠。

楊惟忠沒有說話,只是輕輕搖頭。

張孝純得到迴應,立即下定決心,怒斥道:“你這廝竟然勾結金人,發矯詔誆騙城池!來人,把這金人細作抓起來!”

“非是矯詔啊,閣下莫要自誤!”張邦昌焦急大喊。

楊惟忠的親兵已經動手,將張邦昌的嘴巴堵住,然後拖下城樓押付府衙大牢看管。

城樓上清淨了,兩位文武官員卻憂心忡忡。

張孝純嘆息:“這是欺君抗旨的大罪啊。”

“不得不如此,太原若被割讓,河東路就永無寧日。”楊惟忠說道。

張孝純說道:“此事由我一人擔着,今後若被朝廷問罪,皆與楊將軍無關,楊將軍是受我逼迫做事的。”

楊惟忠大爲感動,朝着張孝純長揖拜倒。

局勢不按東京君臣的劇本走,官員抗旨不願獻出太原。而太原不給,金兵就不肯過河剿賊,還得繼續跟朱賊對峙。

同樣的,西夏也不聽金人的話,死活不肯從陝西撤兵。想讓西夏撤兵也行,金國須把許諾割讓的地盤交出來!

宋金結盟已經成了笑話,一個無法命令地方官員,一個無法指揮屬國軍隊。

張孝純茫然走回府衙後宅,比他年輕二十多歲的小嬌妻吉三娘,立即過來安慰:“夫君莫要擔憂,就算兵敗城破,俺也與夫君一起赴死。更何況,太原百姓衆志成城,金人肯定攻不進來。”

“我不怕金人,就怕東京那個皇帝啊。”張孝純感慨道。

張孝純年輕時很窮,受當地富豪吉氏資助。

考上進士之後,拒絕京城權貴榜下捉婿,堅持回鄉迎娶體弱多病的吉家長女。

僅結婚幾年時間,吉大娘就病死了。

張孝純又求娶雙目失明,同樣體弱多病的吉二孃。

連岳父吉員外也反對,因爲張孝純前程遠大,怎能續絃娶一盲女?

張孝純卻堅持把吉二孃娶回家,夫妻恩愛,還誕下子嗣。可幾年之後,吉二孃也病死了。

吉員外又把三女兒嫁給他,這次輪到張孝純拒絕。因爲他已經四十出頭,而吉三娘年輕貌美、花樣年華,論年齡完全可以做他女兒。

吉三娘仰慕姐夫才華,又敬重姐夫品德,公開發誓非君不嫁,張孝純這才答應婚事。

見丈夫憂心忡忡,吉三娘問道:“皇帝怎麼了?”

張孝純絕望閉眼:“皇帝讓我獻城割地,把太原拱手送給金人。”

“這怎麼可以?皇帝是不是被奸臣矇蔽了?”吉三娘不可置信道。

張孝純感慨:“不愧是太上皇的種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第998章 0993【洛陽女王的離場】第477章 0472【又換宰相唄】第210章 0205【遛狗】第1070章 1065【帶路黨纔是仁人義士】第904章 0899【縫紉機?】第339章 0334【等貴賤,均貧富】第988章 0983【地震 地裂 旱災 沙塵暴】第766章 0761【畏罪自殺】第294章 0289【苴猛出兵】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840章 0835【不殺兀朮,休言議和】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260章 0255【第二基地金潭村】第1206章 後記六十二駙馬專屬裝備金繮銀鞍玉鞭第876章 0871【秦檜雄風振奮】第835章 0830【糧草保衛戰】第1128章 1123【大明侯爺,在日本做太上皇】第39章 說說李清照的《詞論》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246章 0241【石元公初顯手段】第1016章 1011【逆子啊】第46章 0044【祝主簿的謀劃】第947章 0942【党項人也要投明】第631章 0626【曲阜孔家】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850章 0845【獻俘闕下】第501章 0496【新朝問題】第1258章 後記一百一十四:兒子的名字也能拿來撒狗糧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1192章 後記四十八聲名遠播第983章 0978【有人做官,有人開荒】第1261章 後記一百一十七汽車(正式完本)第245章 0240【老傢伙們的智慧】第226章 0221【楊志賣刀】第113章 0108【真大道與真性情】第321章 0316【訓練精兵】第1010章 1005【武人內訌】第42章 0040【搶田大戰】第1085章 1080【貴州設省】第1207章 後記六十三我的爺爺是情聖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1106章 1101【敦煌遺書帶來的影響】第96章 0091【豐收】第916章 0911【貝都因人和阿拉伯馬】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403章 0398【李寶閃亮登場】(爲盟主往事第364章 0359【觀政七】第1055章 1050【迂迴包圍】第1232章 後記八十八請公主批准喝花酒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第702章 0697【搖尾乞憐】第475章 0470【成熟的文官武將,知道自己打第12章 0011【一指一文】第938章 0933【蛇蠍女人】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來了】第779章 0774【彎彎設縣構想】第138章 0133【知行合一】第63章 0060【孬兵智將】第474章 0469【識時務者爲名士】第850章 0845【獻俘闕下】第816章 0811【追殺變血戰】第490章 0485【進城】第504章 0499【禮之變】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673章 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861章 0856【武人閣臣與尚書】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1189章 後記四十五內閣那些改革派們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314章 0309【七星書院】第1141章 1136【鑄幣流水線】第1071章 1066【大理明國公】第1030章 1025【增築與洪水】第469章 0464【真結盟了】第1006章 1001【懷璧其罪】第1129章 1124【我也有族譜,我也是華夏苗裔!】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999章 0994【教育系統也有人】第701章 0696【朱皇帝有天書三卷】第904章 0899【縫紉機?】第896章 0891【安南蠻兵遇上火器版鴛鴦陣】第1056章 1051【死兵衝鋒也無解】第1170章 後記二十六爲華夏曆代先賢跳舞助興第722章 0717【西夏獻土?】第786章 0781【朕要退位】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1085章 1080【貴州設省】第656章 0651【向死而生】第1199章 後記五十五找司馬光的後人買地第1085章 1080【貴州設省】第1017章 1012【先給自己找個祖宗】第50章 0048【造反要從娃娃抓起】第1022章 1017【太上皇懂仙術實錘了】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385章 0380【轉守爲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47章 0442【舊友重聚】第939章 0934【任意揉捏】第1200章 後記五十六第一次進皇宮第918章 0913【王子復國記】
第998章 0993【洛陽女王的離場】第477章 0472【又換宰相唄】第210章 0205【遛狗】第1070章 1065【帶路黨纔是仁人義士】第904章 0899【縫紉機?】第339章 0334【等貴賤,均貧富】第988章 0983【地震 地裂 旱災 沙塵暴】第766章 0761【畏罪自殺】第294章 0289【苴猛出兵】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840章 0835【不殺兀朮,休言議和】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260章 0255【第二基地金潭村】第1206章 後記六十二駙馬專屬裝備金繮銀鞍玉鞭第876章 0871【秦檜雄風振奮】第835章 0830【糧草保衛戰】第1128章 1123【大明侯爺,在日本做太上皇】第39章 說說李清照的《詞論》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246章 0241【石元公初顯手段】第1016章 1011【逆子啊】第46章 0044【祝主簿的謀劃】第947章 0942【党項人也要投明】第631章 0626【曲阜孔家】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850章 0845【獻俘闕下】第501章 0496【新朝問題】第1258章 後記一百一十四:兒子的名字也能拿來撒狗糧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1192章 後記四十八聲名遠播第983章 0978【有人做官,有人開荒】第1261章 後記一百一十七汽車(正式完本)第245章 0240【老傢伙們的智慧】第226章 0221【楊志賣刀】第113章 0108【真大道與真性情】第321章 0316【訓練精兵】第1010章 1005【武人內訌】第42章 0040【搶田大戰】第1085章 1080【貴州設省】第1207章 後記六十三我的爺爺是情聖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1106章 1101【敦煌遺書帶來的影響】第96章 0091【豐收】第916章 0911【貝都因人和阿拉伯馬】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403章 0398【李寶閃亮登場】(爲盟主往事第364章 0359【觀政七】第1055章 1050【迂迴包圍】第1232章 後記八十八請公主批准喝花酒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第702章 0697【搖尾乞憐】第475章 0470【成熟的文官武將,知道自己打第12章 0011【一指一文】第938章 0933【蛇蠍女人】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來了】第779章 0774【彎彎設縣構想】第138章 0133【知行合一】第63章 0060【孬兵智將】第474章 0469【識時務者爲名士】第850章 0845【獻俘闕下】第816章 0811【追殺變血戰】第490章 0485【進城】第504章 0499【禮之變】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673章 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861章 0856【武人閣臣與尚書】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1189章 後記四十五內閣那些改革派們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314章 0309【七星書院】第1141章 1136【鑄幣流水線】第1071章 1066【大理明國公】第1030章 1025【增築與洪水】第469章 0464【真結盟了】第1006章 1001【懷璧其罪】第1129章 1124【我也有族譜,我也是華夏苗裔!】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999章 0994【教育系統也有人】第701章 0696【朱皇帝有天書三卷】第904章 0899【縫紉機?】第896章 0891【安南蠻兵遇上火器版鴛鴦陣】第1056章 1051【死兵衝鋒也無解】第1170章 後記二十六爲華夏曆代先賢跳舞助興第722章 0717【西夏獻土?】第786章 0781【朕要退位】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1085章 1080【貴州設省】第656章 0651【向死而生】第1199章 後記五十五找司馬光的後人買地第1085章 1080【貴州設省】第1017章 1012【先給自己找個祖宗】第50章 0048【造反要從娃娃抓起】第1022章 1017【太上皇懂仙術實錘了】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385章 0380【轉守爲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47章 0442【舊友重聚】第939章 0934【任意揉捏】第1200章 後記五十六第一次進皇宮第918章 0913【王子復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