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遠交近攻

“組安,你是說德國正在謀求膠州灣,俄國想要打旅順的主意?!”李鴻章有些驚訝的說道。

譚延闓面色沉重的說道:“朝廷雖然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以負責外交,但朝廷的外交一直是由老相國來主持的,所以這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衙門直到現在還負責與駐津的各國使節交涉的事務……老相國也知道家父對於與洋人打交道的事情並不上心,晚生恐會誤國,所以在家父的同意下接過了這些事務。爲了更好的掌握各國使節的動向,以做到未雨綢繆,晚生對各國使節的行蹤和言語進行了嚴密的監控,這些都是所得到的情報,而晚生排出的屬下也在山東膠州灣那邊找到了這一隊冒充商隊的德國考察隊……”

“組安,你打算怎麼處理?!”李鴻章沉默了半天之後慢慢的問道。

“這就是晚生說到的‘無上的榮譽’,軍人是要靠榮譽才能夠生存下去的,越是一支強悍的軍隊,他們的榮譽感就越強,消滅土匪是加強他們與百姓的關係,而消滅外來的侵略者則是國家民族大義的榮譽,一支軍隊一旦打上了這樣的烙印,害怕沒有朝氣麼?!”譚延闓沒有直接回答李鴻章的問題,而是繼續解釋他心目中的軍隊。

“你是想要打了?!”

“不錯!晚生以爲這件事不能袖手旁觀,此例一開後患無窮。雖然北洋水師尚未恢復元氣。也絕對不是德國海軍的對手,但佔領膠州灣是必須靠陸軍纔可以,而且老相國在膠州灣經營了大量大炮臺,晚生想我們還有一線生機……晚生打算在新軍剿匪增強戰力地同時,對膠州灣的炮臺加強修繕、士兵進行訓練,當然旅順也是一樣,德國人跨過半個地球來打膠州灣的主意,縱然兵強馬壯但絕不利於久戰。而且其陸軍絕對不可能上萬人。充其量一兩千人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

李鴻章聽後點點頭說道:“要是這麼算的話。德國確實是無法佔據膠州灣的……不過若是德國派到這裡的艦隊繼續北上危機京畿重地,那該怎麼辦?!”

“根據各個列強國家的局事而言,英國和德國是絕對的死對頭,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在歐洲有個外號‘歐洲祖母’,可以說歐洲列強國家地皇室之間頻繁地與英國皇室通婚,現在地德皇威廉二世就是英王愛德華七世的外甥。不過這種通婚並不能彌合列強國家之間的矛盾,德國現在正謀求在海上的利益。所以這對舅甥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張……”譚延闓笑着說道:“所以晚生以爲德國必須在短時間內突襲得到膠州灣,並且宣佈佔領,還要搞好其他列強國家之間的關係,因爲德皇和英王之間的矛盾,德國只有尋求俄國地幫助,在其佔領膠州灣之後立刻承認其佔領行爲……”

“你是說等待各國列強的聯合干涉?老夫曾記得在甲午戰爭的時候,你曾說過列強幹涉不足倚仗……”李鴻章有些疑惑的問道。

“先打打,然後再盼望列強各國聯合干預。老相國也不是在力拒日本於鴨綠江畔之後。纔等來了列強各國的聯合干涉。甚至是武力威脅日本麼?德國和俄國若是圖謀旅順或是膠州灣的話,那就必然是速戰速決,如果在第一次攻擊沒有得手的話。那後面基本上就不會有割地的危險了,即便他們將戰艦開到渤海灣也不行……”譚延闓自信地說道。

譚延闓轉向旁邊地周馥說道:“玉山先生是見過晚生訓練的新軍的,晚生相信即便是德國地陸軍,數量上並不佔優勢,並且不知道這麼一支軍隊埋伏在戰場的時候,德國陸軍也會栽一個大跟頭——晚生在配置軍隊火力的時候,在炮營上的安排火炮的數量,幾乎達到同等規模軍隊的一倍……當然德國陸軍還會有他們的戰艦保護,不過在通信並不通暢的戰場上,他們是不會得到非常有效的支持的……”

李鴻章和周馥聽後神色肅然,李鴻章是沒有見過譚延闓練的新軍,但是他相信周馥對新軍的素質表述——周馥在大沽炮臺演習回來後,周馥對譚延闓訓練的直隸督標新軍真是讚不絕口,他相信自己的老夥計的眼光。如果真的按照譚延闓的想法,一旦中德之間在膠州灣問題上發生意外衝突,那這麼一支軍隊在對手不知道的情況下埋伏在戰場上,對於德國陸軍的傷害可想而知,即便對手被譽爲世界第一陸軍的德國。

譚延闓笑了笑說道:“這些不過是晚生對於列強與我大清未來一段時間的關係猜測,只是片面之言,老相國不必放在心上……”

李鴻章嘆了口氣擺擺手打斷譚延闓的話說道:“組安,你也不用安

個老頭子,這點眼光老夫還是有的,試想現在德國人派到山東來了,那應組安的話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了……組安,今天你來看望老夫也是別有所指的吧?說來聽聽……”

譚延闓的來意被李鴻章揭破之後有些非常不好意思的說道:“老相國……”

李鴻章笑着說道:“組安,你之才能乃是老夫生平僅見,不說遠超那些年輕才俊,就是我們這些六七十歲的老頭子看事情也未必比得上你……你雖然跟隨老夫時間不長,但亦是從我門下而出,需要老頭子幫什麼忙,你儘管說來聽聽,只要言之有物老夫是不會拒絕的……”

譚延闓正了正身子雙手抱拳對李鴻章說道:“晚生多謝老相國愛護,既然如此晚生也不再矯情……老相國覺得現在朝廷上下對於世界各國列強那個國家最爲親近?若是選擇聯合的對象地話,那該選擇哪個列強國家?!”

“俄國!”李鴻章雖然皺了皺眉頭。但還是非常乾脆的回答道。

譚延闓又問道:“若是老相國來選擇呢?!”

李鴻章額頭上的皺紋皺得更深了,半晌才吐出兩個字:“俄國!”

“晚生嘗讀《戰國策》,戰國亂世七雄並立,有強秦,也有其他弱國……在晚生看來一本《戰國策》就是一部強國與弱國的關係史,核心內容莫過於‘遠交近攻’四字,秦國能夠統一天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這四個字……縱觀各國列強國家的地理位置,唯有俄國與我大清接壤……若是放在十年前還沒有什麼。因爲俄國雖然和我大清接壤。但是它在圖謀大清領土的同時也是非常擔心遠東地區它的力量太過單薄而爲我大清所致……但是現在不同了。西伯利亞大鐵路已經一天天接近海參崴,這也就意味着俄國的陸軍力量在向遠東延伸,首先受到威脅地便是大清地東北、蒙古、新疆,猶以東北最爲危險……”譚延闓慢慢地說道。

“組安,你爲什麼判斷俄國會對旅順有所圖謀,而不是膠州灣,而在此之前朝廷也應允了俄國艦隊在膠州灣過冬。他們若是謀取膠東灣豈不是要比旅順更爲方便?!”周馥打斷譚延闓的話非常尖銳的問道。

“玉山先生,咱們暫且先將膠州灣和旅順哪個港口更有價值放到一邊。假如俄國順利佔領膠州灣,那你說俄國該如何來保證膠東灣能夠發揮出更大的戰略優勢呢?靠它的艦隊?!”譚延闓搖搖頭說道:“論艦隊俄國的海軍永遠也比不上海上老牌強國英國、法國,甚至連德國它都比不上,它最大的優勢是在陸軍,想要將陸軍地優勢發揮到最大,那就必須有鐵路的配合。若是玉山先生是俄國沙皇,想要用鐵路將自己在遠東的殖民地連接起來。你會在膠州灣和旅順之間選擇哪一個?!”

周馥苦笑的搖搖頭說道:“老夫選擇旅順……”

“旅順!假如晚生沒有預料失誤的話。不久俄國就會向我大清提出這樣幾個請求——第一自然是希望俄國的海軍艦隊能夠在冬天的時候前往旅順軍港過冬;第二個便是請求中國能夠向俄國輸出勞工,來幫助它修建俄國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第三個……第三個很可能是希望在西伯利亞大鐵路地走向上通過我大清地東北……晚生可以預料朝廷對於俄國的這三個請求,除了第三個比較難以回覆之外。其餘兩個肯定會立刻答應下來,不過第三個條件也可以用俄華互保壓制日本的目地提出建立聯盟來解決,相信大清是不會拒絕的,而俄國人的鐵路很可能是不會選擇朝鮮爲出海口,而是在佔據旅順之後直接用鐵路將西伯利亞大鐵路連接起來,這樣我大清東北就等於落入俄國人手中了!”

李鴻章將身體靠在牛皮沙發中,閉上雙眼重重的呼出一口氣,然後睜開眼睛對譚延闓說道:“組安,你希望老夫能夠做什麼?!老夫雖然還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頭頂上還有個大學士的帽子,其實是已經不過問朝政了,眼下也正如組安剛纔所說的那樣,朝廷上下諸公對於俄國是抱有非常的好感的,因爲俄國聯合德法威脅日本,使得日本不能完全控制朝鮮,而你也是參與這件事的……現在又要調轉船頭防備俄德兩國……這……這實在是有些太爲難了!”

譚延闓並沒有提出任何要求,而是笑着對李鴻章問道:“老相國您現在可信俄國於我大清是否靠得住?!”

李鴻章搖搖頭說道:“組安你都說得那麼清楚,若是老夫現在還認爲俄國人靠得住,那老夫未免也太過昏庸了……”

譚延闓笑着說道:“只要老相國相信即可,朝廷其餘諸公他們相不相信,

不在乎的……”

李鴻章和周馥聽後不禁有些愕然,對於譚延闓這句話有些摸不到頭腦,而只有譚延闓才明白,如果李鴻章真的能夠聽得進去的話,那也算是挽救老李同學的晚節了。而只要老李真的相信俄國對於中國的野心,那以後還要繼續主導中國外交地李鴻章。無疑會受此影響,在和俄國人打交道的時候多多防備一些,減少給予對方可趁之機,這也就足夠了。

“沒有足夠的勞工,在東北過路繼續糾纏不清——哼哼,我就不相信你這條鐵路還能夠修的多快?!”譚延闓心中冷冷的想到。

譚延闓明白西伯利亞大鐵路已經置於俄國財政大臣維特的掌控之下,有這麼一個強力人物推進鐵路工程,西伯利亞遲早要修到海參崴。這已經成爲定局是誰都無法阻擋的。不過譚延闓卻認爲這條鐵路能夠修成是一件事。多會修成又是另外一件事——俄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領土最爲廣闊的國家。即便現在有沒有失去蒙古地中國,其面積也是無法和它相比地,但是俄國人還是有一個致命地軟肋,它可不像中國,它的人口和它無比廣袤的領土不成比例。

西伯利亞大鐵路這樣一條連接歐亞大陸的鐵路,據說在海參崴上車前往莫斯科,要在火車上渡過整整一個禮拜的時間纔可以。譚延闓不知道自己前生在中學地理課本上的記述是不是真的。但至少說明一個問題——這條鐵路非常非常地漫長,他無法相像靠這個時代的俄國,如果全是由俄國人來施工,那俄國的工農業是不是會面臨崩潰的局面,要知道俄國在兩年前持續了三年的大饑荒,調動如此人力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修築鐵路,是不是有些天方夜譚?如果他沒有相錯的話,就像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向法國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一樣。俄國地西伯利亞大鐵路也是有中國工人蔘與地。僅靠俄國人自己來修築顯然是不現實,況且中國勞工的價格便宜,清政府的政治地位如此低下。就算勞工出現大量死亡,俄國政府也不會拿清政府地抗議不當一回事,更何況清政府未必會提出抗議!

“給西伯利亞大鐵路來個釜底抽薪,這條鐵路是可以修成,但是那要在很多年後……”這便是譚延闓對這條對中國構成巨大威脅的鐵路的真實想法。

“今天來拜訪老相國,晚生還有另外一件事想要尋求老相國代爲解惑。”譚延闓避開了繼續討論外交政策,這種事情只要給李鴻章打個預防針就可以了,以後不管是俄國還是德國,或者是其他列強國家來打北洋目前幾個重要軍港的主意,他都會毫不猶豫的想辦法在陸上給予對手痛擊——海上打不過你,陸上還沒有這種可能麼?只要讓你短時間內不能得手,放在國際上就可以贏得國際干涉,就算再爲不濟終於導致不可收拾的結局的時候,自己奮力抵抗也不會落下百世罵名。

做爲執掌北洋時間最長的李鴻章,譚延闓只是希望他能夠聽進今天自己對他的勸告,不要對俄國或是德國抱有太高的信心,若是李鴻章自己還是聽不進去,那以後兩人再見也沒有什麼好說的。而且譚延闓既然已經決定抗爭,以後事件發生後,他也用不着再往這裡跑了。

“組安但說無妨,若是老夫能夠說清楚的,決無保留!”李鴻章正色說道。

譚延闓聽後也不再客氣的說道:“光緒十一年六月(農曆,公曆是七月四日),福建按察使裴萌森主筆,與左宗棠、穆圖善、張兆棟、楊昌睿聯名上書《試造新式兵船疏》,除了總結了馬江之戰得失之外,其中最爲重要的一條便是認爲我們可以自造新式兵艦……”

李鴻章聽後臉色一下子變的蒼白,在沉默了很久之後慢慢的說道:“既然組安提起這件十年前的事情,能夠弄到《試造新式兵船疏》那也肯定弄到了老夫所上的奏章了?!”

譚延闓點點頭說道:“老相國明鑑,十年之事今日再談當然不可能挽回什麼,當年裴萌森和左宗棠的奏章上,那位也曾留下‘籌辦海防二十餘年迄無成效?即福建所造各船亦不合用,所謂自強者安在?!此次請造鋼甲兵船三號,着其撥款興造,惟工繁費巨,該大臣務當實力督促,毋得草率偷減,乃至有名無實……’之語,誰又能夠想到十年之後那位纔是造成北洋水師數年未曾寸進之人呢?!”

第121章 小站第151章 鬧劇第305章 轉機第358章 震懾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203章 潛艇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206章 海軍第175章 敲詐第226章 試探第184章 扶植第352章 爆料第387章 對峙第264章 外交第316章 依託第181章 順風船第97章 枯棋第278章 未來第214章 莊家第287章 分歧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306章 誘敵第205章 挖角第277章 邀請第345章 投子第22章 劫富第184章 扶植第70章 危機第63章 宣戰第354章 威懾第54章 常熟第315章 推進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345章 投子第357章 洋務干將第124章 釜底抽薪第206章 海軍第133章 起步第186章 收買第174章 驕傲第11章 訓練第1章 少年第101章 意外第197章 設障第318章 南下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158章 人才第367章 敲打第15章 婚事第15章 婚事第120章 未來第50章 苦戰第160章 割肉者第294章 東風第390章 日蘭德第193章 庭辯第204章 起步第249章 遭遇第134章 留學生第25章 求去第213章 皇權第182章 權力交換第334章 強權第13章 中體西用第299章 炮擊第208章 遙遠第68章 造假第一百零三章第248章 繼續南下第211章 逝去第179章 變故第206章 海軍第126章 金屋藏嬌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83章 章京第279章 號角第254章 最後的表演第254章 最後的表演第159章 銀元第69章 籌款第261章 說客第124章 釜底抽薪第380章 開戰第102章 重臨第364章 心理暗示第101章 意外第72章 送禮-第七十三章 宰羊第110章 狀元第301章 圍堵第105章 北上第66章 不易第277章 邀請第157章 互惠第266章 建國第380章 開戰第211章 逝去第95章 一致第284章 炮兵師第254章 最後的表演
第121章 小站第151章 鬧劇第305章 轉機第358章 震懾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203章 潛艇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206章 海軍第175章 敲詐第226章 試探第184章 扶植第352章 爆料第387章 對峙第264章 外交第316章 依託第181章 順風船第97章 枯棋第278章 未來第214章 莊家第287章 分歧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306章 誘敵第205章 挖角第277章 邀請第345章 投子第22章 劫富第184章 扶植第70章 危機第63章 宣戰第354章 威懾第54章 常熟第315章 推進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345章 投子第357章 洋務干將第124章 釜底抽薪第206章 海軍第133章 起步第186章 收買第174章 驕傲第11章 訓練第1章 少年第101章 意外第197章 設障第318章 南下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158章 人才第367章 敲打第15章 婚事第15章 婚事第120章 未來第50章 苦戰第160章 割肉者第294章 東風第390章 日蘭德第193章 庭辯第204章 起步第249章 遭遇第134章 留學生第25章 求去第213章 皇權第182章 權力交換第334章 強權第13章 中體西用第299章 炮擊第208章 遙遠第68章 造假第一百零三章第248章 繼續南下第211章 逝去第179章 變故第206章 海軍第126章 金屋藏嬌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83章 章京第279章 號角第254章 最後的表演第254章 最後的表演第159章 銀元第69章 籌款第261章 說客第124章 釜底抽薪第380章 開戰第102章 重臨第364章 心理暗示第101章 意外第72章 送禮-第七十三章 宰羊第110章 狀元第301章 圍堵第105章 北上第66章 不易第277章 邀請第157章 互惠第266章 建國第380章 開戰第211章 逝去第95章 一致第284章 炮兵師第254章 最後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