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起步

對於朝廷削減海軍撥款一事,在最近幾個月就已經傳開了,唐博文心中多少有些準備,事實上在這樣的情況下譚延還可以從朝廷財政中弄出一百多萬兩海軍造艦專款,在他眼中已經是個不大不小的奇蹟了。只不過當今世界造艦水平日新月異,而造艦成本也讓人以看的眼暈的速度在發展,一百多萬兩造艦專款能夠幹什麼?恐怕一艘靖海級裝甲巡洋艦都要勉勉強強纔剛夠,要知道譚延爲這兩艘戰艦私掏腰包四十萬兩,別人不知道,但是唐博文心中卻是非常清楚的。

唐博文不知道的是這一百多萬兩造艦專款中,還要包涵譚延向榮祿、剛毅等人行賄的成本,不過這個成本已經被抹去了,並不記在造艦專款當中。他更不知道的是譚延已經下定決心,如果有朝一日他能夠執掌大權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時候,所有吃過他賄賂的官員必須將他們現在吃下去的在將來百倍的吐出來。

“對於潛艇我已經想過了,包括購買潛艇和建造潛艇的資金由我來想辦法,而潛艇的建造也不會在旅順造船所內進行。現在最重要的任務便是儘可能的爲北洋海軍擴充先進戰艦,潛艇就算在厲害,暫時也是防守一方手中的利器,由於它本身還沒有越洋作戰的能力,我們只能夠將其看待成爲軍港炮臺那樣的守備武器。海光寺那裡的船塢是由我來控制地,在那裡我想單獨建立一個小型船塢,用以研究和建造潛艇所用。旅順造船所必須派出一隊工程師來主持潛艇的仿造、設計等相關問題…等我們自己的實戰潛艇建造好了之後,根據北洋海軍的造艦專款剩餘多少最終來發包購買現成的潛艇,這樣一來潛艇的研製和建造風險就可以控制到我的手中,就算不能達到我們的需求也不會對北洋海軍有什麼妨礙,如果要事成功地話則可以直接購買現成的潛艇…”

“組安…這,嗨!”唐博文知道譚延非常有錢,而且也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並非是倚仗權勢斂財而來,這讓留學美國的唐博文非常佩服--中國的富豪。真正能夠稱得上是頂級富豪的人並非像美國那樣都是通過經營工廠得來的財富,大多都是倚仗權勢斂財而來,這讓唐博文這個喝過洋墨水地人非常的看不慣,但對譚延他可是從內心中佩服的很。

譚延知道唐博文心中在想些什麼,面對這樣無力的事實他也是非常沮喪,但還是拍拍他的肩膀說道:“國事日艱,民族衰落。這海軍是看家護院的第一道防線,如果這道防線出了問題,看看甲午年地小日本就可以知道了,連上千年來我們一直都瞧不起的小屁國家都敢對我們開出三千五百萬兩的戰爭賠款…紀孟兄,海軍的重要性我也就不多講了,這潛艇方面你可以去搜羅一下對此感興趣的人才。這潛艇和大艦巨炮可不一樣福建那幫人未必會對此感興趣,你在招收工程技術人員的時候要注意到興趣,潛艇方面的努力最主要還是在興趣二字上…”

唐博文皺了皺眉頭說道:“那該如何保密?!”

譚延聽後略微一想說道:“這件事比較容易,向北洋範圍內的技術專家和高級技術工人們發放問卷,列出最近十年地幾次比較有影響力的事件,包括戰爭、演習等全方面地關於海軍方面的大雜燴,將法國海軍演習中潛艇擊沉戰鬥艦的事件也列入其中,這樣既不顯山露水。也可以看得出哪些人對新海軍技術非常敏感…這些人都給挑出來,如果是技術專家就將他們列爲重點培養對象。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如果是高級技術工人,呵呵,那我們可就要中大獎了,這樣的工人十有八九都是非常有眼光地,更要加以培養…根據我目前手中地情報。除了法國之外。美國也有潛艇的研究者,目前我們手頭上就只有法國潛艇地部分資料。而美國人的則還沒有着落,所以購買來的潛艇至少會有三四艘…”

唐博文對於譚延的“問卷式調查”感到格外驚奇,說道:“技術人員重點培養還可以理解,但工人還有這個必要麼?!”

譚延擺擺手說道:“紀孟兄,我們的老祖宗有句:英雄不問出處,劉邦、朱元璋說穿了不過一個是流氓,一個是小販而已,誰又能清楚眼前路邊上的一個乞丐將來會有什麼成就?要相信我們的工人,他們在仿造蒸汽機的過程中沒有比那些專家少出力,他們大多數人都經過後來參加識字班掌握了學習方法,加上我們的激勵政策,他們中間的佼佼者拉出來不會比專家差多少!”

“呵呵,你要是這麼說的話,我倒還真的很期待了!”唐博文打趣的說道。

“相對於巡洋艦、鐵甲艦和戰列艦而言,潛艇不過纔剛剛開始發展而已,還非常原始。無論是我們還是法國人,或是美國人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當然我們比他們更肯花錢,要知道美國人和法國人的潛艇研究機構有很多人都是單打獨鬥式的,他們大多數都沒有我們手中雄厚的資源,我們手中只要有能夠挖掘出相關人才,我們很可能會在這方面超越列強國家…從現在的潛艇水平看來,潛艇就是弱國用來在近海對抗強國的大殺器,而鉅艦大炮目前對潛艇卻沒有更好的防範措施,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努力的方向!”

唐博文很快便返回旅順着手安排選拔潛艇研製和製造人員,同時在上海的伍軒仁也接受譚延的委託,通過美國地顛地洋行和國內的家族在美國打聽有關潛艇製造的人員。而從美國傳來一個消息讓唐博文和伍軒仁更加重視了潛艇在海戰中的作用,加大了工作力度--

美國方面尋找潛艇的製造者並沒有費多大功夫。伍軒仁的電報發到了美國國內的伍氏家族,在第二天就給出了初步的結果--美國不愧爲創新性國家,對於潛艇美國早就進行過“潛艇大賽”,而法國也進行過這樣類似地活動。在一八八八年美國海軍部長威廉惠特尼被人所說服,舉辦了一次公開的潛艇設計競賽。由於所要求的潛艇性能指標完全是不切合實際的,所以一開始,這就是一件毫無希望成功的任務。美國人霍蘭的設計被評爲最優秀,但是。即使是紙面上的設計也沒有達到海軍部所提出地要求。因此,這件事就被束之高閣。一八九三年,又舉行了一次類似的競賽,霍蘭又再度領先,但是美國海軍還是拖了兩年後纔給了他十五萬美金的撥款。

面對着合同中規定的不可能實現的性能指標而又毫無選擇餘地的霍蘭,只好盡力去完成它,他建造了一艘名叫“潛水者”地潛艇。但是霍蘭對此非常不滿意,他不顧海軍的所有規定,設計了另外一艘潛艇,同時設法給自己的冒險尋找民間支持。一八九六年初,那艘潛艇公佈於衆了,該艇在水面航行平穩。下潛迅速,可在水下發射懷特黑德魚雷,還可根據要求升出水面。霍蘭用四十五馬力的新型的汽油發動機代替蒸汽機,這就使“霍蘭”艇在水面航行時的航速達七節,續航力達一千海里,而以蓄電池作動力的電動機卻使艇的最高水下航速達到五節,對應地續航力達到五十海里。

譚延在接到來自美國霍蘭研製的潛艇情況後唯一地感覺便是--潛艇的時代恐怕比自己預想中的要早,而現在的潛艇也要遠比自己想象中的先進地多。根據電報傳來地資料。譚延已經意識到霍蘭的那艘潛艇已經距離實戰非常近了,續航能力已經達到了如此可怕地境地--試想一艘戰艦拖着潛艇秘密航行到對手的軍港外圍。讓潛艇神不知鬼不覺地的潛水到魚雷射程之內,趁着黑夜用兩三枚魚雷幹掉對方一艘戰列艦,然後再潛水到出發地點讓戰艦接應回到自己本國…

“真他孃的見鬼!”譚延有些氣急敗壞的嘟囔着,這玩意明顯是給日本人造的傢伙麼?!在他前生的記憶中,日本人在甲午戰爭中就是放魚雷艇秘密進入威海衛軍港用魚雷襲擊定遠艦。迫使其搶灘擱淺。“如果日本人在這方面重視起來。再搞個閉塞作戰放潛艇,潛艇的隱蔽性可比魚雷艇要好多了。那北洋海軍豈不是要大難臨頭?!”譚延想到這裡就有些冒汗了…

伍家對譚延真的是沒話說,美國人進行過潛艇設計大賽如果要是追查的話對他們並沒有什麼難度,但是隨着調查潛艇的事情之外,還儘可能的蒐集與潛艇的一切消息--美國海軍要想發展潛艇必然會徵求海軍上將杜威的意見,杜威坦率地表示雖然美國在菲律賓有十五艘軍艦,但如果西班牙有兩艘潛艇,他的艦隊就沒法子在馬尼拉灣站住腳。事實上,西班牙正如杜威說的那樣,是可能擁有兩艘潛艇的。在十年前,西班牙海軍上尉艾薩克珀爾曾經建造過一艘處處都與當時潛艇相似的電動潛艇。珀爾後來與他的上司鬧翻了,此事就半途而廢--應該說美國在馬尼拉港口的勝利來的是太幸運了。

譚延給伍氏家族的回電:“非常有價值,不惜一切代價買下霍蘭潛艇所有的專利、樣艇、模型、圖紙和一切相關的東西!甚至如果霍蘭本人願意的話可以讓他來到中國,他願意付出霍蘭滿意的薪水和足夠研究潛艇所需要的費用,還有一個專用的船塢和足夠的純熟的造船工人爲他服務…”

譚延開出了非常具有誘惑力的價碼,在他看來霍蘭的潛艇已經非常具有威脅力了,使用戰艦拖拽進入戰鬥位置埋伏或是進攻都是很好的選擇,在敵人並不知情的情況下,北洋海軍的潛艇部隊可謂是非常狠辣地殺手鐗。而伍氏家族也通過譚延的電報感到霍蘭這個人異常重要。正在根據所查到的情報前往霍蘭的家進行聯繫。

在譚延看來霍蘭肯不肯來中國這並不重要,只要能夠將霍蘭的專利買下來就可以達成他大部分的目標了,如果霍蘭不來的話,他會建議伍氏家族能否讓此人人間蒸發--這還是他第一次對某一個科學家感到如此顧忌,在他看來能夠阻止日本獲得潛艇本身就是勝利,當然日本也可以在歐洲獲得潛艇,但是根據他手頭上法國那艘“古斯塔夫?齊德”號潛艇在性能上和霍蘭的潛艇還有些差距。

譚延手下地工業體系現在不僅僅停留在天津機器局、旅順造船所和上海江南製造局這樣的大型軍工企業,除了漢陽鋼鐵廠之外。他的隆盛機器廠也有相當的實力,但他明白能夠讓潛艇作戰性能有質的跨越,關鍵點就在內燃機上,而霍蘭的潛艇也在越來越向內燃機的方向發展---這個時代地內燃機還非常原始,不過當年給慈禧太后進獻汽車的時候他也建立了一個小型汽車生產廠。這個汽車生產廠到現在還沒有造出一輛汽車,這不是譚延在糊弄慈禧太后,也不是他不重視這個小廠。事實上他對這個小廠的關注度和寄予的期望非常高---這個小汽車廠之所以沒有生產出來一輛汽車,但是卻集中了諸多專門的機械人才研究內燃機,並且還在譚延的資助下不僅從國外購進最好地內燃機供他們研究,還買下了諸多內燃機的專利。

像慈禧太后這樣位高權重,什麼福都享過的人,汽車只能夠給她帶來一時新鮮的感覺。過後遲早會遺忘。不過內燃機可不同,汽車的心臟是內燃機,拖拉機的心臟也是內燃機,後世滿大街的日本車給譚延帶來的只有恥辱,而中國做爲農業大國,拖拉機對農業生產更是起到不可估量地作用。至於內燃機在上的應用就更重要了,陸軍不能沒有坦克,而坦克卻更不能沒有內燃機地支持。在譚延將視線轉移到潛艇身上來的時候,潛艇的心臟同樣是內燃機。

譚延歪打正着發展內燃機的同時也爲潛艇上應用內燃機做了一定的技術積累。不至於在內燃機系統這方面差距太大。剛好汽車廠進口了兩臺五百匹馬力地沃爾斯利發動機,是汽油機而非譚延理所當然認爲最大馬力地內燃機是柴油機的設想。在這個汽車廠內幾乎集中了當前最好地內燃機,包括德國人戴姆勒製造的那臺轉速達到每分鐘一千轉的恐怖內燃機;也有最近購進的德國人狄塞耳製造的壓燃式柴油機,不過這種柴油機似乎毛病多多,但譚延並沒有將其退回。因爲汽車廠負責技術的工程師告訴他這種柴油機的先進之處。而他們現有的技術和設備完全可以對此進行改進。

這個時代的內燃機是原始的,不過如果拋開戰爭、之外。譚延眼前這份報告中的一些內燃機的名字毫無疑問將會是後世一些鼎鼎大名的汽車公司,至少他可以確定戴姆勒就是德國奔馳--那臺汽油機上有着三叉星的標誌,當然和後世的奔馳標誌有所不同的是沒有外面的圓圈,但商標的雛形已經出來了。

“只要我願意,不出兩個月中國便可以有自己第一輛自產的汽車,什麼福特T型、甲殼蟲可都要改換門庭了!”譚延看着這份報告心中有些惡作劇的想到。

顯然霍蘭的潛艇上面擁有的一臺四十五匹馬力的汽油機是無法造出譚延心目中的潛艇的,在潛艇上安裝蒸汽機這在他看來是無法想象的,笨重的蒸汽機只是別人的選擇而不是譚延的選擇--北洋的潛艇必然是用內燃機驅動的,當然在續航能力上可能會不盡人意,但他卻並不在乎,畢竟現在北洋海軍的戰略還是防守而不是進攻。

隨着時間的延長,伍氏家族在海外察訪潛艇發展的情報反饋回來的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詳細,看到這些情報,他不得不讚嘆這個時代真不愧是科技大發展的時代,各地涌現出來的牛人還真不少,霍蘭非常優秀,但在潛艇方面還有很多人在爲此而努力,他們也在各方面有着自己獨特的成就--法國人舉辦的潛艇競賽中出來一個牛人勞貝夫設計了“納維爾”號潛艇,儘管還在建造中,但是龔照援傳回來的消息是這艘潛艇除了蒸汽機和汽油機雙驅動之外,還設計了雙層艇殼,而控制潛艇上浮和下潛的水櫃就在這兩層艇殼之間。

第80章 危局第278章 未來第177章 新艦第186章 收買第87章 震懾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158章 人才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14章 揚名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254章 最後的表演第148章 起義第125章 彩雲第161章 連環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252章 猙獰第156章 留學生第187章 武力第2章 秀才第366章 迷霧重重第399章 退縮第117章 約定第248章 繼續南下第324章 猛藥第115章 父子第81章 戲園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19章 老丈人第324章 猛藥第315章 推進第131章 鐵路第218章 陰雲第117章 約定第349章 移民第90章 成交第241章 權力第296章 燈塔第38章 抵羊第162章 政潮第13章 中體西用第355章 戰艦回購第184章 扶植第136章 漫雪第290章 攻城利器第204章 起步第225章 線路第84章 軍機第94章 惡魔第84章 軍機第191章 綁架第4章 幕僚第234章 留德士官系第61章 熱鬧第151章 鬧劇第356章 海軍政治第227章 把戲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252章 猙獰第58章 內爭第215章 憲政第56章 邀請第161章 連環第84章 軍機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361章 轉折第212章 對峙第193章 庭辯第344章 南洋第102章 重臨第223章 鈍刀第277章 邀請第392章 西湖第282章 北洋第307章 雙重陷阱第37章 洋務過往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264章 外交第212章 對峙第22章 劫富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184章 扶植第273章 項莊舞劍第89章 石遺第83章 章京第15章 婚事第334章 強權第133章 起步第342章 邁向深淵第332章 屈服第22章 劫富第331章 希望第125章 彩雲第39章 國貨第3章 功課第314章 熱火第252章 猙獰第20章 生死一發第362章 矛盾第160章 割肉者第336章 先發制人
第80章 危局第278章 未來第177章 新艦第186章 收買第87章 震懾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158章 人才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14章 揚名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254章 最後的表演第148章 起義第125章 彩雲第161章 連環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252章 猙獰第156章 留學生第187章 武力第2章 秀才第366章 迷霧重重第399章 退縮第117章 約定第248章 繼續南下第324章 猛藥第115章 父子第81章 戲園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19章 老丈人第324章 猛藥第315章 推進第131章 鐵路第218章 陰雲第117章 約定第349章 移民第90章 成交第241章 權力第296章 燈塔第38章 抵羊第162章 政潮第13章 中體西用第355章 戰艦回購第184章 扶植第136章 漫雪第290章 攻城利器第204章 起步第225章 線路第84章 軍機第94章 惡魔第84章 軍機第191章 綁架第4章 幕僚第234章 留德士官系第61章 熱鬧第151章 鬧劇第356章 海軍政治第227章 把戲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252章 猙獰第58章 內爭第215章 憲政第56章 邀請第161章 連環第84章 軍機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361章 轉折第212章 對峙第193章 庭辯第344章 南洋第102章 重臨第223章 鈍刀第277章 邀請第392章 西湖第282章 北洋第307章 雙重陷阱第37章 洋務過往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264章 外交第212章 對峙第22章 劫富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184章 扶植第273章 項莊舞劍第89章 石遺第83章 章京第15章 婚事第334章 強權第133章 起步第342章 邁向深淵第332章 屈服第22章 劫富第331章 希望第125章 彩雲第39章 國貨第3章 功課第314章 熱火第252章 猙獰第20章 生死一發第362章 矛盾第160章 割肉者第336章 先發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