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留學生

要說起步兵所使用火力支援武器,手榴彈僅僅是其中的一項。譚延闓前生雖然不是當兵的出身,更不是軍火專家,但是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麼?迫擊炮、火箭筒、槍榴彈等等這些都是後世發展極爲成熟的武器,在實戰中也經歷了嚴酷的考驗,他不懂這些玩藝的製造工藝,還不可以提供創意麼?李鴻章給譚鍾麟留下了豐富的產業,天津機器局、上海江南製造局,甚至連福建馬尾船廠都和北洋有着很深的聯繫。

福建馬尾船廠雖然是李鴻章的老對頭左宗棠支持創建,但是左宗棠還是耗不過氣息悠長的李鴻章,等左宗棠一挪窩,擔任北洋大臣長達二十五年的李鴻章便用水磨功夫開始對左宗棠留下的洋務產業進行滲透,最終還是掌握了福建馬尾船廠的實際控制權。

譚鍾麟不像李鴻章那樣遍地樹敵,他受寵也是因爲朝廷數十年來的權柄不是握在湘系便是掌在淮系之手,說起來他和張之洞的背景倒是非常相似。譚鍾麟這樣的背景雖然不利於像李鴻章那樣鐵腕將洋務產業緊緊的摟在手中,勢必會發生北洋產業縮水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已經在慢慢發生了,對此譚氏父子也並不貪婪,不求完整的繼承李鴻章時代的北洋產業,但是其中的精華是一定不能放過的。

就現在牢牢掌握在譚氏父子手中的兵工廠,天津機器局和上海江南製造局已經足夠讓譚延闓發揮了,像火箭筒和槍榴彈這種東西以現在的科技水平要是造出來也並不是不可能,但是譚延闓覺得現在還不是時候。倒是迫擊炮和手榴彈的創意可以拿出來,這兩樣東西可以明顯提高步兵的戰鬥力,爲步兵在脫離大炮兵的時候提供近距離火力支援。

譚延闓負責新建陸軍籌辦已經兩個月了,這兩個月的時間他根本沒有將心思花在新建陸軍身上,還是注重訓練直隸督標新軍——有了這個樣板將其鍛鍊的更加成熟的時候,直隸督標新軍可以爲新建陸軍提供大量的低級軍官和合格的士兵。

在新建陸軍的建設上譚延闓也不得不耍了花招——新建陸軍和直隸督標新軍都駐紮在小站這是他有意爲之,他會將兩支軍隊混合訓練,以老帶新,儘管老兵比新兵接受軍事訓練也不過纔多了差不多十個月,但是他們已經可以稱爲是合格士兵了。朝廷想要在短時間內看到成績,譚延闓便可以輕鬆的重組兩支軍隊,以直隸督標新軍中的老兵補充到新建陸軍當中去,雖是面子工程,但對於自己的政治加分是肯定的,這個方案也是得到老頭子的讚許。

兩支軍隊混合編練,這也有利於譚延闓爭取到更加充裕的軍費——新建陸軍是朝廷供養,可以說是舉國之力來辦陸軍,尤其是在剛剛籌備階段,所有費用都是非常闊綽的,只要不是很過分,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就不會遭到清流的責難。而直隸督標新軍是直隸一省來辦陸軍,經費上若不是李鴻章留下的私房錢,譚鍾麟頂多也就是在裝備上給予一定的幫助,資金上也有一定的傾斜,但絕對不會在撥出一百多萬兩來專門訓練直隸督標新軍,這個資金缺口在直隸的財政收入上實在是太過明顯了。

現在趁着新建陸軍組建的機會,可以從中拆分出一部分資金用在直隸督標新軍身上,繼續加強和鞏固他們的訓練成果,如果有可能的話,譚延闓打算再用一年的時間將他們都訓練成神槍手和神炮手。這樣一支精銳部隊在手,可以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將敢於打北洋負責的海防區域——諸如旅順、大連、膠東灣等重點區域的防衛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現在的北洋水師就算補齊了軍官和士兵,加以訓練恢復到以前的水平,嚇唬日本是足夠了,但絕對拿俄國和德國的海軍是沒有半點辦法的。一旦面對歐洲列強的強勢海軍力量,以北洋水師的能力是根本無法阻擋的,譚延闓也不打算將這點有限的海軍力量投入到和列強國家海軍的直面對抗當中。一旦時局緊張就將海軍的種子撤到天津港附近,然後在旅順、劉公島等海軍基地將列強國家的陸軍引上岸,進行陸上決戰,爭取俘虜他們的陸軍當作人質來阻止列強國家的貪婪。

要完成這樣的戰略思想,一支軍事素質過硬的陸軍是絕對少不了的,這也是譚延闓在海軍虛弱的情況下無奈的選擇。北洋水師從船到人都是寶貴的,他都經不起進一步的損失,根據他的推測,歷史上自從甲午戰爭過後,也許中國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艦炮口徑超過三百毫米的主力戰艦,就算知道戰列艦的時代終究會過去,但想想中國的海軍發展缺失了這一環也足夠讓他惋惜的了。

保存海軍的種子,現在還是前無畏時代,等再過十年可就是無畏級戰列艦的時代了,慢慢的發展中國海軍總有一天也會進入到戰列艦時代。從購買到自己建造,只要有人才一切都可以做到,而現在的北洋水師就是儲備人才的地方。

令譚延闓非常欣慰的是現在北洋的海防狀況可要比歷史上甲午戰爭過後的中國海防要好上太多了,至少旅順和威海衛這兩個最重要的海軍基地和海防要塞都沒有經歷戰火的洗禮,還都完好無損。兩個海軍基地內除了有幾十年經營的軍事要塞設施之外,還有船塢等其他重要輔助設施。可惜李鴻章認爲自己造船不如買船,並且還終止了上海江南製造局的造船業務,而當時的左宗棠還在,他沒有辦法向福建馬尾船政下手,福建那邊的造船纔在左宗棠和繼任者手中慢慢的發揚光大,甚至自己造出了平遠艦這樣在當時應該算是二線主力戰艦。

可惜左宗棠熬不過李鴻章,在他死後李鴻章慢慢的將淮系人馬滲透進入了福建馬尾船政,最終實現了掌控,繼而對其實施休克療法,平遠艦也就成了福建馬尾船政最後的絕響了。福建馬尾船政的衰落在譚延闓的眼中多少有些象徵性的意義——它爲甲午戰爭的失敗和整個洋務運動的落幕做了一個非常生動的註腳。

譚延闓的見識是有的,而且在甲午戰爭中當他得知三景艦中有一艘居然是日本人自己在本土建造的,這就更讓他吃驚了。日本人在這個問題上的處理方式就非常值得中國深思了——同樣都是引進,但是日本人在引進的同時還積極學習,從低級戰艦的自造向三景艦這樣的高級戰艦努力,當然現在日本的造船水平顯然還無法自己獨立完成三景艦這樣戰艦的建造,多半是採購組建運回日本自己安裝,但這也是一種努力。譚延闓實在想象不到李鴻章會這麼做,只要稍微有些遠見的政治家都應該可以想到這一點的。

“一想到軍工肯定會想到海軍和軍艦……這個時代的中國實在是太弱了啊!”譚延闓揉了揉太陽穴,桌上的紙張上畫着一幅幅簡易的圖紙——這是手榴彈和迫擊炮的示意圖,手榴彈還好說,就是這迫擊炮對於譚延闓來說難度實在有些高了點,他不懂其中的原理,只能畫出一副圖紙算是創意,這些玩藝還是交給自己手下的軍工人才去辦理好了。

“相公,蕭軒前來拜訪,你到底是見還是不見?”方榕卿走進來問道。

“怎麼不見,快快有請!”譚延闓心中想着蕭軒的工作效率真高,上午和他提起的事情下午的時候就已經有着落了。

“子瑜兄,練兵方案已經做出來了?!”譚延闓看到蕭軒走進書房後,便親自倒了一杯熱茶遞過去。

“做出來了,請大人過目!”蕭軒將新的練兵計劃從文件夾中拿出來遞給譚延闓。

譚延闓接過後仔細的看了看,從人員裝備到具體的訓練計劃,蕭軒顧慮的非常全面,最重要的是具有非常高的操作性——一直以來譚延闓練兵都是趕鴨子上架,通過他心中的大訓練量和實彈射擊來強硬的練兵,如不是身邊有弗里德里希這樣的德國陸軍軍官在一旁指導不斷的提出意見,他也不可能連成侍衛隊這樣的精兵和直隸督標新軍。

終歸到底他的練兵只能是適於有一定身體素質做底子,再加上豐厚的薪金誘惑纔可以練出合格士兵,這種練兵方式是非常不科學的。而弗里德里希也只是一個下級德國軍官,他也不可能有太高的軍事理論水平,這都限制了練兵的效果,以前一兩百人的侍衛隊還好說,六千人的直隸督標就已經讓他們感到極爲吃力了。譚延闓真的不敢想象如果是一萬人的新建陸軍訓練出來,那要花掉多少銀子?!出於節約成本的考慮,他必須尋求科學練兵的方法,以改變已往他的胡蘿蔔加大棒式的粗暴練兵方式。

北洋武備學堂的畢業生經過直隸督標新軍的鍛鍊和蕭軒他們這批前往德國學習軍事的留學生的歸來,使得譚延闓的新建陸軍的訓練方式可以得到極大的改善,而節約練兵成本也有望可以達到一個非常理想的水平。

“呵呵,正牌出身的軍校生和我就是不一樣!”譚延闓用手指彈彈蕭軒寫的練兵計劃,這個計劃顯然讓他感到非常滿意,站起來走到蕭軒的身前笑着說道:“子瑜兄,這份練兵計劃我可以通過了,剩下來的事情就要看你們的本事了……一支軍隊不能沒有大腦,據我所知德國陸軍之所以成功聞名於世,這和它有一個出色的參謀制度是分不開的……現在我們手中的兵力還非常少,軍隊組織結構也是非常的不適應新建陸軍,但是這些問題都是通過時間可以慢慢解決的,但是我有個想法,就是在訓練新建陸軍的同時,也要建立一個運作高效的參謀部,以此來負責練兵、軍事演習甚至是以後將來可能會面臨的戰爭。以現在局事的變化,子瑜兄,你們可能會面臨着老師的考驗,說不得會有一天你們會在戰場上與德國軍隊碰頭的……”

“組建參謀部也是屬下一直所想的,不過現在面臨新建陸軍的訓練,雖然有直隸督標新軍的軍官可以提供支持,但是總體上來說我們是非常缺乏有能力的軍官的……現在就建立參謀職能部門雖說有些早了點,但是這對以後新建陸軍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好處,同時也可以培養一批合格的參謀人員……”

譚延闓點點頭,將手中的訓練計劃交給蕭軒說道:“早做些準備總比事到臨頭要好些,在軍隊新建之初便開始有意識的培養參謀制度在軍隊中的作用,這樣也可以讓底下的士兵知道參謀的重要性,這對於指揮有好處……子瑜兄,你們身上的擔子不輕,我會給你創造最好的環境,至於你在訓練計劃中所提到的這些武器裝備問題,我會盡快辦妥……”

蕭軒站起來有些爲難的說道:“大人,屬下還有件事情是需要和大人相商的……”

“還有什麼問題儘管說,建軍無小事,有什麼困難我們及早討論爭取解決,這樣也不會給後面的工作帶來麻煩……”譚延闓非常舒服的坐在沙發中笑着說道。

“這不是和新建陸軍有關係,而是……而是德國那裡,我們同去德國的留學生那邊有些問題……”蕭軒有些吞吞吐吐的說道。

“嗯?!”譚延闓的眉毛一挑,這些送往德國前去學習軍事的留學生都是譚延闓的命根子,這可都是中國未來陸軍的種子,也是他未來立足軍隊的根本——只要新建陸軍處於他手下一天,這些前往德國學習軍事的留學生就必然會受到他的重用。他們雖然跟隨譚延闓的時間並不長,像蕭軒這樣的最多也就是三年,但是他們的家庭有很多都是和蕭軒一樣,其中的親屬有吸毒的歷史,都是受了譚延闓的恩惠,在感情上來說也是偏向譚延闓的,培養成嫡系也很容易接受。

“我們在海外留學,都深知這次機會不易,而先生也在臨行前對我們諄諄教誨,希望我們能夠在德國用功學習軍事,將來有一天能夠回國好報銷國家、民族抵禦外辱,我們是不敢忘記的,大多數人在學習中都是異常刻苦的……不過在德國儘管我們的成績非常好,但還是被視爲另類,尤其是頭頂上的這條辮子,更是經常遭到德國同學的取笑嘲諷……”蕭軒神色有些黯然的說道。

譚延闓則點上了一根雪茄臉色陰沉的聽着,他的心中也因此而變的格外的沉重——詹天佑就是因爲剪了辮子而備受非議,以至於在承擔盧漢鐵路總工程師的之後,還居然被御史彈劾,若不是譚延闓的功課做得夠充分,從上到下都給疏通過,恭王奕訢出面壓了下來,到最後這條辮子也許會毀了譚延闓的盧漢鐵路修建計劃也說不定。

“有一次劉禹曾經和德國學生因此發生過非常嚴重的衝突,一個德國學生取笑我們同學的辮子,劉禹看不過去便出言反駁,到最後定下了比試,劉禹的身手是我們當中最好的,結果將那個德國學生打得連北都找不到了。好在這是私下比試,如果說了出去連德國同學自己都會感到羞恥,所以那個人捱了打後就逃學住在學校附近的一家旅館中一個星期,等恢復正常後纔敢回學校……”蕭軒說到這裡有些笑了。

譚延闓聽後也笑了,這如果是放在平常時候,不失爲一個令人非常愉快的事情,但是和辮子聯繫在一起,這就讓人的笑容中多少帶了苦澀。曾幾何時,在中國異常強大的時候,中國的一切在異族人眼中都是異常高貴的,他們的禮儀和行事方式都做爲典範被異族人所模仿,而中華文明也是做爲最先進的文明被所有的文明所推崇,而中國的學問在外國人眼中也變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漢學……

可惜這樣延綿幾千年的榮耀卻因爲最近幾十年鴉片戰爭等一系列對外戰爭的失敗所打破,高貴的中國人彷彿從一夜之間被外國所貶低成骯髒、貪婪、無恥等等負面的代名詞——要知道當我們的祖先穿着綾羅綢緞的時候,他們還在過着茹毛飲血的生活呢!

第25章 求去第368章 散財第350章 連橫合縱第318章 南下第339章 棋子第199章 外交第187章 武力第373章 新裝備第274章 縱橫第16章 計較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54章 常熟第245章 選擇第10章 武力第396章 急轉直下第45章 厚禮第38章 抵羊第107章 前途第397章 出手第132章 唱戲第56章 邀請第192章 申訴第310章 乾坤第397章 出手第132章 唱戲第137章 遠交近攻第84章 軍機第253章 轉折第118章 暗流第101章 意外第267章 不斷進步第39章 國貨第36章 籌謀實業第346章 離訊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41章 完婚第173章 巡洋艦第243章 南洋大臣第4章 幕僚第60章 牌局第174章 驕傲第358章 震懾第148章 起義第336章 先發制人第24章 解元第264章 外交第315章 推進第372章 海軍轉型第328章 施壓第204章 起步第109章 會元第194章 廷議第185章 閒子第32章 調任第146章 海軍顧問第8章 賭徒第251章 意志第84章 軍機第82章 火中取栗第212章 對峙第239章 虎頭蛇尾第191章 綁架第315章 推進第22章 劫富第76章 心遠第17章 排場第198章 陷害第397章 出手第288章 先手第126章 金屋藏嬌第24章 解元第299章 炮擊第171章 拉攏第296章 燈塔第281章 移民第237章 意外第395章 戰略欺騙第189章 擊沉第143章 造艦第187章 武力第19章 老丈人第195章 策略第39章 國貨第313章 擡槓第397章 出手第104章 明爭暗鬥第318章 南下第228章 醜聞第1章 少年第129章 矛盾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330章 崩潰第205章 挖角第316章 依託第15章 婚事第114章 清洗第288章 先手第2章 秀才第335章 發難第215章 憲政
第25章 求去第368章 散財第350章 連橫合縱第318章 南下第339章 棋子第199章 外交第187章 武力第373章 新裝備第274章 縱橫第16章 計較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54章 常熟第245章 選擇第10章 武力第396章 急轉直下第45章 厚禮第38章 抵羊第107章 前途第397章 出手第132章 唱戲第56章 邀請第192章 申訴第310章 乾坤第397章 出手第132章 唱戲第137章 遠交近攻第84章 軍機第253章 轉折第118章 暗流第101章 意外第267章 不斷進步第39章 國貨第36章 籌謀實業第346章 離訊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41章 完婚第173章 巡洋艦第243章 南洋大臣第4章 幕僚第60章 牌局第174章 驕傲第358章 震懾第148章 起義第336章 先發制人第24章 解元第264章 外交第315章 推進第372章 海軍轉型第328章 施壓第204章 起步第109章 會元第194章 廷議第185章 閒子第32章 調任第146章 海軍顧問第8章 賭徒第251章 意志第84章 軍機第82章 火中取栗第212章 對峙第239章 虎頭蛇尾第191章 綁架第315章 推進第22章 劫富第76章 心遠第17章 排場第198章 陷害第397章 出手第288章 先手第126章 金屋藏嬌第24章 解元第299章 炮擊第171章 拉攏第296章 燈塔第281章 移民第237章 意外第395章 戰略欺騙第189章 擊沉第143章 造艦第187章 武力第19章 老丈人第195章 策略第39章 國貨第313章 擡槓第397章 出手第104章 明爭暗鬥第318章 南下第228章 醜聞第1章 少年第129章 矛盾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330章 崩潰第205章 挖角第316章 依託第15章 婚事第114章 清洗第288章 先手第2章 秀才第335章 發難第215章 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