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

“少爺,夜深了,明天便是榜的日子,還是早些歇息吧!”一個老頭在門外輕聲說道。

“嗯,福伯,我知道了,您先睡吧!”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坐在燈前心不在焉的應聲回答道。

“譚延闓?譚延闓!哼哼,沒有想到還是個著名人物哩!”少年自言自語的輕聲說道。這個少年便是譚延闓了,不過他現在卻不是譚延闓了,四天前一個新的靈魂佔據了這具身體,他的前生居然是百年以後的一個名叫馮文鬱的醫藥學博士。

馮文鬱腦海中前生的最後的一個鏡頭便是和好友馬彪在射擊俱部的野戰場地上對戰,本來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兩人玩性正高,手中拿着仿造上上個世紀的九八步槍,腰別盒子炮,在雨中搜尋對方的身影,當馮文鬱在一個草叢中瞄準了正在戰壕中小心移動的馬彪,打算給他的屁股上層油彩,結果還沒有等他射擊,一個暴雷準確的落在了他的腦袋上,醒過來之後便成了這具身體的主人。

儘管馮文鬱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但是這種匪夷所思的事落到他的頭上,現實如此也不得不讓他面對了。好在他是個湖南人,而這具身體原本的主人居然是一個湖南名人——湖南在清朝二百多年統治時期唯一的一個會元,並且三次督湘,是湘系軍閥的開山老祖,不過可惜的是譚延闓在同時期的歷史上的名聲沒有那麼顯赫,他所知道的這些還都是從歷史教科書中得知的,他也是湖南人,很巧的是他和歷史上的譚延闓是老鄉中的老鄉,都是湖南茶陵人。要說譚延闓有名,估計在馮文鬱的時代是很少有人能夠記起譚延闓這個人了,但是馮文鬱這個老鄉可是能夠葬在孫中山陵旁邊的人,能夠享受這樣的待遇的人可不是那麼簡單,馮文鬱對譚延闓的歷史也多少有些瞭解,不過就是不是很清楚罷了。

正因爲馮文鬱聽說過譚延闓的事蹟,也就更加迷惑了——他所知道的譚延闓生於1880年,但是現在附身之後才知道現在才1891年七月,譚延闓已經都快十五歲了,這和歷史上的人物可對不上號啊!要不是因爲馮文鬱附身之後繼承了譚延闓的記憶,知道譚延闓的老爹是閩浙總督,他都懷疑是不是附身到同名同姓的人身上去了——歷史上譚延闓的老爹譚鍾麟可是一個做官做到總督級別的,至於是不是閩浙總督馮文鬱就不是很清楚了。不過馮文鬱可以肯定的是這個譚延闓家族勢力可不小,不僅僅因爲他老爹是總督,還因爲馮文鬱在融合了譚延闓的記憶後,居然找到了晚清另外一個名人——翁同龢,就在去年譚延闓還在北京見過翁同龢,翁同龢現在是清廷軍機大臣,關係似乎和譚鍾麟非常不錯,譚延闓的文章還得到了翁同龢的讚賞,就憑能夠認識晚清軍機大臣就可以想想自己附身譚延闓應該是個“正牌貨”了。

馮文鬱對翁同龢的歷史除了因爲他官位高之外也沒有什麼印象,但是另外一個人的記憶卻讓他有些感到震驚了——譚嗣同!戊戌六君子其他幾個人的名字,他有些記不清了,但是譚嗣同的名字對他來說是如雷貫耳,“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只要對百日維新有點印象的人,誰都會被譚嗣同這句名言所振奮的熱血沸騰。不過從譚延闓的記憶中,馮文鬱知道他們兩人的關係也僅限於在蘭州一起讀書的交,另外兩家還有一定的親緣關係。

除了翁同龢和譚嗣同之外,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人物馮文鬱雖然沒有在譚延闓的記憶中找到模樣,但是他卻從譚延闓的記憶中得知現在他所居住的譚傢俬宅有個非常響亮的名字——賜書堂。從正門直往裡走的九個大門上都懸掛着一個碩大的“福”字,根據譚延闓的記憶,這九個“福”字可都是人稱老佛爺的慈禧太后親筆所書。馮文鬱前世就算再孤陋寡聞,慈禧太后的大名對他來說也是如雷震耳,想到自己現在還沒有親眼看見的老爹譚鍾麟,馮文鬱知道這個時代的中國再也沒有誰能夠比慈禧太后成爲靠山更加可靠了。

讓馮文鬱感到更加迷茫的是此時纔是光緒十七年,也就是後世人們熟悉的公元1891年,這個時候正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晚清時代。在這麼一個時代他馮文鬱能夠幹什麼?!

“三年之後便是老太太的一場壽宴把北洋水師給葬送了;再過幾年便是維新運動;呵呵,再過二十年纔是辛亥革命!嘿!這個時代的能人實在是太多了,各個來頭都不小啊,還能夠有自己的座位麼?!”譚延闓在心中默默的想到。

馮文鬱在經歷了最初的驚駭到慌張再到平靜之後,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給自己設計一條比較好的出路。馮文鬱信奉“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是如果身體要是被人給徹底消滅了呢?他剛剛經過了一場死亡,雖然沒有感覺到疼痛,可謂是前世“走的”並不痛苦,但是他也不敢奢望如果在這個世界上他再次死亡的話還能夠跑到明朝某人身上繼續逍遙。

“如果我要是悉心經營的話,也許以後能夠撈個軍閥噹噹,在歷史上譚延闓不正是湘系軍閥的開山老祖麼?不過可惜的是那個時代的強人實在是多如牛毛,我的歷史也不是很過關,儘管拜易中天老先生所掀起的歷史風潮所賜,歷史類的書籍自己也沒有少看,但是那權當作消遣了,要知道自己會來這個鬼地方,說什麼也不學醫科,一定要奮學好晚清歷史了!”譚延闓躺在牀上有些懊喪的想到。

七月末的長沙燥熱難擋,儘管是深夜了,譚延闓也無法安然入睡,更何況馮文鬱剛剛附身譚延闓才四天,對於這個時代還是非常好奇的,他迫切的想了解這個時代到底是個怎麼樣子,畢竟想要回到自己生活的時代是不大可能了,以後就要在這裡討生活了。剛附身譚延闓沒有幾天,馮文鬱都忙着適應這幅新的身體,忙着應付服侍自己的福伯,忙着考慮以後中國的歷史……可惜他就沒有想想自己現在的處境,就是懷着這樣既鬱悶又興奮的心,馮文鬱,不,是譚延闓慢慢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從今天開始,我就是譚延闓了,以前的馮文鬱已經徹徹底底的死了!”譚延闓站在鏡子前在心中對自己大聲的喊着,鏡子裡的他身穿白色湖絲長衫,如果不看頭後面留着一條兩尺來長的辮子的話,他還真的能夠稱得上“帥哥”二字。

今天是榜的日子,譚延闓之所以現在還在湖南長沙沒有隨譚鍾麟去福州,就是因爲他在七月要參加在長沙舉行的童子試,這次考試如果能夠榜上有名的話,他就算完成萬里科考的第一步成爲秀才了。

其實前幾天馮文鬱剛剛接受附身譚延闓的現實的時候,最爲擔心的便是他如何能夠過的了科舉考試製度下的學問這一關,要知道這個時候除了少之又少幾個走出國路線之外,幾乎都是從小要進私塾來念四書五經的,他馮文鬱哪會這東西?!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馮文鬱非常完整的繼承了譚延闓的一切,除了完整的記憶之外,便是完整的舊知識體系,這使得他不用擔心以後被老爹譚鍾麟打死了——從譚延闓的記憶中,馮文鬱知道譚鍾麟對譚延闓的學業要求之嚴格令他乍舌。

譚延闓走在大街上,身後就跟着譚家的老奴福伯,譚延闓對大街上的一切都是很好奇的,根據以前的記憶,譚鍾麟對他要求嚴格的背後還有段特別的故事——譚鍾麟精於“麻衣相法”,喜歡替人相面,也喜歡延請術士爲家人看相。譚鍾麟曾經禮請過一術士楊某到督署,一住就是一個多月,但是他總是終日閒逛,到最後的時候纔對譚鍾麟說:“制臺大人,我來府邸月餘,略有所見,其他可略而不談,只三相公將來名位之高、勳業之大,均在大人之上。不過,恕我直言,他未來的業績恐怕要走上你的反面。”譚鍾麟還要想問下去,可是楊某居然閉口不言了,從此以後譚鍾麟害怕譚延闓日後闖禍危及譚氏一族的安全,對他的管教更加嚴格了。

這件事是譚延闓的親弟弟告訴他的,不過現在馮文鬱附身在譚延闓身上,心中卻想到:“這個姓楊的術士還真有兩手,依照歷史上譚延闓的作爲,除了三次督湘,好像還是民國政府的一個極爲重要的官員,要不然也不會葬在中山陵旁邊,這可以與葬在皇帝陵旁邊相提並論了,按照道理來說,這個術士算的確實沒有錯誤!可惜現在的譚延闓已經不時以前的譚延闓了,如果沒有機會成事的話,乾脆在晚清末年就全家遷往海外,也是眼不見心不煩!”

譚延闓一邊在路上走,一邊想着如何面對以後的大變革時代,畢竟對那個時代的強人多少有些瞭解,若不是碰上絕大的機緣,想要和那些強人也好、偉人也罷比肩而論,自己實在不是那塊料。像這樣自由的走在大街上,在譚延闓來說是非常難得,馮文鬱生前自然是自由的,不過此時可是據他所生活的年代足有一百多年,雖然比不得二十一世紀的繁華,但是也別有一番趣味。

湖南本就是中國的腹地,南來北往通商之所在,再加上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這個時候還大致保留了晚清的面貌,不像上海那樣已經開始有些現代化都市的雛形了。走在長沙的大街上,客商雲集,有太多是譚延闓所未曾見過的東西,考秀才固然對現在的讀書人比較重要,但是對此時的譚延闓來說並不能夠代表什麼,對這些東西他還是看不上眼的。

“滾!沒錢還來老子這裡,真是活的不耐煩了!”

譚延闓正和福伯在街上走走看看,不妨在鬧市中突然爆出這麼一句話來,讓他倒是很吃驚。他想快走兩步上前看看是到底怎麼一回事,福伯見狀扯了扯他的衣袖不以爲然的說道:“前面人雜,少爺還是別走得太快!”

譚延闓心中卻好奇的很,不過此時傳來一陣有氣無力的聲音:“再給我一點!就一點,我把命給你們!”

譚延闓聽後停住了腳步——這種聲音對他來說太熟悉了,這是吸毒者的聲音——沒有尊嚴、低賤的連狗都不如,活脫脫的一個人性軀殼、行屍走肉!前生作爲一個醫生,他對毒品是非常瞭解的,畢竟醫藥行業和毒品有着很深的交集,如果給他設備和原料,他甚至可以做出這個時代難以想象的毒品,而且成本更爲低廉,更容易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染上毒癮!

附身譚延闓的馮文鬱在前生的時候也參與過戒毒藥品的課題研究,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毒品仍然是困擾中國的一個大難題。正是由於這種社會需求,才使得與之相關的戒毒藥品不斷的提升換代,說白了,馮文鬱不止是一兩次參與這種課題的研究,不是效果不明顯便是毒品的品種在翻新花樣使得舊有的戒毒藥品難以奏效,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他去德國之前他所參與的戒毒藥品開新的一代產品又走向了生產線,效果非常不錯,最重要的是其來源便是中醫的一道藥方,當時他所做的工作便是將湯藥變成製劑和藥丸。

儘管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但是馮文鬱所見到的那些癮君子們的形象還是不時的停留在他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最主要的還是毒品把人折磨的太慘了,簡直是把人變成了鬼。沒有想到他纔來到這個時代沒有幾天,居然又碰上了吸毒者,這給他的衝擊是巨大的。

被扔到街上的大煙鬼已經毒癮作,已經瘦的只剩下骨架的身軀哆哆嗦嗦的團成一團,乾瘦的就像雞爪子一樣的手不停的劃拉着胸膛和脖子,直到流出一道道鮮血,就是這樣嘴中還嘶喊着:“給我一口!給我……”

點擊這裡把《北洋》加入書架,方便以後閱讀北洋最新章節更新連載如果你對《北洋》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http://.junzitang./modules/article/?aid=17415

第223章 鈍刀第246章 弓弦第137章 遠交近攻第201章 散財第178章 撫標參將第210章 真假第136章 漫雪第313章 擡槓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179章 變故第246章 弓弦第267章 不斷進步第196章 拜神第45章 厚禮第325章 垮塌第84章 軍機第91章 轉折第151章 鬧劇第371章 東雲第21章 教官第307章 雙重陷阱第144章 演習第133章 起步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271章 交易第146章 海軍顧問第360章 一邊倒第271章 交易第55章 現實第309章 刺刀見紅第一百零三章第266章 建國第83章 章京第212章 對峙第296章 燈塔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329章 清洗第133章 起步第66章 不易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304章 博弈第236章 戶口第263章 易幟第214章 莊家第399章 退縮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230章 麻煩第34章 會面第349章 移民第323章 讓步第248章 繼續南下第12章 勸學第380章 開戰第46章 出兵朝鮮第218章 陰雲第142章 演習會議第120章 未來第389章 調整第139章 資源交換第287章 分歧第225章 線路第372章 海軍轉型第211章 逝去第54章 常熟第368章 散財第215章 憲政第364章 心理暗示第164章 擴散第203章 潛艇第34章 會面第245章 選擇第42章 風起第1章 少年第116章 達潮第202章 借貸第126章 金屋藏嬌第211章 逝去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80章 危局第152章 軍轉民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320章 邀請第369章 分化第106章 公車第230章 麻煩第12章 勸學第68章 造假第260章 轉移視線第298章 盛宴第281章 移民第72章 送禮-第七十三章 宰羊第280章 鑰匙第227章 天才第97章 枯棋第101章 意外第84章 軍機第386章 破交第265章 脆弱的平衡第278章 未來
第223章 鈍刀第246章 弓弦第137章 遠交近攻第201章 散財第178章 撫標參將第210章 真假第136章 漫雪第313章 擡槓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179章 變故第246章 弓弦第267章 不斷進步第196章 拜神第45章 厚禮第325章 垮塌第84章 軍機第91章 轉折第151章 鬧劇第371章 東雲第21章 教官第307章 雙重陷阱第144章 演習第133章 起步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271章 交易第146章 海軍顧問第360章 一邊倒第271章 交易第55章 現實第309章 刺刀見紅第一百零三章第266章 建國第83章 章京第212章 對峙第296章 燈塔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329章 清洗第133章 起步第66章 不易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304章 博弈第236章 戶口第263章 易幟第214章 莊家第399章 退縮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230章 麻煩第34章 會面第349章 移民第323章 讓步第248章 繼續南下第12章 勸學第380章 開戰第46章 出兵朝鮮第218章 陰雲第142章 演習會議第120章 未來第389章 調整第139章 資源交換第287章 分歧第225章 線路第372章 海軍轉型第211章 逝去第54章 常熟第368章 散財第215章 憲政第364章 心理暗示第164章 擴散第203章 潛艇第34章 會面第245章 選擇第42章 風起第1章 少年第116章 達潮第202章 借貸第126章 金屋藏嬌第211章 逝去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80章 危局第152章 軍轉民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320章 邀請第369章 分化第106章 公車第230章 麻煩第12章 勸學第68章 造假第260章 轉移視線第298章 盛宴第281章 移民第72章 送禮-第七十三章 宰羊第280章 鑰匙第227章 天才第97章 枯棋第101章 意外第84章 軍機第386章 破交第265章 脆弱的平衡第278章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