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項莊舞劍

在譚延看來塔夫脫是有很大可能會成爲下一屆的美國總統,但是競選美國總統這種事情中間總是會出現一些變故,對此他也只能先預期估算一下,反正在美國生意上的事情都是你情我願誰也不吃虧,先有一步交往總歸不是壞事。

塔夫脫的來意非常明顯,中國政府從上至下都變成了“和平主義者”,對於美國下一年度海軍軍費極度擴張並沒有表現出敵意,但是沈靜卻含沙射影的向塔夫脫介紹了中國海軍裝備出口的流程和任何國家都不相同的一點——中國海軍裝備製造完全是先由工商銀行投資先行建造,然後再去找買主,如果沒有找到買主的話,那該艘戰艦將會服役中國海軍!

這是一個可大可小的問題,中國雖然造出了和無畏艦不相上下的蒙古級戰列艦,但是依舊無法和英國相比,英國在海軍裝備製造方面的風向標指示作用依然是最具權威的,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對旅順造船廠的那艘戰列巡洋艦很感興趣,但卻沒有人出手購買的原因。像這樣賣不出去的戰艦隻能作爲中國海軍的裝備,更可怕的是政府接收這樣的戰艦隻需要付出百分之十的價格,這個結果對於塔夫脫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工商銀行集團在中國就相當於美國的洛克菲勒和摩根加起來的地位,甚至有過之無不及,它完全可以充當中國政府的作弊器,尤其是工商銀行集團就是中國總統的私人產業。而所謂的中國總統跟皇帝沒有什麼區別。

對於中國地政治制度是外界最爲頭痛的,不過總體而言除了沒有進行總統大選和總統的權力過大之外,中國算是一個“初等民主國家”。譚延對於中國目前的現狀並不避諱,也曾在政府工作報告和報紙上寫過文章明確的提到這一點,在他看來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與其工業實力和教育展程度是分不開的,像中國這樣有八成以上是文盲,工業基礎薄弱整個國家農業稅比重過大的情況下,政治制度只能停留在“四不像”的水平上。

譚延不會無限度的支持這種戰艦貿易地操作模式,只是藉着這股東風開始進行短期操作而已,他要給美國人留下一個印象——中國完全有能力以每年同時開工四艘主力戰艦的度來擴充自己的海軍。最重要地是中國擴充海軍不僅在財力上可以得到保證,就是在制度上也遠比美國方便的多,至少總統需要強大地海軍這一理由在中國已經足夠。而美國總統需要受到議會的節制。

塔夫脫除了會見中國的頭面人物之外,他申請參觀中國的造艦船廠的要求也被應允了。不過旅順一號艦船塢被拒絕——中國需要有一點神秘的東西握在手裡,雖然二號艦和它一模一樣,但是譚延就是不讓它露面,從而在外交上佔據主動。本來這是做給英國人看地,這也起到一定的效果,不過美國人既然來了也正好順手利用一下。明白無誤的告訴他們這是一艘級別至少在二號艦之上的戰艦,至於最終結果就要看他們的想象力了。

總體來說除了那個神秘的“一號艦”之外美國人的要求基本上都得到了中國地滿足,不過塔夫脫此次中國之行還是給他帶來了很多地疑問,這些問題都反應在他交給羅斯福總統的報告中,其中重點便是中國銀行全力支持中國地造艦系統運作,中國的工業系統雖然落後,但是在海軍裝備這方面卻可以爆出驚人地潛力。塔夫脫沒有給出最後的觀點。其實報告通篇基本上已經很說明問題。現在中美關係雖然比不上前幾年這麼熱絡,但是依舊處於一個比較平穩的展階段。中國似乎沒有對外擴張的敵意,當然前提必須是保證中國人的利益不得損害。而塔夫脫在報告中也引述了中國當地報紙對南洋華人的一些報道,希望供羅斯福總統做出某種更加“有益”的決策。

事實上塔夫脫的訪問主要集中在海軍上,中國高層也積極的表示出某種善意並且儘量滿足他的要求,但是譚延和沈靜等人也對在美華人表示出了“關心”,這也是塔夫脫在給羅斯福報告中提及在美華人地位問題的原因。在中俄戰爭的談判階段,美國對華人的政策有一定的偏頗,作爲羅斯福的親信,塔夫脫自然明白這是對中國所施加的壓力,不過在面對太平洋海軍競賽的危險前提下,塔夫脫還是明智的選擇了建議羅斯福實施更加積極的對美華人政策——儘管在報告中他沒有表述這一點,不過這部分的內容已經佔據了兩成。

塔夫脫在給國內回的電報基本上都被中國密室所截獲並且在第一時間被破譯送到了譚延的案頭上——塔夫脫使用的是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密文電碼,並沒有特別的密碼,美國大使館同國內的聯絡密碼早就被密室所掌握。塔夫脫回國,甚至在回國的船上肯定會形成一份完整的報告,這份報告中國的情報機構肯定是弄不到了,但是塔夫脫在國內回美國的電報全部被截獲,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已經完全說明問題。

譚延和內務部對溫基岩所領導的中國密室工作表示非常滿意,不過密室機構出於保密的需要是不能列入政府編制的,一旦被暴露,那將會是一樁嚴重的外交醜聞。溫基岩好不容易盼到了機關列入國家正式編制,結果就因爲密室他只得跟正規的軍銜說聲再見——密室是中國電訊轄下的一個小電報公司,不過它是從來不接受外界業務的,地點也設立在北京的郊區,溫基岩則成爲這家公司的老闆。

“對美國人你怎麼看?”譚延將寇青身前地文件收攏一下放回到文件袋中。這些文件都是機密文件。能夠接觸到這些文件地人不會過十個人。而且他們都必須要當着譚延地面來閱讀。看過之後就被譚延收回然後在一個專門地檔案存儲地封存起來。

“在很大程度上如果配合積極地外交和經濟手段。短時間內可望留美華人地位會得到一定地保障。當然留美華人自身也必須要有一定地積極態度。要知道他們秉承了海外華人普遍地特點——保守!”寇青說道。

海外華人在聚集地普遍地都很保守。究其原因還是語言和生活風俗方面地問題。他們不願意同當地地主流階層接觸。海外地華人只是在當地地唐人街附近聚集。形成一個個“國中之國”。海外華人如此保守也帶來了一系列地問題。因爲他們地保守使得華人無法在當地上層社會佔有一席之地。在政治上地話語權基本等於零。沒有政治地位再多地財富也是白搭。屬於社會地層地一個羣落。

譚延笑了笑說道:“這個局面會有所改善地。旅美華人那邊開始會有一些舉措。先團結絕大多數美國華人地力量。然後開始謀求美國主流社會地政治權力……當我們地祖國越來越強大地時候。海外華人地心思也就越來越凝聚。至於一些雜音終究會消於無形……”

寇青聽後笑了笑。他知道所謂地“雜音”是康有爲等人在美國華人圈子裡面地折騰出來地。當年譚延一夜造反將所有地滿清皇室全部投入監獄軟禁到今天。康有爲名氣雖大但卻沒有任何作爲。這個大嘴巴地傢伙被譚延關了兩年給放出來。後康有爲便東渡日本最後轉道去了美國。無論在日本還是美國。他都對譚延政權是極爲仇視地。聲稱要救他地老僱主光緒皇帝。

康有爲前幾年剛流亡海外地時候在海外華人圈子裡面還是混得比較開地。刨去滿口地大義之外。說白了幹什麼事情還都離不開金錢?康有爲混得比較開就在於海外華人對於國內地變化反應並不是很靈敏。即便立國已經兩年外界對於這個政權地認同並不高。甚至在中俄戰爭爆後。海外華人對本土產生了一種近乎絕望地氣氛。但是隨着海軍高歌猛進。6軍用大炮創造了要塞攻防戰地一個奇蹟後。全球華人才第一次對中央政權感到信服。這可以從建國來海外華人對本土地投資數額上便可以輕易地看出來。中俄戰爭地勝利奠定了海外華人對中央政權地認同感。同時也算是徹底絕了康有爲等“保皇派”倚靠外國力量來解救光緒皇帝。重新建立滿清政權地念頭——中俄戰爭是中國和一個世界第一等列強地對抗。如果說甲午大戰是一場局部戰鬥。那中俄戰爭在他們眼中無疑是一場世界大戰了。所謂地什麼“正統”也好。“民主”也罷。這都需要武力來確保其地位。本土中央政權如此強勢居然能夠逼迫一個西方列強簽訂賠款割地地條約。這無疑證明了中央政權地強大。康有爲地復辟夢算是走到了盡頭。

中俄戰爭的勝利可以說是爲中國擺平了九成五以上的內憂外患,並且藉助這場戰爭還開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動迫使列強停止向中國輸入鴉片、收回租界,甚至還武力收回了澳門殖民地迫使英國放棄了香港的一部分權益。而對於活動在海外的滿清“餘孽”來說,最直接的感受便是他們不能像以前那樣得到海外華人的資助,活動經費銳減甚至連吃飯的問題都難以爲繼——如果農民的肚子都成問題的時候,那就意味着起義和動亂,但是“保皇黨”們的肚子若是成問題的話,他們面臨的只有分崩離析。

不管是出於政治上的仇恨,還是現實生存的壓力,保皇黨們基本上已經不考慮回國通過正常的政治途徑來參與國家建設了,尤其是譚延對江浙財團的嚴厲打擊重傷了國內的地方性黨派,使得致公黨即便在鳳陽事件之後依舊能夠控制住整個中國政壇。保皇黨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都不是致公黨這個巨頭的對手,而他們生存的來源也從海外華僑轉向外國政治勢力的秘密渠道捐款——對於洞悉東方政治生存文化地日本來說,保皇黨還是有相當的利用價值,畢竟譚延建國才七年。對滿清懷有“好感”的中國人還很多……

“雜音並不重要,不過是一些跳樑小醜最後的掙扎罷了,中國現在的環境是近七十年來最好的,內憂外患皆不足道。關鍵在於中美未來在太平洋上的平衡問題,從國內和國際局勢上來看,我確實不願意看到中美兩國就像英德兩國那樣開展海軍裝備競賽,軍艦這東西如果能夠賣給外國人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在不打仗的情況下,一艘可是兩百多萬英鎊,再考慮到其服役的檢修等費用。對於國內的財政壓力確實是一項沉重地負擔……”寇青有過相當長的財政工作經歷,雖然他是外交部的掌門人,但是沈靜地國務院現在就像散財童子一樣在中國各地四處開花的進行基礎建設。財政開支壓力很大。

譚延笑了笑說道:“大型戰艦賣得越多越好,我們只是對世界範圍內地海軍裝備競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順便在撈取足夠的好處便是了……中美不是英德,英國和德國之間距離這麼近,德國若是在海軍方面實力不說是過英國,哪怕是接近英國,這對於一個島國而言都是極其危險,而像英國這樣一個全球性的霸主來說。那是不可忍受的!中國和美國就不同了,就算我們雙方都有一定的野心,但是你考慮到中美兩國之間地距離還有國土縱深沒有?單憑戰列艦是不足以征服對方的,甚至連封鎖都做不到,現在戰爭武器展雖然迅,但是我們和美國就算矛盾再大最多不過是一些小的軍事摩擦而已,投入巨大的資源來搞軍備競賽?就算美國人有一百艘戰列艦它能夠拿中國怎麼樣?!”

在譚延看來。如果沒有二戰末期的武器裝備。中美兩國在海上誰也別想征服誰,更不要說在6地上了。兩國之間爆全面戰爭不過是圖自耗費人命和金錢而已——當戰列艦跨過浩瀚的太平洋抵達對方的地頭上,在缺乏海軍基地可供補充地情況下。單單是戰艦地狀態就足以讓己方放棄戰鬥的打算,如果中俄戰爭中海參崴不是被迅拿下,尼古拉二世肯定會派出遠征艦隊地。對於譚延來說中國最重要的事情是苦練內功提高國家內在實力,而非盲目地擴張國家聲望涉足世界爭霸——中國控制的資源足夠消化,現在積攢實力也是爲了在戰後出來奪取最大的利益,威廉二世需要的是讚歌,但是在譚延眼中金幣更實惠!

對於譚延從軍事轉向內政建設的變化,中國高層幾乎都並不抱什麼希望——和年度政府財政預算確實是削減了軍費大幅提高了國內工業和基礎建設投資,但是譚延卻讓他的工商銀行直接在戰艦上進行“風險投資”,中國造艦體系運轉繁忙程度似乎比年和年有過之無不及,讓人很難想象譚延居然會放棄軍事建設。

“那這次提出的太平洋中美海軍裝備限制條約是不是不用當真?”寇青有些疑惑的問道。

譚延擺擺手說道:“不!能夠達成這個條約固然很好,達不成也無所謂,重要的就是要看你們外交官們能夠藉着這股東風從美國人身上撈到多大的好處!塔夫脫這次來中國說白了是美國人心虛,一旦中美陷入海軍裝備競賽的話,試問美國後年的海軍軍費撥款將會達到一個怎樣的高度?!”

“如果美國人近期不肯出血做出對華實質性的讓步,那工商銀行還會投資上海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兩艘蒙古級戰列艦。其中一艘是海軍正常採購,方案將會在三個月後遞交給國務院,江南造船廠那邊先造着,另外一艘雖然沒有找到買家,但我相信對它感興趣的人會很多,美國人也可以理解爲這艘戰列艦是對他們在明年開工建造三艘主力戰艦的迴應……別忘了巴西人還有一條戰列艦的採購空缺,而智利和阿根廷也有意要擴充自己海軍的實力,當然英國人更害怕我們會將它賣給德國人,具體就看他們的想象力有多豐富了……”譚延一邊喝茶一遍笑着對寇青說道。

不能不說像譚延這樣有錢的獨裁者有着西方列強國家難以匹敵的優勢,他可以根據國內外形勢整合國內資源用最小的代價來達成多重目的。無論如何,江南造船廠的船臺上多出兩條戰列艦來會引很多的外界猜測,這也正是中國趁機渾水摸魚的好機會。

第340章 貪污第150章 別無選擇第7章 賠罪第97章 枯棋第205章 挖角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61章 熱鬧第68章 造假第273章 項莊舞劍第81章 戲園第179章 變故第314章 熱火第56章 邀請第44章 水霧第255章 陰雲第396章 急轉直下第246章 弓弦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183章 回報第24章 解元第157章 互惠第288章 先手第14章 揚名第349章 移民第237章 意外第106章 公車第118章 暗流第200章 協議第360章 一邊倒第251章 意志第148章 起義第95章 一致第286章 命運第44章 水霧第257章 時代第215章 憲政第67章 詫異第335章 發難第72章 送禮-第七十三章 宰羊第66章 不易第136章 漫雪第145章 優化組合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66章 不易第310章 乾坤第277章 邀請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185章 閒子第8章 賭徒第133章 起步第170章 嚴幾道第212章 對峙第228章 醜聞第185章 閒子第99章 壓力第256章 態度第157章 互惠第337章 監察第161章 連環第24章 解元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39章 國貨第377章 開端第162章 政潮第148章 起義第162章 政潮第277章 邀請第207章 底線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393章 藍天第186章 收買第69章 籌款第97章 枯棋第83章 章京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334章 強權第199章 外交第24章 解元第239章 虎頭蛇尾第11章 訓練第89章 石遺第268章 更新換代第110章 狀元第312章 勝利第297章 得手第176章 變法九要第29章 隱憂第330章 崩潰第61章 熱鬧第209章 先兆第194章 廷議第10章 武力第63章 宣戰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50章 苦戰第52章 生路第122章 養狗第296章 燈塔第233章 接風第56章 邀請
第340章 貪污第150章 別無選擇第7章 賠罪第97章 枯棋第205章 挖角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61章 熱鬧第68章 造假第273章 項莊舞劍第81章 戲園第179章 變故第314章 熱火第56章 邀請第44章 水霧第255章 陰雲第396章 急轉直下第246章 弓弦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183章 回報第24章 解元第157章 互惠第288章 先手第14章 揚名第349章 移民第237章 意外第106章 公車第118章 暗流第200章 協議第360章 一邊倒第251章 意志第148章 起義第95章 一致第286章 命運第44章 水霧第257章 時代第215章 憲政第67章 詫異第335章 發難第72章 送禮-第七十三章 宰羊第66章 不易第136章 漫雪第145章 優化組合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66章 不易第310章 乾坤第277章 邀請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185章 閒子第8章 賭徒第133章 起步第170章 嚴幾道第212章 對峙第228章 醜聞第185章 閒子第99章 壓力第256章 態度第157章 互惠第337章 監察第161章 連環第24章 解元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39章 國貨第377章 開端第162章 政潮第148章 起義第162章 政潮第277章 邀請第207章 底線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393章 藍天第186章 收買第69章 籌款第97章 枯棋第83章 章京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334章 強權第199章 外交第24章 解元第239章 虎頭蛇尾第11章 訓練第89章 石遺第268章 更新換代第110章 狀元第312章 勝利第297章 得手第176章 變法九要第29章 隱憂第330章 崩潰第61章 熱鬧第209章 先兆第194章 廷議第10章 武力第63章 宣戰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50章 苦戰第52章 生路第122章 養狗第296章 燈塔第233章 接風第56章 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