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海軍

鄧世昌的臉色緩和了許多說道:“在海戰中通信也是第一要務,當年在大東溝一場混戰,我北洋海軍無法像日軍那樣統一調度,就是因爲一開始定遠的信號索被打斷。如果當時的戰艦上有這無線電發報機,雖然距離短些但對於調動整個艦隊還是沒有問題的……”

李鴻章聽後老臉一紅,當年在戰爭中他有很多失誤的地方,而現在看來當年譚延給他的進言無一不切中要旨,而鄧世昌看來也沒有忘記當年代理旗艦的事情。

鄧世昌也意識到自己的話可能讓李鴻章有些難堪,遂轉換話題說道:“當日譚大人將無線電電報機裝上戰艦的時候,曾經與末將說起過這機器的作用。除了在海軍上的使用之外,這無線電報機因爲不靠電線發送電報可以解決各地因爲架設線杆而引起的各種糾紛,更可以剩下漫長的工期和高昂的維護費用……”

李鴻章倒是沒有像鄧世昌想的那樣小心眼,很快便放下了尷尬的心情笑着說道:“這無線電報確實要比以前的電線電報要方便的多,除了在海軍的用處之外,放在陸軍上效果會更加明顯,設想領兵將領在外可以通過電報隨時將自己的需要傳回後方,也可以聯絡不同的軍隊配合作戰……”

鄧世昌和李鴻章倆人一邊說一邊走出駕駛艙,走進隔壁的一間臨時開闢出來安放無線電電報機的房間,這裡有兩個電報員正在使用電報機對威海衛進行聯絡。鄧世昌的聯絡電報已經發出去幾分鐘了,可卻沒有得到威海衛方面任何迴應,倒是李鴻章不疾不徐的說道:“再發一次!”

兩個電報員聽後立刻忙碌起來,滴滴答答的聲音在電報房中響了起來。在鄧世昌看來上一次發報的距離對海軍而言已經足夠遠了,至少北洋海軍在北洋的防線範圍之內都可以通過無線電電報機保持聯絡,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次發報剛剛停歇,滴滴答答的聲音又響了起來——威海衛回電!李鴻章和鄧世昌相互看了一眼,隨即都笑了起來。

“兩位大人!譚大人剛剛回電恭祝兩位大人一路順風。萬事平安!”一個電報員有些激動地說道。

李鴻章揹着手呵呵笑着說道:“馬上給譚大人回電,就說我承他多加顧念,明天將會抵達廣東,今天晚上就在船上過了!”

鄧世昌說道:“給威海衛發電請示,龍威三艦完成任務後該當如何?是否繼續南下?!”

李鴻章和鄧世昌各自囑咐電報員發報後,又都笑着走出電報艙。他們沒有想到距離威海衛這麼遠還是在無線電報的傳達範圍之內,這個結果已經超出譚延當時的預料了。

“正卿,你見過旅順造船所中正在建造的靖海級裝甲巡洋艦麼?!”李鴻章站在船頭似乎懶洋洋的對鄧世昌問道。

鄧世昌聽李鴻章說到“靖海級”的時候就知道旅順造船所地事情看來已經傳到李鴻章的耳朵中了,但卻不能肯定他是否從正規渠道得到這個消息,便說道:“卑職見過,不過卻懂得不多……”

李鴻章轉過身來看看鄧世昌笑着說道:“嗯,我忘了這是機密。不過這是譚大人對我說的,正卿西學精湛,精於訓練。應該對戰艦的好壞看得出來,要不然當年老夫也不會派你前往歐洲接收戰艦了,老夫只是想聽聽你們海軍內行的意見……”

“卑職對造艦並不精通,不過旅順造船所所建造的戰艦都有着非常明確的目地,據卑職的觀察,這是和譚大人的海軍戰略有着很深地關係……”鄧世昌見李鴻章既然說靖海級裝甲巡洋艦是譚延透露給他的,也就簡單的提了一下有關的造艦情況。

“哦?戰略?!”李鴻章有些疑惑的問道。

在李鴻章時代的北洋。北洋海軍初建沒有太多明確的戰略目標,那個時候日本對中國還談不上威脅,只是稍微有這點苗頭而已。李鴻章購艦不過是瞄準世界先進戰艦而訂購。並沒有太多地考慮,就連北洋海軍戰艦的特色也沒有個事先的規劃,而日本一開始就針對北洋海軍地戰艦有計劃的購艦。

“譚大人的計劃並不是傳統的與日本海軍做決戰,因爲日本現在的那兩艘戰列艦地緣故,北洋海軍目前還沒有合適地戰艦能夠與之匹敵……當然再過一個月就會有一艘差不多的戰列艦服役北洋海軍。到時候會有很大地改觀。不過在一些會議上。譚大人主張一旦兩國發生戰事便採用裝甲巡洋艦圍困本——重點襲擊日本的商船、封鎖港口、騷擾其沿海港口……”

李鴻章聽後稍作沉默,拍拍戰艦護欄笑着說道:“是老夫老了!當年譚大人也曾建議過老夫派出北洋海軍襲擊日本商船。更不能放日本的商船離開……呵呵,結果便有了南大洋海戰,不過老夫也僅此而已,卻放過了日本的商船,想來日本畢竟是個島國,對外還是靠海運……”

“總督大人,此一時彼一時,當年日本海軍戰艦多是速度快艦炮速射炮也遠勝於我北洋海軍,封鎖日本得不償失,且有分兵被人各個擊破之危險……現在旅順造船所的新艦全部高於日本海軍,且吸收了當年的教訓,纔會有現在的海軍戰略……”

“這麼說來正卿是非常看好旅順造船所內正在建造的戰艦嘍?!”李鴻章非常狡猾的眯起眼睛問道。

鄧世昌臉上還是毫無表情的說道:“現在各國海軍造艦費用都是水漲船高,昔年定鎮兩大鉅艦造價一百七十萬兩算是很貴的,但是放到現在卻不值一提,日本兩艘戰列艦就用去了八百萬兩銀子,每艘差不多四百萬兩之多,爲當年定鎮兩艦的兩倍……恕卑職直言,譚大人主張旅順造船所自己造艦不僅與北洋海軍合用,更重要的是這些自造戰艦,就拿龍威三艦而言已經是非常先進的戰艦,而正在建造的戰艦據卑職觀察亦不遜色於外國戰艦……”

“正卿。你知道老夫馬上就任兩廣總督,執掌兩廣關防,這廣東也有一支水師……老夫想要添置戰艦建成廣州海軍,你可否願意過來幫助老夫?!”李鴻章笑着說道。

譚延接手北洋海軍之後乾的有聲有色,雖然從他本人的官職權力和海軍並無交集,但誰都知道憑他老爹譚鍾麟的水平辦好海軍那是癡人說夢。北洋海軍自甲午大戰之後能夠起死回生。海軍上下將領沒有受到朝廷任何處罰,真正受到處罰地則多是管理後勤等方面的官員,這些官員利用職權中飽私囊死有餘辜。譚延在北洋所做的一切要說對李鴻章沒有一點觸動是不可能,而甲午年北洋海軍精華幾近全喪,這更是李鴻章心中的隱痛,所以纔會有招攬鄧世昌這樣的人才幫助其在廣東訓練水師——他現在還並不清楚廣東水師的情況比他想象地要糟糕的多。

“李大人,甲午一戰猶在昨日。戰事之慘烈隆隆炮聲炸在耳邊,卑職不敢忘懷……大人一手創立北洋海軍,北洋海軍乃國之柱石。甲午一戰乃是幾近凋零,現下正是重建緊要關頭,恕卑職不能從命調往廣東水師……”鄧世昌拱手說道。

對於鄧世昌的拒絕,李鴻章並不感到意外,在臨走之前他也曾和譚延相互商談過,當時譚延給他的回覆便是北洋海軍的將領可以在自願的情況下前往廣東的話,北洋絕不阻攔。張之洞對南洋水師有想法。並且通過旅順造船所地訂貨已經初步建立了一支長江艦隊,而李鴻章也希望能夠將其控制的廣東水師變成廣東海軍,以兩廣之富庶。購買軍艦問題上應該不是很大,關鍵就是人才。

李鴻章有些自嘲的搖搖頭,對他而言鄧世昌地拒絕是理所當然,不過他可以看得出來昔日自己節制北洋海軍的種種策略是失敗至極,連最根本的人心都沒有抓住。說起來海軍人才不少。譚延就向他推薦過薩鎮冰等人。不過在北洋海軍中論人才還是福建船政局水師學堂中那最早的幾批學生,鄧世昌和林泰曾都是現在中國海軍專家中的頂尖人才。至於薩鎮冰在北洋雖然是也是主力戰艦致遠的繼任管帶,但從各方面而言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這一次奉召進京,兵部榮祿那邊傳過來的消息是關於新建陸軍方面地,他對你採用西法練兵的心得還有一系列建議都深以爲然,恭王病重仍對那份摺子暗自叫好,希望能夠讓你隨他面見太后和皇上仔細陳說,看樣子朝廷多半是要採納這份摺子,裁汰舊軍省下薪俸以練新軍之用……另外爲父也要和你一起進京一趟,昨日大公主電報來信,恭王可能要不行了……”譚鍾麟說道恭王病危消息的時候,神采也不禁有些黯然。

譚延知道譚鍾麟這一生地政治生涯和恭王奕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種緊密程度甚至超過了譚鍾麟與慈禧太后。恭王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雖然譚鍾麟今時今日的地位需要仰仗恭王的地方並不多,甚至如果不是爲了兒子他可以掛冠而去,榮歸故里做個夫家翁,但難免有些傷感。

“父親莫要傷感,其實恭王爺走到今天何嘗不是一種解脫?他老人家這一生在宗室中也算是出類拔萃,但是也是背了一世罵名,他與太后之間終究還是有堵牆,走了也算是解脫了……”

譚延地話多少有點大逆不道,但是譚鍾麟卻對此沒有批駁,父子倆人都是隻認權力而不問道德。從譚鍾麟踏上仕途到今天,官場上詭異風波從來就沒有終止過,和他同時代地強人輩出,大起大落者如恆河沙數,卻從來沒有一個能夠向他這樣只有往上走卻從來沒有受過貶斥的。這個渾濁地世界已經鍛就了他的心腸如鋼鐵一般,令他欣喜的是倒是自己的兒子更適合在這個世道下生存,除了有時候偶爾犯傻之外,倒是一個當官的材料。

譚鍾麟輕輕拍拍沙發扶手嘆了口氣說道:“官場險惡,如履薄冰!不過恭王這一走,軍機領班的人選也必然會確定下來,禮親王世鐸也許會接掌軍機密鑰,這樣一來整個軍機處那位翁師傅的聲音還是非常管用地。你以後打算怎麼辦?!”

譚延有些不屑的說道:“現在軍機密鑰也不是在翁叔平手中麼?這個誰都知道,不過他能夠拿捏我的地方也只有軍費,以現在北洋和直隸、河南、山東三省的實力,從哪裡弄銀子弄不出來?送給榮祿的那份摺子不過是打個招呼,第二批新建陸軍已經完成訓練,加上山東巡撫撫標和警察部隊。新式陸軍加上已有成軍的武衛右軍總數已經達到了三萬人。孩兒已經再次招募兵源六千人,還沒有進行訓練,如果榮祿那邊能夠說通慈禧太后,那孩兒自然是要將這六千人編入新軍中開始第三批訓練;若是不成,則以擴充巡河營、軍港守備營等藉口訓練,然後安插……”

譚鍾麟聽後笑了笑說道:“現在翁叔平當這個軍機大臣確實對你沒有多少威脅,這次你對德談判有功。朝廷到現在除了一個總理衙門大臣之外,還沒有給你多少實惠地東西,不過也沒有關係。你這麼年輕就做了山東巡撫,升的太快對你而言沒有什麼好處……”

“至於擴編新軍問題你這倒不用擔心,投奔榮祿這條路雖然名聲上不好聽,但是在官言官,這條路是對的,就算在軍機處,翁叔平未必能夠鬥得過榮祿。新軍越壯大對他榮祿而言有利無害。不過海軍上你不要期望太高,這海軍花錢如流水,朝廷以後肯定會日益減少海軍軍艦添購規模的。所以原先預計從直隸府庫中調撥對外購艦的六百萬兩銀子你最好用掉,內務府那邊的孝敬也不會少……”譚鍾麟笑過之後接着說道。

譚延點點頭說道:“孩兒對這筆六百萬海軍對外購艦款還一時沒有什麼主意,本來是想着替朝廷剩下這筆購艦款的,現在看來這筆銀子就算剩下來也會被內務府給盯住,倒不如用掉它!不過現在世界上海軍軍艦更新很快。今天還算先進地戰艦到了明天就會過時。對外買艦總歸不如自己造艦來的划算,孩兒想將這筆銀子一部分用來造艦。剩下的大頭則用來繼續加強旅順、威海衛、膠州灣港口防衛,擴大旅順造船所、威海衛海軍基地地船塢……”

譚鍾麟聽後稍微皺了皺眉頭說道:“你那靖海級裝甲巡洋艦造得怎麼樣了,眼看都已經到臘月了,什麼時候可以完工?”

“旅順造船所中的那兩艘戰艦其實已經完工了,如果把在江南船塢的建造時間算上正好一年半,我也是剛剛在威海衛上船的時候才接到消息,正好這次也省得給榮祿寫一份單獨的摺子,直接跟他面談就好了……這樣一艘裝甲巡洋艦整整花了一百八十萬兩銀子,雖然貴了點,但是要在國外買同樣的戰艦,你花三百萬兩還未必能夠買得到,如果可以的話,除了眼下要開工地兩艘之外,孩兒還想再造一兩艘……”

“這也不難,只要捨得送銀子,六百萬兩對外購艦款截下來變成自造戰艦款,這並不是難事……組安,你壯大北洋海軍爲父並不反對,不過你可要想好,就如同你所說的一樣,海軍可是從別人懷裡抱來的半大不小地狗,你很難把它養熟,而現在北洋海軍中的將領也不是像陸軍那樣都是你一手培養出來的,爲

譚延搖搖頭說道:“父親,孩兒以爲這北洋的位子坐的時間長不長久,穩不穩當很大程度上是要看海軍夠不夠強大,畢竟這個位子只要不出現洪楊髮匪那樣地禍端,朝廷是不會頻繁地更換直督的,剩下來就是要面臨日本和各國列強地挑釁了。孩兒不求能夠完全掌握北洋海軍,只求他們能夠在面對日本和列強艦隊的時候敢打仗,能夠贏就可以了,就像這次膠州灣和德國人開火一樣,如果憑藉炮臺守軍,打到最後如果不是北洋海軍趕到打沉他們一艘戰艦,估計很可能是德艦負傷而逃流竄到別的什麼地方開炮,那我們的麻煩可就大了……”

第71章 貪吃第91章 轉折第298章 盛宴第108章 會試第271章 交易第111章 危機第98章 機鋒第86章 高下第290章 攻城利器第69章 籌款第102章 重臨第165章 叛亂第116章 達潮第249章 遭遇第345章 投子第249章 遭遇第390章 日蘭德第363章 警報第163章 二損一第252章 猙獰第164章 擴散第114章 清洗第193章 庭辯第326章 資本第314章 熱火第314章 熱火第92章 咽喉第326章 資本第370章 輕裝前進第4章 幕僚第18章 靚影第55章 現實第312章 勝利第109章 會元第152章 軍轉民第50章 苦戰第84章 軍機第27章 鴻銘第266章 建國第330章 崩潰第362章 矛盾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22章 劫富第181章 順風船第387章 對峙第6章 賭局第125章 彩雲第394章 沙皇第397章 出手第128章 演習第256章 態度第194章 廷議第366章 迷霧重重第205章 挖角第102章 重臨第118章 暗流第207章 底線第332章 屈服第62章 誘餌第334章 強權第356章 海軍政治第192章 申訴第201章 散財第66章 不易第270章 討價還價第186章 收買第127章 鋪墊第296章 燈塔第279章 號角第261章 說客第380章 開戰第372章 海軍轉型第47章 孤獨第283章 契機第107章 前途第386章 破交第114章 清洗第206章 海軍第363章 警報第111章 危機第255章 陰雲第317章 勢如破竹第204章 起步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281章 移民第169章 風起第100章 夥伴第371章 東雲第148章 起義第250章 距離第355章 戰艦回購第297章 得手第157章 互惠第315章 推進第188章 開戰第223章 鈍刀第115章 父子第346章 離訊第110章 狀元第232章 力辭
第71章 貪吃第91章 轉折第298章 盛宴第108章 會試第271章 交易第111章 危機第98章 機鋒第86章 高下第290章 攻城利器第69章 籌款第102章 重臨第165章 叛亂第116章 達潮第249章 遭遇第345章 投子第249章 遭遇第390章 日蘭德第363章 警報第163章 二損一第252章 猙獰第164章 擴散第114章 清洗第193章 庭辯第326章 資本第314章 熱火第314章 熱火第92章 咽喉第326章 資本第370章 輕裝前進第4章 幕僚第18章 靚影第55章 現實第312章 勝利第109章 會元第152章 軍轉民第50章 苦戰第84章 軍機第27章 鴻銘第266章 建國第330章 崩潰第362章 矛盾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22章 劫富第181章 順風船第387章 對峙第6章 賭局第125章 彩雲第394章 沙皇第397章 出手第128章 演習第256章 態度第194章 廷議第366章 迷霧重重第205章 挖角第102章 重臨第118章 暗流第207章 底線第332章 屈服第62章 誘餌第334章 強權第356章 海軍政治第192章 申訴第201章 散財第66章 不易第270章 討價還價第186章 收買第127章 鋪墊第296章 燈塔第279章 號角第261章 說客第380章 開戰第372章 海軍轉型第47章 孤獨第283章 契機第107章 前途第386章 破交第114章 清洗第206章 海軍第363章 警報第111章 危機第255章 陰雲第317章 勢如破竹第204章 起步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281章 移民第169章 風起第100章 夥伴第371章 東雲第148章 起義第250章 距離第355章 戰艦回購第297章 得手第157章 互惠第315章 推進第188章 開戰第223章 鈍刀第115章 父子第346章 離訊第110章 狀元第232章 力辭